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荒原上的游牧民:贝都因人的历史由来

荒原上的游牧民:贝都因人的历史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48 更新时间:2024/1/22 23:00:35

贝都因人(Bedouins,亦作Beduin),属于闪含语系民族,拉伯人的一支,阿拉伯语作Badawi,复数作Badw。也称贝督因人,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贝都因"为阿拉伯语译音,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逐水草而居的人,是阿拉伯民族的一部分。各地贝都因人均使用当地的阿拉伯语方言及阿拉伯

贝都因人是以氏族部落为基本单位在沙漠旷野过游牧生活的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广阔的沙漠和荒原地带,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

历史

在伊斯兰教兴起前,贝都因人是阿拉伯半岛部落氏族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教期间,贝都因人纷纷皈依伊斯兰教。他们剽悍、骁勇、顽强,成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及其以后哈里发政权外扩的基本力量,并随之而散布于西亚、北非的广大沙漠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贝都因部落不得不服从其游牧所在地的政府管理,但仍保持其部落特点:族长制,父系社会,族内婚和一夫多妻家庭。在操阿拉伯语的诸部落中,一家之长及其以上各级社会单位之首领直至部落首领,均称为"舍赫"(shaykh)。舍赫由一个非正式的部落长老会议辅佐,进行统治。

外貌特征

贝都因人身材颀长,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施行一夫多妻制,最多可娶4个妻子,但真正可以娶到多个妻子的人只是少数。贝都因人伊斯兰教四大教法学派都有信奉者。原住阿拉伯半岛,后来随着游牧业的发展逐渐扩散到西亚、北非许多国家。

人口

贝都因部落流动性大,游牧距离远,因而许多阿拉伯国家的人口统计数字不包括他们。1976年统计约为1000万人,其中生活在沙特阿拉伯的人数最多,大多数是畜牧者,冬季多雨时游牧到沙漠,季干旱时返回已耕作的地区。

经济

贝都因人一般生活在沙漠、荒原、丘陵和农区边缘地带。贝都因人靠饲养骆驼为生。他们按季节和固定路线进行有规律的移动。每次游牧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在农区边缘地带度过最炎热、干旱的季节,参加集市,出售畜产品或采集香料

,买回椰枣、食粮 、手工业品等必需品。每当雨季到来、沙漠水草生长之际,他们便向沙漠深处进发。

贝都因人分别处于由游牧转向定居的不同阶段。贝都因人以畜牧业为生,按传统分为:

(1)骆驼游牧人,在撒哈拉、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地区组成一些大部落。骆驼游牧人最有声望,他们占有大片土地。

(2)山羊绵羊游牧人,主要生活在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附近的游牧地带。

(3)牛群游牧人,主要生活在南阿拉伯及苏丹。当地称他们为巴卡拉人(Baqqara)。

标签: 贝都因人阿拉伯

更多文章

  • 君士坦丁王朝第一任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罗马,君士坦丁王朝

    弗拉维乌斯·瓦勒里乌斯·君士坦提乌斯(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us,公元250年3月31日-306年7月25日),是西罗马帝国的皇帝。他因为脸色苍白的外表特征,在拜占庭史学家笔下常称他为克洛鲁斯·君士坦提乌斯(Chlorus,源自于希腊语中的"苍白"),或称为君士坦提乌斯

  • 世界传奇帝国之罗马帝国:君士坦丁王朝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君士坦丁王朝,罗马

    戴克里先改革军事,将军队分为边防军和巡防军,边防军用于抵抗外部入侵,巡防军用于镇压人民起义和造反的军队。他还缩小军团的规模,增加军团的数量,以便调度,由于戴克里先四分帝国,每个皇帝都有大量士兵,这大大加重了帝国的经济负担。所以,戴克里先又实行新税制,人头税方面,规定成年男子为一头,女子为半头,土地税

