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殷墟中发现商朝灭亡的真相,竟是纣王改革太超前

殷墟中发现商朝灭亡的真相,竟是纣王改革太超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3/12/20 1:21:47

纣王,名帝辛,是帝乙少子。据《吕氏春秋》、《帝王世纪》记载,微子、微仲衍与帝辛三人是同母兄弟,微子启、微仲衍出生时,他的母亲尚为妾,而被立为王后之后生帝辛。

帝乙因微子启年长,想立他为嗣,太史根据礼法认为微子启是庶出,帝辛是嫡出,所以立帝辛为嗣子。帝乙逝世后,辛继位,这就是辛帝,天下都管他叫"纣",因为谥法上"纣"表示残义损善。

帝辛年轻时天资聪明,文武双全,口才过人,行动敏捷,接受能力也强,而且非常力气大,据说能空手与猛兽打斗。《荀子·非相篇》记载:"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群,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纪》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帝辛继位后,定都于沬,后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淇县)。早在帝乙时,商的国力就处于衰弱阶段。帝辛在位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东夷向外拓展,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可结果却出现许多叛乱国。

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公元前1057年,一说公元前1027年),得知帝辛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王族重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奔,而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遂起兵反叛。据史料记载该行动响应者多达八百诸侯,周武王亲率这些大军东进伐商。

帝辛惊闻周军来袭,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总计十七万,开赴朝歌以外四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县)迎战。想不到这些大批夷人、奴隶组成的军队,忽然一夜之间哗变,溃不成军。周人居然不费吹灰之力,长驱直入,兵临朝歌城下。帝辛逃跑,退入城中,登上鹿台,把他的宝玉都穿戴在身上,在摘星楼自焚而死。

史料记载纣王亡国是因为其荒淫无道,残暴不仁,失去了民心。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

下面我们来看看商朝亡国后的发生的几件事,伯夷叔齐宁死不食周人之食;周武王建立周朝后掠夺商人财富后迅速退回周地,不敢在商地多待太久,周武王甚至把商地整个还给了微子启和武庚等人;商人在周成王时期再次反叛等等。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记载,《史记.殷本纪》记载:“(纣)好酒淫乐,……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纣王引入西土胡风文化,社会风气大变,殷民嗜酒淫祀成风,纣王征伐无度。后世记载无论是史记的《殷本纪》、《周本纪》还是其他文献,都提到纣王宫中荒唐不羁的行为。其实这是后世的误解,纣王实际上是引入了西土的歌舞,他引入胡风文化的目的,是为政治改革营造社会氛围。

甲骨文合集·630记载:“癸酉卜,贞,多妣献小臣卅、小妾卅于帚。”这些就是俘虏而来的西土战俘,纣王把他们组织起来表演歌舞,代替原先的祭祀仪式。据考古学家研究,这种祭祀盛行于上古中亚地区,中土文献记载为“株离之舞”,郑玄曾说“西方之舞曰株离”。

当时殷商的西部敌人之中有吐火罗人、白狄、义渠、犬戎等等就是来自中亚的。在纣王之前的卜辞中,这些战俘一般用来做殉葬,但纣王改革了这种制度。

不仅如此,纣王实际上也是殷商称帝的第一人。据甲骨学者岛邦男考证,纣王采用了某种祭天帝的仪式,来祭祀自己的祖父和父亲,纣王时期的甲骨文卜辞明显表明了另一套祭祀制度。这实际就是自我神化了,纣王引入西土风俗,将自己神化为与天帝等齐的神祗,这当然是极为大逆不道的事情。纣王的所作所为导致的后果是殷商百姓普遍的堕落,这些堕落行为包括嗜酒成风、淫祀神祗等等。

平心而论,纣王进行这些改革并不是图谋一人之享乐,他是为了统一天下。但他的做法太过极端,引发了贵族阶层的不安,也引发四方诸侯的恐惧,尤其是他在征伐淮夷之前在山东半岛灭掉了几个小国。

在古人心中,一个国都是有天命的,灭其国,但一定存其祀,使之绵绵不绝,自然消失于历史长河。殷商初期也封了夏人后裔两个国,一个为杞、一个为缯,让他们继续祭祀祖先社稷。但纣王改革了祭祀制度,当然就不可能存其祀了,于是天下诸侯就感到特别恐慌,于是在周武王举兵反叛的时候纷纷起兵响应。

