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德里苏丹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怎么灭亡的

德里苏丹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07 更新时间:2023/12/28 23:36:39

德里苏丹国(Delhi

Sultanates,1206~1526),共存在了320年,是13~16世纪突厥人富汗人军事贵族统治北印度的伊斯兰教区域性封建国家的统称,以其建都德里得名。

1526年,德里苏丹国被莫卧儿朝取代。

古尔王朝的苏丹穆罕默德于1206年遇刺身死,其国家分裂。而统治印度的总督库特布丁·艾伊拜克以德里为中心独立为苏丹,故称德里苏丹国家,北印度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王朝。

德里苏丹国的统治阶级都是中亚来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贵族,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Chihalgani)为核心,占有大量的军事采邑土地“伊克塔”,并依靠中亚外族雇佣军为统治支柱。对印度教封建主及各阶层广大居民采取敌对、歧视、迫害等高压统治政策,强征人头税及强迫改宗伊斯兰教,刺激了印度教各阶层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情绪。

1206年,阿富汗古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丁·艾伊拜克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定都德里,标志着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的开始。

其后的320年间经历了彼此没有家族关系,甚至没有种族关系的5个王朝、32个苏丹的统治。

五个王朝是:

奴隶王朝(1206~1290)、

卡尔吉王朝(1290~1320)、

图格鲁克王朝(1320~1414)、

赛义德王朝(1414~1451)、

洛迪王朝(1451~1526)。

建国背景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开始飞速在西亚和北非传播,印度处于穆斯林的征服范围之外,可是阿拉伯人商人仍然大量进入印度北部。印度河下游的信德邦在8世纪被阿拉伯军队主要作为贸易竞争基地加以征服。

但是3个世纪后进入印度北部的是新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

12世纪末,旁遮普和印度斯坦(恒河流域)被并入突厥—阿富汗帝国。

1202年,孟加拉被突厥人占领。

1206年,德里苏丹国建立。

奴隶王朝

奴隶王朝(1206年-1290年)是德里苏丹国第一个王朝。由于王朝的创建者库特布丁·艾伊巴克本是突厥人钦察族的一名奴隶,因此得名。

1206年,古尔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穆罕默德·古尔遇刺身亡。因穆罕默德生前并没有留下后嗣,当时效忠穆罕默德的库特布丁乘机而起,成为了王朝的接班人。库特布丁自称德里苏丹,定都拉合尔;其后又将首都迁往德里。

库特布丁为一虔诚穆斯林,在位其间兴建了不少清真寺。库特布丁卒于1210年,并由其女婿沙姆斯丁·伊勒图特米什接任王位。其后几任苏丹大都是沙姆斯丁的后裔。

1286年,王朝的第9任苏丹吉亚斯丁·巴勒班死亡。此后几年王朝由盛转衰,并于1290年由菲鲁兹·卡尔基所建立的卡尔吉王朝所取代。

这个王朝由称为四十人集团(Chihalgani)的军人掌握大权,苏丹由当中最大权力将军出任。

卡尔吉王朝

卡尔吉王朝(1290年-1320年)是德里苏丹国第二个王朝。其王族为阿富汗突厥人的一支(这支与葛逻禄有关)。人种上与化上已伊朗化。

卡尔吉王朝的创建者为菲鲁兹·卡尔基。菲鲁兹本为奴隶王朝的一名将领,并于1290年取代了当时的奴隶王朝苏丹。其子阿拉乌德丁·卡吉尔(1296~1316)是德里苏丹国统治印度时期最强大的穆斯林君主。他摆脱伊斯兰教神学家乌里马的控制,整顿财政和行政,加强中央集权,建立47万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对拉杰普特诸邦发动猛烈攻势,占领奇托尔(Chittor)、兰桑博尔、乌贾因,并打开了德干扩的道路。但这王朝捣毁了孟加拉超戒寺与那烂陀寺。

1320年,卡尔吉王朝的最后一任苏丹被刺杀,王朝遂殁。

图格鲁克王朝

图格鲁克王朝(1320年-1413年)是德里苏丹国第三个王朝,其创建者为加兹·图格鲁克。图格鲁克王朝的苏丹穆罕默德·本·图格鲁克4次派大军远征南印度,领土扩大到科佛里河以南,行省增加到23个,使德里苏丹国家一度达到极盛时代。

然而,1335年到1351年,北印度发生了七年的干旱和饥荒,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灾荒之一。但是穆罕默德仍然忙于战事,无法调动粮食赈灾,使得叛乱频发,甚至德里也发生了叛乱。

1351年,穆罕默德在于信德的叛乱者的战斗中被杀,他的表弟菲鲁兹宣布继位。他的统治持续到1388年他去世为止。菲鲁兹是一位相当有建设性的苏丹,他先是放弃了对南部的征讨,集中力量建设德里,建设了美丽的新花园、清真寺、医院和学校。他还赞助修建新的灌溉系统,包括为更多的土地改造成为良田。他废除了拷打等刑法,致力于改善君民的关系。他还是一个狂热的穆斯林。他死后不久,苏丹国就分裂为几个敌对的小集团。

此后,由于南印度印度教地区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的兴起和菲罗兹·图格鲁克削弱中央政府对地方封建主大贾吉尔达尔力量的控制,德里苏丹国家逐渐走向衰落。

