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中世纪是黑暗的 黑暗的中世纪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中世纪是黑暗的 黑暗的中世纪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92 更新时间:2024/1/15 5:35:11

提到中世纪你会想到什么?

阴森恐怖的城堡,手持利剑的骑士,装扮夸张的贵妇,还是嗜血的女巫,血的魔鬼……

印象里的中世纪主色调为“黑”,副色调为灰,

虽然这配色在莫兰迪色系里,还有点高级feel,

但在中世纪,

这就是暴风雨来临前笼罩在天空中的大片乌云,

且这乌云一罩就罩了整整十个世纪。

“黑暗”的中世纪是怎么来的?

暗黑系的故事在中世纪滋长,

神秘的传说在中世纪发酵,

为什么人们提到欧洲中世纪总贯以“黑暗”的前缀?

这要从14世纪意大利艺复兴学者彼特拉克说起。

因为“中世纪黑暗时代(Dark Age)”这个词,

是他发明的。

△弗兰齐斯科·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7月20日—1374年7月19日),意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第一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兴之父”。与但丁、薄伽丘齐名,文学史上称他们为“三颗巨星”。

彼特拉克自幼酷爱文学,尤其喜欢古典作品。他的一生志在恢复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西罗马帝国覆灭以来的一切不屑一顾。

彼特拉克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与他相似的古典学者对这段时期也多持此类观点。

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为了打击天主教势力,将天主教的腐败写入历史中,黑暗时代的观点蔓延开来。到17、18世纪的蒙运动时期,包括康德、伏尔泰在内的启蒙思想家对中世纪大肆抨击,中世纪就此被推黑暗的负面论调。

所以,虽然中世纪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迄于公元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跨越整整1000年的时光。但“黑暗时代”最初仅用来形容中世纪晚期,后来才被扩散用来形容整个中世纪。

“黑暗”的中世纪到底有多黑?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紧接着,法兰克、伦巴德、奥多亚克、勃艮第、达尔-阿兰、东哥特、西哥特、盎格鲁-撒克逊等蛮族国家在原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相互之间战争不断。这段时期,欧洲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黑暗和动乱。

与战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中世纪的骑士。

骑士学习打架和骑马,为国和教会服务。当国王以各种借口对外扩张的时候,骑士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当然,前期的骑士会真的参与到战争中,到后来,骑士逐渐流于形式,武力值大不如初。

中世纪从上至下,有森严的等级差别,当时虽然有完备的神法、自然法、教会法在约束着大家的行为,但是社会并没有公平可言。比如平民、贵族在面对同一案件时的处罚完全不同,法律在面对穷人时多是身体刑罚,而富人则偏向财产上的处罚。

△ 铁椅子(Iron

Chair)罗腾堡,中世纪犯罪博物馆藏。由数以百计的尖锐铁钉和铁制横条制作而成,执刑者逐渐收紧铁横条,铁钉就会深深嵌入受刑者的皮肉之内。这种刑具在中世纪被广泛采用。

教皇格里高利曾说:法律面前不能人人平等,对于处在统治地位的人和被统治地位的人应该区别对待。

这段时期,是天主教会统治最严厉的时期,除基本教义之外,更多的规章制度被制定出来,他们宣扬三位一体、原罪说等经院哲学,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学校教育也都是为神学服务。

写作《天体运行论》的哥白尼,坚持哥白尼“日心说”的布鲁诺,捍卫科学的伽利略都遭受了教会的残酷迫害。

教会甚至为了扩大势力,积累财富,公然买卖圣职。

△格里高利一世(Gregory Ⅰ,约540~604),第64任罗马天主教教皇(590-604在位),中世纪教皇之父。

在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时期,古罗马图书馆被付之一炬。大量希腊罗马的文献知识失传,君主、贵族和民众都处于一种愚昧无知的状态。

基于此,中世纪缺乏技术进步,一些古罗马时期就已经发明的技术到中世纪反而被遗忘了。

黑暗的中世纪,黑暗的生活方式

北方蛮族保留着最原始的习俗,虽然占领了罗马帝国的领地,但他们野蛮的生活方式改变不大,他们缺乏政治上的组织能力,相信武力胜过一切。在中世纪前期,欧洲大部分地区都被当作贵族家产,你争我夺,过去古典的帝国和城邦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用以抵御外敌的军事要塞。

也就是我们今天去欧洲旅游一定会看到的城堡要塞。

中世纪城堡是贵族为了争夺粮食、土地、人口等而建立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军事上的防御用途。因此城堡所处之地均为地势险峻的地方,由坚硬的磐石依地势而建,层层铁门和吊桥防守,大多高高耸立于孤山之上。这些城堡外表雄伟,但内部阴暗潮湿,总之看起来有多迷人,住进去就有多瘆人。

当然,以上说的是“中世纪城堡”!

