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欧洲中世纪时代是什么样子的 真相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上欧洲中世纪时代是什么样子的 真相是什么样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24 更新时间:2024/1/17 6:42:30

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这一段时间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就是欧洲中世纪时代,由于匈奴的西迁导致了日耳曼蛮族的南下,当时的日耳曼人野蛮而落后,对西罗马帝国的入侵和定居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化的几近灭绝。日耳曼人在旧日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开始了自己得文明,在这个时期,领主土地问题、国家分裂、瘟疫和战争等此起彼伏,给欧洲无数生灵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的打击,这个时期没有文艺、没有科学人民只知道天主教,生活落后又愚昧、闭塞,故称中世纪为黑暗的时代。

西罗马帝国灭亡不久后,原始的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逐渐从欧洲北部森林走了出来,他们在首领克洛维的统治下建立了属于法兰克人的第一个朝——墨洛温王朝,虽然王朝建立,但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大不如罗马时代,当日的法兰克人落后、愚昧,肮脏,城市臭气熏天,甚至一辈子不洗澡,在墨洛温王朝之后,几乎所有的欧洲人都延续了这种习惯。

墨洛文王朝末期,宫相查理·马特采取改革实施土地采邑制,即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自此土地采邑制成为欧洲封建制度的社会根基,而后演变成为土地占有制度。领主需要服从更高一级的领主,更高一级的领主也需要对在高一级的领主负责,隔级的领主互相之间没有权责关系,普通农民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村子,需要轮流到领主的土地里去干活并交税,领主则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就这样所有的负担都压在了底层人民身上。

土地采邑制等级关系

在思想上中世纪时期文化极为闭塞,人们不知有天文历法、数学、哲学、人文,只知道有基督教神学,人性被无情的泯灭,学术界死水一潭。教皇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建立教皇国,设立宗教异端裁判所,无数先进的科学家、知识分子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惨遭自己人的迫害。国王为扩大自身影响力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深对人民的思想钳制,利用宗教控制教会使人们无条件的服从于国王的绝对权威,对一切不符合《圣经》的理论都全部让其消失,妄图让这些思想永不再现。

玩过《骑马与砍杀之战团》的应该都知道这部游戏就是以欧洲中世纪为背景的,就像战团里的情节一样,欧洲被各个王国分裂成了无数个部分,大的说是整个国家,在国家下面是多如牛的大大小小的领主,很多地方每相距4里就会有一个领主,领主们为了利益表面上服从国王,暗地里互相勾结和结盟,彼此仇视,焚烧敌人领地村落,致使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饿死大道时有可见。在此基础上松散的社会政治体系既不能维系社会的稳定,也不能阻挡外族的入侵,当维京人、匈奴人、蒙古人等先后入侵欧洲时,这种土地制度的弊病就被逐渐显露出来。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几乎所有的城市和乡村全部都犹如大萧条一般,那个时候的人从不洗澡,及时国王贵族也是一样·,或者一辈子就洗澡三次,出生一次,结婚一次,入俭一次。中世纪的欧洲人认为洗澡乃是罪恶,人越脏接近上帝,而对于虔诚的修士来说更是一辈子不洗澡。同时随地大小便的时候也是常见,在王宫里、在大城市的主干道、在城堡内,到处都是人类或动物的粪便,仆人和领主一样随地排泄而且甚至事后不洗屁股,在加上不洗澡的病态作风使整个城市臭气熏天,苍蝇蚊子漫天飞舞,地上的人浑身爬满肮脏的蛀虫。城市没有任排污水设施,生活垃圾、粪便堆积如山,即使像浪漫的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这样的大城市也是很常见。在此环境下,不懂卫生的欧洲爆发了大规模的黑死病(1347~1453),黑死病首先从意大利登陆,短短近两年便席卷了整个欧洲。

不要以为你贵为领主就可以为所欲为,在中世纪神权大于军权,你的生活无一不被残酷的教条所限制,周边的敌对领国对你虎视眈眈也需要严加防范,在城堡外面盗贼出没,瘟疫盛行,城堡内城堡为了提高防御性能会封死所有的窗户,只留几扇窗户留作战斗中瞭望所需。所以城堡内没有阳光,冬夏热,房屋阴暗潮湿,整日点蜡烛周边就是无穷的黑暗,如水帘洞一般墙壁裸露到处都滴着水。作为领主,整个城堡内只有你一个人有权利睡床,其人只能忍着在地上随便打个地铺这一天就糊里糊涂的过去了。

神权大于君权——教皇为皇帝加冕

欧洲在中世纪导致落后与滞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打原因就是天主教和罗马的灭亡,天主教钳制欧洲人的思想,使欧洲人不能思考,罗马灭亡后社会生产力大大下降,日耳曼民族也几乎没有继承罗马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经验,罗马遗留下来的浴场、神殿随时间的推移无人修理大量倾塌,直到十字军东征时期欧洲的十字军远征阿拉伯才开始发现如此辉煌的文明,才从阿拉伯的史籍哪里获悉他们的曾经原来还有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那样了不起的人物,到文艺复兴时期,受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人文主义逐渐兴起,传统宗教神学也逐渐解体,直至法国大革命之后,欧洲的普通人才开始换了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

