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君王集权的手段吗?

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君王集权的手段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404 更新时间:2023/12/26 14:07:18

分封制即分邦建国,盛行于奴隶社会,主要在周朝西汉初年时实行。它建立在宗法制的基础之上,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郡县制是建立在国家大一统的基础之上,按地域划分,彼此之间毫无血缘关系,盛行于封建社会。

分封制

分封制中最高统治者将土地分给自己的亲属或者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臣子,每一块封地就是一个诸侯国,也就是国家的土地不是完全属于室的。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里拥有的绝对地位,诸侯王位可以世袭,并且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诸侯王只天子不能随意插手诸侯国内的事务。而在郡县制下只有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是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者,中央和地方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和调动,官员职位不得世袭,官员也没有土地。地方不能私设军队,任事务都要皇帝负责。分封制下,诸侯需向王室缴纳贡赋,定期向天子朝觐述职;而在郡县制的体系下,是皇帝向官吏发放俸禄,官吏不用向国家缴纳贡赋。

由于分封制产生了很多的诸侯小国,王朝初期天子与其兄弟和功臣之间的关系密切,会有利于王朝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与天子的关系逐渐变得陌生,就会发展成诸侯国的势力超过王室,造成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制的官员因为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手上没有实质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关系

分封制与郡县制同时都是古代君王掌握中央集权的一种手段,分封制出现的时间要在很早之前,而且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到了周朝才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完善,这种制度在当时的社会还是产生了许多有利影响的。但是到了周朝后期王室的权力渐渐衰退,从而引发战乱,秦朝统一之后郡县制开始登上了政治的舞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分封制,那么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郡县制示意图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关系还要内容上说起,首先分封制是君主将土地分封给功臣或者贵族,虽然分给他们一定的统治权,但是却始终不能摆脱君主的命令和约束,可以说分封制也是加强中央权力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王室的权力足够强大,否则很容易造成诸侯国过于独立强大,很容易因此就脱离了君主的掌控。郡县制却是秦朝在周朝的经验教训中重新总结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相比于分封制来说,更加保险也更加容易管理。

除此之外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关系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分封制最后失败了才促使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而郡县制的出现也就代表了分封制的失败,所以说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关系也是非容易理解的。分封制在一定意义上是郡县制的前身,而郡县制的出现却代表着分封制的失败,换句话说郡县制的出现否定了分封制,毕竟郡县制可以弥补分封制的一些缺陷。

分封制的目的

分封制在古代时期受到了多君主的广泛应用,从出现开始分封制就一直以重要的政治制度而存在的,那么大家都知道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吗?其实要分析分封制的目的可以从西周时期这个历史环境中分析,因为分封制在西周时期达到了最顶峰,所以在这个时期分析分封制的目的还是比较现实的,那么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呢?

分封制示意图

分封制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分析,首先分封制作为君主手中有力而重要的政治手段,可见对于君主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那么第一个分封制的目的就可以看出来了,主要就是为了加强君主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分封制将一些功臣和宗族都分散到了各个地区,尽管他们手中开始掌握一些地方的政权,但是对于君主来说还是可以控制的,而君主通过他们治理这个地区的百姓也让国家的统治更加的稳定。

其次分封制的目的还在于希望可以通过这种制度将国家的领土进一步的扩,君主安抚这些功臣王族的时候,会将一部分的土地和人民交给他们,有的时候就会考虑一些深远的边区,这样的地区或许还有着一些少数民族,君主通过诸侯将这个地区进行治理,人民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相互交流,这样分封制扩张领土的目的就达到了。

其实分封制的目的很好理解,既然这种制度可以持续这样长的时间,那么也就说明这个制度还是有利于君主的,不管是加强统治还是扩大领土面积,其实意义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分封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君主。

分封制何时被废除

分封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西周之前的时期,包括西周的君主都将分封制作为主要的制度来施行,但是可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在铁器出现之后提高了很大幅度,分封制最终还是因为满足不了人们的追求,最终还是被淘汰出人们的生活。那么分封制何时被废除呢?

分封制示意图

要了解分封制何时被废除还要从西周时期开始说起,在西周时期分封制发展的已经比较完善了,而且还达到了整个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但是从西周结束之后君主手中的权力开始慢慢减退,到了东周时期尽管君主已经无法完全掌控诸侯们了,但是那个时候分封制还是存在的,那么分封制何时被废除的呢?到了战国时期虽然还有许多的诸侯国存在,但那时候诸侯手中的权力已经不是很大了,只拥有管理的权力,除此之外政权和军队都不在诸侯国的掌控之内,而且诸侯的世袭在这时候已经开始发生转变,这时候距离分封制被废除已经不远了。

