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侯景之乱 乱世枭雄:宇宙大将军侯景

侯景之乱 乱世枭雄:宇宙大将军侯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692 更新时间:2024/1/2 22:37:19

东魏在高欢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轮流坐庄,而其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是高欢的老婆,白富美娄昭君小姐,正是因为娄小姐的存在,东魏到北齐的权力过渡,很平稳,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过有一点说错了,娄小姐辅助了五个男人,但是皇太后只有三任,大儿子高澄那会,孝静帝元善见还没禅位,高澄就被人砍死了,当时娄小姐只是从柔然公主那,抢回了正妃的位置,皇太后,是在次子高洋继位后,才正式册封的。当时的形势,北齐有娄小姐坐镇,北周有宇文护作为背后老大,宇文邕的夺权,也相对简单粗暴,没有多少损失,那几年,唯一过的不快乐的,是南朝,导致动乱的根源,就是宇宙大将军,侯景。侯景是在怀朔镇的鲜卑人,天生残疾,是个瘸子,在左脚上长了个肉瘤,为了证明自己,侯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骑马、射箭,很幸运,长大后的侯景,学有所成,成了一名光荣的公务员,虽然只是类似功曹史这样的小吏。

网络配图

西历523年的六镇起义,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破六韩拔陵、杜洛周、葛荣,还有高欢、宇文泰,同时也改变了侯景的人生轨迹。

因为家世和身体缺陷,年轻的侯景属于对现状不满、却又无力改变的有志青年,而六镇起义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不是说,乱世造英雄么。

侯景先是跟着葛荣,因为打仗不要命,在部队里开始站稳脚跟,屡立战功之后,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但随后被尔朱荣打败,投降,成了尔朱荣镇压叛乱的主力前锋。

初期的侯景,没读过什么书,带领团队的方式,简单粗暴,就是重罚重赏,不过打仗时,经常是身先士卒,所以部队的战斗力很强,跟随尔朱荣后,和慕容绍宗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兵法,开始用脑子打仗了。

这个慕容绍宗后面还会出现,也算名门之后,还记得慕容家族建立的燕国吗,慕容绍宗就是前燕名将,太原王慕容恪的后代,对于名将,后世总喜欢给个排名,而慕容恪就被誉为五胡十六国之中,十大名将之一。

继续说侯景,行动上,没问题,身先士卒,部队也有战斗力,思想上,也没什么问题,对兵法的理解很透彻,据路边社的消息,毕业后的侯景,对兵法的运用甚至超过了师傅,慕容绍宗还要倒过来请教。

东魏在高欢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轮流坐庄,而其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是高欢的老婆,白富美娄昭君小姐,正是因为娄小姐的存在,东魏到北齐的权力过渡,很平稳,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不过有一点说错了,娄小姐辅助了五个男人,但是皇太后只有三任,大儿子高澄那会,孝静帝元善见还没禅位,高澄就被人砍死了,当时娄小姐只是从柔然公主那,抢回了正妃的位置,皇太后,是在次子高洋继位后,才正式册封的。当时的形势,北齐有娄小姐坐镇,北周有宇文护作为背后老大,宇文邕的夺权,也相对简单粗暴,没有多少损失,那几年,唯一过的不快乐的,是南朝,导致动乱的根源,就是宇宙大将军,侯景。侯景是在怀朔镇的鲜卑人,天生残疾,是个瘸子,在左脚上长了个肉瘤,为了证明自己,侯景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骑马、射箭,很幸运,长大后的侯景,学有所成,成了一名光荣的公务员,虽然只是类似功曹史这样的小吏。西历523年的六镇起义,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破六韩拔陵、杜洛周、葛荣,还有高欢、宇文泰,同时也改变了侯景的人生轨迹。

网络配图

因为家世和身体缺陷,年轻的侯景属于对现状不满、却又无力改变的有志青年,而六镇起义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不是说,乱世造英雄么。

侯景先是跟着葛荣,因为打仗不要命,在部队里开始站稳脚跟,屡立战功之后,拥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但随后被尔朱荣打败,投降,成了尔朱荣镇压叛乱的主力前锋。

