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末民国三大帮会之一哥老会出过哪些名人?

清末民国三大帮会之一哥老会出过哪些名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85 更新时间:2024/1/9 22:26:23

哥老会是清末民国三大帮会之一。在各省都有势力,尤其集中在四川。在四川的哥老会也叫做袍哥。“袍哥”是四川方言,早时称汉流(留),到了晚清四川官方文件上称江湖会、孝义会。其他还有袍儿哥、光棍、嗨皮、袍皮等一些在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称呼。

袍哥组织在四川存在了100多年,成为…股巨大的社会潜势力。四川袍哥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四川社会各阶层,无论城市或乡村,各行各业,均为袍哥所渗透。据有关部门1949年的统计,全川人口中有袍哥身份者在70%以上,职业和半职业袍哥有170。万人。成都有袍哥公口、分社、支社1000多个,重庆有500多个。重庆的袍哥人数占其全市人口70%-80%,专职当袍哥的估计有将近10万人。四川袍哥组织势力之大,人数之多,在当时中国会党中是少有的。

那么,有哪些大人物是出身哥老会(袍哥)呢?

四川军阀大多是参加(或挂名参加)了袍哥组织的,军阀头目几乎都是袍哥的“舵把子”。

辛亥革命前,熊克武原系同盟会员,为了做袍哥的工作,从日本回川后,由余英介绍加入袍哥会当大爷。熊克武在建国后在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中担任常委,身居高位。而他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人叫做贺龙,一人叫做刘伯承,更是成为新中国开国元帅。

石青阳电是原系同盟会员加入袍哥会的,后成为国民政府陆军上将。

邓锡侯是四川最大的袍哥之一,是民国时期陆军上将、四川省长。在建国后担任水利部长。其次是陵基、王缵绪、杨森、唐式遵等大军阀。这些袍哥组织了一个“川康大同公社”,这是一个全川性的袍哥组织,但并不是各地袍哥会的领导机构。它只是一个政治性比较浓厚的,不限于某一地但各地都有分社的高级别袍哥组织。

刘文辉、刘文彩是四川大邑县安仁镇刘家墩子人。刘氏祖籍安徽徽州,清初移民入川安居名山县(今雅安市辖),后迁居大邑县安仁镇,世代务农。民国年间,刘氏家族平步青云、枭雄辈出,出了3个军长、8个师长、l5个旅长,还有1个省主席和1个战区司令长官。县团级以上军政官员有近50人,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清”的说法。刘氏…家权势之盛,可见一斑。

刘文辉和刘湘叔侄,是刘氏家族最耀眼的将星。刘文辉也是大袍哥头子。刘氏在川西南的袍哥中,也有一定的威望,能掌握一部分袍哥武装。在民国时期,四川的袍哥势力是很雄厚的,西康(民国时期的一个行政省,下辖雅安市、康定城)紧邻的川西彭山、新津、温江、邛崃、眉山一带,农民有70%都是参加袍哥组织的,同时西康的袍哥(主要在宁、雅两属)不仅种植鸦片,也贩卖鸦片,而且都拥有武装,据说每个社(袍哥组织)少的有五六百杆枪,多的有上千条枪。此外.刘文辉与其他军阀袍哥的关系也很密切,如原刘湘手下的旅长、后任雷马屏司令的穆瀛洲,是义字旗舵把子,拥有武装三四万人,

“自立为王”,与刘文辉、刘树成有密切的关系。刘湘驻军重庆最久,重庆袍哥与其下属官兵的关系尤为密切。著名的重庆袍哥大爷冯什竹、唐绍武、李祝三等,不仅与该部袍哥出身的师、旅长范绍增、陈兰亭、邓国璋称兄道弟,并与其他军官也有来往。

传奇袍哥范绍增,绰号“范哈儿”“大老造”,生于1894年,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乡人。自幼不喜读书,常到茶馆“听书”,对江湖豪侠劫富济贫心向往之。13岁入袍哥。1949年12月l4日,任国民党重庆挺进军总司令的范绍增率所属官7兵二万余人在渠县的三汇镇通电反蒋起义。解放后,范绍增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解放军四野五十军高参、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等职。1977年3月5日范绍增在郑州去世,终年83岁。

如今讲起来,在那段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岁月里,袍哥的故事中既有时代的洪流,也有普通人真实的蒙昧、挣扎与情义,是研究巴蜀地区近代史极为重要的材料。

标签: 哥老会

更多文章

  • 袍哥会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最后怎么覆灭(哥老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袍哥会,哥老会

