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维堡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维堡海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50 更新时间:2024/2/21 9:32:58

1788年7月17日晨,俄国分舰队在戈格兰岛以西海区首先发现瑞典分舰队。俄军立即敌人接近,力图阻敌于海上。17时,俄国分舰队前卫接近瑞典军舰并交火。双方展开第一次齐射。接着双方战列舰主力投入战斗。双方分舰队都按线式战术规则作战。实际上因战线过长。俄方参战的17艘战列舰将巡航舰及其它军舰远远甩在在战线后面。这样在主力舰交火中,瑞方以16艘战列舰7艘大型巡航舰对17艘战列舰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但是在交战中,格雷格的旗舰“罗斯基斯拉夫”号重创并俘获了瑞典海军中将的旗舰“古斯塔夫亲”号。动摇了瑞典海军的军心。失去了旗舰的其他瑞典军舰在俄国军舰的密集炮火下开始撤出战斗。战斗中,俄国战列舰“弗拉季斯拉夫”号因操纵失灵而被俘。黄昏时分,战斗也就停止。被阻击的瑞典军舰撤至斯维亚堡,俄国舰队乘胜追击将瑞典舰队封锁在该地。

此后,从5月26日(6月6日)起,瑞典舰队被俄国舰队封锁在维堡湾。俄国舰队的主力(奇恰戈夫海军上将的分舰队——战列舰18艘,巡航舰7艘以及其他舰只)与瑞典舰队的主力(卡尔·南曼兰海军元帅的分舰队——战列舰19艘,巡航舰12艘,辅助船7艘)对峙。瓦利申海军少将的中队(战列舰5艘,攻坚舰1艘)、哈内科夫海军少将的中队(巡航舰3艘)和克罗温海军中校的中队(巡航舰3艘,辅助船2艘)封锁了北航道;列日涅夫少将的中队(战列舰4艘,巡航舰1艘,攻坚舰1艘)封闭了东南海口。科兹利亚尼诺夫海军中将的桨船舰队(桡桨船52艘)位于维堡湾北部。6月21日(7月2日)纳索—济根海军中将率俄国桨船舰队(战列舰3艘,巡航舰2艘,桡桨船108艘)从喀琅施塔得出航,封闭了最后一个东海口。

6月21日(7月2日)夜间,纳索—济根的舰队对比约尔克海峡内的瑞典桨船舰队实施攻击,经过5小时战斗,击沉和俘虏敌船各2艘,迫使瑞典舰队撤至比斯科普斯岛的后面。6月22日晨,瑞典舰队企图借助东风从北航道突围,7时30分瑞典舰队向波瓦利申中队和哈内科夫中队发起攻击。瑞典舰队主力仍突围成功,驶向斯维亚堡。俄国舰队对瑞军未能及时组织追击,而且追击很不坚决。尽管如此,俄国海军还是在戈格兰岛海区俘获了海军少将的“索菲娅·马格达利娜”号旗舰,在斯维亚堡附近俘获了“雷特维桑”号战列舰。此战,瑞典共损失战列舰7艘,巡航舰3艘,其他舰船54艘,削弱了瑞典舰队,俄国舰队无一损失。

标签: 维堡海战俄国

更多文章

  • 维堡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维堡海战,俄国

    1787年,土耳其要求俄国归还克里米亚,承认格鲁吉亚为土耳其的属地,并对出入海峡的俄商船进行检查。俄国拒绝土耳其的要求,土耳其遂出动军队对俄开战。土耳其出动了20万军队和一支强大的舰队(战列舰19艘、巡航舰16艘、轻巡航炮舰5艘)对俄开战。俄军统帅部展开了两个集团军:叶卡捷琳娜集团军(8.2万人,由

  • 俄国伟大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故事有什么(维堡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女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维堡海战

    叶卡特琳娜二世(1729mdash;1796)和丈夫彼得三世都是德国人,不是俄国人。彼得大帝的长女安娜嫁给德国一位公爵,生了个儿子,即彼得三世,彼得大帝的次女伊丽莎白的未婚夫也是一位德国人,但不幸的小伙子死于天花,因此,当1741年伊丽莎白成了女沙皇后,由于无嗣而将安娜之子立为皇储。叶卡特琳娜原名费

