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秦武昭帝姚苌有多少个子女 姚苌的子女都是谁(姚苌举兵)

后秦武昭帝姚苌有多少个子女 姚苌的子女都是谁(姚苌举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59 更新时间:2024/1/22 20:00:50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4),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cháng)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

淝水之战后姚苌在关中羌人的推戴下自称万年秦王,建立后秦,并与苻坚领导下的前秦作战。后姚苌擒杀了苻坚,并乘西燕东返而进驻长安,不久称帝。前秦宗室苻登在关中氐族残余力量支持下继续与姚苌作战,姚苌一度处于不利形势,但终大败苻登,渐处优势,但在消灭前秦势力前去世,至其子姚兴即位后才完全消灭前秦势力。

姚苌的子女都是谁

儿子

长子姚兴(文桓帝)

齐公姚崇

常山公姚显

姚冲,409年被迫自杀

东平公姚绍,417年改鲁公,同年卒

姚邕

女儿

南安公主

更多文章

  • 后秦武昭帝姚苌有几个老婆 姚苌的老婆是谁(姚苌举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姚苌,皇帝,五胡十六国,姚苌举兵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4),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梁家营村红崖)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cháng)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淝水之战后姚苌在关中羌人的推戴下自称万年秦王,建立后秦,并与苻坚领导下的前秦作战。后姚苌擒杀了苻坚,并

  • 姚苌简介 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姚苌生平(姚苌举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姚苌,晋朝,后秦君主,姚苌举兵

    后秦武昭帝姚苌(330-393),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后秦政权的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姚苌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姚襄之弟。姚苌年少时已聪慧明智,多有权略,豁达率性,并没有专注於德行和学业之上,而其众位兄长都认为他很特别。後来姚苌跟随姚襄四处出兵,经常

  • 日本战国时代武士:平手政秀的生平简介(稻生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平手政秀,日本,稻生之战

    平手政秀,(1492年-1553年),初名清秀,别名五郎左卫门。 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士。主要仕于织田信秀和织田信长。官位是监物、中务丞。 尾张国织田家家臣。织田信秀之子织田信长的老师。平手政秀出生于明应元年(1492年),幼名为五郎左卫门,是平手家家督经秀(或称经英)的嫡子。元服时改名为平手清秀,之后

  • 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争:稻生之战的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稻生之战,日本

    稻生之战,又称为稻生原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1556年9月27日(弘治2年8月24日)的一场战争。当时尾张国织田信长与织田信胜(信行)在稻生(今爱知县名古屋市西区)交锋。稻生是尾张国春日井郡庄内川的一个地名。战前对于研究日本战国史中有着重要意义的文献《信长公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在那古野城西面的比

  • 稻生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稻生之战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稻生之战,日本

    稻生之战,又称为稻生原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1556年9月27日(弘治2年8月24日)的一场战争。当时尾张国织田信长与织田信胜(信行)在稻生(今爱知县名古屋市西区)交锋。稻生是尾张国春日井郡庄内川的一个地名。战因织田信长及信胜的父亲织田信秀在尾张国开始抬头,领土与今川氏、斋藤氏及松平氏邻接,势力范围急

  •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到达哪三个要求 三个要求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王安石,宋神宗,青苗法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从指导思想上来看是要达到三个要求:其一即细上已提及的,要使并之家不得乘农民之急大搞高利盘剥,这体现了他念念不忘的抑兼并、乏的思想。其二使农民“时趋事,发展农业生产,这体现了他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通过发展生产以增加社会财富的理财思楚。其三是使国家财政收入得以增加,这是他理财

  • 王安石的青苗法为什么没有持续下去 没有持续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安石变法,宋朝,宋神宗,青苗法

    王安石执政后,于熙宁二年八月壬午(1069年9月21日)实行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青苗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官方向民间发放的贷款。国家为啥这么搞,因为农民手里没钱,春天想种地却没有种子肥料耕牛等生产资料,种不了地就会导致土地荒芜,土地荒了就

  •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何没得到百姓的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安石,宋朝,青苗法

    北宋时,民间高利贷非常猖獗。那些放高利贷者,贷给穷人的利息,往往是本钱的两倍或三倍,以致造成许多下等户农夫破产。实施“青苗法”的本义,是为了实现国家与农民互惠互利。该法规定,如有需要,农民可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青苗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收获了再附带一部分利息偿还官府,一来使资金周

  • 出土文物显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河姆渡人

    据媒体报道,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信阳的楚墓中,发现了几个装有牛前肢骨的大鼎。对先秦用鼎的烹饪方式稍有了解,便可知这原是一锅肥美的牛肉汤。当然,“钟鸣鼎食”的贵族式享受,亡故之人自然不可能真正享用到,今天的人也只能对着几根牛骨头想入非非,去脑补当年那“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了。近日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牛

  • 世界关注的焦点:河姆渡遗址的发掘(河姆渡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河姆渡,河姆渡人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网络配图这座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是当地人民修建排涝工程时发现的。河姆渡是河姆村和渡头村的合称,位于风景如画的四明山麓的宁绍平原,流经平原的姚江将河姆村与渡头村一分为二。1973年7月,红星大队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