    袍哥会发源于清朝初期,盛行于民国时期,与青帮、洪门并列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新中国成立之初,据初步调查,成都的袍哥“公口”(又称山头、堂口)数量就达到了1000多个,重庆也拥有300多个。四川各乡镇袍哥组织发展很快,甚至形成了一个乡镇或者一个城市就有一个公口的局面。如雅安县(后雅安撤县设市)的袍

  • 晚清民国的天地会、哥老会、青帮究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天地会,哥老会,青帮,民国

    天地会、哥老会、青帮、洪门都是晚晴民国时期兴盛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主要是三个体系天地会系统、哥老会系统、青帮系统,他们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会党和帮会。其他诸如小刀会、三点会、双刀会等都是属于这三个系统之中的。天地会,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以拜天为父拜地为母得名。又名洪门 ,俗称洪帮 。洪门是天地会的别

  • 王子朝之乱发生背景事件结果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子朝之乱

    周景王初立嫡长子姬猛为太子。但王子猛生性懦弱,缺少威仪。而庶长子王子朝却有勇有谋,有王者风范。周景王欲废王子猛而立王子朝为太子,但大臣单旗等人竭力反对,认为太子废立乃国之大事,王位传嫡不传贤。公元前520年夏,周景王下定决心,欲更立太子之位。但未及颁诏而暴病,景王自知必死,以大夫宾孟为顾命大臣,遗诏

  • 长达19年王子朝之乱,周朝在风雨飘摇中迎来了末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子朝之乱

    众所周知,自打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后,周王室的地位和威望便大不如前,中国历史也由此进入到“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大动荡之中。可是,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早已不是那个威风八面的“天下共主”,但谁也不敢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哪怕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 也都把得到周王室的肯定视为其称霸

  • 王子朝之乱是怎么回事?为何会发生王子朝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景王,王子朝,东周,王子朝之乱

    王子朝本名姬朝,是春秋后期东周的一位王子。王子朝是周景王的庶长子,有勇有谋,很得父亲欢心。那时周景王已经立了自己的嫡长子姬猛为太子。姬猛为人软弱,没有王者的气度。周景王想要废除姬猛的太子之外,转立姬朝为太子。周景王刚从朝上提出他的想法,就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尤以单旗为盛。单旗的理由是废立太子是国之重

  • 菲力浦国王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 菲力浦国王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菲力浦国王之战,英国,北美

    菲力浦国王之战(King Philips War)也称为梅塔卡姆战争(Metacoms War)或梅塔卡姆叛乱(Metacoms Rebellion),菲利普王战争,指的是公元1675年至1676年,由印第安万帕诺亚部落酋长菲力浦王(1638-1676年)所发动的反抗英国北美殖民地的严酷统治的战争。

  • 印第安人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印第安人战争的结果(菲力浦国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印第安人战争,美国,菲力浦国王之战

    印第安人 战争是殖民的白种人和美国原住民印第安人族群之间爆发的一系列冲突,十七世纪初(1622年)詹姆斯敦之战开始至1890年12月29日翁迪德尼之战,战争终止。以1890年最后的印第安领袖"坐牛"和苏族人在伤膝谷因为有起义的嫌疑,被屠杀告终。历史背景"印第安人战争"的概念是指今日美国所在地区,北美

  • 印第安人战争中死了多少人:他们最后被灭族了吗(菲力浦国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印第安人战争,菲力浦国王之战

    印第安人大屠杀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本来印第安人是北美的本土居民,他们的日子也应该是很好的,但是随着欧洲的民众涌入了北美开始掠夺印第安人的利益和自由,将他们贩卖出去做奴隶,这场印第安人战争经过是怎样的呢?印第安人战争美国对于印第安人的屠杀是很可耻的,本来在美洲生活的印第安人是很多的,但是到现在整个美

  • 威廉王之战打了几次?威廉王之战的影响与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威廉王之战,威廉三世,英国,法国

    威廉王之战 King Williams War 1688-1697,也称为第二次印地安人战争、博杜安神父 ( Jean Baudoin ) 之战、或卡斯坦 ( Jean-Vincent dAbbadie de Saint-Castin ) 之战,是九年战争 ( 1688-1697,也称为大同盟战争或

  • 威廉王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威廉王之战爆发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威廉王之战,英国,威廉三世

    威廉王之战,也称为第二次印地安人战争、博杜安神父之战、或卡斯坦之战 ,是九年战争(1688-1697,也称为大同盟战争或奥格斯堡同盟战争) 在北美洲的一个战场。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威廉三世即位为英国国王。他即位不久,就遇到奥格斯堡联盟战争(1689-1697)的爆发,战争的触角也延伸到英、法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