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燕向宋称藩,却被北魏打到灭亡(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燕向宋称藩,却被北魏打到灭亡(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445 更新时间:2023/12/6 17:21:15

北魏攻宋灭夏后,疆土再次扩张,已经和北凉接壤。北凉是北魏西面的小国,国主沮渠蒙逊不敢与北魏对抗,于是向北魏称藩。拓跋焘也暂时没想出兵灭掉这个邻居,于是和北凉遣使互通,封沮渠蒙逊为凉王。但东面的北燕就没有这个好运气了,这还要怪燕主冯弘瞎折腾,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北燕的建立还要从后燕国主慕容宝说起。当年慕容宝被北魏追击,他的舅舅兰汗假装想要援助他,邀他前往龙城。结果慕容宝刚到地方,兰汗就将他和后燕宗室、大臣全都杀掉,自立为帝。慕容盛是慕容宝的庶长子,当时不在龙城但后来竟大着胆子前来吊丧。慕容盛的另一个身份是兰汗的女婿,所以当兰汗要杀掉慕容盛、以绝后患时,他的女儿极力阻拦。兰汗爱女心切,思来想去就没杀这个女婿,并将慕容盛当作亲信任用。

慕容盛敢回到龙城,自然是怀了复仇之心,他对兰汗的逢迎都是为了麻痹这个杀父大敌。同时,他暗地里联系自己的堂侄、兰汗的外孙做内应,而且不断挑拨兰汗与兄弟兰堤、兰难的关系,导致三人相攻。最后,慕容盛帮兰汗将兄弟赶出了龙城,兰汗非常高兴,举行了庆功宴。就在宴会上,慕容盛趁兰汗酒醉将其击杀然后追击,杀了兰堤、兰难二人。至此,慕容盛彻底完成了复仇大业,随即自立为帝。在他治下,后燕实施严刑峻法,使得社会关系过于紧张,朝中也人心惶惶。就在他上位的第三年,丁太后(慕容熙伯母)的侄子段玑等人密议谋反,在皇宫举兵。慕容盛好不容易镇压了叛乱,自己却因伤重而亡。临死时召慕容熙入宫,托付后事。慕容熙是慕容垂的幼子,比慕容盛小十几岁,但他辈分很高,慕容盛都要称其为叔父。当时丁太后一直与慕容熙通奸,于是利用自己的权力,废了太子慕容定,使得慕容熙登上皇位。这位新燕主一即位就杀了慕容盛的弟弟慕容元,清洗了朝中不支持他的大臣。

第二年,慕容熙娶后秦宗室两女符狨嫦、符训英,并将二女册立为妃。让丁太后怨恨不已,于是与自己的侄子丁信密谋篡位,结果被慕容熙发现,丁太后被逼自杀。慕容熙非常喜爱两女,不惜劳民伤财,大建宫殿、花园等游乐之地。可惜红颜薄命,不久后两女双双病死。慕容熙又为两爱妃大造陵寝,严命群臣哭丧,不哭者立斩。待皇帝送灵车出城入葬的那天,城门不够宽,他又捣毁城门而出。等到慕容熙走后,禁卫军统领冯跋等人立即修复并关闭大门,拥立慕容宝的义子慕容云为燕主。慕容熙得到消息后,回攻龙城,不敌而逃,结果被抓入城中,被慕容云下令处死。

慕容云是高丽人,原姓高,身材魁梧,因率军击败过慕容宝之子慕容会的叛军,被慕容宝收为义子,赐姓慕容。待慕容云即位时,他恢复高姓,改元正始,大赦天下,遍赏群臣,封冯跋为侍中、征北大将军。不过高云一直担心有人会谋害自己,所以供养了一批武士,时刻在身边保护自己。这其中有离班和桃仁两人,不知因为何事,在北燕正始三年(公元409年)突然行刺高云,将其杀害。随后,冯跋将弑君的离班和桃仁处死,自称天王,不改国号,但从此燕主改姓,国家就称北燕了。北燕太平二十二年(公元430年),冯跋病重,太子冯翼监国。冯跋有一位宠妃宋氏,很想让自己的儿子即位,于是假传圣旨,禁止太子入内。太监胡福与冯跋之弟冯弘交好相通,于是将宋氏密谋篡位之事告诉了冯弘。冯弘立刻率兵冲入皇宫,幽宋氏母子。弥留之际的冯跋未交代完身后事,就惊吓而死了。

结果,冯弘自立为帝,改元延和,杀掉太子冯翼以及冯跋之子,残忍至极。但他见宋氏貌美,便留下做了自己的妃子。魏太武帝拓跋焘要对付的就是这个君主无道,不断的国家。以魏军的实力,北燕自然不敌,被接连攻破十几个大郡。冯弘一看不行,赶快求援,但近无外援,只好向南朝刘宋求救,并归降称藩。宋文帝很高兴,立马给冯弘封了个“黄龙国主”,但北燕实在太远,宋兵根本赶不到。北燕太兴二年(公元432年),北魏四万大军兵临城下,冯弘拒不降魏,认为这样只是自取灭亡。冯弘继位时,废了原配妻子王氏,又废黜王氏所生的长子冯崇,他镇守肥如。冯崇同母的弟弟冯朗、冯邈劝冯崇归降北魏,冯崇没多想就答应了,拓跋焘封他为辽西王。

