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弹布尔有哪些种类?弹布尔长什么样子?

弹布尔有哪些种类?弹布尔长什么样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959 更新时间:2024/1/17 15:44:40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传统的弹弦乐器,那么弹布尔有哪些种类?弹布尔长什么样子呢?其实弹布尔的外形,特别像一个安了长柄的葫芦水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弹布尔由共鸣箱、琴头、琴杆、弦轴、马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用桑木、核桃木制作。共鸣箱呈瓢形,蒙以桐木或白松薄板为面。

琴杆较细而长,顶端为琴头,平顶无饰、呈方柱形,不设弦槽,上置T形弦轴。琴杆表面为按弦指板,上缠弦品。金属弦。弹布尔因流传地域的不同,而有南疆弹布尔和北疆弹布尔之分。

种类

古典弹布尔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弹布尔类型,又称老弹布尔,或为最初的弹布尔,现已找不到原型。有品二十七,(其中用老弦,或用尼龙丝捆扎成者有十九,用骨条粘于面板上者有八)。

[1]

定弦:伴奏三弦二音g,g,d。主奏二弦一音g,g。

音域:d1~d3

短弹布尔

又称半琴。短弹布尔因琴体短而易于携带,多为民间游吟诗人,苦行者采用。设品二十四,(其中用丝弦捆扎而成者有十九,用骨条粘于面板者有五)。 [1]

定弦:伴奏三弦二音d1,d1,f。主奏二弦一音d1,d1

音域:d1~d3

南疆弹布尔

南疆弹布尔是流传最早的弹布尔,属于高音乐器,至今它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形制。琴身全长130厘米左右。共鸣箱用一整块桑木先挖制出腹腔,两侧壁厚3厘米左右,腹底厚约5厘米,面部蒙以桐木板而成,面板厚2厘米~3厘米,上部开有两个水滴形小音孔。琴杆细长,另用一块桑木制成。将共鸣箱和琴杆镶嵌粘接成一整体。琴杆表面待张弦后试音缠品,共缠有16

个品位,先用皮筋缠品,后改用丝弦缠品。琴头上置有五个T形弦轴,左侧有二,正面有三。张五条琴弦,先用黄铜丝为弦,后改为相同直径的钢丝弦。两条外弦一组同音,两条内弦一组同音,中间一弦一音,外弦为主奏弦,用以弹奏主旋律,中弦、内弦为共鸣弦,可奏出各种伴奏和声。,有两个八度。

使用牛角拨片弹奏,音量较小,但音色清亮、柔美。流行于南疆喀什、和田、库车一带。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定弦:g、g、c1、g、g或g、g、d1、g、g。

音域:g—g2

北疆弹布尔

北疆弹布尔

北疆弹布尔是18世纪末由著名民间艺人穆罕默德·拉等人,将南疆弹布尔带到了北疆伊犁。后经北疆民间艺人的改革,音色由清亮变为丰满、浑厚,属于中音乐器。它随着北疆“十二木卡姆”而广为流传,并遍及东疆一带。用核桃木或桑木制成,琴身全长147厘米左右,共鸣箱较大,除琴杆的指板上缠有18个丝弦品位外,在共鸣箱的面板上也粘有8个~10个竹制高音品位。在琴杆周围和共鸣箱的背部,用贝壳或驼骨镶嵌出各种装饰图案花纹。张五条钢丝弦,,达三个八度。主奏弦G—d无品位,音域中d—g2之间的半音齐全,是弹奏旋律范围。演奏时,右手食指绑钢丝指拨弹奏。音色明亮、浑厚,富有地方特色。是维吾尔族人民在“麦昔若普”上离不开的弹弦乐器。流行于乌鲁木齐

、伊犁、鄯善等北疆、东疆各地。

定弦:G、G、d、G、G。

音域:G—g2

中音弹布尔

中音弹布尔20世纪60年代,乌鲁木齐市依堤伯克乐器厂改革制成中音弹布尔。琴身全长缩短为110厘米。琴杆用桑木制作。共鸣箱背板用九块有美丽花纹的核桃木薄板拼合而成。指板上嵌有29个塑料音品。张五条琴弦(也有设六弦的,每组各两弦),主奏弦用31号细钢丝为弦,共鸣弦用29号钢丝弦,有时五条弦都用30号或28号钢丝弦。由于主奏弦a到d1之间增设了四个品位,指板上的高音把位从d3以下,也增加了四个品位达三个八度。这种弹布尔,还将原来面板上的音品,改嵌在延伸下来的指板上,并在共鸣箱上增设垫板,弹奏时右手腕部不再接触面板,使发音清晰、音量增大。长期以来,专业音乐团体都采用这种中音弹布尔,将它用于独奏或器乐合奏中,与它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种琴身较短的高音弹布尔。