  • 君士坦丁王朝的建立时间?历代皇帝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君士坦丁王朝,罗马

    君士坦丁王朝是在公元四世纪时,属于同一亲族与血源的成员,连续担任罗马帝国皇帝的王朝。王朝历史该王朝肇始于公元305年,君士坦提乌斯一世即位为罗马帝国西方的奥古斯都(君士坦提乌斯·克罗鲁斯),其时实行四帝共治制,故其并非为统治全罗马帝国之王朝,直至君士坦丁一世统一全国,方为惟一之王室,其终于363年,

  • 尼安德特人: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谷而得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简称尼人,也被译为尼安德塔人,常作为人类进化史中间阶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称。因其化石发现于德国尼安德特山谷而得名。尼安德特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近亲,从12万年前开始,他们统治着整个欧洲、亚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两万四千年前,这些古人类却消失了

  • 威震逍遥津的曹魏名将张辽到底有多厉害 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曹操,张辽,威震逍遥津

    张辽字文远,曹魏著名将领,出生地在现在的山西朔州,是西汉富商聂壹后人,改姓张。张辽家庭条件良好从小读文习武,在当地刺史丁原知道张辽后就提拔了他做自己身边的一个小官,由于张辽家族世代经商,都很希望有个人能做官,所以在丁原帐下的张辽十分勤勉,由于当时汉朝还没完全垮台,上司丁原被邀请去洛阳一同对付“十常侍

  • 威震逍遥津的张辽 为什么从来都不跟蜀国为敌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曹操,张辽,威震逍遥津

    三国演义里的张辽,虽然是曹操手下爱将。但是从未和蜀国打过仗,原因是张辽在吕布手下,为大将之时。吕布整个集团的覆灭,所有文武大将全部被擒到曹操大营。吕布求饶投降不成,是刘备向曹操说公不见丁建原董卓乎!于是,吕布大骂刘备大耳儿最不讲信义者,忘了辕门射戟之时也。最后曹操命武士用白绫将吕布勒死。正感此时,张

  • 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 孙权差点被吓得尿裤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辽,威震逍遥津

    说起三国里的武将,可谓多如牛毛,能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留下名字的,基本上就属于凤毛麟角了,三国武力第一当属吕布,不过要说谁最能打,恐怕还得是魏国曹操手下名将张辽,逍遥津一役,八百士卒杀退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把孙权吓得尿裤子。曹操大将张辽素有英雄之名,尤其是逍遥津一役,扬名天下,从此江东小儿啼哭者,说

  • 瓦岗军为什么消灭不了隋朝,最后降于唐朝(瓦岗寨四十六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瓦岗军,瓦岗寨四十六友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部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曾经给隋朝以重创,但最终并未能夺取政权,而是军队溃散,降于唐朝。大业七年(611年,南方鹏注),东郡韦城县人翟让因犯罪而被下狱,狱吏黄君汉私自释放了他。翟让逃亡瓦岗,聚众起义,同郡的单雄信、徐世绩也都纷纷加入,势力强横。他们在永济渠沿岸劫夺来往船只,以致“

  • 瓦岗军最强时期有三十万众,李密为什么不自己称帝(瓦岗寨四十六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瓦岗军,瓦岗寨四十六友

    瓦岗军是隋唐期间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最初瓦岗军是由翟让创立当时瓦岗军几乎全部是由农民和盗贼组成。后来随着李密等隋朝叛军加入瓦岗军的实力才逐渐壮大起来,强盛时期的瓦岗军据史书记载拥兵三十万,并且还有单雄信、王伯当、秦琼、徐世勣等当世名将。这个时候瓦岗军的领袖已经由翟让变成了李密,那么李密为何能反

  • 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一个被野史矮化了的英雄(武德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渊,武德之治

    北周天和元年,即公元566年,是群雄割据的中国南北朝时代,掐到十分乱的一年,人们茶余饭后说起来,说多了就不住叹气:这里外掐的狼烟四起的糟烂时代,到底啥时候是个头?然而,就是这一年的4月8日,北周都城长安的一户公爵家族里,一个新生婴儿呱呱坠地。这个生在名门的新生儿,此后历经半生浮沉厮杀,终于彻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