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酎金夺爵十分深远的影响有哪些?

汉武帝酎金夺爵十分深远的影响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53 更新时间:2024/2/21 9:38:08

元鼎五年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子孙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从此以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相当于县,因此王国为侯国,这使得王国的权力减小、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汉武帝时实行的推恩令又被称为汉武帝酎金夺爵,酎金夺爵的酎是指一种优质酒,4月到8月经过三次反复加工而酿成。

有人认为汉景帝采用汉武帝酎金夺爵的政策而不是采纳削藩的建议就不会酿成七国之乱。当然,汉武帝酎金夺爵是汉景帝七王叛乱之后的事,汉武帝见诸侯及其子弟独霸一方,仍然拥有很大的权利,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很多不安定的因素。所以汉武帝以贡金助祭宗庙为由,要诸侯王献金助祭,汉武帝又以诸侯王所献的酎金成色不好或以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诸侯王爵位者达到106人之多,占当时诸侯王人数的一半,朝中丞相赵周也以知情不报的罪名下狱,后来丞相赵周被迫自杀。

汉武帝酎金夺爵目的是废掉有野心的列侯,名为酎金其实就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实力,夺爵也是用祭祀这种可大可小的理由来剪除部分诸侯王,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包括酎金夺爵在内的多种措施,基本上结束了西汉诸侯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酎金夺爵的背景

酎金夺爵是汉武帝刘彻为了打击王侯的势力而采取的一次行动,酎金夺爵发生在元鼎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们向汉武帝进献的酎金的成色太差和斤两不够为由夺取了诸侯们的爵位。那么酎金夺爵的背景是什么呢?

酎金夺爵的背景是在汉武帝觉得许多诸侯依然能够独霸一方,拥有很大的兵力和特权,而且足以威胁到汉武帝的统治,这也会成为汉朝政治上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刘彻听从了主父偃的建议,决定消除这些不安定因素,先颁布了推恩令,推恩令规定等诸侯死后,除了长子可以继承王位以外,可以实行推恩令将部分国家的土地推恩给其他的子弟封为列侯,以此来消减诸侯的权利。淮南王刘安在实行推恩令不久后就勾结衡山王刘赐谋反,事情很快就败露,刘安和刘赐都被处死,数万党羽都被杀死。这次谋反也使汉武帝更加担心,汉武帝从此之后不准诸侯和官吏之间交通,更禁止诸侯招宾客从事对汉武帝统治不利的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武帝于公元前112年以列侯和诸侯进献的酎金成色太差和分量不足为由,将106人的爵位夺走。这就是酎金夺爵的背景。

酎金夺爵发生后,汉武帝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的权利,汉初的诸侯割据的局面也基本结束,汉武帝的权力加强,剩余的诸侯也不敢再造次。

酎金夺爵的经过

酎金夺爵是汉武帝在公元前112年发动的一次事件,汉武帝刘彻以诸侯进献来助祭的酎金分量不足、成色不好为由,夺了106人的爵位,这些人数更是占到当时汉朝列侯的一半,那么酎金夺爵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酎金夺爵的经过最开始是汉武帝鉴于之前汉景帝虽然镇压了七国之乱,但是侯王和很多诸侯的子弟依然可以独霸一方,仍然拥有许多特权,这样的现象成为汉朝政治上的不安定的因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汉武帝深思熟虑后决定整治这样的风气。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意见,决定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死后除了可以让嫡长子继承其王位外,还可以将诸侯国的土地分给其他的子弟封为列侯,这个措施实行之后不久,就引起了一些诸侯的不满,尤其是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他们两个勾结密谋谋反,被汉武帝得知后处死了他们。

这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所以公元前112年跟列侯们要酎金助祭庙宇,并以此找理由夺取他们的爵位,总共废掉了106名列侯。酎金夺爵极大的削减了诸侯和列侯的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就连当朝丞相赵周也被关进监狱,理由是知情不举,最终自杀洗白。从此之后诸侯王虽然还存在于汉朝,但是他们的权力与之前大不相同,只有封土却不可以治民。这就是酎金夺爵的经过。

酎金夺爵的影响

酎金夺爵是汉武帝刘彻进行的一次削弱列侯权力的活动,在公元前112年以列侯进献的酎金分量不足、成色不佳为由废除了106位列侯。那么酎金夺爵的影响有哪些呢?