不是德国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或是英国王室的温莎城堡,这些城堡多是近代贵族们修建的,跟中世纪城堡完全天上地下的区别,不可同日而语。

说完住房,再来说说饮食。

虽然中世纪的欧洲人发明了餐具,但除了地位高的人可以一人独享一套餐具之外,多数情况是一套餐具一桌人用,一个酒杯混合着一堆人的口水……

今天欧洲餐桌上面包和肉食必不可少,其实在一千多年前的中世纪也是如此,贵族和平民的餐桌上食材都差不多,前者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数量上。

在中世纪早期,因为经济萎缩的关系,贡赋不得不由货币换成食物,于是许多领主就带着家奴在自己的领地上一边瞎晃悠,一边收取贡赋,也就是吃东西,许多贵族因为贡赋吃得太多,居然撑死了。

这导致后来教会在颁布七宗罪时将“饕餮”列为一项重罪,预言贪吃的贵族死后必下地狱。

后来经济繁荣起来,领主没必要再去领地上瞎逛了,但这种为迎接领主而大肆举办宴会,铺张浪费的方式并没有改变。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许多贵族甚至因为接待国王而不得不宣告破产……

除了吃得多,他们做菜的方式还很奇葩。

比如中国人熟吃蔬菜,生吃水果,中世纪的欧洲人呢?

恰恰相反!因为当时的医学界普遍认为,水果是凉性食物,必须煮熟了吃,最好加点胡椒之类的调料,以此跟吃生水果的下等人区分开来。

当时生吃蔬菜可不像今天我们品尝的沙拉这样美好,毕竟正人一般不会生吃洋葱。

除了以上这些,中世纪的欧洲人还有很多让现代人发狂的糟糕恶习。中世纪城邦基础设施差,缺少基本的卫生条件,很多人一辈子只洗两三次澡,且常常随地大小便,糟糕的生活卫生环境致使瘟疫横行。14世纪,黑死病蔓延,全欧人口损失了近30%。

中世纪真的这么黑?

中世纪前,罗马帝国强盛,文化繁荣,中世纪后,文艺复兴的曙光照亮了整个欧洲。于是,处于两个文化高峰值之间的中世纪就悲催地成了”黑暗时代“。

然而,中世纪并非一无是处,早期中世纪结束了西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后的混乱状态,创造了一种趋于稳定的发展形式。尔后,人口增长,城市扩大,财富集聚,教育振兴,学术进步、艺术发展……为文明曙光的升起奠定了基础。

今天欧洲的许多城市,尤其是德国古堡之路沿线城市,还保留着原始的中世纪风情——斑驳的城墙,险峻的关口,狭窄的石板街道,壮观的哥特式建筑、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古朴的半木结构木屋,如同童话描述的那样美好浪漫。

回到中世纪

德国纽伦堡是中世纪多位德意志皇帝诞生和居住的城市,纽伦堡老城在二战中受到破坏,之后通过重建恢复如初,这里拥有浓厚的中世纪氛围,形式风格迥异的教堂和各类名人故居、艺术馆一起,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如果想要探秘中世纪文化,那纽伦堡是不二之选。

△ 德国 中世纪的纽伦堡

△ 德国 今日纽伦堡 老城区

△ 德国 纽伦堡 皇帝堡

位于德国浪漫之路和古堡之路交叉口的小城罗腾堡,集中世纪城邦魅力于一身,这里的风景最常见于明信片之上。温柔的陶伯河水绕城而过,古老的城墙与塔楼凝结了千年风霜,一道又一道的拱形城门述说着过往,此时此地,有无数的迷人风景等待风格旅人去探寻。

△ 德国 罗腾堡 城墙上的尖顶拱门

△ 德国 罗腾堡 陶伯河岸的风景

△ 德国 罗腾堡 古老的城墙

△ 德国罗腾堡

有句话说:即使最平凡的人,

见过了罗马的光明,

能忍受中世纪的黑暗?

