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汉皇帝李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雄(李雄称帝)

成汉皇帝李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李雄(李雄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688 更新时间:2023/12/8 7:40:07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称成都王,建元建兴,306年称帝,国号“大成”,改元晏平。

314年汉中的杨虎和梁州的张咸也先后投奔了李雄,成国疆土达到最大。334年李雄头顶生疮而死,享年61岁,谥号武帝,庙号太宗,葬于安都陵。

历史如何评价李雄

总评

李雄性情宽厚,简省刑律法纪,很有声望。氐人苻成、隗文投降李雄后又背叛,亲手伤了李雄的母亲,他们又归降时,李雄都宽恕了他们的罪过,优厚地加以对待而接纳了他们。由此夷夏各族人心安定,威震西方。当时海内大乱,而蜀地单单平安无事,所以归附的人一批接一批。李雄于是兴办学校,设置史官,听政处事之后的空闲时间里,手不释卷。其赋税是一个成年男子每年交三斛谷,成年女子减半,每户调绸不过几丈,丝绵数两。公事少而劳役不常有,百姓富庶殷实,闾门不关,没有抢劫偷盗的。

但是李雄的心意在于招引远方人,国家用度不足,所以将领们往往进献金银珍宝,有不少人因此而得到官职。丞相杨褒谏阻说:“陛下作为天下的君主,应当网罗四海人才,怎么能用官位买金钱呢!”李雄婉言向他道歉。后来李雄曾因醉酒而推搡中书令,杖打太官令,杨褒进言说:“天子端庄肃穆,诸侯也端庄有威仪,哪有身为天子而酗酒的!”李雄就戒了酒。李雄没事时出门散心,杨褒从后面手持矛纵马奔驰超过了李雄。李雄感到奇怪就问他,回答说:“统治天下这样的重任,就好像臣骑着劣马而拿着矛一样,太着急了就恐怕会伤害自己,太不上心就担心会丧失他,因此马跑起来了却不去控制它。”李雄醒悟了,立即返回。李雄治国没有威仪,官员没有俸禄等级,排列位次没有区别,君子小人服饰一样;行军时没有统一的指挥,打仗时没有部曲队伍,战斗时获胜了不互相谦让,失败了不互相救援,攻打城池营垒常以掳获为先。此是他失误的地方。

历代评价

房玄龄等《晋书》:①“仲俊天挺英姿,见称奇伟,摧锋累载,克隆霸业。蹈玄德之前基,掩子阳之故地,薄赋而绥弊俗,约法而悦新邦,拟于其伦,实孙权之亚也。若夫立子以嫡,往哲通训,继体承基,前修茂范。而雄暗经国之远图,蹈匹夫之小节,传大统于犹子。托强兵于厥胤。遗骸莫敛,寻戈之衅已深;星纪未周,倾巢之衅便及。虽云天道,抑亦人谋。”;②“对之李雄,各一方小盗,其孙皓之不若矣。”

张大龄《晋五胡指掌》:“夫特、雄皆不御之才,乘机际会,凭恃天险,且难永世,不知谯纵何所能为,而敢效井蛙之鸣,奋螳臂之勇,以抗衡於中国也。”

更多文章

  • 李雄、刘渊南北称帝:西晋政局彻底失去了控制(李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特,刘渊,西晋,,李雄称帝

    安北将军王浚与司马颖向来有矛盾,这次司马颖劫了惠帝,王浚就想报复。他索性纠合鲜卑两大部落,并和司马越的弟弟、宁北将军东嬴公司马腾联合,共同前往邺城来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派北中郎将王斌及石超等出兵。发兵之后,司马颖又害怕东安王司马繇接应外兵,便擅自将他拿下,并处死了他。这次事变,司马繇的侄子司马睿逃出邺

  • 李雄简介 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李雄生平(李雄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雄,晋朝,成汉皇帝,李雄称帝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平太守孙阜,大获全胜,声势复振。李流病死后,将军权交给侄子李雄。

  • 元祐更化:是改变北宋国运的一件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王安石画像元祐更化能够开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保守派重新掌握政权。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在宋神宗的病榻前要求皇帝立储,并让英宗高皇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无力说话,只能点头答应

  • 元祐更化:新旧党派对北宋王朝国运的一次大赌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元祐更化

    元祐更化的背景元祐更化,是推翻宋神宗改革的一次政治活动。保守势力的上台,意味着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那么元祐更化的背景是什么呢?王安石画像元祐更化能够开始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保守派重新掌握政权。元丰八年二月,宋神宗病危。宰相王珪在宋神宗的病榻前要求皇帝立储,并让英宗高皇后听政。此时的宋神宗已经无力说话

  • 萨非王朝有着怎样的行政制度?萨非王朝也是君权神授理论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萨非王朝,波斯

    国王在萨非王朝,国王处于整个权力金字塔的顶点。他的权力建立在三个不同的基础之上:首先是古老的波斯国王君权神授理论,认为国王拥有神授的神秘力量或权力或”国王的荣耀”。这一古老的、前伊斯兰时代的理论因为”神在大地的影子”这一概念而重放光芒。人们被要求无条件服从国王。统治者是由神直接指定的这一观念本身足以

  • 萨非王朝是怎么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萨非王朝,波斯

    王朝起源萨非王朝起源于一个于14世纪在阿塞拜疆非常昌盛的名为Safi的萨非教团,这个教团的创立者是萨非·丁(Safi Al-Din,1252年—1334年),这个教团就是以他命名的。萨非王朝起源于今属于伊朗的阿尔达比勒,至当代为止在该城里还保留有他的圣陵。由于蒙古人的西侵,在今伊朗西北和土耳其东部产

  • 萨非王朝:由波斯人建立统治伊朗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萨非王朝,波斯

    伊朗萨非王朝(阿拉伯语:سلسلهٔ صفويان,英语:Safavid dynasty;1501—1736年),又称萨法维王朝、沙法维王朝、波斯第三帝国,是由波斯人建立统治伊朗的王朝。1502年,伊斯玛仪在伊朗建立萨非王朝,伊斯玛仪自立为伊朗王,建都大不里士,为了巩固新的政权,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伊

  • 德里苏丹国有着怎样的宗教信仰?不同教派有着怎样的冲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德里苏丹国,突厥

    公元11世纪,突厥人(此时早已接受伊斯兰教)远征北印度,当时北印度已经长期分裂,小国林立,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耗尽了国力,也使人民蒙受深重的灾难。突厥人挑选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消灭或臣服了大部分北印国家,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帝国——德里苏丹国。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

  • 德里苏丹国有着怎样的经济文化?经济来源主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德里苏丹国,突厥

    德里苏丹国究竟在多大范围内征收田赋,同它统治的范围有关。尽管到穆罕默德·宾·图格鲁克时,其势力远至南印度卡维里河以南,其疆域可同阿育王和奥朗则布时的疆域相比,但这是短暂时期。从总体讲,德里苏丹国只不过是北印度一个最大的区域王国,其疆域的大小同国力的强弱成正比。这些被征服、被统治的地区名义上属德里苏丹

  • 德里苏丹国有着怎样的政治体制?统治政策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德里苏丹国,突厥

    德里苏丹国的政治体制及统治政策为:实行伊斯兰教国家的政教合一制度。苏丹遵循伊斯兰教神学家“乌莱马” 所解释的伊斯兰教法典“沙里亚”进行统治。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伊斯兰教最高教长,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中央政府有36个部。中央政府的首席大臣“瓦齐尔”(维齐尔)名义上掌管各部,实际上只管理财政。他与军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