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俄国1905年革命的具体经过,最后的结果及历史意义

俄国1905年革命的具体经过,最后的结果及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503 更新时间:2024/1/8 3:34:31

俄国1905年革命是指于1905至1907年间,发生于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境内,一连串范围广泛,以反政府为目的,又或没有目标的社会动乱事件,诸如恐怖袭击、罢工、农民抗争、暴动等,导致尼古拉二世政府于1906年制定等同于宪法的基本法、成立国家杜马立法议会与施行多党制。

1905年俄国发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世纪初,俄国作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还保存着大地主土地占有制沙皇专制统治,成为政治上极其反动、经济上又很落后的国家。沙皇政府对外依赖外国资本,热衷侵略扩;对内实行残暴的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经济剥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到处萌发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

革命的导火线1905年1月16日(俄历1月8日),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1.2万名工人为反对厂主开除4名工人举行罢工。其他工厂工人群起响应,几天内,罢工人数达到15万人。沙皇政府密令加邦牧师,诱使工人游行。1月22日(俄历9日,星期日),14万工人和家属前往冬宫广场,准备沙皇呈递请愿书。其中提出言论出版自由、八小时工作制、土地归农民、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召开立宪会议等要求。埋伏的军警野蛮地向工人们开枪,1000多人罹难,数千人受伤。史称“流血的星期日”。

野蛮屠杀激起各地罢工运动蓬勃发展。莫斯科、第比利斯等地举行总罢工。1~8月,全国参加罢工人数达80万,比过去10年罢工工人总数还多

1倍。整个季和秋季,人民革命持续高涨。在罢工斗争中创造了工人代表苏维埃这一组织形式。罗兹工人总罢工发展为武装斗争,同军警进行了

3天战斗。在工人运动推动下,全国一半以上县份爆发农民反对封建地主剥削和压迫的斗争。6月间,黑海舰队装甲舰“波将金”号的水兵自发举行起义,击毙反动军官,把军舰开往正在举行总罢工的敖德萨。

全俄政治罢工从10月20日(俄历7日)莫斯科-喀山铁路司机开始罢工,

人民革命发展为全俄政治罢工。25日(俄历12日)全国

4万公里铁路线上有75万职工参加罢工。26日(俄历13日)起逐渐发展为全俄各行各业政治罢工。参加罢工的有2000多个大工厂,

200多万工人。沙皇被迫于10月30日(俄历17日)颁布诏书,答应召集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杜马,允诺人民有言论、集会、出版、结社等自由。以В.И.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揭露了沙皇政府的宪政阴谋,号召人民把革命推向前进,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俄国十二月武装起义12月20日(俄历

7日),莫斯科工人代表苏维埃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举行总政治罢工,成立工人义勇队。武装工人构筑街垒,同反动军警进行搏斗,一度攻占几乎所有车站。顿巴斯、尼什哥罗德、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等地也发生武装起义。在赤塔、诺沃罗西斯克,革命人民一度掌握政权。十二月武装起义是1905年革命发展的最高峰。由于缺乏集中统一的指挥,各地起义分散,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城市斗争与农村斗争未能密切配合,争取士兵的工作不够有力等原因,人民起义被沙皇政府镇压。1906~1907年,革命运动逐渐走向低潮。据不完全统计,1906年罢工人数约127万多人,1907年为74万人。在这期间,农民和士兵起义时有发生,都遭失败。

历史意义

1905年革命使俄国工人阶级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锻炼,他们创造性地运用了总政治罢工、武装起义等斗争方式,创立新的组织形式-苏维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总演习”。这次革命,鼓舞和推动了欧、亚一系列国家的革命斗争。它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人民革命,结束了巴黎公社(1792~1794)失败以后的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

标签: 俄国1905年革命俄国

更多文章

  • 俄国1905年革命发生于什么时候?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俄国1905年革命,俄国

    俄国1905年革命是指于1905至1907年间,发生于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境内,一连串范围广泛,以反政府为目的,又或没有目标的社会动乱事件,诸如恐怖袭击、罢工、农民抗争、暴动等,导致尼古拉二世政府于1906年制定等同于宪法的基本法、成立国家杜马立法议会与施行多党制。这场革命没有组织,没有目标,也没有单一

