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乐毅伐齐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座城池 为什么最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

乐毅伐齐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座城池 为什么最后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37 更新时间:2024/1/8 0:14:37

燕国大将乐毅在是战国时期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虽然这个人没有成为四大名将,但是他的政治和军事成就远远要超过四大名将,也是他将当时本就弱小的燕国推向了强大。他展现了自己的合纵之术联合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和燕国,组成了五国联军攻打其齐国,在几年之内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座城池。他不仅仅是个军事家,同样也是一个政治家,他知道光想着攻陷城池,百姓是不会信服的,于是在剩下的最后两座城池后,他停止了攻打,对这两座城池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

由于功高盖主,于是出现了小人开始作祟,但是燕国的君主燕昭王是绝对信任乐毅的,但是好景不长,乐毅所效忠的燕昭王在这一重要时期去世了,燕惠王随之继位,燕惠王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乐毅有了一定的矛盾,但是父亲对他信任有加,他也不好说什么,但是继位之后,矛盾在小人作祟的情况下进一步激化了不说,齐国的守将田单还添了一把柴,于是国君与将军失和,给了齐国可乘之机,在几个月内收回了城池。

这一战役的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国王和将军的失和,因为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乐毅作为军事家,这句话肯定明白,他可以不听燕惠王的命令,继续坚守,但是不同的是,在于田单的反间计,使得原本就失和的两人,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乐毅被替换成了骑劫,这个骑劫本身就没什么本事,再加上不熟悉当时的情况,盲目的领导全军进行攻击,结果被田单使用火牛阵打的大败,燕国的强盛也只是强盛了一时,没有强盛太久。

乐毅逃到赵国之后成为了赵国的座上宾,战败的燕惠王知道了自己的错误,于是派人来到了赵国数落乐毅,然后道歉,但是乐毅并没有买账,写了一个《报燕惠王书》,在这本书中他狠狠的数落燕惠王。但是燕惠王自知理亏,于是就封乐毅的儿子乐间为昌国君。乐毅则成为两国的客卿。

标签: 燕国乐毅齐国田单乐毅伐齐

更多文章

  • 乐毅伐齐势如破竹 为何攻不下最后的两座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乐毅,乐毅伐齐,齐国,楚国

    在战国时期,齐国和楚国、秦国并成为三大强国。不过,在吞并宋国后,齐国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公元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在济西击败了齐军主力后。乐毅一鼓作气,连续攻克了齐国七十二座城池,并占领了齐国的都城临淄。但是,对于齐国剩下的莒、即墨这两座城池,乐毅围攻了三

  • 大破高句丽的名将毌丘俭为什么最后死得很窝囊?(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高句丽,毋丘俭,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提到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的战争,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大概是在隋唐时期,隋炀帝杨广曾多次动员大军进攻高句丽,规模最大一次更是调度了足足113万人,可隋朝对高句丽的行动却仍不免以失败告终。后来经李家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唐王朝攻灭了这个东北小国,但仅凭着这弹丸一隅的高句丽竟能与中原王朝对抗这么多年,亦足见其强悍。很

  • 高句丽在三国时期就被灭了一次,比唐朝还早500年(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高句丽,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1906年, 吉林集安乡民在修复道路时,发现土里竟然挖出一块破损的石碑。碑系赭红色,石英粒岩石凿刻而成,发现时只残余全碑的左上角,表面光洁,字体为隶书,遒劲古朴凿刻工拙。经考证,此碑正式曹魏安邑侯平定高句丽纪功碑!碑后几行字按理说应该是刻写为参加此次战役的将军,但由于石碑主体缺失,不能见其姓名。根据

  • 此人才是三国第一猛将,毋丘俭打得高句丽差点灭国(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毋丘俭,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三国时期,不仅有魏、蜀、吴之间的相互征伐,周边小国对中原之地垂涎三尺,也想趁机捞到一点好处。曾有一位三国猛将,虽没有与吕布、关羽等人出名,但他的功劳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位将领。他曾经率军亲征高句丽,令高句丽不敢再向辽东入寇,且对魏、西晋俯首称臣。更令人钦佩的是,他一心忠于曹魏,若他不是,司马家族绝没

  • 什么是白狼山之战?三国对外第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狼山之战,汉朝

    三国时期北方对外作战就不得不提魏国了,魏国对外作战可以说是除了毕轨一次外,其他都是全胜,可以说是史上罕见的。而在北方打得最漂亮,收获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公的白狼山之战,此战可以说把盘踞边境上百年的乌桓一举消灭,使乌桓最后淡出历史舞台,堪称是三国时期对外第一战,并且彻底消灭了袁氏家族,基本上是统一了袁绍的

  • 为什么说没有田畴帮忙,张辽肯定斩不了单于蹋顿?(白狼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田畴,汉朝,白狼山之战

    曹操打败袁绍之后,袁绍的儿子袁尚逃往匈奴,与单于联合在一起,曹操征讨袁尚,在柳城与敌军相遇,张辽力劝曹操出击,斗志高昂,曹操同意了,张辽率兵出击,取得大胜,一战斩杀了单于蹋顿,这就是汉末三国历史上著名“白狼山之战”。张辽能斩单于蹋顿,一个人帮了大忙,他提出一个计策,被曹操采纳,如果没有他的计策,加上

  • 关于伽色尼王朝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伽色尼王朝,突厥

    伽色尼王朝的突厥人统治者占据了伊斯兰世界一片历史悠久的定居区,受到阿拉伯和波斯伊斯兰文明的影响,形成从游牧到定居的生活方式,效法波斯的政治组织和行政结构。采用萨曼王朝的行政制度,奉行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军队直接由国王统率,拥兵黩武。中央设大臣会议,各部大臣分管政

  • 伽色尼王朝军事力量怎么样?有着哪些部队兵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伽色尼王朝,突厥

    军队民族早期伽色尼王朝军队的士兵由多种民族组成。据史载,早期伽色尼王朝军队由突厥人、印度诸族、戴拉曼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和呼罗珊波斯人组成。突厥人是早期伽色尼王朝军队的核心部份。他们来自不同的突厥部落。首先是乌古思和卡拉吉部落。11世纪乌古思和钦察部落的迁徙给伽色尼王朝北部边界造成压力。伽色尼王朝

  • 伽色尼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伽色尼王朝,突厥

    王朝开创者阿勒普特勤(AlbTikin,?~977)作为萨曼王朝宫廷近侍而甚受君主宠信,被擢升为禁军首长,961年被任命为呼罗珊总督。962年,他因不被君主信任而失宠,遂带领突厥军攻占伽色尼城,自立为“埃米尔”,建立伽色尼王朝。其继任者是苏布克特勤(Subuktikin,977~997在位),他在位

  • 贵霜帝国和汉朝打过吗?最后结果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贵霜帝国,匈奴

    中亚贵霜王朝,曾经与汉朝、罗马、安息被并称为当时“四大强国”。后来汉朝衰落,而贵霜帝国依然强悍,最终延续到了中国的南北朝时期,那趁着中原王朝衰落,贵霜帝国为什么没有趁机入侵华夏,灭了三国呢?本来贵霜帝国是大月氏所建,曾经张謇出使西域,准备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结果大月氏太怂了,不愿意出兵,汉武帝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