定弦:g、g、d1、a、a。

音域:g —g3

标签: 弹布尔清朝

更多文章

  • 新疆乐器弹布尔的历史有多古老?音色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弹布尔,清朝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新疆乐器弹布尔的历史有多古老?音色如何呢?其实相传在十四五世纪时,就已有了演奏弹布尔的著名民间艺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历史悠久,形制古朴,音色优美,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常用于独奏。汉文史籍中,有“丹不尔”

  • 同样都是传统乐器,都塔尔与弹布尔的区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都塔尔,弹布尔

    “都塔尔”的琴声浑厚、悠扬,是新疆维吾尔族钟情的传统弹弦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dutar”,“都”意为“二”,“塔尔”是“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汉语译音也写为“都他尔、都塔尔、独塔尔”等。新疆的民族乐器都具有两重性,不但可作伴奏的乐器弹奏音乐,还可做为一件精美华丽的工艺品来展示,乐器经过

  • 都塔尔与冬不拉都来自于同一地区,两者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都塔尔,冬不拉

    “都塔尔”的琴声浑厚、悠扬,是新疆维吾尔族钟情的传统弹弦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dutar”,“都”意为“二”,“塔尔”是“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汉语译音也写为“都他尔、都塔尔、独塔尔”等。新疆的民族乐器都具有两重性,不但可作伴奏的乐器弹奏音乐,还可做为一件精美华丽的工艺品来展示,乐器经过

  • 都塔尔简介,这种传统乐器有什么来源以及外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都塔尔,传统乐器

    “都塔尔”的琴声浑厚、悠扬,是新疆维吾尔族钟情的传统弹弦乐器。它的名字来源于波斯语“dutar”,“都”意为“二”,“塔尔”是“琴弦”之意,即两条弦的乐器。汉语译音也写为“都他尔、都塔尔、独塔尔”等。新疆的民族乐器都具有两重性,不但可作伴奏的乐器弹奏音乐,还可做为一件精美华丽的工艺品来展示,乐器经过

  • 关于多朗热瓦普有着什么样的历史传说?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多朗热瓦普,乐器

    多朗热瓦普,维吾尔族弹拨弦鸣乐器。因流行哈密地区而得名。又译称刀郎热瓦普、多兰热瓦普。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巴楚、麦盖提和莎车等地。琴身用桑木、杏木或核桃木制作,,是“哈密 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相传,多朗是古维吾尔语的“吐兰”(即“群”之意)。古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一带的人合群

  • 热瓦普是何起源?主要流行在哪些地区?(多朗热瓦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热瓦普,乐器,多朗热瓦普

    如果说“弹拨尔”是一种能奏出极富有魔力的乐器,那么“热瓦甫”这种乐器就是最为普及的乐器了。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它不但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乐器,也是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

  • 什么是多朗热瓦普?是个什么样的乐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多朗热瓦普,乐器

    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产生于公元14世纪,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的《乐师史》中记载,热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它不但是维吾尔族喜爱的乐器,也是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少数民族所喜爱的弹拨乐器。热瓦普,又称拉瓦波、喇巴卜。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赛依吐尔是什么乐器 塔吉克族弹拨乐器赛依吐尔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塔吉克族,乐器,赛依吐尔

    赛依吐尔是塔吉克族富有特色的弹拨乐器,外形和南疆弹布尔相似,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其名来自波斯语,“赛依”是“三”,“吐尔”为“琴弦”,即三弦琴的意思。音色清亮、柔和,有浓郁的高原风味。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是深受塔吉克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之一。地理状况赛依吐尔的外形和构造,与南疆喀什一带流

  • 揭秘:左宝贵曾与日军血战平壤 战死后尸骨无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左宝贵,日军,吴佩孚,甲午战争

    甲午是部复杂的历史,天朝上国的美梦被这场战争粉碎,但中华民族也因为这场战争走向新的历史征程。许多中国人的命运因它改变。谭嗣同等维新人士试图变法让中国富强;袁世凯走向他的练兵小站,日后支撑起清政府变革;孙中山对清政府彻底失望,一心想要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在那个大时代,许多山东人也投身其中,试图通过个人

  • 平壤英魂:为国捐躯的第一位清军高级将领左宝贵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左宝贵,清军

    雨夜,平壤城,1897年9月15日,一位叫林善华的老人正在赶路,当他走到七星门外时,忽然听到一阵马的嘶鸣,伴着雷鸣透过闪电,他看到雨中有一匹白马,一位军人跨在马背上,高挥一柄发出寒光凛凛的军刀,向着北方而去。林善华吓得两腿发软,原来他发现马背上的军人正是几年前在此地牺牲的一位中国将领左宝贵。这就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