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诏: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

南诏: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621 更新时间:2023/12/20 9:15:58

南诏国(738年-902年),古代国名,是八世纪崛起于云贵高原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复二年(902年)汉人权臣郑买嗣灭亡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小国林立,互不役属,其中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

“南诏”的由来是因为其前身“蒙舍诏”,因位于六诏之南,故名南诏。794年,异牟寻被唐朝封为南诏王,自此世称南诏国。此外,南诏又有“鹤拓”,“龙尾”、“苴咩”,“阳剑”等别称。

而在南诏国内,其国号则数次更变。752年,阁逻凤叛唐自立国号为“大蒙”(一说为细奴逻所立国号)。公元784年,异牟寻改国号为“大礼”(又有“异牟寻初立,改国号‘大理云’”的说法);794年,异牟寻归唐,改国号为“南诏”。860年,世隆再次叛唐,改国号为“大礼”。878年,隆舜改国号为“大封民”,直至灭亡。

渊源

哀牢王族中的舍龙(意为“大老虎”)一族,为避难迁居至邪龙(原哀牢国领土、今云南巍山)。邪龙本是哀牢国领土,被汉朝强行设置为邪龙县,划归益州郡管辖,汉朝势力退出后被豪酋占据。舍龙一族的到来,很快得到哀牢人的支持,势力不断扩充壮大,逐渐形成以舍龙一族为中心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开始被称作“蒙舍龙”或“蒙舍”。豪酋张乐进求为拉拢舍龙一族,将女儿嫁予舍龙之子细奴逻。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舍龙之子细奴逻继承蒙舍诏(王)。此时,洱海周边也出现了几个比较大的诏(王),洱海北面是河蛮人的浪穹诏(今洱源)、邆赕诏(今洱源邓川)、施浪诏(今洱源三营),洱海东面是磨些人的越析诏(今宾川),洱海西面是哀牢人的蒙嶲诏(今漾濞),洱海南面就是蒙舍诏(今巍山),这些诏被汉史合成为“六诏”。因蒙舍诏位于这些“诏”的南面,也被汉史称作“南诏”。

兴起

永徽四年(653年),为获得唐帝国的支持,细奴逻派子逻盛炎出使唐帝国,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其他五诏与河蛮部落,受吐蕃威胁,常弃唐归附吐蕃。南诏始终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持。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封南诏皮逻阁为台登郡王。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皮逻阁战胜河蛮,取太和城。次年,唐玄宗赐皮逻阁名为蒙归义,进爵为云南王。封王制书里说封王的原因是洱河诸部潜通犬戎(吐蕃),蒙归义率兵征讨有功。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皮逻阁谋乘胜兼并五诏,张建成建议厚赂剑南节度使王昱,请求合六诏为一。王显向朝廷代请,得唐玄宗允许。《新唐书》:“当是时,五诏微,归义独强,乃厚以利啖剑南节度使王昱,求合六诏为一。制可。”“又以破渳蛮功,驰遣中人册为云南王,赐锦袍、金钿带七事。于是徙治太和城。”唐玄宗给王昱敕文里说,蒙归义效忠出力,讨伐西蛮,“彼(指五诏)持两端(附唐也附吐蕃),宜其残破”。皮逻阁出兵,唐派遣中使(宦官)王承训、御史严正诲参与军事,先灭越析,次灭三浪,又灭蒙嶲,很快统一六诏,南诏算正式立国。739年,皮逻阁迁都太和城。唐朝亦用兵于南诏,《新唐书》:“初,安宁城有五盐井,人得煮鬻自给。玄宗诏特进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境,取安宁城及井,复立马援铜柱,乃还……”

壮大

南诏国依附唐朝,统一了六诏。天宝四年(745年),剑南节度使章仇(姓)兼琼遣使至云南,与皮逻阁言语不相得,皮逻阁很不满意。

天宝九载(750年),阁逻凤路过云南(即姚州),云南太守张虔陀侮辱同行的妇女,勒索贿赂,阁逻凤不应,张虔陀派人去辱骂,并向朝廷诬告阁逻凤。阁逻凤愤怒,起兵攻破云南,杀张虔陀,并取羁縻州。史载“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张虔陀为云南太守。仲通褊急寡谋,虔陀矫诈,待之不以礼。旧事,南诏常与其妻子谒见都督,虔陀皆私之。有所征求,阁罗凤多不应,虔陀遣人骂辱之,仍密奏其罪。阁罗凤忿怨,因发兵反攻,围虔陀,杀之。”