标签: 欧洲罗马中世纪

更多文章

  • 发生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什么 民族大迁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美国,罗马帝国,民族大迁徙

    公元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西欧民族为主的诸外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西欧诸民族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西欧民族不得不向外地迁徙。古典奴

  • 民族大迁徙的过程 欧洲民族大迁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民族大迁徙

    欧洲民族大迁徙历时400多年,那么历时这么多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的结果如何呢?欧洲民族大迁徙图片首先从西哥特人的迁徙结果说起,因为西哥特人遭到了攻击,便进入到了罗马帝国,因为西哥特人战胜了罗马的军队,所以此次大迁徙的结果就是罗马帝国被西哥特人所入侵,损失了许多的财物,而且西哥特人还在西班牙建立了他们自

  • 民族大迁徙的结果 欧洲民族大迁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欧洲民族大迁徙

    欧洲民族大迁徙历时400多年,那么历时这么多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的结果如何呢?欧洲民族大迁徙图片首先从西哥特人的迁徙结果说起,因为西哥特人遭到了攻击,便进入到了罗马帝国,因为西哥特人战胜了罗马的军队,所以此次大迁徙的结果就是罗马帝国被西哥特人所入侵,损失了许多的财物,而且西哥特人还在西班牙建立了他们自

  • 民族大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民族迁徙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族大迁徙,民族迁徙的历史意义

    欧洲民族大迁徙是发生在公元376年到公元568年,历时近两个世纪的各个民族部落迁徙罗马帝国,自立成国的历史过程。在这两个世纪的动荡中,罗马奴隶制帝国被成功摧毁,最后在日耳曼人的带领下成立诸多风格迥异的小国,形成了文化多元化的欧洲文明,并且将欧洲文明从原始的奴隶制度变为封建制度。因此,可以说,民族大迁

  • 他在第二次国府台合战中击退关东副帅,合战至此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国府台合战,日本

    说到日本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到北条氏、里见氏、武田氏这些大家族的渊源了,在北条氏与里见氏的的大战中,以被套是胜出,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伊势宗瑞半生戎马,不近女色,直到五十出头,才迎娶了小笠原氏,并在两年后产下长男、继承人氏纲;又两年,次男氏时诞生,小笠原氏去世;翌年,他于六十岁高龄续

  • 第二次国府台合战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国府台合战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府台合战,日本

    第二次合战背景后北条氏重新制霸关东后不久,就爆发了第二次国府台合战。这次合战的双方统帅,正好都是第一次国府台合战的两位主角的儿子,即北条氏纲的儿子氏康和里见义尧的儿子义弘。合战永禄六年〔1563年〕,上杉谦信再次关东出阵,攻击常陆土浦城主小田氏治,他同时请求上总的里见氏和武藏岩付太田氏出兵协助。于是

  • 第一次国府台合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第一次国府台合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国府台合战,日本

    国府台合战是日本战国期间的一次战役,一共有两次。第一次合战背景永正年间,上总国势力真里谷武田氏家督武田信保为扭转与下总势力原氏征战中的不利局面,将流浪奥州的足利义明迎入上总。足利义明是古河公方足利高基的弟弟,因与兄长争夺家督失败而遭流放,武田信保的邀请使其重新燃起称霸关东的野心。1524年,声势高涨

  • 国府台合战详细经过是怎样的?里见义尧有着怎样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里见义尧,日本,国府台合战

    天文六年利用扇谷上杉朝兴去世的有利时机,北条氏纲加强了对河越城的围攻;扇谷上杉朝定向盟友足利义明请求援军以期分散北条军势。天文六年(1537年)五月十四日,在北条氏纲安排下,武田信隆军在与大藤永荣统率的北条氏援军会合后抢先展开了攻势,逼向真理谷城;而里见义尧也受命一同出兵。五月十六日,武田信隆、大藤

  • 印加人,的起源是什么?印加人是什么人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印加人,印第安人

    印加人到达库斯科山谷,几个世纪以来建造了美洲最大的帝国Tawantinsuyu。Tawantinsuyu是6000年中安第斯文明的文化高潮,与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南部以及阿根廷北部和智利的现代国家重叠。与丰富的考古和文化证据相比,由于欧洲编年史家到来之前缺乏书写系统,前哥伦布时期的历史

  • 印加人有着怎样的宗教信仰?他们在音乐文学上有着什么造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印加人,印第安人

    印加文化印加的古老文化传统扩展到高地和沿海地区,与玛雅人、阿兹特克人一起,被誉为美洲3大印第安文化基地,对南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古代建筑业闻名于世,寺庙、宫殿、天文台、石堡的残迹,今仍为世界奇观。帝国灭亡后,印加人的后裔大部分已分别形成克丘亚人和艾马拉人,现散居安第斯山各国,成为该国居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