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贝都因人的文化介绍: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

贝都因人的文化介绍: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82 更新时间:2024/2/16 7:25:45

贝都因人(Bedouins,亦作Beduin),属于闪含语系民族,拉伯人的一支,阿拉伯语作Badawi,复数作Badw。也称贝督因人,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各地贝都因人均使用当地的阿拉伯语方言及阿拉伯

文化

宗教

贝都因人笃信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在沙特阿拉伯,以罕百里与沙斐仪教法学派居多,在北非遵奉马立克教法学派者居多。北非的贝都因人与当地的柏柏尔人自然融合,在他们中信奉苏菲派的较多。

饮食习惯

主要食品是鲜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副食是枣椰与粮食制品,肉食与咖啡只用于节日或待客。

贝都因人的生活主要就是依赖椰枣,通过与绿洲上的定居者们贸易,贝都因人可以得到它的营养丰富的果实。除了提供一种易于保存的食物以外,椰枣还可以发酵酿酒,椰枣核捣碎可以用作骆驼的食物,树叶可以编成篮子或用作建筑材料。椰枣,正如一句格言中所提到的,是"阿拉伯人的母亲与姑母"。

贝都因人习惯居住毡帐篷,帐篷里用布或毡子隔开,男女分居。南阿拉伯哈达拉毛等地的牧民为躲避强劲的风暴,大多住在岩洞里或悬崖下。贝都因人普遍保留着部落制度和嫡堂婚姻。许多阿拉伯国家政府鼓励和安置贝都因人定居。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沙特阿拉伯有部分贝都因人定居下来,但多数贝都因人对农业生产不感兴趣,也不大适应,仍过着游牧放牧的生活,保留着传统的族长制。

生活方式

贝都因人酷爱自由而不受约束的生活,豪侠行为是游牧部落衡量每个人道德的最高标准。阿拉伯语"姆鲁族"一词的意思极勇敢、好义、为氏族利益勇于冲锋陷阵,不惜牺牲性命。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热情豪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是贝都因人的个性特征。为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贝都因人宁愿过艰苦的游牧生活,也不肯过定居的城市生活。

贝都因人不承认部落传统以外的任法律,除了本部落的酋长外,不服从任何政权,不承认任何政治制度,没有纪律秩序和权威的概念,也没有定居社会所具有的政治组织。他们遵循前人的习惯,受部落惯例的节制只要公意认可的事情就是合法的。他们所处的社会被称为"没有政府的社会"有血缘关系的氏族是其社会基础。凭著血缘关系,他们把家庭结合成氏族;把氏族结合成部落。为了加强势力的需要,又把部落联合起来成为部落联盟。

服饰

贝都因男子穿长到脚踝的灯笼裤、肥大的长衫,冬季外加斗篷,腰间插一弯刀或手枪。妇女的长衫、外衣、斗篷都绣花,喜欢佩各种首饰:手镯、脚镯、戒指、项链、鼻环以及用金属、兽角、珊瑚、玻璃等材料制成的胸饰。贝都因女孩自16岁起,在前额、下颏、双唇、双颊、手、胸、脚掌上黥染蓝色或绿色花纹。

骆驼对贝都因人至为重要,故贝度因人又喜欢自称驼民。"没有骆驼,就不能设想沙漠可以居住的地方。游牧人的营养、运输、贸易无一不依靠骆驼。新娘的彩礼、凶手的赎罪金、赌博者的赌注、酋长的财富都是以骆驼为计算单位。

在西亚、北非的沙漠和草原,因长年干旱,夏季气温经在40℃至50℃之间,而且降雨量极不均衡,有的地区牧草都被旱死。因而,寻找牧场争夺水源,就像一条线穿在贝都因人的整个历史。由一个牧场奔赴另一牧场,经常要走400到800公里。要能走完这段"干渴之路",牧畜必须具有特殊的适应能力,贝都因人选择了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贝都因人牧养的是单峰驼,看上去它比中亚及蒙古地区的双峰驼清瘦,但耐渴力很强,可四五天不喝水,而且奔跑起来更快,世界上的赛驼奔跑一般用的就是这种单峰驼。

对于贝都因人,骆驼一身都是宝:驼乳可解渴,驼肉可以充饥,驼皮可以做衣服,驼毛可以做帐篷,驼粪可以做燃料,驼尿可以当生发油。

自古代起,贝都因人和他们的单峰驼就和商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阿拉伯半岛还是北非,在远离交通线的沙漠腹地,骆驼是最得力的运输工具。骆驼走的商路覆盖整个沙漠地区,朝觐之路、乳香之路、丝绸之路等都有骆驼的足迹。一头大的公驼一次可驮800公斤货物。在长期的商旅途中,识途老驼救商队出困境是常有的事。在北非流传一段佳话:有一个商队因导迷路在沙漠时里转了20天,带的水用完了,大家都绝望了。这时,一只老驼开始领头走起来,整个商队都跟上它走,最后走到了水井旁。原来它在这口井饮过水。贝都因人除向商队提供骆驼和向导而收取费用外,还向商队收取过境税。收取过境税有这样一层意思,即在其领地内商队不会遭到攻击抢劫。