北燕太兴四年(公元434年),冯弘挺不住了,向北魏求和,遭到拓跋焘拒绝。后来又派使节,打算以小女充魏太武帝后宫,以求和解。拓跋焘让其遣质子入魏,冯弘顽固,还是不肯答应。北燕太兴六年(公元436年),冯弘向高句丽求救,得到同意,遂弃龙城,将成年男女全部迁入高句丽境内的北丰。但冯弘素轻高句丽,把人家的地盘完全当成了自己的领地,政刑赏罚,全出于己。于是高句丽王发怒,夺走冯弘的侍从,把太子冯王仁扣为人质。冯弘对此十分气愤怨恨,计划投奔刘宋。北魏太延四年(公元438年),拓跋焘向高句丽要人,高句丽也不想冯弘再走,于是包围冯弘驻地,将其杀死,并诛冯氏宗室。北燕至此灭亡,算上高云(慕容云),国祚也才二十九年。南朝刘宋方面,仗没打好,却先将自己的功臣杀了。

标签: 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更多文章

  •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简介 一同北方的卓越军事家(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魏皇帝,太武帝,南北朝皇帝,北魏攻宋河南之战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等诸多政权,统一北方。北伐柔然,使之“不敢复南”;南败刘宋,占据河南之地。452年,被中常侍宗爱杀害。在位29年,谥太武

  • 御馆之乱:日本战国时期家族爆发的内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御馆之乱,日本

    日本御馆之乱,战国时期家族爆发内乱。御馆之乱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大的家族所爆发的一场家族内乱,所以很多日本史书中也有记载关于御馆之乱简介。通过御馆之乱简介得知,御馆之乱发生于1576年12月,是战国第一武将上杉谦信的儿子上杉景胜和上杉景虎所发起的家族权力之争。上杉谦信是日本战国时期有名的武将,世人称之为

  • 御馆之乱的过程介绍:御馆之乱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御馆之乱,日本

    御馆之乱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大的家族内乱。日本战国时代越后地区的内乱,以上杉谦信之死为发端。景虎和景胜争位。最终以景胜方胜利告终。19日围攻七尾城,久攻不下。次年3月,退回春日山城,出阵关东。不料能登田山家重臣长续连被织田家寝返,上杉方熊木城、富木城落城,并进军穴水城。7月,上杉谦信再次出兵能登。17日

  • 日本战国时期家族内乱御馆之乱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御馆之乱

    御馆之乱是日本战国时期最大的家族所爆发的一场家族内乱,所以很多日本史书中也有记载关于御馆之乱简介。通过御馆之乱简介得知,御馆之乱发生于1576年12月,是战国第一武将上杉谦信的儿子上杉景胜和上杉景虎所发起的家族权力之争。御馆之乱上杉谦信是日本战国时期有名的武将,世人称之为“军神”。1578年,上杉谦

  • 日本战国历史:石山合战的详细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石山合战,日本

    1571年(元龟2年)在这一年里,信长的本阵基本没有参与对石山御坊的攻击战,而杂贺众也没有什么攻击的动静。当时的信长非常的繁忙,除了最为重要的讨伐浅井·朝仓及三好势的作战以外,还要应付属于本愿寺势力的伊势长岛的一向一揆的攻略。为了报去年弟弟织田信兴被杀的大仇,信长于5月12日发动了5万军势出阵,对付

  • 石山合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石山合战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石山合战,日本

    石山合战发生的原因,通常的说法是因为信长提出了要在石山御坊的寺地筑新城的无理要求,但是史料上却没有明确的证明。日本战国时代元龟元年春,为了阻止将军足利义昭再兴的行动,织田信长向义昭送去了"五条书(内有五条禁令的条令状)"。之后,信长亲自上洛,前往禁中讨伐将军义昭。当时,德川家康也开始奉命向当时的近邻

  • 长篠之战有何影响?织田信长威震天下(石山合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篠之战,日本,石山合战

    在江户时代曾经流传一首关于织田信长的川柳诗,诗中是这样描写织田信长的:笼中子规不知啼,主人一怒起杀机。这首诗很好地描述了织田信长的性格:性急、莽撞。无论之前如何,只要下定决心,织田信长就会以压倒性的优势制服敌人。由于在日本历史上,织田信长是一位极具鲜明性格的人物,也是一名优秀的战争天才。虽然在金崎城

  • 罗马帝国的经济来源是什么?罗马帝国有着怎样的军事力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

    罗马一开始只和周边的一些小国进行贸易、外交,范围小。直到前138年至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通过丝绸之路间接同罗马展开贸易;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便无功而返;据《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即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首次派使臣到达汉都洛阳,并赠送汉桓帝象

  • 罗马帝国有着怎样的文化成就?对世界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

    语言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亦是意大利地区的当地语言。拉丁语在帝国时期至少分为两类:即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古典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而通俗拉丁语一般作为口语。古典拉丁语非常稳定,从帝国时期一直到中世纪都没有发生改变。通俗拉丁语在帝国的各部分都有方言,改变非常多,逐渐演变成罗曼语族诸语。尽管拉丁

  • 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