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南北朝北魏盖吴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浅谈盖吴起义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南北朝北魏盖吴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浅谈盖吴起义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48 更新时间:2024/1/11 4:46:36

吴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代于北魏发生的一场民变事件,由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持续至翌年(446年)八月,领袖是卢水胡人盖吴。事件以北魏成功镇压告终。

背景

卢水胡本是一支聚居于河西张掖卢水一带的杂胡,昔日隶属于匈奴,后来除张掖外也发展出北地、杏城等聚居地,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卢水胡领袖沮渠蒙逊更建立起北凉政权。不过,随着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扩张,有部分卢水胡向北魏归降,而北凉亦终在太建五年(439年)遭北魏攻灭,北魏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南朝宋对峙。不过,诸胡于西北反抗北魏统治的起事亦时有发生,不过都很快被北魏平灭。

经过

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九月,当时北魏民间有“代魏者吴”的谣言流传,盖吴遂于杏城(今陕西省黄陵县侯庄乡故城村)聚众反魏,当地诸胡皆响应之下很快就聚集了十多万人,盖吴又遣使向南朝宋表达归附之意。十月,北魏长安镇副将拓跋纥领兵攻盖吴,但兵败身死,这更加为盖吴增加声势,很多民众都南渡渭河,逃到南山避乱。魏太武帝拓跋焘又征发高平敕勒部的骑兵开赴长安(今西安),并命令将军叔孙拔统领并、秦、雍三州兵马屯于渭水之北,共同抵御盖吴的叛军。十一月,盖吴派遣部落帅白广平进攻新平郡(治今陕西彬县),聚居在安定郡诸胡群起响应,更将汧城守将杀害。盖吴乘势进攻李闰堡,又分兵攻打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以东,但是为北魏将领章直的部队击败,三万多人在黄河中溺死。盖吴又西向长安发展,在渭北被驻渭北的叔孙拔部队击败,又有三万多人战死。当时居于河东郡的蜀人薛永宗早已因秦州刺史周观治理失当而聚众对抗北魏,知盖吴起兵后主动与盖吴通好,接受其官位和称号永宗更袭击闻喜(今山西闻喜),闻喜令因当地无武备而大感恐惧,但裴骏率领当地地主武装抵抗,永宗被逼撤走。周观此时亦出讨永宗,但为永宗所败。。

太武帝面对诸军屡败,遂再作部署,命薛拔纠合宗族百姓,列营于黄河沿岸,阻断盖吴和薛永宗两部通讯往来之路;又使殿中尚书拓跋处真与尚书慕容嵩率二万骑兵攻薛永宗,殿中尚书乙拔率领三万骑兵攻打盖吴,西平公寇提率领一万骑兵攻打白广平,自己更自平城西巡。声势浩大的盖吴则自称天台王,下设文武百官。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正月,太武帝兵临东雍州,两日后即进围薛永宗营垒。面对薛永宗出战,太武帝听从崔浩所言,出军将永宗击败,诸军于是乘机进击,永宗部众溃败,宗族们都在汾水溺死。太武帝后经汾阴核(今山西万荣县西南)西渡黄河,不过当时太武帝认为渭北没有粮草补给,所以打算经渭水南岸,缘著渭水西进长安。崔浩建议以轻骑兵速攻盖吴,预计一日内就可走六十里外盖吴的渭北阵地,击破后回长安补给亦只需一日,士马只需捱饿一日,却能一举击败盖吴。不过太武帝没有听从。太武帝到戏水(今陕西临潼县东)时,盖吴知太武帝亲征,于是退入北地山中,大军无法攻击,太武帝亦感后悔,不过太武帝仍在二月到达长安,接着到盩屋(今陕西周至县),诛杀檗耿青、孙温二垒中与盖吴联系者,接着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市)诛杀杀害当地守将的散关氐人。另一方面,讨伐盖吴的乙拔在杏城击败盖吴,盖吴被逼抛弃马匹逃走。太武帝亦于四月返回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五月,盖吴再在杏城起兵,自称秦地王,假署山民,声势又起。太武帝派了永昌王拓跋仁及高凉王拓跋那督北道诸军讨伐。八月,盖吴于杏城被拓跋仁等军击败,盖吴两个叔叔被俘,将被押送到平城,但长安镇大将陆俟拒绝,反以赦免二人妻儿利诱他们抓住盖吴,最终二人果真杀了盖吴。盖吴死后,白广平及路那罗等余众都被消灭,盖吴起义至此结束。

影响

太武帝在长安时,有报告长安寺中有弓箭和矛盾等兵器,在此以前信奉道教的崔浩已多次向太武帝非毁佛教,此时太武帝认大怒,认为是僧人和盖吴通谋。抄没一寺后更发现寺庙私藏酿酒器具以及上万件当地官员和富人寄放的物品,甚至有窟室供人行淫。在崔浩加以建言之下,太武帝即下令诛杀长安僧人,毁坏佛像,并以此为例领令全国实行,为历史上“三武灭佛”中其中一次,对很多佛教建筑造成破坏,亦短暂影响佛教发展。

