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亚述帝国的由来和发展

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亚述帝国的由来和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79 更新时间:2024/1/20 9:29:30

亚述(Assyria)古代西亚奴隶制国家。位于底格里斯河中游。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属于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此建立亚述尔城后逐渐形成贵族专制的奴隶制城邦。

由来

公元前十九到前十八世纪发展成为国。版图南及卡德,西达地中海。不久遭外族入侵,国势削弱。公元前十五世纪复兴,建立君主专制,外扩,北进亚美尼亚,以至黑海沿岸,西侵叙利亚腓尼基,南至巴比伦。公元前十一世纪受外族进攻,再度衰落。公元前十世纪,又再兴起。公元前八世纪中到前七世纪七十年代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南到埃及北界,建都尼尼微,形成西亚古代军事强国。公元前七世纪中叶后,由于统治集团内讧和被征服地区人民反抗,国势渐衰。公元前612年,为新巴比伦和米底联军灭亡。由于它的主神、首都和宗教圣城称作阿淑尔而得名。境内农业发达,盛产各种金属,且地处古代西亚各国主要商路之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对其以后发展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具有重要意义。

亚述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活动时间约有一千年,大致可分为早期亚述、中期亚述和亚述帝国三个时期。亚述帝国是其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称雄的时间从公元前8世纪中叶到公元前612年,雄踞亚洲一个多世纪。首都尼尼微成为世界性大都市。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是亚述人扩张的大好时机。在世界上,它四周已经没有强敌:强大的埃及帝国已成明日黄花,小亚细亚的赫梯已为"海上民族"所摧垮,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已经四分五裂,东方的米底和波斯尚未兴起。而在亚述国内,铁器从赫梯引进后不仅给亚述的经济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给尚武的亚述人提供了更锐利的武器,增强了战争的威力。于是,从亚述那西尔帕二世统治时期(公元前883-前859年)起,亚述开始了它的对外征服事业。

发展

亚述帝国是世界史上第一个可以称得起"军事帝国"的国家。帝国的历代诸王几乎都是在不断扩张征伐中度过的,而且其军事发展的完备堪称是古代世界最发达的。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有属操塞姆语的亚述人以底格里斯河两岸的亚述城为中心建立的城邦。当萨尔贡、汉谟拉比强盛时曾表示臣服,但始终保持半独立地位。只有在两河流域南部的强大王权衰微之后,亚述才恢复独立,自谋发展。

古代亚述的历史从苏美尔时期,到亚述帝国连续2000余年,一般分为古亚述、中亚述和帝国3个阶段。古亚述(公元前2000-前1600年)从塞姆人北上定居立国开始,到阿卡德时期,王权才渐强大。到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时(公元前1815-前1783年)开始向外扩张,埃什努那、马里皆表示臣服,汉谟拉比在位初年亦曾向亚述表示归顺。但不久亚述被汉谟拉比击败,长期偏于两河北部一隅。中亚述时期(公元前1500-前900年),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时(公元前1114-前1076年)曾颇为强盛,后来又遭亚美尼亚人侵扰,国势转衰。直到公元前9世纪初,从亚述纳西尔帕二世(公元前883-前859年)开始,亚述才以两河强国雄姿向帝国跨越。纳西尔帕二世率军曾经藉助吹满气的皮囊筏子渡过幼发拉底河进入卡尔赫米什城。其国王桑卡拉缴纳了大量贡赋,包括250塔兰特(1塔兰特=26.19公斤)的铁,这表明亚述已进入铁器时代。铁的广泛使用,在军事上尤为重要,亚述军队就是以铁制武器装备,又有战车和骑兵,成为两河劲旅,所向披靡。

为了防止敌人火烧破城锤,要备水预防,或在锤前面挂一块不易燃烧的幔帐。一幅浮雕上还刻有敌人用链环套住锤头,然后将其吊起的办法,亚述人以钩子把链环钩住相抗。破城锤一般是吊在器械的链子上,由士兵摇动,从地面上直撞城墙。有时还在城墙外侧堆起很高的土墩,然后把破城锤推到土墩上向前撞击城堡上部。古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就曾利用过堆土墩,用破城锤攻城。

到国王沙尔马纳塞尔三世(公元前858-前824年)时代,他曾多次远征乌拉尔图,也曾西征叙利亚,占领了其首都大马士革。大马士革处于从美索不达米亚到腓尼基的各沿海城市和从小亚细亚到阿拉伯腹地的商路交叉点上,因而占领大马士革,对亚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沙尔马纳塞尔三世还从大马士革掠夺了大量的铁,多达5000塔兰特。大马士革的铁是从小亚输入的,但铁制品是由本地的匠人制造的。亚述人也从最初的掠夺和输入铁,到自己开采并冶炼铁矿,其冶金匠人所制造的铁制品质量很高,保证了亚述军队的先进性。大约从公元前9-前8世纪开始,亚述军队就已逐渐用铁制的兵器和盔甲武装起来,这是亚述军队装备上的重大变革。

