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罢黜百家的“祸胎”是汉武帝种下的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密:罢黜百家的“祸胎”是汉武帝种下的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93 更新时间:2023/12/7 6:19:48

盐铁会议的召开是在始元六年(前81年),距离汉武帝驾崩只有六年,可谓尸骨未寒。然而贤良文学们的某些发言,却已大有炸平长安、彻底清算之意,尽管没有汉武帝原本是不会有什么贤良文学的。

争论并没有随着会议的结束而结束。

本始二年(前72年),汉宣帝下诏,要为汉武帝立庙设乐。这当然是一件大事。因为汉代不同于后世,并非每个皇帝死后都有庙号。此前,仅高皇帝刘邦和文皇帝刘恒有,庙号为高祖和太宗,惠帝和景帝就只有谥号。

宣帝认为,他的曾祖父刘彻也该有庙号。

何况,武皇帝也当得起。

然而一位名叫夏侯胜的儒生却公开反对,理由是汉武帝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杀人无数,挥霍无度,以至于赤野千里,民不聊生。如此毫无仁德,岂能有庙号?

此言一出,朝野哗然。公卿们一齐责备夏侯胜说:这是圣意,岂能反对?夏侯胜却说:圣意又怎么样?人臣之义在直言。话已出口,万死不辞!

当然,为武帝立庙的提案仍被通过,庙号世宗。但夏侯胜的反对意见也被如实记录,并流传下来。他本人则在坐了两年牢后被释放,而且受到汉宣帝的礼遇。

这说明什么呢?

第一,汉代的言论相当自由。

第二,夏侯胜的批评基本属实。

实际上,夏侯胜说得并不全。如果愿意,还可以加上繁刑重敛,崇妖信怪,杀伐任性,喜怒无常。司马光甚至认为,汉武之恶几近秦皇,只不过他识好歹,受忠言,知对错,会用人,这才不至于亡汉。

然而即便秦始皇,又何尝不曾收获由衷的赞美?可见问题不在如何评价,而在评价的立场。

夏侯胜的立场无疑是儒家的,后来的班固和司马光也如此。但吊诡的是,汉武帝在古代挨儒家的骂,在近现代却又因尊儒而挨批,这就太里外不是人了。

请读这首诗:

绝大经伦绝大才,罪功不在悔轮台。

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

诗的意思很清楚: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毋庸置疑,最大过失却不在连年用兵,而在罢黜百家。

这未尝没有道理。

的确,思想文化领域是不能一家独尊的。因为没有百家就没有争鸣,没有争鸣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不会有风骨和气节。苟如此,又哪里会有担负天下兴亡、创造文明成果的奇士?也只有奴才。

问题在于,这祸胎真是汉武帝种下的吗?

未必。

事实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仅限于官学范围。也就是说,罢黜百家,只是诸子不设博士官;独尊儒术,也只是饱读诗书更容易走上仕途。至于民间,则百家既未罢黜,儒术也不独尊。

其实就连政府,也不是儒家的一统天下。张汤是儒家吗?卫青是儒家吗?桑弘羊是儒家吗?汉武帝如果真的独尊儒术,贤良文学们岂能气成那个样子?

何况武帝的时代也并非没有奇士。汲黯不是吗?夏侯胜不是吗?司马迁不是吗?还有义纵,是因为抵制告缗法而死的。义纵可是酷吏。但怎么样呢?也有骨头。

还有东方朔

东方朔是被司马迁写入《滑稽列传》的,他在汉武帝那里的地位也相对于戏子。然而,当汉武帝宴请馆陶公主的情人董偃时,东方朔为了维护朝廷尊严,竟然横戟拦在门前,逼得武帝只好换地方,董偃也只好走后门。

奇士的风骨甚至存在于小人物的身上。

这位没能留下姓名的小人物,是宫中掌印的郎官。某天晚上,宫中闹鬼。值班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怕出事,让郎官把印玺交给他。郎官不给,霍光去夺。郎官便手按剑柄正声说;臣头可得,印玺不可得!

权倾一时的霍光,也只能诺诺连声。

这并不奇怪。武帝的时代毕竟距离先秦不远,新做人家的汉帝国也血气方刚。诚如史家所言,那时的中国人比后世有更多的率真,更多的勇敢,更多的质朴和更多的刚强。汉的气质,是雄大、弘放和深沉的。

气质变得柔美、空灵而内秀,要到中唐以后。儒学真正成为统治思想,也不早于宋元。至于百家罢尽,万马齐喑,则是朱元璋和乾隆帝设文字狱之后的事情。

汉,却是霸道的。

同样,汉也是开放的。长安城里住满了世界各国的商人和使者,离宫别馆旁也种满了苜蓿和葡萄。深眼多须的外国人,在长安的街市上讨价还价,并坚持着女士优先的习俗,皇上看了却乐不可支。

