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手下第一谋士为什么是法正?

刘备手下第一谋士为什么是法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31 更新时间:2024/1/18 10:55:00

刘备几乎一生败于曹操,但唯独汉中之战,不仅击败曹军夺取战略要地汉中,还阵斩了大将夏侯渊,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三国志》记载,曹操获悉战败过程之后,感慨万千的说了一句话,“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谁为刘备策划了这一战?其实,这个人就是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法正,曹操苦求不得,孔明自叹弗如!

想要成为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最起码要具备两个条件:能力,信任!

赤壁之战前,法正是益州刘璋手下的一个小县令,混迹多年不得重用,所以认为刘璋成不了大事。赤壁之战后,法正和张松暗自接触了刘备。史书记载法正和刘备见面是“尽其殷勤之欢”,两人一见如故,关系好的一塌糊涂,于是就决定奉刘备为主公!

此后,在法正和庞统的策划之下,刘备一步步的夺取了四川。在这一过程,有两件事足以显示出法正的能力!注意,庞统死于中途,其后便是法正独撑大局,诸葛亮功劳不大。

其一,刘备兵临成都城下前,刘璋手下劝他坚壁清野,然后与刘备打持久战。当时,成都兵粮充足,至少可以维持三年。刘备获悉很着急,原因很简单,刘备兵粮不足拖不起。但法正却很淡定,说以刘璋的水平,肯定不会采取这一战术,你安心备战吧,后来果不其然!

其二,刘备兵围成都,老名士许靖想从城墙上吊下来投降,却又怕被摔死,于是作罢!刘备获悉后非常不齿,准备给他点颜色看看。法正劝他,许靖固然无耻,但却名满天下,一旦动他,四川士人就不敢投靠你了,可以表面尊重、内心鄙视。刘备作为一个外来人,能在四川站稳脚跟,与拉拢本地豪强和士人之心极有关系。

这两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法正对人心的精确把握。总之,在法正的策划之下,刘备成功拿下四川,在此称帝建国。

众所周知,四川虽是天府之国,易守难攻,但却有同样的弊端,就是也难以打出去,所以历史上很难有四川势力一统全国。刘备拿下四川之后,法正敏锐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建议刘备立即兵发汉中。

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法正判断,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之后,曹操却没有进兵四川,说明内部有问题,才留下夏侯渊、张郃守汉中。但以这两人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所以现在赶快征伐汉中。拿下汉中之后,上可以讨曹操,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下可以固守要害。

正是在法正建议之下,刘备才发兵汉中。后来,拿下汉中之后,诸葛亮才有机会五出祁山,蜀国才有机会抵挡魏国大军,一切皆如法正的预测。

汉中之战中,最经典的是定军山之战,夏侯渊和张郃卡主两个据点,让刘备无可奈何。法正给出一个声东击西之计,让刘备将万余精兵分作十队,趁夜轮番进攻张郃,导致夏侯渊分出一半兵力援救,于是法正建议刘备重兵进攻夏侯渊,最终黄忠阵斩夏侯渊!

对于定军山之战,曹操除了说了开篇之语外,还说了一句话,“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显然,对于法正此人,曹操是苦求不得,收尽天下奸雄,却独独得不到法正。

不过,汉中之战第二年,法正就英年早逝,享年45岁。法正去世之后,刘备非常痛苦,一连哭泣数日,而且追谥他为翼侯——刘备在世时唯一追谥行为。关羽去世时,刘备只是没有一连哭泣数日,也没有“追谥”。可以说,法正不仅能力强,而且还是刘备最信任最认可的谋士。

对于法正的能力,诸葛亮自叹弗如。关羽败走麦城,惨遭东吴截杀之后,刘备怒而兴兵,导致夷陵之战惨败,让蜀国损失了大批精锐。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一句“亮每奇正智术”,说明诸葛亮都感叹法正的智谋,岂非自叹弗如?而且,从刘备信任角度来看,诸葛亮也是自叹弗如!法正在,能劝说刘备;法正死,诸葛亮却做不到这一点。

可见,一个小县令出身的法正,比关系网复杂的诸葛亮,可能更得刘备信任。加上法正能力的确出众,由此成为刘备第一谋士也就顺理成章了。既然法正如此了得,身为刘备第一谋士,为何《三国演义》却着墨较少?其实,这可能和法正行事有关,陈寿在《三国志》中指出: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法正着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拟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诸葛亮和法正两人兴趣爱好不同,法正看重成败,奇谋迭出,但私德不好。陈寿认为,法正应该与郭嘉、程昱差不多。显然,法正私德不好,不如诸葛亮光明,加上英年早逝,所以历史名声就比较小。

刘备攻占四川之后,法正咸鱼翻身掌握大权,于是对有恩与他之人,都给予照顾;对于有仇于他之人,都加以报复,甚至滥杀多人。因此,这一点应该为人诟病,影响了法正形象。

有趣的是,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明确说了刘备手下第一谋士是谁,但世人偏偏认为诸葛亮,还真让人无奈又无语:“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视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由此可见,诸葛亮被高估了,法正却被低估了。如果法正多活一二十年,蜀国或许就是另一个模样,甚至灭掉魏国,刘备像祖先刘邦一样,再建大汉王朝,也未必不可能。当然,法正、郭嘉可能用脑过度,以至于都英年早逝,留下了无数遗憾!

