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浑河之战——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浑河之战——戚家军的最后一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48 更新时间:2023/12/20 1:27:04

公元1621年,明天元年三月,努尔哈赤率兵围攻沈阳,沈阳主将贺世贤立即派人赴辽阳报告,并请求援兵,辽东经略袁应泰命川浙兵近万人(其中川军7000人、浙兵3000人),及奉集堡、虎皮驿的三万辽东明军增援。

川浙之兵行至中途,闻沈阳城已陷落,主帅童仲揆、陈策见救援已失去意义,因为原计划是与沈阳城内的明军内外夹击后金军,见此情况便决定停止前进,列阵观望。

川军部将周敦吉、秦邦屏等义愤填膺,纷纷请战:今沈阳陷落,我辈不能救沈,在此三年为。

请战的这数千川兵,正是明末著名女将秦良玉派来的数千白杆兵,因所用长矛皆以白木为杆,不加装饰,因号“白杆兵”。

主帅童仲揆、陈策决定后金军发起进攻。因为浑河不是天堑,后金军只用了不到一日的时间轻取沈阳,战斗力旺盛,而戚金率领的戚家军展开车阵、购置防御阵地需要时间,所以童仲揆命令周敦吉与秦邦屏先带川军渡过沈阳浑河,在浑河北岸扎营,抵挡后金军。为戚家军的防御争取时间。

城下的后金军见一队奇装异服的明军过河而来,马上报告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没有轻敌,马上调战斗力颇为强悍的正白旗对其进攻,想趁着这支明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歼灭。

然而正白旗一连数次冲锋都被击退,八旗将士被白杆川兵的长枪戳的人仰马翻,并且一旦落马,川兵便拔出腰刀一阵乱砍,这些女真人还从来没见过这么打法的明军,很快正白旗就败下阵来。

努尔哈赤立刻又派出了他亲自掌握的正黄旗,但很快又遭到了正白旗同样的败绩,两轮攻击竟使后金军伤亡了两千多人。打沈阳城也没伤亡这么大,八旗军上下震惊。

但身经百战,并经受过严酷训练的八旗军并没有气馁,接二连三的发动进攻,双方激战多时,却仍然难分胜负。

而且川兵的阵地丝毫没有松动的迹象,反观此时八旗军士气低迷,军心不稳。

就在满清兵要崩溃,努尔哈赤一筹莫展的时候,汉奸永芳禀报说,他已经用重金收买了几名被俘的沈阳城明军的炮手,从沈阳城头发炮完全可以覆盖整个白杆兵的阵地。

努尔哈赤看到了希望。命令后金军再次冲锋。

此时李永芳找到被俘的明朝炮手,亲自解开捆绑,人赏千金,用来攻击川军,发炮无不立碎者。

经过激烈交锋,川军坚固的阵势难以抵挡沈阳城内的大炮轰击,川军终于在饥饿疲劳与大炮的双重打击下,全部被歼灭。周敦吉、秦邦屏及参将吴杰、守备雷安民等皆力战而死。部将周世禄带领残军退回浑河南岸,入浙营,继续坚持作战。

此时戚金率领的戚家军已经兵布阵于浑河五里之外,列置战车枪炮,掘壕安营,用秫秸为栅,外涂泥巴,戚家军与北岸退回的川兵一同准备抗击后金军。

后金兵消灭江北川兵,迅速渡河把浙兵包围。

新的战斗迅速打响,努尔哈赤鉴于北岸川兵的勇猛,所以再三告诫八旗将士“勿轻敌”。

后金兵集中兵力向戚家军阵地发起进攻,匆忙摆好阵势的戚家军利用车阵和训练有素的火铳三叠阵迎敌,但还是有凶猛的后金军骑兵,突破火力网冲击到了车阵前。

此时明军中马上冲出手持铁狼筅的士兵,迅速将后金骑兵刺倒。两轮进攻之后,后金兵坠马伤亡者达三千多人。

在战斗打的难舍难分之时,另一路援兵,也就是李秉诚、朱万良率领的三万辽东军已经进至白塔铺,这里离浑河战场仅有不到二十里,对于骑兵来讲,这二十里不算什么,童总兵急派人求援。

