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

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29 更新时间:2024/1/7 23:16:45

在战国时期,齐国和楚国、秦国并成为三大强国。不过,在吞并宋国后,齐国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元284年,燕昭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在济西击败了齐军主力后。乐毅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并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但是,对于齐国剩下的莒、即墨这两座城池,乐毅围攻了三年,依然打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如同二战时德国的闪电战,国力弱小的燕国之所以可以吞并强大的齐国七十二座城池,靠的也是以快打慢。但是,攻城容易,守城难。对于齐国的老百姓来说,你们燕国赶跑昏庸的齐王还是可以接受。不过,你们燕国要统治我们齐国的百姓,那绝对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最后的即墨和莒这两座城池,齐国百姓众志成城,奋力抵抗燕国军队,毕竟,这已经是处在亡国的边缘了。而对于燕国来说,本来人口和军队就不多,再加上长途奔袭,后勤给养都是个大问题。

其次,乐毅伐齐,也是战国七雄博弈地的结局。一方面,燕国如果真的彻底消灭了齐国,自己肯定是消化不了的。另一方面,既然燕国不能有效占据齐国的资源,那么谁来占领呢?韩国和魏国在战国中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靠近齐国的赵国和楚国,极有可能成为乐毅灭齐的最大得利者。进一步来说,赵国和楚国地壮大,秦国自然很不高兴了。所以,乐毅如果真的彻底吞并了齐国,秦国肯定就不愿意了,很有可能来出兵帮助齐国复国,促使齐国能够继续牵制赵国和楚国。在这一点上,想必燕昭王和乐毅都应该了然于心。

再者,对于乐毅来说,正处在一个十分尴尬地位置。尽管燕昭王对于乐毅非常信任和重用,但是,老迈的燕昭王一旦去世的话,拥兵在外的乐毅,无疑成为新任国君的巨大威胁。在此背景下,乐毅自己也是处在矛盾中,再打下去,很可能功高震主,在新任国君心中留下阴影。由此,前有田单,后有一个不确定性的燕国王室,乐毅当时的选择,或许就是象征性攻打下残齐,避免自己引起燕国王室地清算。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对于齐国最后的莒、即墨这两座城池,是齐国从春秋时期就开始经营的重镇,也是齐国的经济、军事中心之一。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虽然莒、即墨不是齐国的都城,但是其地位和现在的南京、广州差不多,储备了强大的兵力和物质基础,而这也是田单复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在乐毅终于在猜忌下被撤职后,田单用火牛阵打败燕国军队趁势复国,而乐毅则担心被杀,于是投奔了赵国。

标签: 乐毅乐毅伐齐齐国楚国

更多文章

  • 大破高句丽的名将毌丘俭为什么最后死得很窝囊?(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高句丽,毋丘俭,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提到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的战争,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是在隋唐时期,隋炀帝杨广曾多次动员大军进攻高句丽,规模最大一次更是调度了足足113万人,可隋朝对高句丽的行动却仍不免以失败告终。后来经李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唐王朝攻灭了这个东北小国,但仅凭着这弹丸一隅的高句丽竟能与中原王朝对抗这么多年,亦足见其强悍。很

  • 高句丽在三国时期就被灭了一次,比唐朝还早500年(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高句丽,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1906年, 吉林集安乡民在修复道路时,发现土里竟然挖出一块破损的石碑。碑系赭红色,石英粒岩石凿刻而成,发现时只残余全碑的左上角,表面光洁,字体为隶书,遒劲古朴凿刻工拙。经考证,此碑正式曹魏安邑侯平定高句丽纪功碑!碑后几行字按理说应该是刻写为参加此次战役的将军,但由于石碑主体缺失,不能见其姓名。根据

  • 此人才是三国第一猛将,毋丘俭打得高句丽差点灭国(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毋丘俭,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三国时期,不仅有魏、蜀、吴之间的相互征伐,周边小国对中原之地垂涎三尺,也想趁机捞到一点好处。曾有一位三国猛将,虽没有与吕布、关羽等人出名,但他的功劳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位将领。他曾经率军亲征高句丽,令高句丽不敢再向辽东入寇,且对魏、西晋俯首称臣。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一心忠于曹魏,若他不是,司马家族绝没