  • 南明诸多政权势力最小的鲁王监国,抗清决心却无半点动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明,鲁王监国

    公元1645年5月,清军攻破南京,弘光政权灭亡。随后清廷颁布“剃发令”,这引起了江南百姓的强烈反抗,江浙抗清义军风起云集。在钱肃乐、张煌言的拥护下,鲁王朱以海于7月18日在浙江绍兴监国。鲁王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的后代,当时才27岁,但已经历过生死。公元1642年清军入关劫掠,攻破兖州,

  • 鲁王朱以海两次错过皇位,坚持抗清18年(鲁王监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以海,明朝,鲁王监国

    明末,崇祯皇帝在北京自尽之后,明朝并没有灭亡,明朝的遗臣们相继拥立了多位明朝宗室为帝——弘光、隆武、永历等,并以他们为旗帜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坚持抗清,但是有这么一位宗室,他曾经有两次机会能够登上皇位,但是都没有成功,但是他却以监国的名义一直坚持着抗清运动,他就是鲁王朱以海。朱以海是朱元璋第十子朱檀的后

  • 唐代都护府建立在哪里?浅析汉唐都护府的建立(唐朝六大都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唐朝六大都护

    汉代在正式的郡国政区之外,还有一个相当特别的行政区,即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俸禄为比二千石,近似郡太守的级别,都护府地位相当于郡,但所辖不是县,而是以军事监护的方式管理天山南北绿洲上的50个左右的小国。这些小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行国,即随水草游牧,另一类是居国,建立城郭在绿洲之上,从事农耕生产。西域

  • 唐代全盛时期领土有多大?唐朝六大都护府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唐朝六大都护

    在隋末农民起义的高潮中,隋太原留守李渊于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起兵入长安,立代王杨侑〔yòu右〕为帝。618年,李渊逼杨侑禅位,建立唐朝。至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隋末以来的割据势力已全部被消灭,唐朝逐渐完成了统一,后来又逐渐灭了东突厥、高昌,击败薛延陀、迫降西突厥和朝鲜半岛中部的百济,

  • 唐朝为什么要设立“大都督”和“大都护”? 都有什么作用呢?(唐朝六大都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李世民,唐朝六大都护

    唐朝的都督府,一般置于“缘边镇守及襟带之地”。唐初规定,管十州以上的为大都督府,不满十州称都督府。玄宗开元时进一步规定,户满二万以上为中都督府,不满二万为下都督府。都督府设都督1人(大都督府从二品,中都督府正三品,下都督府从三品)。大都督一般以亲王遥领。都督既是军事长官,故其僚属也以长史、别驾、司马

  • 法国史上著名的“圣殿骑士团”,为什么会被国王下令全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圣殿骑士团,法国

    1307 年,法国国王“美男子”腓力四世【后被尊称为“公正王”(Philip IVthe Fair)】,对圣殿骑士出手了。腓力四世先广发密函,命令各地官员于10 月13 日那天同时开战。10 月13 日那天是星期五(这是“黑色星期五”的由来之一),按照密函的指令,全法国的圣殿骑士突然都以“异端”的名

  • 世界史:关于圣殿骑士团的一些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圣殿骑士团,法国

    圣殿骑士被神秘所笼罩,有关他们是否隐藏了方舟或基督的秘密血统的谣言猖獗。小说家丹·布朗更是为这个神秘的群体增添了其它的色彩,但其中任何一个都是真的吗?圣殿骑士从十字军东征到今天都有悠久的历史,所以让我们看看他们有多么神秘。我们知道圣殿骑士存在,但他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圣殿骑士”背后的真实历史中,

  • 殷墟: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殷墟,商朝

    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盘庚十四年,商朝第二十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盘庚十五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

  • 殷墟中发现商朝灭亡的真相,竟是纣王改革太超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纣王,殷墟

    纣王,名帝辛,是帝乙少子。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启、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微仲衍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而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为嗣子。帝乙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