等到了秦国时期吸取了许多的教训之后,开始实行了全新的郡县制,这是和分封制完全不同的一种制度,秦国的时候这种制度变成了相当重要的内容。而后来的汉代又实行过两种制度相结合的现象,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分封制虽然没有完全被废除,但是诸侯和之前时期相比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了。

其实纵观历史分封制一直存在在封建社会当中,就算是最后时期影响力已经非常小了,但是依旧没有被完全废除。如果一定要问分封制何时被废除的话,应该直到最后清朝完全结束之后这种制度才完全的消失在历史之中。

标签: 郡县制分封制

更多文章

  • 秦朝郡县制是什么样的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郡县制

    周朝地方诸候的势力大于中央的事件重演,废除了分封制,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为避免周朝地方诸候的势力大于中央的事件重演,废除了分封制,采纳丞相李斯提出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由于历史原因,各类史籍对于秦朝设立的郡县数量的说法都不

  • 郡县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郡县制,秦始皇,秦朝

    郡县制的核心是皇权专制。秦22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废除分封制,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于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从秦朝正式实行后,影响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皇朝。郡县制的推行是中国政治制度上的一次里程碑,从中央到地方的直线管理模式,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和调动,加强了中央

  • 秦朝制度简介 秦始皇嬴政创建的郡县制度什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嬴政,秦朝,郡县制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丞相王绾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

  • 什么是郡县制?秦朝郡县制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郡县制,秦始皇,秦朝

    郡县制是什么?郡县制与地方政权组织光有中央政府机构而无地方行政机构,仍然形不成强大的封建统治网络。但建立什么样的地方行政机构,这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是经历了一场激烈争论的。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主张沿用周代以来的封国建藩制度,分封诸皇子为王。他们的理由是有利于统治新征服的六国地区。而廷尉李斯则力排众议,

  • 古代“铁路”秦驰道,有什么用?古代黑科技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朝,驰道

    中国古代很多黑科技能让今天的人咋舌。秦驰道,便是古代众多令当今世人咋舌的黑科技之一,被称为古代的"铁路"。秦代驰道秦始皇深知"路通则人通"的道理。所以秦始皇在统一了中国后,为了能对中国实行长久有效的统治,便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都修建"驰道"。秦始皇为了能让全国各地的车都能在驰道上运行,还强制规定"车同轨

  •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一定要修秦直道?(驰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驰道

    千古一帝秦始皇修建秦直道不是一时兴起,仅为自己巡游而随心所欲修建的工程。对于秦始皇来说,统一六国后国家的唯一强敌就是雄踞北方朔漠的少数民族匈奴。他们举族为兵,逐水草而居,骑术精湛,彪悍灵动,来得快去得也快,经常驰入秦北边境内俘掠人口,“利则进,不利则退”,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极难防御。秦始皇统一

  • 秦朝车同轨是什么意思?历史意义是什么?(驰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统一,车同轨,驰道

    车同轨是什么意思?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向来是没有统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马车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还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多不方便。从那时候起,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距离相同。这样,全国各地车辆往来就方便了。这叫做“车同轨”。最早出现“车同轨”记

  • 莱茵河战役过程简介 莱茵河战役最后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莱茵河,美国,德国,希姆莱,莱茵河战役

    战役过程陷入绝境的科尔马当盟军正在争论的时候,美第十二和第二十一军群几乎还挥兵不动,只是在清除阿登地区的残敌,清点伤亡人数并准备下一个战役。由法第一军和美第七军组成的第六军群在南方很远的地方正同准备重新进攻施特拉斯堡和阿尔萨斯平原的德军激烈交战。1945年1月25日成立的德维斯杜拉集团军群〔下辖德第

  • 莱茵河战役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发生的 莱茵河战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艾森豪威尔,莱茵河战役,希特勒,德国,阿登战役

    1945年,莱茵河战役是盟军为突入德国境内进而完全消灭纳粹德国而进行的一次会战。德国的艰难处境使得战争的结果没有任何悬念,但是希特勒的错误决定对于作为一个国家而言的德国来说,失去了周旋的机会,导致东西两线同时失利。盟军攻入本土也是纳粹德国最后走向覆灭的序曲。尽管在阿登战役中德军已受到挫折,而且到19

  • 莱茵河战役为什么会成为了攻入德国本土和德军最后走向覆灭的序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德国,欧洲战场,诺曼底登陆,法西斯同盟,莱茵河战役

    到了1945年后,德军在欧洲战场上开始吃不消了,由于盟军不断地发力反攻,再加上法西斯同盟国的拖后腿,使得德国在后期的战役中屡战屡败,士气也有些消沉。自从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德军就意味着处于被动的劣势了,直至走向灭国的危机。在1945年,莱茵河战役就是盟军反攻德军的一个例子,这是盟军为了突入德国境内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