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仅50万军队的唐朝为何能让四方臣服 从唐朝统一战争中看军备

仅50万军队的唐朝为何能让四方臣服 从唐朝统一战争中看军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712 更新时间:2024/1/3 10:33:05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意气风发的朝代,这个朝代被后世称为“大有胡气”。唐朝的战争是很频繁的,突厥、回纥、吐蕃、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曾经都是唐朝的敌人。

贞观年间,唐朝在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高句丽、吐蕃、龟兹等用兵的胜利,也正是这些胜利,让大唐被世界所畏惧。大唐为此进行了上百年的猛烈拓边,终于让领土面积达到了巅峰。

当然,对于大唐而言,最能让它阵痛的还是塞北边患,东突厥的颉利可汗,曾经让李世民蒙受作为一个皇帝最大的羞辱,所以唐太宗想要灭掉东突厥的决心,超过了十万铁骑的寒光。

我们知道,拓边需要军队,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如何呢?

唐朝有一支很能打的正规军,不过据说这支军队总人数才50万。宋朝、明朝,正规军都是200万,唐朝才50万,怎么能够开疆扩土呢?

“少而精”这句话就是形容唐朝军队的,唐朝是有“胡风”的,不像中原人民性格那么温顺。大唐的强悍和豪爽是后世少有的,大唐女子也可以骑马射箭。大唐的人民以去边疆作战为荣,可以说是“全民皆兵”的。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妇女老少都可以上阵杀敌。

大唐实行府兵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政策,一部分人供养军队,保障军士的生活,让他们上阵杀敌能够心无旁骛。府兵制就是农兵合一,需要用兵的时候,自带干粮武器,戍守边境。有人说,国家不花一两银子,瞬息集聚起百万雄兵。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大抵还是不错。

大唐的兵力一度达到60万,起码有50万兵力用来戍边,国内驻守的士兵不多,既然军人出自百姓,关键时刻百姓也可以卫护自己的国家。

大唐还接纳了很多叛将,这些叛将大有用处,有的是突厥的,有的是契丹的,他们对“自家打法”太熟悉了,而且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足够的福利和品阶,他们打仗是强悍不畏死的,何况这些叛将还带了大量的军队,充实了唐朝的兵力。

分化瓦解对手,是唐朝常用的军事手法之一,也就是将东突厥分成一个部分,在部落内部搞分裂。

联合对手的对手,打击对手,是封建王朝玩得最熟的一套把戏,李世民就是靠着这样的手段打败东突厥的。

说起李世民打败东突厥,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东突厥的运气。那一年,东突厥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雪灾,羊、马、人冻死一片,可别小看这雪灾,强极一世的匈奴帝国就是被雪灾毁灭的。在这个时候,突利背叛了颉利可汗,投降了李世民。

贞观三年,唐朝大将李靖李勣苏定方率领大军,给颉利可汗送上一份“大礼”。颉利可汗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被中国军队活捉的草原最高首领,也是可怜。

从大唐对突厥一战我们可以看出,唐军之所以能令草原震撼,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府兵制的推行,让军士无后顾之忧,国家又可以少花钱。

第二,大唐开明的政策,对异族将领的信任和栽培,是能够克敌制胜重要的因素。

第三,大唐的名将多,个个拿出来都是一条好汉,能敌百万之军。

第四,战术,战术。

唐朝一改前朝对步兵的倚重,大力发展骑兵,骑兵不但精通骑射,擅长主动出击,武器也比较先进。唐朝军队已经用上了火器,攻坚能力和野战能力都比较强。

而且唐朝的士兵文化素质还特别高,他们都会做诗,还会写文章,他们是关中良家弟子和归化胡人的年轻贵族组成,有着建功立业的渴望。打仗对于他们而言,是荣誉,是登科及第的梦想,所以他们打起仗来特别有斗志,意志力也很强大。

唐朝士兵的“装备”被称“武装到牙齿”,这是因为府兵制的实行,让士兵都DIY了。他们的装备都是自己出钱买的,据《新唐书》记载,人均一张弓,三十支箭,横刀一把,磨刀石一块,毡帽一个,行李箱一个,当然,还有吃的:人均携麦饭九斗、米二斗。

所以说唐朝士兵“武装到牙齿”,一点也不夸张。

大唐的强大,不是今人所能揣测的,当时大唐在亚洲的声望,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包括阿拉伯都无法比拟的。当时西方的长毛猴子,只能遥远眺望着繁荣富庶的中国,世界一切文明都为中国让路。

