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睿临死前如何设下反间计离间王敦和王导(司马睿重建晋朝)

司马睿临死前如何设下反间计离间王敦和王导(司马睿重建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92 更新时间:2024/2/11 20:18:31

司马睿活着的时候,让人觉得他蛮傻、蛮弱的,但是,其实他也是很有心机的一个人,因为他可以在自己快死之际,用一件事就离间了王敦王导的关系。

其实,他的反间计不算复杂,就是他在临死的时候,在王敦的面前任命王导为辅政大臣。本来先帝在临死前任命大臣辅佐新上任的皇帝是很正常的,是不会达到反间的作用的。可是司马睿就很好的运用了当时他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这次任命变成了反间。

司马睿死的时候,继位的司马绍已经有二十多岁了,这是个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年龄,是能够判断是非,能够做决定的年纪,所以,在旁人的眼中,这时提拔一位辅政大臣,必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尤其是王敦,他会认为王导已经背叛了自己,与司马睿交好,或者就是因为其他的原因,王导已经不是自己的人了。

还有一点就是,司马睿将在朝中地位同样很高的王敦放在一旁,只任命了王导,这使王敦觉得很不爽,甚至会觉得自己在群臣那里丢了面子,这就使王氏两兄弟的关系又有了一层隔阂。于是,王敦就将王导的一些职位给革除了。

而且在王导与王敦关系决裂后,王敦开始面临了来自其他兄弟的叛变,事事都开始变得不顺,最后,他就病死了。

其实司马睿敢用这一招来离间王导和王敦的关系,说明他对王敦的性格还是有所了解的,他打的是一场心理战,赌王敦会因为这件事怀疑王导。

晋元帝司马睿怎么死的

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在历史上,他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迹来让人们歌颂他,可是他的死却让人记忆深刻的,因为现有资料表明,司马睿是被气死的。

司马睿作为君主,其实没有什么实在的权力,他能当上皇帝主要是靠王导和王敦的支持。其实,没有实权也不至于能把他气死,他最终是死于疾病,但是,疾病的来源是因为他的心病,也就是说,疾病主要是他每天的忧愁、不开心所导致的。

据现在的医学来说,当人太难过时,人体会分泌较多的激素,可是分泌过多就会得病。晚年的司马睿处于被囚禁的状态。当时,他的处境是,全国重要的官位都被王敦换成了与自己同一个姓氏的人,或者是自己的亲信,而在朝廷中,王敦也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同伙,总之,王敦的势力可以说已经触及到了天下各处,这就让司马睿感觉到了极度的恐惧、愤怒,这就让他每天都会有各种烦心事儿。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下,他甚至不敢发火,不敢说重话,所以,这些愤怒、不开心就没办法得到很好的排解,因此,那些激素堆积得越来越多,在他体内慢慢变成了毒素,再加上他已经是晚年,身体抵抗力等已经下降,所以,最后就得了重病。

在当时那种医疗技术不够发达的时代,没办法把司马睿彻底医治,所以,再被刺激一下,司马懿就死了。

晋元帝和周伯仁的关系

曾经有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有很高的声誉,与他在一起的朋友只要他到来都起身相迎。这个人就是周伯仁,因为他品德高尚很多人都愿意和他做朋友。

当时的晋元帝和周伯仁是君臣关系,晋元帝封周伯仁为太子的老师,周伯仁说:“我在家里反复考虑之后,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什么能力教育太子,很多人的才能都超过了我,没想到得到皇上您如此的信任。由于我能力有限,对内评定官员已经是做得不好,没有更多能力承担对外训导太子的重任,万一做不好真的会让您失望的。”元帝回答:“太子需要一个好的大臣教育才可以成才,你完全可以教育年幼的太子成才,请不要再推辞这件事情。”周伯仁只好接受了这个教育太子的任务。

一次王导犯了错触怒了晋元帝,周伯仁对晋元帝说:“王导是一个对君王很忠心的人,不可以杀害这个无辜的人”元帝听了这个建议并且采纳。周伯仁回家后坐在椅子上还在想这个事情,为了王导他特意给朝廷上书,一再坚持王导善良守法,真的没有任何的错误。

后来晋元帝和周伯仁还有司马睿一起喝酒,因为伯仁说话冲撞了司马睿,结果就被关进了监狱。他在进监狱时平静的坐在茅草上,他知道自己不过是说了想说的话而已,元帝一定会放了他,果真不久以后他就被放出,依旧做原先的官。周伯仁心地正直在当官的时候不断给晋元帝提出好的建议,为百姓和朝廷做了很多贡献。