薛永宗被消灭后,与其同宗的薛安都知道盖吴无法抵抗魏军的进攻,于是自弘农转归南朝宋。宋文帝接到盖吴归附的意愿后虽下诏褒扬,并授予使持节、都督关陇诸军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的职位以及北地郡公的封爵,又送了秦雍二州各郡及诸将官印共121枚让盖吴自行授官,却只下令梁雍二州军队到边界声援,没有其他实质支援。安都入宋后文帝虽应其所愿北还招集义兵,但其时魏军守戍的兵力太多,盖吴起义亦已被平定,无法有成果。

标签: 南北朝北魏起义盖吴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夏侯婴只是个车夫,为什么能看出韩信是个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侯婴,西汉,历史解密

    说起来可能会有好多人不信,最先发现韩信是人才并推举韩信做官的,并不是萧何,当然也不是刘邦,更不是项羽、范增等人,而是一个赶车的。这个赶车的人叫夏侯婴,非常不简单。夏侯婴年轻时,就慧眼识人。在工作、生活中,他发现沛县有个亭长,虽是一介小吏,但有着过人的才华,并且只要是有空,就会到亭长的办公室去坐坐,一

  • 千金小姐与下人私定终身,一年后竟成王后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齐国,战国,野史秘闻

    乱世时期涌现出来的传奇,让后世惊叹不已,甚至比小说里面编的故事还要曲折、精彩和生动,发生在战国时期一个千金小姐身上的事就是如此。她居然看中了家中的奴仆,擅自作主与他结为了夫妻。如果说这就让人匪夷所思的话,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此后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她就成为了这个国家的王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史书

  • 徐昭佩是什么结局?她为什么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徐昭佩,南北朝,风云人物

    我们知道,“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这个成语多是形容上了年纪的女人打扮一下也挺美貌的意思,或者形容女人虽上了年岁也不显老的意思,褒义词。但有时也有讽刺女人上了年纪还刻意打扮装嫩的意思,贬义词。还有女人自称自己半老徐娘的,乃自谦之意,中性词。那这个徐娘又是谁呢,其实是有真实的历史原型的。她叫徐昭佩,乃南朝

  • 张飞丢失了徐州之后,刘备为什么没有过多的怪罪于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演义》里,当刘备带着关羽和袁术手下大将纪灵在盱眙大战时,张飞奉命留守徐州。结果张飞醉酒鞭打了原来徐州刺史陶谦的部将曹豹。曹豹一怒之下写信给寄居小沛的吕布,让他来袭取徐州。吕布是个野心勃勃之人,收到信以后自然是大喜过望,立刻带兵夜袭徐州。曹豹早就安排了人手等在城门,吕布军马一到就大开城门,吕布

  • 什么是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对西晋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晋,八王之乱,战史风云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晋八王之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西晋时统治集团内部历时16年(291~306)之久的战乱,史称“八王之乱”。其延续时间之长,波及面之广,同室操戈之惨,引起的战乱之烈,皆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历史所罕见。在这场大动乱中,位处今孟津平乐镇翟泉、金村的金墉城,竟成

  • 关于精绝国的评价是什么?精绝国到底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精绝国,汉朝,历史解密

    我们将要前往旅行的那个古代世界已经消逝很久了,它距离我们生活的地方,也有一个不小的旅程,所以当得起是“遥远的古代世界”。对于那些已消逝了的文明,人们总怀着一种热望,期待着从那里找到现世的以及未来生活的答案,或者满足一下历史想象力和浪漫气质。他们这样做是把古代生活当成了智慧的源泉或者一种精神消费品。为

  •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会以髡刑羞辱儿子朱檀?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野史秘闻

    朱元璋子嗣旺盛,一生更是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作为吃苦爬出来的乞丐皇帝,他深知这底层疾苦。所以,他也为他的子嗣后代建立了堪称最为完善的保障体系。逆历史潮流,大兴分封,除了太子朱标以及早夭的皇子,先后三次分封25位(包括侄子朱文正之子)亲王,并规定亲王食俸1万石,长子可以继续为王,次子为郡王……如

  • 盘点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八位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达,明朝,风云人物

    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奈何不许英雄见白头;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名将都是要经历无数的战争才能成长起来的,而在这些战争中到底战死了多少人,很难做出一个确切的统计。战争没有对错,因为战争本来就是矛盾的,就比如秦统一六国之战,从狭义来说,战争死了很多人,是残忍的;但是从广义来说,天下一统后战争会更少。自古以来,

  • 古代正妻可以随意的处罚小妾吗?小妾只是生育工具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正妻可以随意的处罚小妾吗?小妾只是生育工具吗?事实确实是这样,正所谓“宁当贫家妻,不当富家妾”,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时候女人一旦结婚,就连娘家都很少能回。整日里只能伺候丈夫的父母,因此有一句俗话叫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在当时人看来,只有儿子才能为家族传宗接代。

  • 钓鱼城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对历史的影响有哪些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钓鱼城之战,战史风云

    南宋时期,宋与蒙古之间发生了钓鱼城之战。钓鱼城之战又名合州之战,蒙古大军南下入蜀围攻钓鱼城。钓鱼城军民为了保护城池,而奋起抵抗,终于挫败了蒙古大军的进攻。1258年七月,蒙哥汗率领蒙古大军,从六盘山(今宁夏境)兵分三路向四川推进。大军很快攻取了川西、川北的大部分地区,抵达武胜山(今武胜县城附近),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