汉武帝是不会画地为牢的。他也不会因为董仲舒的一席话,就皈依了孔门,并关上其他的窗户。

事实上武帝并不当真热衷儒术,他喜欢的也不是董仲舒那样的“纯儒”(其实董仲舒也不纯),而是公孙弘那样的“杂儒”,以及张汤那样能用儒术装点门面的文吏。儒术与法术杂糅,王道与霸道并用,才是他的真面目。

更多文章

  • 反罗马密约:两个米特拉达梯国王之间的阴谋(米特拉达梯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反罗马密约,米特拉达梯,米特拉达梯战争

    公元1世纪,罗马人几乎已经控制了整个地中海世界。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成为他们在东部地区的最大对手。这位东方的波斯式国王,罗马共和国打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战争。一度将后者的势力排挤出整个小亚细亚和希腊。罗马人为了对付这个东方强权,先后派出了三位名将——苏拉、卢库卢斯和庞培。但你或许没有想到,本都人不

  • 米特拉达梯战争一共发生了几次?战果分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米特拉达梯战争,罗马帝国

    第一次战争(前89~前84年)米特拉达梯六世经长期准备后,乘罗马陷入同盟者战争无暇东顾之机,进军罗马的亚细亚省。本都的兵力强于罗马在东方的驻军,计有步兵25万人、骑兵5万人、各类舰船400艘。罗马驻军及其附属国军队仅有步兵17万人、骑兵1.8万人,且驻防分散。战争初期,本都军兵分三路,击败罗马在小亚

  • 米特拉达梯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米特拉达梯战争,罗马帝国

    米特拉达梯战争 发生时间: 前89~前65年,古代本都王国与罗马间的三次战争。因本都(位于小亚细亚)国王米特拉达梯六世而得名。米特拉达梯在控制亚美尼亚部分地区和小亚细亚中部后,开始争夺罗马统治下的小亚细亚西部和巴尔干地区,几十年间与罗马共和国进行了三次大的战争。自认为是文明世界主宰的罗马人在三次布匿

  • 揭秘米特拉达梯战争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争,米特拉达梯战争

    米特拉达梯战争开始在公元前89年,结束于公元前65年。所以,米特拉达梯战争简介里应该提到的不是一场战役,而是持续多年的三次战争。米特拉达梯战争是位于小亚细亚的本都王国和古代罗马之间的三次战争。因为当时本都王国的国王名为,米特拉达梯六世,所以本次战争也因此得名。网络配图作为米特拉达梯战争简介的第一部分

  • 继业者之战共发生了几次?详细经过是怎样的(继业者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继业者之战,亚历山大,继业者战争

    第一次继业者之战(前322年-前320年)未几,继业者之间出现冲突。佩尔狄卡斯与亚历山大的姊妹克利奥帕特拉结婚导致安提帕特、克拉特鲁斯、安提柯和托勒密联手叛变。战事正式爆发是因为托勒密骗去亚历山大的遗体,并将之运回埃及而触发的。虽然欧迈尼斯平定了小亚细亚的叛乱而克拉特鲁斯在战役中被杀,但却于事无补,

  • 古希腊时期的继业者战争起因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希腊时期的继业者战争起因

    继业者战争是西方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先后持续了二十一年时,是希腊宗教和文化对外输出的过程。继业者战争简介明确指出这次战争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国家的其他竞选者对王位展开争夺的战争。继业者战争共计发生四次,在给平民带来灾难的同时,由于人员的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亚历山大四世继业者战争简介里记

  • 继业者战争:将领们各自为王场面极度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继业者战争

    继业者战争是西方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先后持续了二十一年时,是希腊宗教和文化对外输出的过程。继业者战争简介明确指出这次战争是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国家的其他竞选者对王位展开争夺的战争。继业者战争共计发生四次,在给平民带来灾难的同时,由于人员的流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亚历山大四世继业者战争简介里记

  •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背景:欧洲与中东的局势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1096年至1099年间由西方基督教世界所发起,旨在收复在穆斯林的征服中被占领的累范特圣地的一项军事行动,最终以1099年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收尾。1095年,教宗乌尔班二世最初为了应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的求援,而号召西方志愿军前往拜占庭帝国抵御塞尔柱人从安纳托利亚而来的入侵。后来

  • 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所有人衣服上都绣着十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十字军东征,意大利,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公元7世纪起,耶路撒冷作为基督教的圣地一直处于穆斯林的统治之下,给基督徒的朝圣带来了很大的不便。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Urban Ⅱ)在法国克莱蒙召开的宗教会议上,号召进行十字军东征,夺回圣地耶路撒冷。教皇宣称,参加十字军的人,罪行都将得到赦免。1096年,第一次东征开始,所有人军服上都绣着十

  • 教皇乌尔班二世:力主发动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教皇,乌尔班二世,十字军东征,,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今天没有很多人记得乌尔班二世教皇,但是没有谁对人类历史的影响象他那样明显和直接,他作为罗马皇帝发动了一场从伊斯兰教徒手中重获圣地的基督教战争,开始了十字军东征。乌尔班原名欧德·德·拉尼,1042年在法国马恩市附近问世。他出生于一个法国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年青时在兰斯任副主教,随即先后担任克吕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