更多文章

  • 解析王敦与王导王羲之司马睿的关系(司马睿重建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敦,司马睿重建晋朝

    大将军王敦是东晋的开国功臣。他出自世家王氏,娶了司马家的公主为妻。那个时候他和堂弟一起帮助琅琊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司马家族刚刚经过了内乱,这位新皇在江南需要依靠士族维持政局,其中琅琊王氏的实力是最强大的。王敦图像当时的经济中心在荆州和扬州。王敦那时刚被封作镇东大将军,统领六州军事,其中包括了荆州

  • 晋元帝司马睿简介 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司马睿重建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元帝,晋朝皇帝,司马睿重建晋朝

    晋元帝司马睿(276-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

  • 新巴比伦王国有着哪些成就?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

    社会经济两河流域南部一向是社会经济十分发达的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有很好的基础,过境贸易也十分发达。现在又加上尼布甲尼撒二世牢固地控制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使两河流域同地中海的联系畅通无阻,更加促进了它的商业贸易的发展。商业中心当时巴比伦、尼普尔、乌鲁克、西帕尔、波尔西帕等城市都是十分发达的手工业

  • 新巴比伦王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

    王国的建立迦勒底人属于塞姆语系的一个游牧部落,他们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随后亚述帝国征服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公元前626 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他到巴比伦后,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

  • 汉谟拉比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曾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新巴比伦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期,新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期国势强盛,曾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实行了君主专制政体。巴比伦的政治结构呈现金字塔的形状,最高层的是国王,紧接着是富商大贾、封建贵族,再往下就是平民百姓,最底层则是奴隶。早期的巴比伦,国王之下原是占有土地的封建贵族。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富商大贾的势力逐渐壮大起

  • 乌兰布通之战揭开了清朝统一西北的序幕 清取得了对准部作战的初步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康熙,三藩之乱,噶尔丹,乌兰布通之战

    准噶尔部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厄鲁特蒙古诸部之一。从清朝定鼎北京到康熙中期的近50年间,清廷先是集中全力经略中原,对付南明王朝等反清势力,后是平定三藩之乱,以及用兵黑龙江流域以阻遏沙俄入侵,在很长时间里无暇西顾,对准噶尔部在西北的活动采取了不干预的态度。随着实力的增长,噶尔丹多次兴兵攻扰青海、西藏及漠北喀

  • 康熙时期的战争故事:乌兰布通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乌兰布通之战

    三百多年前,塞外有个叫乌兰布通的草原,发生一次数万人马对垒的大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兰布通之战。康熙二十九年,伊犁河域大清王朝的叛臣噶尔丹暗暗投靠俄罗斯,在西陲作乱,东占喀尔喀藩部,另立王朝与大清分庭抗争。这年夏天,塞外狼烟弥漫,噶尔丹率10万精兵大举东进,在乌兰布通扎下营盘,兵锋直指长城, 威逼

  • 乌兰布通之战: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噶尔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噶尔丹,乌兰布通之战

    康熙帝刚与沙皇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安定了中国北部与东北部的边疆后,又遇到西部蒙古族部落的首领噶尔丹反叛的挑战。明末清初,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分:漠南蒙古,居住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早就归顺清朝;漠北蒙古,又称喀尔喀蒙古,居住在今蒙古国一带;漠西蒙古,又称厄鲁特蒙古,也就是明代蒙古族的瓦剌

  • 美索不达米亚有着哪些神话传说?他们崇拜哪些神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

    古代两河流域的人民很早就崇拜自然神。早期苏美尔人信奉多神教,他们因对自然界的许多疑问无法解释,便把这些疑问托之于天上的神灵。在苏美尔,人们对天神、地神、水神、植物神等十分崇拜,尤其是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大洪水泛滥,他们害怕洪水淹没生命和一切生灵,便把水神视为最重要的神祇。他们甚至认为大地上的一切生灵皆由

  • 美索不达米亚有着哪些艺术成就?对世界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

    尼罗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两河文明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犹太人从那里学到了神学,并将它传播于世;阿拉伯人从那里学到了建筑学,并以此教化了中世纪时整个荒蛮落后的欧洲。天文历法两河文明的历法很有特色。在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制定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