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恩道夫战役的参战双方是谁?战前形势是怎样的

曹恩道夫战役的参战双方是谁?战前形势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69 更新时间:2024/2/18 6:44:08

曹恩道夫战役(Battle of

Zorndorf),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俄罗斯帝国在1758年8月25日的战役。本次战役以普军惨胜作结,被认为是七年战争中最惨烈的战斗。

在1757年冬季洛伊滕会战的胜利之后,普鲁士人得以暂时喘一口气,而原本毫无空隙的反普同盟军包围网此时也出现了破绽;由于奥地利军主力部队遭受了不可忽略的重创,因此使得菲特烈有时间重新调整作战序列,几名伤将如塞德利兹与齐腾都伤愈回到前线,并且立稳脚步继续接下来的一连串苦斗。

1758年春,菲特烈把普鲁士军大致上拆成两部,分别负责东部战线(俄.奥)与西部战线(法);东部战线的指挥官由菲特烈本人亲自担任,而西部方面则交给了斐迪南·冯·不伦瑞克亲来统率。斐迪南亲王指挥10万人军团独自抵挡法军,但是大多数是德意志几个盟邦(主要是汉诺威不伦瑞克)和英国的人马,仅仅占用极少量的普鲁士军队。年初2、3月间,斐迪南把法军西赶过威悉河(Weser),法军总司令黎塞留公爵元帅被解职,由克莱蒙特元帅(Clermont)接替。斐迪南亲王在这次作战之后被授普鲁士元帅军衔。

经过重新整编之后,1758年6月,克莱蒙特伯爵指挥原黎塞留公爵军团的五万名士兵侵入汉诺威境内,并与斐迪南亲王指挥的普鲁士-汉诺威-不列颠联合军,在今杜塞尔道夫市郊的克雷菲德(Krefeld)爆发了会战。在此役中由于克莱蒙特伯爵不敢让法国陆军大臣的独子阵亡,而在使用左翼的骑兵队上碍手碍脚,最后被斐迪南亲王抓到空隙,从左翼方向展开强攻,最终使得法军大败崩溃,普鲁士与杂牌联合军的初次并肩共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西南,腓特烈的三弟普鲁士亨利亲王也独当一面,镇守萨克森,与腓特烈主力遥相呼应。为了取得先机,菲特烈于1758年五月抢先开始动手,在粮草弹药等战备物资都还不甚充足的时节,快速进军莫拉维亚地区(今斯洛伐克)。菲特烈希望藉由围困奥罗穆(Olomouc)的机会设下陷阱,强迫失血严重的奥军不得不再与他进行会战。但是深知奥地利军现况,且了解菲特烈居心的机动高手利奥波德·约瑟夫·道恩元帅确立了「避免决战、坚壁清野」的作战方针,开始以建立小型关卡要塞和袭击普军补给队等方式拖慢普军的进击脚步。

同一时间,菲特烈由于担心小型补给队会遭到道恩的蚕食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于是集中了大约4000辆的蓬车,编成一支由一万名士兵护卫的大型补给队;然而当道恩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派遣了恩斯特·吉迪恩·冯·劳东男爵(Ernst

Gideon Freiherr von Laudon)指挥的突袭队前往赶上并消灭这支补给队,于是在六月底爆发了多姆斯塔伏击战(Battle of

Domstadtl)。在会战后,普军损失了大约两个月份量的辎重,并且不得不撤退到兵站设施充足的波希米亚地区。如此一来,菲特烈在1758年争取速胜使奥地利屈服的战略再度被瓦解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后燕与西燕,西燕为何大败?(后燕灭西燕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后燕与西燕,南北朝,后燕灭西燕战争

    后燕与西燕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在苻坚同意下回到了邺城。这时丁零的翟斌在洛阳附近新安一带起兵反秦,镇守邺城的坚庶长子苻丕拨兵两千给慕容垂,并派宗室苻飞龙带领氏族骑兵一千为慕容垂的副手,前去镇压翟斌。慕容垂在行军途中袭杀了苻飞龙和一千氐族骑兵,正式同苻坚决裂了。公元384年冬,慕容垂渡过黄河转移到洛阳附近