  • 什么是白狼山之战?三国对外第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狼山之战,汉朝

    三国时期北方对外作战就不得不提魏国了,魏国对外作战可以说是除了毕轨一次外,其他都是全胜,可以说是史上罕见的。而在北方打得最漂亮,收获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公的白狼山之战,此战可以说把盘踞边境上百年的乌桓一举消灭,使乌桓最后淡出历史舞台,堪称是三国时期对外第一战,并且彻底消灭了袁氏家族,基本上是统一了袁绍的

  • 为什么说没有田畴帮忙,张辽肯定斩不了单于蹋顿?(白狼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田畴,汉朝,白狼山之战

    曹操打败袁绍之后,袁绍的儿子袁尚逃往匈奴,与单于联合在一起,曹操征讨袁尚,在柳城与敌军相遇,张辽力劝曹操出击,斗志高昂,曹操同意了,张辽率兵出击,取得大胜,一战斩杀了单于蹋顿,这就是汉末三国历史上著名“白狼山之战”。张辽能斩单于蹋顿,一个人帮了大忙,他提出一个计策,被曹操采纳,如果没有他的计策,加上

  • 关于伽色尼王朝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伽色尼王朝,突厥

    伽色尼王朝的突厥人统治者占据了伊斯兰世界一片历史悠久的定居区,受到阿拉伯和波斯伊斯兰文明的影响,形成从游牧到定居的生活方式,效法波斯的政治组织和行政结构。采用萨曼王朝的行政制度,奉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军队直接由国王统率,拥兵黩武。中央设大臣会议,各部大臣分管政

  • 伽色尼王朝军事力量怎么样?有着哪些部队兵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伽色尼王朝,突厥

    军队民族早期伽色尼王朝军队的士兵由多种民族组成。据史载,早期伽色尼王朝军队由突厥人、印度诸族、戴拉曼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和呼罗珊波斯人组成。突厥人是早期伽色尼王朝军队的核心部份。他们来自不同的突厥部落。首先是乌古思和卡拉吉部落。11世纪乌古思和钦察部落的迁徙给伽色尼王朝北部边界造成压力。伽色尼王朝

  • 伽色尼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伽色尼王朝,突厥

    王朝开创者阿勒普特勤(AlbTikin,?~977)作为萨曼王朝宫廷近侍而甚受君主宠信,被擢升为禁军首长,961年被任命为呼罗珊总督。962年,他因不被君主信任而失宠,遂带领突厥军攻占伽色尼城,自立为“埃米尔”,建立伽色尼王朝。其继任者是苏布克特勤(Subuktikin,977~997在位),他在位

  • 贵霜帝国和汉朝打过吗?最后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贵霜帝国,匈奴

    中亚贵霜王朝,曾经与汉朝、罗马、安息被并称为当时“四大强国”。后来汉朝衰落,而贵霜帝国依然强悍,最终延续到了中国的南北朝时期,那趁着中原王朝衰落,贵霜帝国为什么没有趁机入侵华夏,灭了三国呢?本来贵霜帝国是大月氏所建,曾经张謇出使西域,准备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结果大月氏太怂了,不愿意出兵,汉武帝也没说

  • 贵霜帝国有着怎样的宗教信仰?贵霜帝国的文化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贵霜帝国,匈奴

    迦腻色伽崇信佛教。贵霜帝国佛教迅速传播,丘就却、迦腻色伽都是佛教的赞助者。迦腻色迦信奉大乘教派,从此印度佛教以大乘为主。两汉三国时,外国僧人半数以上来自贵霜领地,他在首都建立起极其壮丽的寺院和佛塔。我国东晋高僧法显巡礼印度时曾亲眼看到过这些雄伟的建筑物。他慨叹地说:“凡所经见塔庙,壮丽威严都无此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