在当时人们信仰神灵的时代,祭祀是特别重要的,这是一个国家宗族延续的象征。纣王实行的统一祭祀,这本身是好的,是为了国家的统一,但是这种超前的行为严重伤害到了其他诸侯的利益,就好比朱允炆的削藩政策,导致人心惶惶。从考古学家在殷墟中发现的甲骨文来看,纣王亡国的真正原因竟然是因为他太过超前的改革方法令人产生了不安,这才发生了后来的八百诸侯反叛,这个发现颠覆了人们往常的认知,事实真相令人不敢想象呀。

标签: 纣王殷墟

更多文章

  • 基督世界的救世主:医院骑士团是怎么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医院骑士团,欧洲

    作为传奇的三大骑士团之一,公元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刚刚结束,为了照料负伤的战士和朝圣者,由法国贵族杰拉德和几个小伙伴在圣若翰洗者教堂附近的医院里成立,这就是医院骑士团(也有翻译叫善堂骑士团)的雏形。跟圣殿骑士团一样,医院骑士团初期非常弱小,只有在宗教的支持后才能壮大,所以在1133年,由教廷

  • 世界史:医院骑士团的建立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医院骑士团,欧洲

    医院骑士团是西欧中世纪历史上出现的著名的三大骑士团之一。医院骑士团的建立直接与朝圣活动的主体———朝圣者之间有着深刻而紧密的关联。络绎不绝的朝圣者来往于圣地与西欧之间,而这其中有一批把宗教和贸易紧密联合起来的朝圣者,他们就是意大利阿马斐商人。据说,也是他们组建了最早的医院骑士团,他们所管辖的医护院不

  • 揭秘:欧洲三大骑士团之一的医院骑士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大骑士团,欧洲,医院骑士团

    第一次十字军远征结束后,四个十字军国家建立起来了。(这四个国家分别为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埃德萨伯国。主要集中在现在的土耳其东南部以及叙利亚地区。)当时穆斯林的崛起威胁着这四个十字军国家。于是,罗马教皇组织起了几个僧侣骑士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即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

  • 党项族的起源是什么?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党项族,西夏,宋朝

    民族起源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东北部,习惯上称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项和吐蕃的先民们大概都混杂居住在这一地区。对党项语言的研究证实,就分类而言,操党项语的人可以

  • 党项族: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党项族,西夏,宋朝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

  • 西夏灭亡后为何“党项族”就神秘消失了?党项人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西夏国,党项族

    西夏——是11—13世纪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李元昊在中国西北部(今宁夏、甘肃、山西北部一带)建立的一个政权。本名“大夏”,因地处西部,宋人称之为“西夏”。之后被成吉思汗灭国,历经十二位皇帝,享国196年。然而,西夏灭亡之后,党项人都哪里去了呢?如今的民族中怎么没有“党项族”呢?这个问题一直都备受人们争

  • 揭秘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 同治中兴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同治中兴

    1644年明朝没落,满族入关建立了大清王朝。从皇太极到康熙雍正乾隆朝代,大体上是封建鼎盛时期。到了咸丰时期,朝政开始逐步松懈,地方出现了许多反清组织。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广泛,此时还有沙俄侵占北方大片土地,外忧内患下的清朝到了同治时期却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同治中兴同治时期,

  • “同治中兴”是什么意思?同治是怎样建立外交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同治,清朝,同治中兴

    “同治中兴”简单直白的来说,就是清朝在同治帝统治时期,相较于前三位君主,国力有了一些恢复,政治上也出现了一些鸣音。若是具体来说,就要从此次中兴,为政者的举措,以及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来看了。公约1862年吗,到公元1874年,为清朝后叶,是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统治的时期。同治皇帝当政期间,推出新政,开

  • 揭秘:什么是同治中兴?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同治中兴,清朝

    什么是同治中兴?在清朝建朝开始历经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数代的繁荣鼎盛,成为了封建晚期最后的繁华时代。之后清朝长期积累的政治问题经济军事问题全面爆发,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强大,发动了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落后的清朝内部还出现了各地的农民起义以及民间的邪教组织运动。咸丰时期遭遇鸦片战争,之后同治时期却

  • 中世纪欧洲历史:条顿骑士团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条顿骑士团,欧洲

    熟悉欧洲中世纪条顿骑士团的朋友都知道,条顿骑士团出现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侵期间、系西欧封建主为保卫他们在东方所侵占的领地而建立的宗教性封建军事组织。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即善堂骑士团(又称圣骑士或医护骑士团)(12世纪初)、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1198年),其使命是镇压十字军国家中人民的反抗、与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