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马帝国有着怎样的文化成就?对世界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罗马帝国有着怎样的文化成就?对世界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862 更新时间:2024/1/16 10:09:11

语言

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亦是意大利地区的当地语言。拉丁语在帝国时期至少分为两类:即古典拉丁语通俗拉丁语。古典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而通俗拉丁语一般作为口语。古典拉丁语非稳定,从帝国时期一直到中世纪都没有发生改变。通俗拉丁语在帝国的各部分都有方言,改变非常多,逐渐演变成罗曼语族诸语。

尽管拉丁语是帝国的官方语言,但希腊语是帝国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尤其是在帝国东部的省份。甚至在罗马城,希腊语也成为了教育用语和上流社会的语言。希腊语是宗教(基督教)、科学和艺术领域中常用的语言。

4世纪时,希腊语在帝国的西部逐渐失势,拉丁语占了上风。5世纪早期,标准拉丁语译本的圣经的出版反映了这一情况。西罗马帝国也逐渐开始排斥会说希腊语的人。这造成了后来帝国东西两部分在化上的分裂。希腊语则从610年以后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其他如亚拉姆语、科普特语、亚美尼亚语等也在帝国境内通行。

自然科学

老普林尼(23年—79年),著有《自然史》37卷,内容包括当时科学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农业、矿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读书和见闻的笔记为基础写成,全书并无分类,较为杂乱,《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于记叙了各种事物2万多项,摘录各种文献2千多种,使得当时许多珍贵的科学纪录流传下来。是古代极其少见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农业

西班牙人科路美拉,著有《农业论》12卷,讲述农牧技术和管理以及社会经济,这本著作对中世纪的庄园有很大影响。

医学

提比略时期的名医塞尔苏斯(前30年—45年),著有《医学大全》8卷,其中7—8卷记载了许多手术,且叙述详细。马可·奥勒留时期的名医盖伦(129年—199年),任御医多年,著述颇多。盖伦使用猴类解剖以推测人类的身体结构,开创解剖学的先河。盖伦还提出“三灵气”说,即“活力灵气”、“自然灵气”、“灵魂灵气”,以解释人体的生理机制。盖伦的药物学著述介绍了各种药材,大约有820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盖伦的学说被中世纪的西方奉为经典,并成为了阿维森纳的主要参考资料,直到17世纪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天文学

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85年—168年),著有《天文集》13卷。该书集古代希腊罗马天文学之大成。书中使用几系统来描述天体运动,并有包括1022颗恒星的星图,在古代是极其完备的。另外书中还论及历法的推算,日月食的推算以及天文仪器的制作与使用等等。但由于托勒密信奉“地心说”,为了使这种理论成立,他设计了一种极其复杂的天体几何系统,以解决一些地心说的推算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使推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大致相近。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托勒密的学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地理学

斯特拉波(前64年—23年),著有《地理学》17卷。其中对当时罗马人的“已知世界”描写详尽,内容包括欧洲各地以及西亚和北非,涉及各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书中还探讨了环境对各地经济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城市的研究。在地理大发现以前,该书是西方最为详尽的地理著作。

史学

屋大维时期的史学家维(前59年—17年),著有《罗马建城以来史》(又称《罗马史》)142卷,现存36卷,叙述传说中的罗慕路斯始建罗马城至9年的历史。这部史书是西方史学的第一部通史。

塔西陀(55年—120年),著有《历史》12卷,主要叙述弗拉维朝统治时期的历史。塔西陀在政治上倾于共和派,极度反对皇帝与专制统治。此外,还有《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演说家对话录》和《编年史》等著作传世,均兼具极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

苏维托尼乌斯(约69年-122年后),其生平资料主要来源于小普林尼的《书信集》,著有《罗马十二帝王传》,以传记形式叙写罗马帝国初期十二位君主,注重刻画奇闻异事,但史学严肃性不足。