  • 翁迪德尼之战:印第安人反抗移民武装起义的结束标志(印第安人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翁迪德尼之战,美国,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战争

    1890年12月29日的翁迪德尼之战(Wounded Knee Massacre),标志着印第安人反抗移民的武装起义结束。苏族著名首领"坐牛"便死于这次事件中。起因1890年10月初的一天,几个美国印第安部族的代表聚集在内华达西部沃克湖畔的泥土地上。他们前来听一个叫沃沃卡的派尤特族先知讲话。沃沃卡说

  • 印第安人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印第安人战争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印第安人战争,美国

    印第安人 战争是殖民的白种人和美国原住民印第安人族群之间爆发的一系列冲突,十七世纪初(1622年)詹姆斯敦之战开始至1890年12月29日翁迪德尼之战,战争终止。以1890年最后的印第安领袖"坐牛"和苏族人在伤膝谷因为有起义的嫌疑,被屠杀告终。历史背景"印第安人战争"的概念是指今日美国所在地区,北美

  • 印第安人战争中死了多少人:他们最后被灭族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印第安人战争

    印第安人大屠杀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本来印第安人是北美的本土居民,他们的日子也应该是很好的,但是随着欧洲的民众涌入了北美开始掠夺印第安人的利益和自由,将他们贩卖出去做奴隶,这场印第安人战争经过是怎样的呢?印第安人战争美国对于印第安人的屠杀是很可耻的,本来在美洲生活的印第安人是很多的,但是到现在整个美

  • 埃斯帕恩斯角海战双方兵力如何?都有着哪些武器装备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埃斯帕恩斯角海战,美国

    日美两国海军为了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于1942年8月发生两次规模较大的海战后,一时都不想正面交锋,在向岛上输送增援部队和作战物资时都力图避开对方舰队,由于美军掌握了战场上的制空权,日军于昼间不敢轻易进入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水域,主要是利用夜间以偷渡方式进行增援。自8月下旬至10月初,日方采用这种方法已向

  • 埃斯帕恩斯角海战详细经过是怎样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埃斯帕恩斯角海战,美国

    据日军指挥部估计,增援编队在海上航渡时,不会遇到美舰艇部队的截击,但对其航空部队的空袭颇为担心。因此决定:在增援编队进入美机作战半径之内的11日,昼间由岸基航空部队负责压制瓜岛机场,夜间则由第6巡洋舰战队继续执行这项任务。日本第6巡洋舰战队的核心是三艘古鹰级重巡洋舰“青叶”、“古鹰”和“衣笠”,第1

  • 埃斯帕恩斯角海战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埃斯帕恩斯角海战,美国

    东所罗门群岛海战(1942年8月24—25日)之后一个半月,日美双方都在设法向瓜岛输送援兵和补给品,均未使用大兵力群进行海战。由于美军已开始使用瓜岛机场,日军难以掌握制空权,便利用暗夜以驱逐舰向该岛输送援兵。驱逐舰的航速较高,可以快来快去,遂被美军称为“东京快车”。不过,驱逐舰载运的兵员有限,又不宜

  • 揭秘:哥老会是革命党还是黑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哥老会

    袍哥会,又叫哥老会,发源于清朝初期的湖南和湖北,盛行于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活跃于长江流域,声势和影响都很大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哥老会与青帮、洪门并列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哥老会在四川和重庆被称为袍哥会,在川军和湘军中影响巨大,对清朝末年的辛亥革命更是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袍哥会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 清末民国三大帮会之一哥老会出过哪些名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哥老会

    哥老会是清末民国三大帮会之一。在各省都有势力,尤其集中在四川。在四川的哥老会也叫做袍哥。“袍哥”是四川方言,早时称汉流(留),到了晚清四川官方文件上称江湖会、孝义会。其他还有袍儿哥、光棍、嗨皮、袍皮等一些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称呼。袍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