可这些本地的辽东军阀,却在击败二百八十名八旗军的侦察骑兵后就不再进兵了。右翼的皇太极利用这个机会,迅速抽调军队,主动进攻辽东军。

如果李秉诚、朱万良部的明军敢于抵抗,就算不前进也能让皇太极分兵,至少能减轻戚家军的压力,但是这支辽东军刚和八旗军交手就即行溃退,沿途被皇太极一路追杀,伤亡三千多人(这战斗力,简直了)。

要知道皇太极的目的只是为了阻挡辽东军,他也没想到辽东军这么不禁打。此时皇太极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可以全力以赴进攻川浙兵了,在他眼里,那三万辽东军不值一提。

此时苦苦鏖战多时的八旗军与川浙兵仍然打得胜负难分,统帅陈策、童仲癸无奈再派使者向袁应泰叩首求援。

袁已经吓破了胆,竟以后金强大派兵也扭转不了战局为由拒不答应。

由于后金兵不断增援,明军则孤军奋战,陷入重围,

双方血战到天色将晚,八旗援兵又赶到战场。努尔哈赤命令不惜一切代价,轮番发动饱和进攻,在近乎自杀式冲锋的攻击下,戚家军阵地被攻破。

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一场恶战,戚家军结成鸳鸯阵对抗八旗骑兵,一向势不可挡的八旗军在戚家军的阵势面前丝毫不占优势,反而被打的纷纷败退,九名八旗战将战死,伤亡者达到数千人,这可是骑兵打步兵,而且还是在骑兵占有优势的平原作战,可见戚家军的战斗力有多么凶猛。

戚家军终因寡不敌众和连续两天的急行军以及激烈战斗造成体力不支,浙兵不断的倒下,年近七旬的老将陈策在斩杀了十几个敌人后,也倒在了血泊里。

此时总兵童仲揆想趁乱撤离战场,戚金一把拉住他的马大喝:"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童仲揆立刻和戚金一起又转身杀入战场。

傍晚,仅存的几十名戚家军战士将戚金和童仲揆围在当中,他们的鸳鸯阵依然不乱,暮色中,后金兵四面团团围定。

此时的后金兵内心是惧怕的,深深的被这支明军的战斗力所震撼,他们已经失去了引以为傲的近战肉搏的勇气,不敢再和戚家军短兵相接。最后,万箭齐发.....

最终除极少官兵幸免回辽阳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校共120多人全部义无反顾、悲壮殉国。

而外围的辽东明军则继续采取坐视的态度,任由这只千里赴援辽东,明军最精锐的部队覆灭。

战后,当明廷派员来抚慰劳军,许以重赏突围的戚家军幸存将士时,这些士兵均流泪拒绝。他们不求赏赐,只求再上战场,誓要给戚金等阵亡将士报仇。朝廷官员和百姓都由衷赞叹说,这些普通的士兵竟都有国士之风!

十天后的辽阳之战中,这些战士亦全部战死,他们用鲜血浸染了戚家军的军旗。

再看看吓破了胆的袁应泰和畏敌不前的李秉诚、朱万良。这些大明本地辽东军的表现实在是让人气愤,皇太极的几千人马竟然将三万辽东军追杀数十里,到最后竟然再也不敢前进一步。

这些辽东军阀的表现实在没有川兵、戚家军勇猛。

浑河之战,是萨尔浒战后明军最有声色的一场野战。明军以少抗多,以步抗骑,川兵与浙兵共一万余人,力抗努尔哈赤的三万八旗军,给予了八旗军大量杀伤。

后金阵亡者达到四千余人,受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八旗高级将领阵亡有名有姓的就达九人,努尔哈赤的嫡系部队正黄旗、正白旗遭到重创,有的八旗部队竟被戚家军和川军的勇猛所震慑,不战而败逃。这一战,努尔哈赤可谓是惨胜。

戚家军自嘉靖三十八年成军,共斩级近二十万级。先后剿灭倭寇,击破蒙古铁骑,赴朝抗倭,抗击后金,纵横东亚,百战唯一败,一败之后世间再无戚家军!