阿庇安(约95年—约165年),著有《罗马史》,共24卷,现有11卷完整。上始于罗马王政时代,下止于2世纪初图拉真皇帝时期,涵盖近900年的历史。

尼科米底亚的阿里安,著有《亚历山大远征记》,是现存最为详尽的亚历山大大帝传记作品。另外,有不少军事与哲学著作保留下来,大多篇幅较短。

阿米亚努斯·玛尔塞利努斯(330年—395年),安条克人,著有《晚期罗马帝国史》,叙述96年安敦尼王朝之始至378年皇帝瓦伦斯败亡的历史。该书现存后18卷,即第14—31卷,记载的是354年至378年的历史。

法学

二世纪的法学家盖约,著有《法学阶梯》。

三世纪,法学家编成了《格列哥里安法典》和《赫尔莫格尼安法典》,保存了大量皇帝的敕令和法令。罗马法对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定有深远影响,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如债法、物权法等,皆带有罗马法的影子。

建筑

圆形竞技场(又称罗马大竞技场、罗马斗兽场),建于弗拉维王朝(69年—96年)时期,有3层拱门,可容纳数万人,是举行角斗表演的地方,修有复杂的地下设施供角斗表演使用,甚至可以灌水来进行海战表演。

凯旋门也发源于罗马,是为皇帝凯旋而建。罗马古城中现存有三座凯旋门,一座为提图斯于71年所建,一座为塞维鲁于203年所建,一座为君士坦丁大帝于315年所建,上有精美浮雕。

文学

参考:古罗马文学

屋大维时期的诗人维吉尔(前70年-前19年),早期著有作品《牧歌》10篇,主要是歌咏田园生活。前29年,维吉尔发表《田园诗》4卷(又译《农事诗》),主要谈论农事生产,也歌咏田园风光。第一卷论种庄稼,第二卷论种果树,第三卷论养牲畜,第四卷论养蜜蜂。晚年,著有史诗《埃涅阿斯纪》(又译《伊尼阿特》)12卷,叙写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埃涅阿斯逃出特洛伊,来到意大利并称王的故事。

诗人贺拉斯,著有《赞歌》,为屋大维歌功颂德。

奥维德(前43年-14年),以情诗闻名,成名之作为《恋歌》3卷49首,是一部情诗集。又著有《淑女书简》21篇,系奥维德取材神话故事,以爱情故事中女主角的口吻所写的情书。奥维德所著的《爱经》,由于违反了屋大维“澄清风俗”的政策,被判处流放黑海地区。奥维德的代表作为长诗《变形记》,大约作于流放时期,改写了许多神话传说,情节多变,想像奇特,长于心理描写。

哲学

新斯多葛派哲学在帝国时期盛行,主要哲学家有塞涅卡和皇帝马可·奥勒留,宣扬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塞涅卡(前4年—65年),皇帝尼禄的老师,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将人引向德性,主抑制欲望追求道德。然而塞涅卡本人却言行不一,大肆敛财。皇帝马可·奥勒留著有《沉思录》,主张忍耐克制。

三世纪危机后,新柏拉图主义集中了当时的神秘主义,代表人物有普罗提诺和普罗克洛。称神为世界本源,是绝对无限的存在,且不可认识;而人的肉体是罪恶的本源,人必须要摆脱肉体,方能与神交往,获得真理。这便是“人神合一”的学说。

基督教方

面出现了被称为“教父神学”的神学,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著有《论上帝之城》、《忏悔录》等,将新柏拉图主义融入基督教教义中。教父哲学以哲学论证很多现今的基本教义,主要的有神论、三位一体论、创世论、原罪论、救赎论和天国论等等。

更多文章

  • 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

  • 美浓三人众是哪三个人?美浓三人众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浓三人众,日本

    西美浓三人众,一般简称为美浓三人众,是指日本战国时期美浓斋藤氏属下三名有名的家臣。西美浓三人众分别为稻叶良通(一铁)、安藤守就(道足)和氏家直元(卜全)。安藤守就(????-1582),伊贺守定重之子,出身美浓豪族,西美浓三人众之首,美浓本巢郡北方城城主,长子安藤尚就、次子安藤守重,女儿嫁予竹中半兵