天宝十年(751年),鲜于仲通率兵八万出戎、巂州,往击南诏,阁逻凤遣使谢罪请和,请还其所虏掠,表示愿意归附于唐朝,若不允许则“归命吐蕃,云南之地,非唐所有也”。鲜于仲通不许,进军至西洱河,兵临南诏首都大和城,被南诏击败,唐兵死六万人。南诏方面亦损失惨重,云南自曲、靖二州以下东爨居地被唐兵破坏。

天宝十一年(752年),吐蕃册封阁逻凤为“赞普钟(意为赞普之弟)。

天宝十三年(754年),剑南留后李宓(音密mì)率兵七万击南诏,进至南诏首都太和城,全军覆没。这是唐最后一次出兵。第二年,安禄山反叛,唐无力再进攻,可是南诏还有意归唐。阁逻凤在太和城中立一大碑(南诏德化碑),表示叛唐出于不得已,对臣属说,后世可能又归唐,当指碑给唐使者看,明白我的本心。阁逻凤知道依附吐蕃害多利少,两国关系是不能持久的。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朝李晟等大破南诏、吐蕃联军,使其损失惨重。唐德宗派遣大将李晟、曲环率北方兵数千,联合当地唐兵,大破吐蕃南诏军,追击南诏军过大渡河。吐蕃南诏军数次失败,损失超过十万人。《资治通鉴》:“上发禁兵四千人,使晟将之,发邠、陇、范阳兵五千,使金吾大将军安邑曲环将之,以救蜀。东川出军,自江油趣白坝,与山南兵合击吐蕃、南诏,破之。范阳兵追及于七盘,又破之,遂克维、茂二州。李晟追击于大度河外,又破之。吐蕃南诏饥寒陨于崖谷死者八、九万人。”《新唐书》:“德宗发禁卫及幽州军以援东川,与山南兵合,大败异牟寻众,斩首六千级,禽生捕伤甚众,颠踣厓峭且十万。”……

中兴

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与吐蕃战败后,吐蕃悔怒,南诏恐惧,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吐蕃改封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改为君臣关系。

吐蕃在南诏征收重税,险要处设立营堡,还要南诏每年出兵助防。异牟寻感到依附吐蕃的害处。

郑回曾是唐人,后来被南诏俘虏,然后郑回称为南诏的高官。郑回先后教育了凤迦异、异牟寻、寻梦凑等多任南诏太子。即使异牟寻、寻梦凑,也被郑回打过。南诏国上下没有不害怕郑回的。南诏把宰相称为清平官,南诏设置六名清平官,异牟寻以郑回为清平官,事务都与郑回商议,郑回执政当权。其他五个清平官,谦恭谨慎的侍奉郑回。如果他们有了过失,郑回就打他们。郑回劝异牟寻重新归附于唐朝。异牟寻派使者送帛书给唐朝的节度使韦皋,异牟寻在帛书里说“异牟寻世为唐臣”,之前张虔陀志在吞并、侮辱南诏,唐朝使者不给南诏澄清昭雪,鲜于仲通攻打南诏,所以南诏才背叛唐朝。异牟寻说自己的曾祖受先帝恩宠,后人都蒙恩继承王位,百姓懂得礼乐,本是唐朝的教化。而现在吐蕃百般欺诈,怀恶相逼。异牟寻愿竭诚改过自新,归顺于唐朝天子。

异牟寻派使者带着黄金、丹砂到唐朝,唐朝韦皋将其送到京师。使者献上黄金、丹砂,并且说“异牟寻请求归顺于天子,永为唐朝的藩属。所献的黄金,是表示归顺之意如黄金;丹砂,是表示赤心”。唐德宗赞许之,赐给异牟寻诏书,并且命令韦皋派使者去查看情况。