不过,大唐后期因为政策的失误,中央将财政大权、赋税权力都交给地方的节度使,导致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让大唐走向末路,这也是统治者完全没有料到的。

更多文章

  • 关于唐朝统一战争的三两事 李世民是如何一步一步让四方臣服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李世民,唐朝统一战争

    “听说你们的天子叫秦王,少年时就见识非凡,长大后英明神武。先前天下大乱,国家分崩离析,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你们的秦王早就有了远谋大略,兴慈悲之心,救苍生,平海内。其风俗教化和大德恩泽遍布海内外,四方仰慕称臣。老百姓十分感激,于是演奏歌唱《秦王破阵乐》。我们这边听到关于他的赞颂,已经很久了,关于他的盛

  • 阿部定事件的起因是什么?一场因为嫉妒导致的情杀悬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阿部定事件,日本

    这是一幅日本犯罪史上著名的照片:杀人犯阿部定面对镜头露出魔性微笑。这起震惊日本的案件,发生在日本侵华期间的1936年。阿部定生于东京都千代田区神田多町的一个富裕家庭,小时候就被周围人风评为美少女,15岁时和同学哥哥发生了关系,从此迷上了男女之情,成为夜宿不归的不良少女。17岁时,他父亲重吉大骂:“你

  • 阿部定事件的经过如何?审判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阿部定事件,日本

    不知道大家有无看过日本的一部禁片《感官世界》?这部电影之所以被禁止播放时因其内容实在太露骨,甚至于电影主人公真枪实弹。这部电影本身描写的就是根据真实的日本阿部定事件改编的。所谓的阿部定事件就是指的是女佣阿部定(あべ さだ、1905年5月28日 – ?)于1936年5月18日东京都荒川区尾久的茶室,将

  • 揭秘:日本阿部定事件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阿部定事件,日本

    1936年2月26日,雪后银装素裹的东京,天空依旧阴沉着,在这个隐晦的日子,日本近代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军事政变在一群激进的“皇道派”少壮军官的策动下震动了这个岛国。这一年,刚满32岁(当时日本是按照虚岁)的阿部定已经离家出门,独立生活14年了。这些年里,她辗转了横滨、大坂、名古屋、神户在这些大城市里做

  • 查图西茨会战打了多久?揭秘查图西茨会战的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查图西茨会战,腓特烈二世,洛林亲王

    查图西茨会战(英语:Battle of Chotusitz;德语:Schlacht bei Chotusitz),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在1742年5月17日的战役,以普军胜利作结。这是腓特烈二世和洛林亲王一系列对决的第一次,也是腓特烈生平靠自己赢得的第一场会战胜利。奥军强袭在会战

  • 查图西茨会战什么时候发的?查图西茨会战爆发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查图西茨会战

    查图西茨会战(英语:Battle of Chotusitz;德语:Schlacht bei Chotusitz),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在1742年5月17日的战役,以普军胜利作结。这是腓特烈二世和洛林亲王一系列对决的第一次,也是腓特烈生平靠自己赢得的第一场会战胜利。战前形式174

  •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黑森佣兵在法兰德斯对英国陆军作战(查图西茨会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黑森佣兵,英国,查图西茨会战

    1706年、1707年间,约有一支10,000人组成的黑森佣兵队于在欧根亲王的意大利军团中服役,直到1708年前往西属尼德兰为止。1714年,有6,000名黑森佣兵受瑞典雇用前往加入瑞典对俄罗斯的战争,随后的1715年有12,000人受雇于乔治一世以镇压詹姆斯党叛乱(Jacobite Rebelli

  • 什么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发现和历史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仰韶文化,历史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仰韶村。1916年6月当安特

  • 大北方战争的详细战斗经过?最后谁赢了(汉科角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北方战争,瑞典,俄国,汉科角海战

    大北方战争(俄语:великая Северная война ;瑞典语:stora nordiska kriget;德语:Die gro?en nordischen Krieg;丹麦语:den store nordiske krig;波兰语:great northern wojny;1700~17

  • 汉科角海战发生在哪个地方?汉科角海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科角海战,芬兰

    汉科角海战(俄语称为甘古特会战),大北方战争期间,1714年8月7日俄国海军和瑞典海军在芬兰汉科角进行的一次战役,彼得大帝缔造的俄国海军第一次赢得重大的胜利,俄国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给了前来拦截的瑞典海军分以毁灭性的打击,俘虏了其全部十艘军舰。过程俄国沙皇彼得一世1713年春天开始向芬兰境内发动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