古亚述时期

(约前2500~前1500)

又称阿淑尔城邦时期。阿淑尔城邦的居民最初为印欧语系的胡里特人,后来塞姆语系的阿卡德人等进入此地,他们逐渐与原有居民融合,形成亚述人。其语言为阿卡德语之亚述方言,字为楔形文字。当阿卡德王国与乌尔第三王朝(见乌尔)强盛时,亚述受它统治。公元前2006年获得独立。古亚述最高机构为阿淑尔城邦贵族长老会议。公务人员有一年一任的号里木的名年官(即以其名名其任职之年),管理财政经济,由抽签选出。土地为公社所有,定期分配给大家族使用,很少买卖。奴隶较少,社会主要劳动者为承担公社义务的自由民。中介贸易具有重要意义,部分贵族和商人从事商业和高利贷活动而致富。约公元前2000~前1000年,奴隶制大地产逐渐形成

。对外侵略加强了伊沙库的地位。约公元前17世纪初,沙姆希-阿达德一世占领由阿卡德北部至地中海的广大区域,自称天下之王。他死后,亚述先后沦为古巴比伦王国和米坦尼王国之藩属。

中亚述时期

(约前1400~前1078)

公元前14世纪中叶,亚述王亚述乌巴利特一世(约前1365~前1330)击败米坦尼,建立强大的亚述帝国,史称古亚述帝国。此后亚述统治者采用亚述王的称号,并继续向外扩张,击败喀西特巴比伦,并将米坦尼的领土降为行省,尼努尔塔一世(约前1294~约前1208)击败赫梯帝国和巴比伦,占领整个两河流域,并把首都从阿淑尔迁往图库尔蒂-尼努尔塔镇。此后,亚述还有过几个首都,但阿淑尔城仍然是帝国宗教中心,在政治生活中起重大作用。中亚述时期,政体已过渡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名年官和长老会议只具形式,专属于国王的官吏已经产生。国家备军已存在,其来源主要是自由民。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大土地所有者和商人高利贷者大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除战俘和外地买来的奴隶外,还存在债务奴隶。经过短暂的衰败,至提格拉·帕拉萨一世(约公元前1115~约前1077在位)

时亚述国势复兴 。公元前11世纪末,在阿拉米人迁徙浪潮打击下,再度衰落。

新亚述时期

(前935~前605)

即新亚述帝国。公元前10世纪,亚述进入铁器时代。铁器的使用,生产力的提高,为其长期对外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兵源和给养。征战初期以掠夺为目的,以极度凶残为特色。自亚述纳西拔二世(前883~前859在位)后,亚述遭到被征服地区人民强烈反抗。与乌拉尔图王国的战争也屡遭失败,许多被征服地区重获独立。自沙尔马内塞尔三世(前858~前824在位)

以后

,由于经济衰落、对外战争失败和统治阶级内讧,亚述进入危机时期。公元前746年,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夺得王位,实行一系列改革,以巩固中央集权、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和剥削。改革后重新开始大规模扩张。击败乌拉尔图,占领叙利亚,进入全盛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庞大的官僚制度

。经过萨尔贡二世、辛那赫里布(前704~前681在位)、伊萨尔哈东(前680~前669在位)的征服,亚述已变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奴隶制大帝国。亚述巴尼拔与埃兰-巴比伦同盟进行了漫长的战争。其统治末年,发生内战,游牧部落西亚人入侵,征服地区纷纷独立,帝国迅速走向灭亡。公元前612年,在米底和新巴比伦王国打击下,阿淑尔和尼尼微先后陷落,公元前605年,又攻陷亚述西部据点卡尔赫米什,亚述帝国遂亡。

标签: 亚述帝国西亚

更多文章

  • 社会主义又分为哪些流派?都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所属社会党的理论旗帜。作为社会民主主义的一支分支,一种对资本主义的改良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早在19世纪初中期的国际工人运动中就存在。后来,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欧洲国家建立的工人政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主张,同时又自称为“社会民主党”和“社会民主主义者”。