  • 稻叶一铁的简介——美浓三人众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稻叶一铁,日本,美浓三人众

    幼名:六郎、彦四郎、彦六、右京亮、伊予守。斋号:似斋、以平斋、洪圭斋。三品法印。有适以、通朝、贞通、民适的称呼(《稻叶家谱》)。一般都以其入道法号"一铁"称呼。他先后出仕土岐氏、斋藤氏、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是一位文武兼备的武将,美浓三人众之一,一生经历大小80余战,有"战必胜"的美誉。他还是顽固(一

  • 美浓三人众之首:安藤守就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安藤守就,日本,美浓三人众

    安藤守就(????-1582),伊贺守定重之子,出身美浓豪族,西美浓三人众之首,美浓本巢郡北方城城主,长子安藤尚就、次子安藤守重,女儿嫁予竹中半兵卫为妻。天文十一年,出身山城国的油商斋藤道三将主家美浓守护土岐赖艺放逐,夺取了稻叶山城自封美浓守护,一跃为战国大名。眼见道三势大,包括安藤守就在内的一些西

  • 奥地利帝国是怎么扩张领土的?是通过联姻繁殖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现在的奥地利是一个位于于欧洲中部的国家,以德意志民族为主体,国土面积比较狭小,只有8万多平方公里,首都为欧洲名城维也纳,无论从国土还是人口、资源来看,现在的奥地利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国,但这个国家在一百年前可不是今天这样的,它是整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大国。奥地利从中世纪以来就是欧洲列强之一,其统治

  • 曾经强大的奥地利帝国为什么现在这么弱?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当年奥匈帝国在欧洲的地位其实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差不多。历史上的合体大帝国都有着同样的缺陷,波斯不可一世,却败给了连大船都造不出来的希腊;彼得大帝统治前的俄罗斯就是欧亚一逗比;满清也是孱弱不堪,奥斯曼帝国也是庞然大物却一触即溃。不管从什么方面分析,我们都可以得出来两个直观的结论:领土大、人口多不等于强

  • 奥地利帝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怎么扩张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诞生与发展东法兰克王国经过一系列扩张,于公元962年改称神圣罗马帝国,该帝国是一个联邦性质的帝国,最初是由拥有实权的皇帝进行统治。其疆域鼎盛之时,包括了今德国、奥地利、捷克、丹麦南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以及法国东北部和中部的一些领土。在德语中,奥地利意为“东部边区”,起初只是一

  • 奥地利帝国: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奥地利帝国(德语:Kaisertum ?sterreich、英语:Austrian Empire,1804年-1918年),是一个地跨中欧、南欧、东欧和东南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国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1804年),人口约2120万人(1804年)。领土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

  • 东帝汶——一个不为人知的国家(东帝汶屠杀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帝汶,世界,东帝汶屠杀事件

    当人们问我在东南亚的哪个地方时,每当我提到我在东帝汶的旅行经历或者在该国,东帝汶人都知道的时候,我常常会一片空白。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国家本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不为人知的,因为它相对较新,仅在2002年从印度尼西亚获得独立。东帝汶位于印度尼西亚西帝汶和巴布亚之间,后者又将该国置于东南亚集团内

  • 揭秘:东帝汶艰辛独立之路有多艰难(东帝汶屠杀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帝汶,世界,东帝汶屠杀事件

    澳大利亚随军士兵1999年10月9日拍摄于东帝汶边界,时值“东帝汶危机”期间。当时澳大利亚步兵排与印尼步兵排正在例行巡逻,双方激烈交战了数分钟之久,直到双方将领意识到原来是个“误会”,于是他们走到马路中间“签署了”停火协议,握手言和,幸好此次交战没有酿成重大事故。在东帝汶危机开始时,一些反对独立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