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十六国时期为什么弱小的北魏能统一北方?(北魏建国)

五胡十六国时期为什么弱小的北魏能统一北方?(北魏建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95 更新时间:2023/12/22 3:12:31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前身是拓跋部的代国,后被前秦攻灭。前秦崩裂后,原代国后裔拓跋珪被推举为主,重建代国。拓跋珪建国后四周强邻如虎,拓跋珪采取远交近攻策略,逐步扑灭各方强邻,最终四邻剩下后燕、西燕、后秦、夏。此时的代国颇有春秋战国时诸侯国的境遇。后后燕灭西燕,西燕求助拓跋珪,拓跋珪派兵援助,奈何后燕抢先一步灭西燕,拓跋珪因此得罪后燕,与后燕结仇,慕容垂死后,拓跋珪的代国才有反戈一击的机会。

386年确立国号为“魏”。之所以叫魏,是因为魏这个词本身就是高大威武的意思,再加上拓跋部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活跃于战国时魏地。最后也就确定国号为“魏”了。

话归正题,统一北方为何是北魏,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咱从“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分析分析。

“天时”此时的北方历经304年到386年近百年的混战,北方各民族政权相互攻伐不断,早前进入中原强大的少数民族如匈奴羯氐羌以及鲜卑慕容部,已深深陷入民族战争的深渊,本部人口急转直下,反倒是一直徘徊在北方的鲜卑拓跋部留有元气,并通过远交近攻的策略逐步强盛。同族的慕容部又因内乱丧失了自身的优势,南方东晋大将刘裕扫平了靠近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使得北魏有了更为长久的喘息机会。

“地利”鲜卑族所居的地区,原是匈奴故地。匈奴族大部分西迁和南移,但不是所有的匈奴人都西迁和南移了,还有一部分留在原地,鲜卑族来了以后,就与这一部分没有迁移的匈奴人融合起来,建立起部落联盟关系,把匈奴部落编入鲜卑部落联盟内,并以婚姻为纽带加强两族的关系。鲜卑拓跋氏取得部落联盟领导地位后,开始向南北发展。又进一步征服了善战的高车族,高车族为北魏的进一步扩张增强了战斗力。无论是与匈奴的联姻还是对高车额征服,三族最为强盛的兵种都是骑兵,北方广阔平坦的地形,本就是为骑兵准备的。鲜卑拓跋部以匈奴故地为根基,也就确定了骑兵优质马匹的来源。

“人和”北方人口已经到了最低点,从开始的五胡乱华,杀灭汉族,到后来冉魏屠胡,无尽的民族仇恨始终无法让每个少数民族政权得以长久。但是汉族人仍然是北方的主体民族,也就是说,此时哪家少数民族政权取得汉民族人民的信任,哪家政权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恰恰鲜卑拓跋部意识到了这一点,拓跋部建国以来强邻四起,本身就弱小,它只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汉人厌战,军事上鲜卑族包办,一方面防止汉民暴动,一方面让掌握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汉人从事生产,休养生息,平息内部民族矛盾。同时,拓跋部加强内部封建化的程度,重用汉臣,取得先机。

更多文章

  • 北魏统一北方对历史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北魏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魏统一北方,北魏建国

    北魏统一北方,是在十六国之时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它虽然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但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北魏是鲜卑族拓跋部所建。鲜卑拓跋部原居于今东北兴安岭一带,后渐南迁至

  • 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为什么被称为“正统王朝”?(北魏建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魏,北魏建国

    公元386年由鲜卑人拓跋珪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重建其先祖所创立的代国,同年,又改国号为“魏”。398年,拓跋珪又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正式称帝,是为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只不过这两个都属于短命朝廷,分别在550年和557年宣告灭亡。北魏从386年道武帝建国开

  •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是怎么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阿拉伯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以宗教革命为动力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是以宗教革命为动力,打破部落割据,制止了血亲仇杀,适应了阿拉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使阿拉伯半岛由分散走向统一,从而促进了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为商业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得到了社会

  •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阿拉伯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发生于公元7世纪20年代至632年。穆罕默德复兴了伊斯兰教,率领阿拉伯人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为日后的阿拉伯对外征服战争奠定了基础。公元6—7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各氏族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亚等帝国长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的?(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狭义的阿拉伯民族是指源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不论是根据犹太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记载,都认为他们和犹太人有血缘关系,语言分类中也同属于闪含语系。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从6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埃及的混乱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使得

  • 高卢战争凯撒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卢战争,凯撒

    高卢战争,是高卢总督恺撒发动的一场征服高卢的战争。从公元前58年开始,到公元前51年结束。高卢战争共包括8次军事远征,战争的结果是高卢被纳入了罗马共和国的版图。高卢战争是恺撒一生的转折点,其结果是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解体和走向帝制的步伐。这场战争对罗马共和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刺激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 高卢战争中 凯撒有过几次远征?详细经过分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卢战争,凯撒

    高卢战争包括8次军事远征。恺撒上任伊始即大举扩张。第一次远征发生在公元前58年,在比布拉克特战役中,恺撒的4个军团击败了企图从当代的瑞士地区向西南迁徙的人数最多的高卢部落之一——赫尔维蒂人。第二次远征同年,恺撒进行第二次远征,击败了由斯韦夫人的首领阿里奥维斯特指挥的各日耳曼部落联军,将其赶过雷努斯河

  • 高卢战争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卢战争,凯撒

    高卢是罗马共和国北部的一大片土地,包括当代的意大利北部、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德国以及荷兰和瑞士的一部分。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制面临危机,以苏拉为首的元老派同以马略和秦纳为首的 民主派为争夺政权展开了殊死搏斗,双方兵戎相见,互相报复,意大利血流成河。斗争 的结果是苏拉派勉强维持了元老派统治,推行民

  • 石虎:历史上最巧妙的谋朝篡位当上了皇帝(石虎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石虎,谋朝篡权,皇帝,石虎乱政

    谋权篡位,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被逼无奈,起兵造反;皇帝无道,取而代之;对先帝安排不满,起兵造反……等等。可在五胡十六国后赵却有这样一位谋权篡位的高手,他的安排堪称史上最最巧妙的谋权篡位。后赵建平四年,后赵明帝石勒去世,石勒侄儿石虎逼迫皇太子石弘让他坐在殿前,下令逮捕曾经劝石勒杀掉石虎的程遐、徐光,

  • 后赵血腥的皇室内乱:石虎残忍诛杀叔父石勒的儿子(石虎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赵,石勒,石虎,,石虎乱政

    石勒的太子石弘已是弱冠(二十岁)之年了,就在东宫帮着父亲处理一些军国大事,凡是尚书请奏,大多数由太子决定。石勒之子、骠骑大将军、大单于、秦王石宏也可以干预政事。石虎在邺城守卫多年了,看到石宏被封为大单于,心里很不平衡,常常发牢骚。仆射程遐和徐光进言石勒:必须早日除了石虎,不然必是养虎为患。但是石勒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