好在阴霾早已散去,

今天这些地方留给游客的

只有无尽的浪漫和想象。

标签: 欧洲罗马中世纪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欧洲中世纪时代是什么样子的 真相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欧洲,罗马,中世纪

    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这一段时间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就是欧洲中世纪时代,由于匈奴的西迁导致了日耳曼蛮族的南下,当时的日耳曼人野蛮而落后,对西罗马帝国的入侵和定居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文化的几近灭绝。日耳曼人在旧日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开始了自己得文明,在这个时期,领主土地问题、国家分裂、瘟疫和战争

  • 发生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什么 民族大迁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美国,罗马帝国,民族大迁徙

    公元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西欧民族为主的诸外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西欧诸民族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西欧民族不得不向外地迁徙。古典奴

  • 民族大迁徙的过程 欧洲民族大迁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民族大迁徙

    欧洲民族大迁徙历时400多年,那么历时这么多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的结果如何呢?欧洲民族大迁徙图片首先从西哥特人的迁徙结果说起,因为西哥特人遭到了攻击,便进入到了罗马帝国,因为西哥特人战胜了罗马的军队,所以此次大迁徙的结果就是罗马帝国被西哥特人所入侵,损失了许多的财物,而且西哥特人还在西班牙建立了他们自

  • 民族大迁徙的结果 欧洲民族大迁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欧洲民族大迁徙

    欧洲民族大迁徙历时400多年,那么历时这么多年的欧洲民族大迁徙的结果如何呢?欧洲民族大迁徙图片首先从西哥特人的迁徙结果说起,因为西哥特人遭到了攻击,便进入到了罗马帝国,因为西哥特人战胜了罗马的军队,所以此次大迁徙的结果就是罗马帝国被西哥特人所入侵,损失了许多的财物,而且西哥特人还在西班牙建立了他们自

  • 民族大迁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民族迁徙的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民族大迁徙,民族迁徙的历史意义

    欧洲民族大迁徙是发生在公元376年到公元568年,历时近两个世纪的各个民族部落迁徙罗马帝国,自立成国的历史过程。在这两个世纪的动荡中,罗马奴隶制帝国被成功摧毁,最后在日耳曼人的带领下成立诸多风格迥异的小国,形成了文化多元化的欧洲文明,并且将欧洲文明从原始的奴隶制度变为封建制度。因此,可以说,民族大迁

  • 他在第二次国府台合战中击退关东副帅,合战至此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国府台合战,日本

    说到日本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到北条氏、里见氏、武田氏这些大家族的渊源了,在北条氏与里见氏的的大战中,以被套是胜出,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伊势宗瑞半生戎马,不近女色,直到五十出头,才迎娶了小笠原氏,并在两年后产下长男、继承人氏纲;又两年,次男氏时诞生,小笠原氏去世;翌年,他于六十岁高龄续

  • 第二次国府台合战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国府台合战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府台合战,日本

    第二次合战背景后北条氏重新制霸关东后不久,就爆发了第二次国府台合战。这次合战的双方统帅,正好都是第一次国府台合战的两位主角的儿子,即北条氏纲的儿子氏康和里见义尧的儿子义弘。合战永禄六年〔1563年〕,上杉谦信再次关东出阵,攻击常陆土浦城主小田氏治,他同时请求上总的里见氏和武藏岩付太田氏出兵协助。于是

  • 第一次国府台合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第一次国府台合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国府台合战,日本

    国府台合战是日本战国期间的一次战役,一共有两次。第一次合战背景永正年间,上总国势力真里谷武田氏家督武田信保为扭转与下总势力原氏征战中的不利局面,将流浪奥州的足利义明迎入上总。足利义明是古河公方足利高基的弟弟,因与兄长争夺家督失败而遭流放,武田信保的邀请使其重新燃起称霸关东的野心。1524年,声势高涨

  • 国府台合战详细经过是怎样的?里见义尧有着怎样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里见义尧,日本,国府台合战

    天文六年利用扇谷上杉朝兴去世的有利时机,北条氏纲加强了对河越城的围攻;扇谷上杉朝定向盟友足利义明请求援军以期分散北条军势。天文六年(1537年)五月十四日,在北条氏纲安排下,武田信隆军在与大藤永荣统率的北条氏援军会合后抢先展开了攻势,逼向真理谷城;而里见义尧也受命一同出兵。五月十六日,武田信隆、大藤

  • 印加人,的起源是什么?印加人是什么人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印加人,印第安人

    印加人到达库斯科山谷,几个世纪以来建造了美洲最大的帝国Tawantinsuyu。Tawantinsuyu是6000年中安第斯文明的文化高潮,与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南部以及阿根廷北部和智利的现代国家重叠。与丰富的考古和文化证据相比,由于欧洲编年史家到来之前缺乏书写系统,前哥伦布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