让我们再唱一次戚家军的军歌: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标签: 浑河之战明朝

更多文章

  • 盘点《盐铁论》中的名句,蕴藏了大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盐铁论》

    《盐铁论》是中国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一、贱不害智,贫不妨行。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地广》。贱,指地位低。贫,指没有钱财。地位卑贱并不妨碍一个人的智慧,家境贫寒并不妨碍一个人的品行。这句话言评价一个人的才智、德行不能根据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来作判断。二、

  • 西汉“盐铁论战”对后世经济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汉,盐铁论

    公元前81年(西汉昭帝始元六年),让历史永远定格于此。这年二月的一天,世界上最大城市长安,天气还很冷。丞相车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他们各自的属员丞相史和御史,还有去年刚刚选举出来的60余位贤良、文学一大早赶往大汉王庭,参加13岁的汉昭帝下诏召集的经济会议,议题是讨论是否结束盐、铁、酒类由国家专卖的事

  • 盐铁论主要内容是什么?历史价值一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盐铁论

    《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桑弘羊之首的倡导的是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论,为当今的中国很有借鉴作用。主要内容者写的后序。篇各标目,前后联成一气,采用对话文体,以生动的语言真

  • 盐铁论是谁写的?盐铁论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盐铁论,西汉,桓宽

    盐铁论简介:《盐铁论》是中国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的。桓宽的思想和贤良文学人士相同,所以书中不免有对桑弘羊的批评之词。书中语言很精练,对各方的记

  • 揭秘明代皇帝为避免外戚干政让公主只嫁老百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代皇帝,外戚干政

    明代皇室有规定,大凡公主的婚配,多选择民间英俊善良的男子,不许文武大臣的子弟娶公主为妻,这是为什么呢?明朝的皇帝非常忌讳外戚干政,担心大臣武将用子女联姻的手段来干预朝政,甚至发生抢班夺权的危机。为了彻底斩断外戚干政的危险,明皇室便下了死命令,不许皇家和大臣武将联姻。所以,皇家公主的婆家往往都是寒门之

  • 外戚干政第一人吕后:吕雉当政15年做出哪些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外戚干政,吕雉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雉。而刘邦能够娶到吕雉实属高攀,而他之所以能够娶到这个貌美如花的吕雉,还要归功于刘邦有一副好面相。当年,吕公迁居沛县,因与县令交好,而不断地有人前来拜访。刘邦只是前来凑个热闹,扬言愿出一万贺钱,因而被请入上座。吕公此人善于看面相,当他细细地看过刘邦的面相之后,立马变得非常恭敬

  • 大汉王朝为何会不断的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吕雉,刘邦,薄姬,汉朝,外戚干政

    外戚干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叫历朝历代的皇帝头疼不以的一个问题。外戚都是皇后、皇帝妃嫔的娘家,或者太后的母家;这些人虽然与皇室子弟并不是同一个姓,但也确确实实的是皇帝的亲戚,是皇室的人。他们位高权重,往往喜欢拥立年纪尚小的孩子当上皇帝,而后真正的大权则由这些外戚掌握。外戚干涉政事早在战国时期就有,而在汉

  • 世界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鼎盛时期的奥斯曼帝国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又称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是世界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奥斯曼帝国起源于11世纪的中亚,本是突厥的一个小部落。13世纪初,奥斯曼部落迁到了小亚细亚,在当地定居下来。14世纪,控制小亚细亚的塞尔柱帝国分崩离析,奥斯曼人趁机做大,建立了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建立后,发动了疯狂的

  • 奥斯曼帝国什么时候建立的?奥斯曼帝国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奥斯曼帝国,欧洲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耳其语:Osmanlı İmparatorluğu)为土耳其人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17世纪也叫奥托曼帝国。土耳其人初从属于罗姆苏丹国,后在土耳其独立建国,日渐兴盛。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之大部分领土,北及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自灭东罗马帝国后,

  • 1683年维也纳战役失利:奥斯曼帝国从此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奥斯曼,维也纳,沙俄,,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维也纳战败对有关各方都有重大影响。这次战败之后,奥斯曼帝国连续四年遭遇挫折,接二连三的军事失败使帝国陷入更加迅速的衰落。1683年的维也纳之围。1683年9月12日,奥斯曼帝国军队围困维也纳的两个月后。波兰国王约翰三世率领的波兰-奥地利-德意志军队打败了大维齐尔(相当于宰相)卡拉·穆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