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巧用琵琶外交,琵琶在当时有多火?

唐太宗巧用琵琶外交,琵琶在当时有多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292 更新时间:2023/12/10 18:41:3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太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是他的雄才大略足可与历代建立丰功伟绩的开国皇帝相媲美,在对外交往上也体现了能屈能伸的气度。

唐朝初年,唐太宗对突厥结盟纳币,隐忍十余年,最终使突厥称臣归附;对吐蕃则采取和亲策略,以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融合。唐太宗除了金钱外交和美女外交,其实还有鲜为人知的琵琶外交。

俗话说,音乐无国界,与西域胡人诸国谈论中原的汉文化,一时半会儿,很难奏效,如果吹拉弹唱一番,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胡人很容易理解接受。

秦汉时期,琵琶十分流行,中原一带“秦琵琶”、“汉琵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到了南北朝的北魏时期,西域的“龟兹琵琶”、“五弦”等乐器传入中原,对中原的古典音乐文化冲击很大。

琵琶文化历经北魏、北齐、隋、唐等朝代,一直倍受宫廷青睐,很多帝王都是琵琶弹奏高手,如北齐文宣帝高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等等。

《资治通鉴》记载:“上皇自弹琵琶,上起舞。”唐高祖李渊退位后,听到唐军大败突厥的消息,喜不自禁,于是弹奏起了琵琶庆祝胜利,唐太宗则随着琵琶的节奏,翩翩起舞。

唐太宗“侧有美人,善弹琵琶”,可见太宗皇帝对琵琶尤为喜爱,他还御制一首《琵琶》诗:“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

“太宗时,有罗黑黑善弹琵琶,太宗阉为给使,使教宫人。”

唐太宗特意找来精通胡文的琵琶大师罗黑黑,提高宫廷美女弹奏琵琶的技艺,为防止罗大师秽乱宫闱,皇帝将其阉割后,留在宫中教授宫人弹琵琶。

罗黑黑的琵琶弹奏技艺高超,曾为唐初对外交往立下功劳。唐太宗在位期间,西域某国派使者到长安朝贡,期间带来一位琵琶弹奏高手。

这位胡人的琵琶很特别,琴弦和拨子都比常规的琵琶大很多,他还特意创作了一首新曲子,准备在长安皇宫展示一下。

这货名义上是来交流音乐文化,实则如同打擂台一决高下,想给大唐君臣来个当头棒喝。

唐太宗不是个轻易服输的君主,他当然不想看到这场琵琶外交以失败告终。为了胜过胡人,唐太宗特意安排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请这个西域国家的使臣。

席间,众人欣赏胡人琵琶演奏家新曲子的时候,躲藏在帷幕后面的罗黑黑只听了一遍,就记住了这首曲子的曲调、歌词。

胡人演奏完毕,唐太宗心里很佩服,可是嘴上不饶人。

唐太宗就对外国使臣说:“这不算什么新曲子,我后宫的女子都会演奏。”

外国使臣和乐师大为惊诧,尤其是那位乐师明显不服,因为他新创作的曲子在长安皇宫属于首秀。

此刻,罗黑黑扮成后宫女子,走出帷幔接过胡人的琵琶,开始弹奏胡人的新曲子,一曲奏罢,其曲调、歌词竟然丝毫不差,胡人彻底懵圈了,一个宫廷女子,竟能轻松拨动胡人的沉重琵琶,而且记忆力简直没谁了。

外国使臣回国后,四处宣扬这件外交奇闻,西域诸国无不惊叹,引发轰动效应。

唐太宗靠着琵琶外交,不战而屈人之兵,“西国闻之,降者数十国。”

贞观十三年(639年),“西突厥、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高昌、林邑、昆明及荒服蛮酋,相次遣使朝贡。”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堕婆登、乙利、鼻林送、都播、羊同、石、波斯、康国、吐火罗、阿悉吉等远夷十九国,并遣使朝贡。”

标签: 唐太宗唐朝琵琶

更多文章

  • 箫的基本指法有哪些?箫的指法训练分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箫,指法

    箫,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想要完全熟练吹奏,也是要废一番功夫的,那么箫的基本指法有哪些?应该如何练习指法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颤音颤音的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练习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颤音的快慢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颤音,又称“

  • 箫的演奏姿势是什么样的?如何正确呼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箫,演奏姿势

    众所周知萧的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那么箫的演奏姿势是什么样的?如何正确呼吸?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演奏姿势箫的演奏姿势有站式和坐式两种,演奏时一定要保持身体的自然状态。(一)立式独奏或重奏时一般采用立式。两臂自然向前,两手持箫,手指自

  • 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平时应该如何保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箫,唐朝

    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那么作为如此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平时应该如何保养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竹制箫有北方使用时,常常有干裂的现象,这是由于北方气候干燥,尤其在冬天,北方室内 有炉火、暖气等设备,使空气更加干燥,湿度很低,这样拿出

  • 柳琴在民族乐队中属于什么样的乐器?经过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柳琴,乐器

    柳琴,弹弦乐器。又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汉族传统乐器。原流行于苏、鲁、皖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以山东临沂及苏北一带为主。 属唐代以来在民间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法均与阮相似。最早的柳琴,构造非常简单,由于柳琴的外形土里土气,非常民间化,中国老百姓亲切地称它"土琵琶"。柳

  • 柳琴是什么样的造型?有何演奏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柳琴,乐器

    柳琴应该是仿琵琶的后起乐器。它的形状,简直就是缩小了的琵琶。柳琴的长度是六十五厘米,最早只有二条弦,现在发展为三条。没有相,有七至十个品。声音高亢清脆。柳琴原是流行于鲁、皖、苏一带的民间乐器,用作柳琴戏、泗洲戏等地方戏曲的伴奏及弹奏简单歌曲,发音响亮宏大,音色高亢刚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经过长时间

  • 柳琴是什么样的乐器?与琵琶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柳琴,乐器

    琵琶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是弹拨乐器首座,由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柳琴属于琵琶类弹拨乐器,外形和构造与琵琶极为相似,只是演奏时用拨片弹拨。因为使用柳木制作,外形也类似柳叶的形状,所

  • 竹琴按演唱风格分为哪两派?各自都有什么绝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竹琴,绝技

    竹琴,又名道琴、道筒、渔鼓。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们传道或者化募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竹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竹琴绝技竹琴按演唱风格分为“成都派”和“川东派”,前者韵味近似四川扬琴“大调腔”,所以又称“扬琴调”或“坝调”

  • 竹琴本名道琴,它的原生地为何极有可能是四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竹琴,四川

    竹琴,又名道琴、道筒、渔鼓。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们传道或者化募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竹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四川发展竹琴本名道琴,它的原生地极有可能是四川。这是因为:第一,道教的最早流派诞生在四川道教的最早流派五斗米道

  • 竹琴主要流行在哪些地区?它们又是怎么演奏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竹琴,演奏

    竹琴,又名道琴、道筒、渔鼓。历史悠久,可以上溯至唐代的“道情”,也就是道士们传道或者化募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竹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流行地区主要分布于湖北沔阳、武汉、宜昌,湖南的祁东,安徽界首、太和、颍上、临泉、阜阳、亳州、涡阳、利辛、蒙城以

  • 民族乐器阮的品种有哪些?阮的演奏技巧分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阮,演奏技巧

    作为传统的民族乐器,阮音箱圆形,十二个音柱,四弦,用假指甲或拨片弹,可用于独奏、重奏和歌舞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那么阮的品种有哪些?要怎么吹奏阮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阮的品种有高音阮、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音阮,包括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四个声部,形成一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