韦皋派其崔佐时到羊苴咩城。崔佐时宣告天子的旨意,异牟寻与其下属都趴在地上并且低头受命。

南诏之主异牟寻遣其弟凑罗栋、清平官尹仇宽等二十七人献地图、方物于唐朝。唐朝册封异牟寻为南诏王。以祠部郎中袁滋持节领使,成都少尹庞颀副之,崔佐时为判官;俱文珍为宣慰使,刘幽岩为判官。赐异牟寻黄金印,印文为“贞元册南诏印”。使者到达南诏,异牟寻离开座位,跪着接受册印,稽首再拜;又接受所赐服备物,说:“开元、天宝中,曾祖及祖皆蒙册袭王,自此五十年。贞元皇帝洗痕录功,复赐爵命,子子孙孙永为唐臣。”

衰落

太和三年(829年),剑南节度使杜元颖不晓军事,武备废弛,且苛待士卒,导致士卒引南诏入寇,攻破成都外城,掠走数万人。太和四年(830年),唐朝李德裕前来镇守,蜀地遂安,《资治通鉴》:“德裕乃练士卒,葺堡鄣,积粮储以备边,蜀人粗安。”《新唐书》:“明年,(南诏)上表请罪。比年使者来朝,开成、会昌间再至。”

唐文宗准许南诏求和,立约互不相侵,又用李德裕为剑南节度使,整顿边防,训练士卒,防南诏再来攻掠。

860年,安南引南诏兵乘虚攻破安南(今越南)交趾城,不久唐军再次占领安南。863年,南诏攻破交趾城,唐军退守岭南。866年,唐安南都护高骈大破南诏军。髙骈率五千士兵渡江,在邕州打败林邑兵,进攻南诏龙州屯,蛮酋逃走。酋龙派杨缉思助酋迁守安南,以范脆些为安南都统,赵诺眉为扶邪都统。咸通七年(866年)六月,髙骈到达交州,取得多次胜利,士兵作战积极,杀死敌将张诠,李溠龙率万人投降,髙骈攻破波风三壁。南诏杨缉思出战失败逃回,唐军趁势攻入城池,唐朝髙骈斩酋迁、脆些、诺眉,献上首级三万,平定安南。

869年,南诏军开始进攻西川。

875年,髙骈率五千人渡江,到达南定,大破南诏军,用缴获南诏军的物资来补给军队。监陈敕使韦仲宰率七千人至峰州,补充高骈的部队,髙骈继续进攻南诏,多次击破之。髙骈又大破南诏蛮于交趾,杀获甚众,包围交趾城。髙骈督励将士攻城,于是攻破城池,杀段酋迁及土蛮为南诏乡导的朱道古,斩道三万余级,南诏余部逃走。髙骈又击破归附南诏的土蛮二洞,杀死他们的酋长,土蛮帅众归附者达到万七千人。颜庆复到达新都,南诏分兵去抵挡他。甲午,与颜庆复遭遇,颜庆复大破南诏军,杀二千余人,蜀民数千人争操芟刀、白以助官军,呼声震野。乙未,南诏步骑数万到达,恰逢右武卫上将军宋威指挥忠武二千人至,立即与诸军会战,南诏军大败,死者五千余人……甲兵服物遗弃于路……高骈到达成都,派步骑五千追击南诏军,至大渡河,杀获甚众,擒其酋长五十多人,押送回成都,斩之。修复邛崃关、大渡河诸城栅,又筑城于戎州马湖镇,称为平夷军,又筑城于沐源川,都处于南诏与西川之间的要地,各置兵数千镇守,使南诏失去再战的勇气。

髙骈写信给骠信,骠信非常恐惧,把他儿子作为人质送给唐朝,誓约不敢寇边。

南诏长期与唐朝战争,宋威、髙骈等率唐军数次大破南诏军。南诏“屡覆众,国耗虚甚至到了征十五岁以下的男子为兵、而让妇女代替男子耕种的地步。

乾宁四年(897年),唐朝西川节度使王建说“南诏小夷,不足辱诏书。臣在西南,彼必不敢犯塞”,认为南诏没资格得到诏书。与唐朝作战,南诏要依靠黎、雅间的刘王、郝王、杨王等浅蛮部族。王建严厉对待这些部族,南诏与这些部族不敢侵盗。后来这些部族首领泄露军机,都被王建杀死。