1398年,突厥人帖木尔入侵印度并占领德里,给本已分裂的德里苏丹国家以致命打击。各省总督纷纷独立。赛义德王朝和洛迪王朝沦为仅统治德里及拉合尔地区的小邦。

赛义德王朝

赛义德王朝(1414年-1451年)是德里苏丹国第四个王朝。因其创建者黑兹尔汗自称为穆罕默德的后裔,故称为赛义德王朝。

黑兹尔汗为原帖木尔帝国旁遮普总督。在图格鲁克王朝灭亡后,黑兹尔汗占领了德里,建立了赛义德王朝。王朝共历4代苏丹;管辖范围包括旁遮普等北方地区。

1451年,信德总督巴赫鲁勒·洛迪占据了德里,赛义德王朝灭亡,洛迪王朝开始。

洛迪王朝

洛迪王朝(1451年-1526年)是德里苏丹国第五个王朝,其创建者为普什图人巴赫鲁勒·洛迪。

巴赫鲁勒·洛迪原为赛义德王朝锡林德总督。

1451年,巴赫鲁勒夺取了德里,建立洛迪王朝。王朝共历3代苏丹,管辖范围包括今旁遮普、北方邦等地区。

在1526年第一次帕尼巴特战争中,伊卜拉欣·洛迪被帖木尔后裔巴布尔打败,德里苏丹国遂灭,同年巴布尔在德里建立莫卧尔王朝。

德里位于朱木拿河(亚穆纳河)一处容易横渡的地方。德里南方有绵延的丘陵提供保护,北方和西方分别是喜马拉雅山和拉贾斯坦的塔尔沙漠形成的壁垒,东方则是深入印度斯坦腹地的恒河流域。

标签: 德里苏丹国突厥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304~439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五胡十六国,东晋

    五胡十六国又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由于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期间(304-439),五胡大举侵占古华夏故地,故又被后世称作“五胡乱华”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氐、羌;十六国指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北部及蜀地建立的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战国者有16国,有前凉、后凉、南凉、

  • 东晋十六国名将:东晋十六国史上31位著名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十六国,东晋十六国,古代名将

    1、邓羌邓羌(?―约379年),安定人,十六国时期前秦将领、官员。邓羌有勇有谋,升平元年(357年),进击羌族首领姚襄,献计激怒敌军,自己诈败,诱敌深入,击斩姚襄。之后随苻坚平定并州张平,与猛将张蚝交锋,以计擒之。受任御史中丞,与王猛协作,整肃长安治安,大见成效。再平刘卫辰部,苻柳等之乱。于石门大破

  • 鲜为人知!五胡十六国中其实有三个汉人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胡十六国,前凉,北燕,西凉

    西晋末年,司马氏诸王为争夺皇权,引发了“八王之乱”。边境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趁中原王朝战乱之际大量内迁,其中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五胡在北方建立的众多割据政权,后世称为“五胡十六国”,其实在十六国中有三个政权,并非少数民族所建立,他们是由汉族人士建立的,

  • 宁远之战努尔哈赤真正惧怕的是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宁远之战

    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出沈阳,十七日西渡辽河,直逼宁远。 此时孤城宁远守军不满两万,前有劲敌,后无援兵,形势险恶。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他在众将士面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宁远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宁远之战,袁崇焕

    公元1662 年,后金兵大举南侵,直逼山海关。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率领的14 万大军,与金兵一触即溃,只好往关内节节败退。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大为震惊。少数人主张在关外抗击金兵,大多数人却主张放弃关外的大片土地,退守山海关。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失败的陰影。就在满朝文武拿不定主张的时候,兵部主事袁崇焕,单身

  • 司马睿临死前如何设下反间计离间王敦和王导(司马睿重建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睿,司马睿重建晋朝

    司马睿活着的时候,让人觉得他蛮傻、蛮弱的,但是,其实他也是很有心机的一个人,因为他可以在自己快死之际,用一件事就离间了王敦和王导的关系。其实,他的反间计不算复杂,就是他在临死的时候,在王敦的面前任命王导为辅政大臣。本来先帝在临死前任命大臣辅佐新上任的皇帝是很正常的,是不会达到反间的作用的。可是司马睿

  • 解析王敦与王导王羲之司马睿的关系(司马睿重建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敦,司马睿重建晋朝

    大将军王敦是东晋的开国功臣。他出自世家王氏,娶了司马家的公主为妻。那个时候他和堂弟一起帮助琅琊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由于司马家族刚刚经过了内乱,这位新皇在江南需要依靠士族维持政局,其中琅琊王氏的实力是最强大的。王敦图像当时的经济中心在荆州和扬州。王敦那时刚被封作镇东大将军,统领六州军事,其中包括了荆州

  • 晋元帝司马睿简介 东晋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睿(司马睿重建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元帝,晋朝皇帝,司马睿重建晋朝

    晋元帝司马睿(276-323年),字景文,东晋的开国皇帝,318-323年在位。宣帝司马懿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于290年袭封琅邪王,曾经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的战役;但是由于作战失利,司马睿便离开洛阳,回到封国;晋怀帝即位后,司马睿被封为安东将军、都督

  • 新巴比伦王国有着哪些成就?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

    社会经济两河流域南部一向是社会经济十分发达的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有很好的基础,过境贸易也十分发达。现在又加上尼布甲尼撒二世牢固地控制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使两河流域同地中海的联系畅通无阻,更加促进了它的商业贸易的发展。商业中心当时巴比伦、尼普尔、乌鲁克、西帕尔、波尔西帕等城市都是十分发达的手工业

  • 新巴比伦王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巴比伦王国,巴比伦

    王国的建立迦勒底人属于塞姆语系的一个游牧部落,他们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随后亚述帝国征服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公元前626 年,亚述人派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沙尔率军驻守巴比伦,他到巴比伦后,却发动反对亚述统治的起义,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