标签: 贝都因人阿拉伯

更多文章

  • 荒原上的游牧民:贝都因人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贝都因人,阿拉伯

    贝都因人(Bedouins,亦作Beduin),属于闪含语系民族,阿拉伯人的一支,阿拉伯语作Badawi,复数作Badw。也称贝督因人,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

  • 君士坦丁王朝第一任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罗马,君士坦丁王朝

    弗拉维乌斯·瓦勒里乌斯·君士坦提乌斯(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us,公元250年3月31日-306年7月25日),是西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因为脸色苍白的外表特征,在拜占庭史学家笔下常称他为克洛鲁斯·君士坦提乌斯(Chlorus,源自于希腊语中的"苍白"),或称为君士坦提乌斯

  • 世界传奇帝国之罗马帝国:君士坦丁王朝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君士坦丁王朝,罗马

    戴克里先改革军事,将军队分为边防军和巡防军,边防军用于抵抗外部入侵,巡防军用于镇压人民起义和造反的军队。他还缩小军团的规模,增加军团的数量,以便调度,由于戴克里先四分帝国,每个皇帝都有大量士兵,这大大加重了帝国的经济负担。所以,戴克里先又实行新税制,人头税方面,规定成年男子为一头,女子为半头,土地税

  • 君士坦丁王朝的建立时间?历代皇帝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君士坦丁王朝,罗马

    君士坦丁王朝是在公元四世纪时,属于同一亲族与血源的成员,连续担任罗马帝国皇帝的王朝。王朝历史该王朝肇始于公元305年,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即位为罗马帝国西方的奥古斯都(君士坦提乌斯·克罗鲁斯),其时实行四帝共治制,故其并非为统治全罗马帝国之王朝,直至君士坦丁一世统一全国,方为惟一之王室,其终于363年,

  • 尼安德特人: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谷而得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谷而得名。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12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两万四千年前,这些古人类却消失了

  • 威震逍遥津的曹魏名将张辽到底有多厉害 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曹操,张辽,威震逍遥津

    张辽字文远,曹魏著名将领,出生地在现在的山西朔州,是西汉富商聂壹后人,改姓张。张辽家庭条件良好从小读文习武,在当地刺史丁原知道张辽后就提拔了他做自己身边的一个小官,由于张辽家族世代经商,都很希望有个人能做官,所以在丁原帐下的张辽十分勤勉,由于当时汉朝还没完全垮台,上司丁原被邀请去洛阳一同对付“十常侍

  • 威震逍遥津的张辽 为什么从来都不跟蜀国为敌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张辽,威震逍遥津

    三国演义里的张辽,虽然是曹操手下爱将。但是从未和蜀国打过仗,原因是张辽在吕布手下,为大将之时。吕布整个集团的覆灭,所有文武大将全部被擒到曹操大营。吕布求饶投降不成,是刘备向曹操说公不见丁建原董卓乎!于是,吕布大骂刘备大耳儿最不讲信义者,忘了辕门射戟之时也。最后曹操命武士用白绫将吕布勒死。正感此时,张

  • 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 孙权差点被吓得尿裤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辽,威震逍遥津

    说起三国里的武将,可谓多如牛毛,能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留下名字的,基本上就属于凤毛麟角了,三国武力第一当属吕布,不过要说谁最能打,恐怕还得是魏国曹操手下名将张辽,逍遥津一役,八百士卒杀退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把孙权吓得尿裤子。曹操大将张辽素有英雄之名,尤其是逍遥津一役,扬名天下,从此江东小儿啼哭者,说

  • 瓦岗军为什么消灭不了隋朝,最后降于唐朝(瓦岗寨四十六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瓦岗军,瓦岗寨四十六友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曾经给隋朝以重创,但最终并未能夺取政权,而是军队溃散,降于唐朝。大业七年(611年,南方鹏注),东郡韦城县人翟让因犯罪而被下狱,狱吏黄君汉私自释放了他。翟让逃亡瓦岗,聚众起义,同郡的单雄信、徐世绩也都纷纷加入,势力强横。他们在永济渠沿岸劫夺来往船只,以致“

  • 瓦岗军最强时期有三十万众,李密为什么不自己称帝(瓦岗寨四十六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瓦岗军,瓦岗寨四十六友

    瓦岗军是隋唐期间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最初瓦岗军是由翟让创立当时瓦岗军几乎全部是由农民和盗贼组成。后来随着李密等隋朝叛军加入瓦岗军的实力才逐渐壮大起来,强盛时期的瓦岗军据史书记载拥兵三十万,并且还有单雄信、王伯当、秦琼、徐世勣等当世名将。这个时候瓦岗军的领袖已经由翟让变成了李密,那么李密为何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