灭亡

乾宁四年(897年),郑买嗣指使杨登杀死南诏王隆舜。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汉人权臣郑买嗣起兵杀死舜化贞及南诏王族八百余人,灭亡南诏,建立大长和国。

标签: 南诏唐朝

更多文章

  •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报告 爆炸是由一个失效的圆形密封圈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没有任何一种飞机能像它一样另全世界屏住呼吸,它由250万个零件组成,可以说是最精密的航天器,它比宇宙飞船更强大,一对机翼让它成为地球与太空之间最自由的飞行者。但是什么让它屡遭劫难,又是什么让它仍难而上?航天飞机1981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出现让人们大吃一惊,因为它与过去人们所熟悉的宇宙

  •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前后回顾 事故调查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美国,佛罗里达州,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这里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别名“阳光之州,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度假胜地,但是,在1986年,在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生了一件大事情。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是美国正式使用的第二架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后73秒时,爆炸解体坠毁。这架航天飞机的第一次处女航,是在1983年的4月4日。美国总统里根在白

  •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坠海之前 里面的人是否还活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美国的航机可能是现在最梦幻的杰作,但它同时也是风险最高的太空飞船。两个飞船相继出事之后,NASA停止了航天飞机的任务之后不得不靠长时间跟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可能还要到第二年波音的太空舱出来之后,这样的状况才能得到解决。哥伦比亚号在降落的时候解体了,挑战者号是在升空的时候爆炸了,那么挑战者号的船员舱坠

  • 北魏毁佛发生在哪一年,持续多长时间,造成哪些影响?(大乘教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魏毁佛,大乘教起义

    北魏太武帝灭佛,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始,至其驾崩,废佛时间共六年。北魏太武帝在位期间锐志武功,统一长江以北。简介他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于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太平真君五年,诏禁王公以下至庶人私养沙门,九月杀政变未遂

  • 北魏时期的大乘教起义是怎样爆发的?以及大乘教起义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魏,大乘教起义,法庆起义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 关于日式拉面的这些知识,你了解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日式拉面

    无论是尝试过杯面还是在时尚的日本料理店品尝过拉面,现在大多数人都对拉面多少有些认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从日本的B级美食已经飙升到风靡全球。那么是什么让拉面得到了今天的成就?究竟是什么使得它如此特别?江户时代,日本的拉面高度繁荣,拉面被认为是随处可以购买和品尝的一道简单食物。但是,现在在日本却有非常多的

  • 细数一下日本拉面的前世今生,第一个吃日式拉面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日式拉面

    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霓虹国经常把从别人那里引入的东西,经过自己的改造形成有日本特色的东西。包括我们今天要说的日本拉面,也是如此。拉面用日语片假名写作ラーメン,跟中文“拉面”的发音相似,所以日语的汉字写法写做“拉麺”。现在学界认为ラーメン其实是粤语“老麺”“柳麺”变化而来,“拉麺”只是传回中国时按音译误

  • 晚清三杰:为晚清续命百年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晚清三杰,清朝

    曾左李三人同为中兴名臣,同为洋务重臣,同为晚清封疆大吏, 是晚清汉臣政治势力中最重要的三人。三人一生交织纠葛无数,互相欣赏倾慕忌恨背叛倾轧,跌宕起伏百转千回。以下简单说说三人之间的关系。曾国藩会做人,李鸿章会做官,左宗棠会做事。一、曾国藩与左宗棠曾国藩一生儒雅智慧,心胸坦荡,能识人用人,不计前嫌,大

  • 晚清三杰是哪三个人?他们都有何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清朝,晚清三杰

    晚清三杰,分别指的是清道光年间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政治家、战略家曾国藩;剿灭陕甘回乱、攻灭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的军事家、政治家左宗棠;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政治家李鸿章。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 南宋诗人尤袤的成就 尤袤的诗作有哪些(南宋四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诗人尤袤的成就 ,南宋四大家

    南宋尤袤,字延之,小字击长,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尤袤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藏书家。他的祖父是尤申,父亲是尤时享。南宋尤袤与杨万里、陆游和范成大被合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尤袤南宋尤袤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家庭很好的熏陶,五岁的时候就有作诗句,十岁的时候有神童的称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