  • 社会主义国家是怎么产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1915年 9月齐美尔瓦尔德和1916年4月昆塔尔两次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会议(见齐美尔瓦尔德会议和昆塔尔会议)所形成的短暂的、过渡性的国际联合,被称作齐美尔瓦尔德国际(齐美尔瓦尔德联盟)。由这次会议开始的活动,被称作齐美尔瓦尔德运动。1915年12月,欧洲和美国28个社会民主党

  • 公元前九世纪中期的乌拉尔图王国:语言及文化特点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乌拉尔图王国,凡王国

    乌拉尔图,公元前九世纪中期,居住在小亚细亚东部凡湖地区的乌拉尔图人建立的奴隶制王国。历史:公元前九世纪后,国内统一。公元前八世纪后期,领土达南高加索。嗣后,不断遭受亚述入侵。到公元前七、六世纪之交,为斯基太人和米提亚人所灭。语言,乌拉尔图人的起源与西亚上古早期的胡里特人相同,其语言称凡语,属胡里特-

  • 亚美尼亚在古代为什么叫乌拉尔图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乌拉尔图王国,凡王国

    古代亚美尼亚位于欧亚大陆的南高加索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定居,但它的第一个有记录的国家是公元前9世纪的乌拉尔图王国。公元前6世纪,奥罗斯蒂德王朝被纳入了波斯帝国的居鲁士帝国,统治着波斯人,这是他们为公元前3世纪马其顿人和塞琉古帝国的下一个统治者所执行的一项功能。在阿尔塔西亚德和阿尔萨奇王朝的统治下,这个

  • 奴隶制国家:乌拉尔图王国建立于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乌拉尔图王国,凡王国

    乌拉尔图王国 Urartu Kingdom ,公元前9世纪中叶至前6世纪初小亚细亚东部的奴隶制国家。得名于亚述对其之称呼,其居民自称比亚伊尼里国(见比亚伊尼里王朝)。又名凡王国。首都吐施帕城(今土耳其凡城)。乌拉尔图人的起源与西亚上古早期的胡里特人相同,其语言称凡语,属胡里特-乌拉图语系(此处表述有

  • 别列津纳河战役过程如何?最后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别列津纳河战役,法国,俄国

    别列津纳河战役是指拿破仑的军队1812年从莫斯科撤退到斯摩棱斯克后,抢渡别列津纳河时,被俄军从三路发动袭击的战役。法军大损后才渡过了别列津纳河。拿破仑临危镇定,他故意装出一副仍然要在鲍里索夫架桥渡河的样子以迷惑俄军,暗中却委派一名曾在华格姆战役中成功架桥的炮兵将军去更北边的上游河段寻找架桥位置,他找

  • 别列津纳河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其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别列津纳河战役,法国,俄国

    别列津纳河战役是指拿破仑的军队1812年从莫斯科撤退到斯摩棱斯克后,抢渡别列津纳河时,被俄军从三路发动袭击的战役。法军大损后才渡过了别列津纳河。背景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后,一路上又有许多人死于寒风当中,再加上俄军的哥萨克骑兵不断袭击,以及补给线过长等,等到拿破仑撤退到斯摩棱斯克时,其实已经岌岌可危。

  •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6日 拿破仑强渡别列津纳河(别列津纳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11月26日,别列津纳河战役

    1812年11月26日 拿破仑强渡别列津纳河在202年前的今天,1812年11月26日 (农历十月廿三),拿破仑强渡别列津纳河。1812年11月26日,别列津纳河战役打响,此时法军还有4万士兵和4万非战斗人员,围追堵截的俄军有11万(其中库图佐夫亲自指挥5万军队)。拿破仑在退路被俄军切断的情况下,以

  • 美国自认为的流氓国家有哪些?都有着哪些相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流氓国家,美国

    流氓国家是美国对某些国家的贬称。按美国的意思,流氓国家或称为无赖政权,用来指违背其他国家的愿望。试图获得其他国家设法控制的武器、对内或对外挑起其他国家憎恶的战争、进行反人类的罪行、窝藏恐怖份子、容许其他国家缉拿的犯罪活动、或者寻求颠覆或损害其他国家的政治实体。美国政府曾经使用流氓国家一词十多年之久,

  • 迪亚特洛夫事件指的是什么 事件死亡原因猜测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死亡事件,迪亚特洛夫事件

    Dyatlov事件是上世纪发生的超自然事件,死亡事件的原因至今都无法解释。帐篷为何从内部割开,死者衣服为何会有放射线,5米高的树枝为何会折断。太多太多难以解释的谜题了,下面小编就带你去一探究竟吧。Dyatlov事件是什么?Dyatlov事件是指1959年2月2日晚发生在乌拉尔山脉北部的9位滑雪登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