  • 十六国时期,后燕和西燕哪个才是燕国正统?(后燕灭西燕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后燕和西燕,后燕灭西燕战争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指:西晋灭亡和南北朝之间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南方为东晋,北方为五胡十六国。而十六国的说法则来自北魏史学家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崔鸿的标准是“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其实这一时期的割据政权远不止十六个,而这十六个国家也并不都是五胡所建。西燕(公元384年—394年),鲜卑慕容泓所建

  • 前燕、南燕、后燕、北燕 你知道这些燕国谁先谁后吗?(后燕灭西燕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前燕,南燕,后燕,北燕,后燕灭西燕战争

    现在的历史自媒体除了野史还是野史,今天开始小编给大家整理下各个朝代的开国君主和最后一位“亡国”君主,因为历史上小的王朝有很多,我们以称帝为标准,中间如果有掉下或者遗漏的,大家留言,我继续搜集资料,喜欢的可以关注。一、前燕,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国时代由鲜卑族贵族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

  • 拓跋珪政治上的贡献有哪些 拓跋珪为政举措有哪些(拓跋珪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拓跋珪,皇帝,北魏,拓跋珪复国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 ,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公元398年,他

  • 平灭数国的盖世雄豪拓跋珪:北魏因为他而崛起(拓跋珪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拓跋珪,北魏,灭国,,拓跋珪复国

    拓跋珪在攻灭刘卫辰部的战争中,共获良马三十多万匹,牛羊四百多万头,奠定了国家繁盛的物质基础,周围各部落纷纷降服。天下大乱时大败燕国的出世英雄苻坚攻伐东晋失败后,北中国狼烟四起,从前的部族蜂拥叛乱,大家打得不亦乐乎。慕容垂乘苻坚败兵之际收复了前燕的失地,自己称帝,恢复了燕朝(史称后燕)。慕容垂立国后,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简介 遇刺身亡,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朝皇帝,北魏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复国

    北魏道武帝(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

  • 立花四天王之一:十时连贞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十时连贞,日本,立花四天王

    十时连贞(弘治3年(1556年)-1644年),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通称摄津守,孙右卫门、晚年号雪斋。十时惟次次子。立花家老,为立花四天王之一。十时氏为九州丰后国之中的国人众,仕于其中势力较大的户次氏,并且依附统领丰后的大友家。 连贞之父惟次(通称十时摄津)所属的十时氏跟随主君户次鉴连

  • 安东家忠——立花四天王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东家忠,日本,立花四天王

    安东家忠(あんどう いえただ、(1515年)? -庆长4年?(1599年)?)通称纪伊介,一名宗忠。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立花家老,立花四天王之一。安东家忠,安东连末之子,弟为安东家贞(安东和泉守),安东家久(安东周防守),子为安东连实(安东善内兵卫)、安东连忠(安东常陆介、纪伊守雪贡),孙

  • 立花四天王是哪四个人?立花四天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东家忠,日本,立花四天王

    高野大膳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立花家老,立花四天王之一。高野氏是位于九州丰后藤北郡的一处国人众,和户次、安东、十时等当地的国人众互相支持,并自战国时代仕于丰后望族户次家并依附统领丰后的大友家。高野大膳于户次军纪中比较明显的记载是在永禄11年大友军攻打立花山城之时,原先立花城主的立花鉴载在居城

  • 古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金字塔形状?是因为宗教信仰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始于第3王朝第一个国王乔赛尔。当时,他让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伊蒙霍特普为他设计一个坟墓,伊蒙霍特普最初设计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造马斯塔巴,地点在萨卡拉。但乔赛尔和伊蒙霍特普自己都不满意,觉得不够庄严雄伟。于是伊蒙霍特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