标签: 法正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冯小怜有多可怜?被皇帝明码标价让大臣参观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冯小怜,南北朝,野史秘闻

    自古皇帝多好美色,传言有后宫佳丽三千,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皇帝的女人肯定是不少的,历数各朝各代,有不少帝王因为沉迷美色,流连后宫,最终荒废朝政的荒唐事。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一个女子,竟连国家都不顾了。南北朝时期,北齐和北周连年征战,都想把对方领土占为己有,最开始,北齐的实力比北周

  • 秦始皇不立扶苏为太子时因为什么?他能继位秦朝会二世而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扶苏,秦朝,风云人物

    扶苏,嬴姓,名扶苏,常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扶苏”之名出自《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以此为名,表达了秦始皇嬴政对自己第一个儿子的喜爱,对他寄托了

  • 在宋朝这个美食鼎盛时代,宋人对美食的追求到了哪个地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有宋一朝,其被后人称为美食鼎盛时代,光是烹饪方式就有几十种之多,包括煎、烹、煮、炒、烧、烤、炖、熘、煸、蒸、泡等,甚至宋人还将平时的饮食生活写入诗词当中。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宋朝人对美食的追求究竟到了哪个地步?宋朝著名词人苏轼曾作诗《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

  • 南北朝北魏盖吴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浅谈盖吴起义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北朝,北魏,起义,盖吴,战史风云

    盖吴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代于北魏发生的一场民变事件,由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持续至翌年(446年)八月,领袖是卢水胡人盖吴。事件以北魏成功镇压告终。背景卢水胡本是一支聚居于河西张掖卢水一带的杂胡,昔日隶属于匈奴,后来除张掖外也发展出北地、杏城等聚居地,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卢水胡领袖沮渠蒙逊更

  • 夏侯婴只是个车夫,为什么能看出韩信是个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侯婴,西汉,历史解密

    说起来可能会有好多人不信,最先发现韩信是人才并推举韩信做官的,并不是萧何,当然也不是刘邦,更不是项羽、范增等人,而是一个赶车的。这个赶车的人叫夏侯婴,非常不简单。夏侯婴年轻时,就慧眼识人。在工作、生活中,他发现沛县有个亭长,虽是一介小吏,但有着过人的才华,并且只要是有空,就会到亭长的办公室去坐坐,一

  • 千金小姐与下人私定终身,一年后竟成王后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齐国,战国,野史秘闻

    乱世时期涌现出来的传奇,让后世惊叹不已,甚至比小说里面编的故事还要曲折、精彩和生动,发生在战国时期一个千金小姐身上的事就是如此。她居然看中了家中的奴仆,擅自作主与他结为了夫妻。如果说这就让人匪夷所思的话,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此后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她就成为了这个国家的王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史书

  • 徐昭佩是什么结局?她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昭佩,南北朝,风云人物

    我们知道,“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个成语多是形容上了年纪的女人打扮一下也挺美貌的意思,或者形容女人虽上了年岁也不显老的意思,褒义词。但有时也有讽刺女人上了年纪还刻意打扮装嫩的意思,贬义词。还有女人自称自己半老徐娘的,乃自谦之意,中性词。那这个徐娘又是谁呢,其实是有真实的历史原型的。她叫徐昭佩,乃南朝

  • 张飞丢失了徐州之后,刘备为什么没有过多的怪罪于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演义》里,当刘备带着关羽和袁术手下大将纪灵在盱眙大战时,张飞奉命留守徐州。结果张飞醉酒鞭打了原来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将曹豹。曹豹一怒之下写信给寄居小沛的吕布,让他来袭取徐州。吕布是个野心勃勃之人,收到信以后自然是大喜过望,立刻带兵夜袭徐州。曹豹早就安排了人手等在城门,吕布军马一到就大开城门,吕布

  • 什么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对西晋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晋,八王之乱,战史风云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晋八王之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史称“八王之乱”。其延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同室操戈之惨,引起的战乱之烈,皆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所罕见。在这场大动乱中,位处今孟津平乐镇翟泉、金村的金墉城,竟成

  • 关于精绝国的评价是什么?精绝国到底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精绝国,汉朝,历史解密

    我们将要前往旅行的那个古代世界已经消逝很久了,它距离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有一个不小的旅程,所以当得起是“遥远的古代世界”。对于那些已消逝了的文明,人们总怀着一种热望,期待着从那里找到现世的以及未来生活的答案,或者满足一下历史想象力和浪漫气质。他们这样做是把古代生活当成了智慧的源泉或者一种精神消费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