酎金夺爵的影响十分深远,酎金夺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朝的制度上,当时的汉朝的局面是各方诸侯割据,对中央的统治有很大的威胁,之前更是发生了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勾结谋反的事情,虽然都被汉武帝以谋反罪处死,但汉武帝感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酎金夺爵的进行打击了诸侯和列侯的权力,进一步的加强汉朝的中央集权,权力都收回到中央,汉朝初期的诸侯王割据局面基本上宣告结束,为之后的汉武帝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酎金夺爵的影响对诸侯们来讲也相当的大,原本拥有很大的权力,诸侯聚合起来都能与汉武帝一争,但酎金夺爵之后一半的列侯被废除,权力都回归到中央汉武帝手里,其余诸侯们虽然没有被废,但是遭到了削弱,权力也少了许多,诸侯们虽然还有封土,但是已经没有了治理百姓的权利,也就没有能力去跟中央抗衡,成为空有其名的诸侯。酎金夺爵的成功让汉朝更加的强大,从此汉朝也迎来最鼎盛的时期,酎金夺爵为汉武帝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也是后面的皇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经验。自此以后的皇帝纷纷效仿汉武帝,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越来越集中。

标签: 汉武帝酎金夺爵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基于什么历史基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董仲舒,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有一个上继孔子、下开朱熹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出现使儒学成为了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人就是董仲舒,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都对这个人物做了记载。司马迁和董仲舒是同时代的人,他还曾经问学于董仲舒。那么董仲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样被汉武帝发现

  • 历史疑云: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董仲舒,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初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核心是罢黜诸子百家,只允许通晓儒家学说的人做官,以此来统一思想,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一政策指导下,汉朝在太学设立五经取士,用儒家经典来教育贵族子弟。选拔官吏,也以儒家学说为标准,从此,儒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成

  • 解密:罢黜百家的“祸胎”是汉武帝种下的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罢黜百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盐铁会议的召开是在始元六年(前81年),距离汉武帝驾崩只有六年,可谓尸骨未寒。然而贤良文学们的某些发言,却已大有炸平长安、彻底清算之意,尽管没有汉武帝原本是不会有什么贤良文学的。争论并没有随着会议的结束而结束。本始二年(前72年),汉宣帝下诏,要为汉武帝立庙设乐。这当然是一件大事。因为汉代不同于后世

  • 反罗马密约:两个米特拉达梯国王之间的阴谋(米特拉达梯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反罗马密约,米特拉达梯,米特拉达梯战争

    公元1世纪,罗马人几乎已经控制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成为他们在东部地区的最大对手。这位东方的波斯式国王,罗马共和国打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战争。一度将后者的势力排挤出整个小亚细亚和希腊。罗马人为了对付这个东方强权,先后派出了三位名将——苏拉、卢库卢斯和庞培。但你或许没有想到,本都人不

  • 米特拉达梯战争一共发生了几次?战果分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米特拉达梯战争,罗马帝国

    第一次战争(前89~前84年)米特拉达梯六世经长期准备后,乘罗马陷入同盟者战争无暇东顾之机,进军罗马的亚细亚省。本都的兵力强于罗马在东方的驻军,计有步兵25万人、骑兵5万人、各类舰船400艘。罗马驻军及其附属国军队仅有步兵17万人、骑兵1.8万人,且驻防分散。战争初期,本都军兵分三路,击败罗马在小亚

  • 米特拉达梯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米特拉达梯战争,罗马帝国

    米特拉达梯战争 发生时间: 前89~前65年,古代本都王国与罗马间的三次战争。因本都(位于小亚细亚)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而得名。米特拉达梯在控制亚美尼亚部分地区和小亚细亚中部后,开始争夺罗马统治下的小亚细亚西部和巴尔干地区,几十年间与罗马共和国进行了三次大的战争。自认为是文明世界主宰的罗马人在三次布匿

  • 揭秘米特拉达梯战争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争,米特拉达梯战争

    米特拉达梯战争开始在公元前89年,结束于公元前65年。所以,米特拉达梯战争简介里应该提到的不是一场战役,而是持续多年的三次战争。米特拉达梯战争是位于小亚细亚的本都王国和古代罗马之间的三次战争。因为当时本都王国的国王名为,米特拉达梯六世,所以本次战争也因此得名。网络配图作为米特拉达梯战争简介的第一部分

  • 继业者之战共发生了几次?详细经过是怎样的(继业者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继业者之战,亚历山大,继业者战争

    第一次继业者之战(前322年-前320年)未几,继业者之间出现冲突。佩尔狄卡斯与亚历山大的姊妹克利奥帕特拉结婚导致安提帕特、克拉特鲁斯、安提柯和托勒密联手叛变。战事正式爆发是因为托勒密骗去亚历山大的遗体,并将之运回埃及而触发的。虽然欧迈尼斯平定了小亚细亚的叛乱而克拉特鲁斯在战役中被杀,但却于事无补,

  • 古希腊时期的继业者战争起因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希腊时期的继业者战争起因

    继业者战争是西方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先后持续了二十一年时,是希腊宗教和文化对外输出的过程。继业者战争简介明确指出这次战争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国家的其他竞选者对王位展开争夺的战争。继业者战争共计发生四次,在给平民带来灾难的同时,由于人员的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亚历山大四世继业者战争简介里记

  • 继业者战争:将领们各自为王场面极度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继业者战争

    继业者战争是西方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先后持续了二十一年时,是希腊宗教和文化对外输出的过程。继业者战争简介明确指出这次战争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国家的其他竞选者对王位展开争夺的战争。继业者战争共计发生四次,在给平民带来灾难的同时,由于人员的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亚历山大四世继业者战争简介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