初期的侯景,没读过什么书,带领团队的方式,简单粗暴,就是重罚重赏,不过打仗时,经常是身先士卒,所以部队的战斗力很强,跟随尔朱荣后,和慕容绍宗学习过一段时间的兵法,开始用脑子打仗了。

这个慕容绍宗后面还会出现,也算名门之后,还记得慕容家族建立的燕国吗,慕容绍宗就是前燕名将,太原王慕容恪的后代,对于名将,后世总喜欢给个排名,而慕容恪就被誉为五胡十六国之中,十大名将之一。

继续说侯景,行动上,没问题,身先士卒,部队也有战斗力,思想上,也没什么问题,对兵法的理解很透彻,据路边社的消息,毕业后的侯景,对兵法的运用甚至超过了师傅,慕容绍宗还要倒过来请教。

当时的南朝,军事上主要依靠北方逃难来的流民,政治上,相对宽松,于是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不错,有钱的文化人很多,什么谢出、萧子显、瘐信等等,侯景很羡慕,也想沾沾豪门大族的光,于是就向梁武帝提亲,得到的答复是:

“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

梁武帝说的这句话,意思是:王谢两个家族在南朝的地位太高,侯景一个外来户,想想还是算了,考虑考虑其他人家姑娘吧。

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本来老萧只是长辈对晚辈的劝解,也是一番好意,豪门大族门墙太高,侯景初来乍到,求婚肯定没什么结果,侯景呢,就不高兴,这明明是嫌弃自己,出身低么。

更让侯景郁闷的是,东魏的求和信,来了,权臣高澄要对内进行改革,改变对西魏的不利局面,主动找梁武帝萧衍求和谈判,筹码就是萧渊明,萧衍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沉浸在佛家所说的“无欲无求”境界,听说不用打仗,当然很高兴。

萧渊明是萧衍的侄子,是去救援侯景的时候,被慕容绍宗给抓的,此后一直待在东魏,之前讲梁武帝的时候提到过,萧衍这个人,对家族成员很念旧,即使是叛变的次子萧综,也希望人家回心转意,重新回到梁国。唯一不高兴的,大概只有侯景,本来就是从人家那,偷偷带着团队跑出来的,现在新公司要和老东家谈合作,自己的位置就尴尬了,为了以防万一,侯景还伪造了一封书信,以高澄的名义,向梁武帝提出,用萧渊明交换侯景。对于这封信的提议,梁武帝竟然同意了,结果呢,直接导致侯景之乱爆发。这场战役,是侯景军事生涯的一个亮点,他起兵是在寿阳,兵力只有8000人,公元548年8月10日,侯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面对邵陵王萧纶的讨伐大军,金蝉脱壳,留部将王显贵守城,自己带着大部队长途奔袭,佯攻合肥,兵进临江,经采石,直抵建康。正当南朝军队围追堵截的时候,侯景却凭借情报,迂回穿插,直接来到了南朝都城建康,在这里,侯景遇到了最危险的敌人,羊侃

网络配图

这个羊侃是汉人,早在东汉那会,就有祖先当过南阳太守的官职,羊侃的爷爷叫羊规,五胡乱华的时候,成为流民,跑到南方,加入了北府军,跟着宋武帝刘裕北伐,在一次战斗中被俘,投降了拓跋家族,于是就留在了北朝。

当时的北魏毕竟是鲜卑人的天下,老爷子在那过的不如意,就想回南朝,但是这南归之路一直没有成行,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就到了羊侃那一辈,叛乱、围城、突围、渡江,铁了心回到南朝的羊侃,见梁武帝的时候,身边的部下,只有十来个人。

南朝的社会风气很浮华,真正本土的将领没几个会打仗的,基本都是北方来的流民,或者北魏降将,这些人都被安置在了前线,位于腹地的将领,官职基本都不高,统兵的也是皇族后裔。

侯景叛乱,转眼就来到了建康城下,守城的将领,主要有三个人,羊侃、柳津和韦黯,但是柳津年老多病,韦黯只是个绣花枕头,没什么用,于是羊侃的表现机会,来了。

应该说,羊侃的守城策略相当的完美,终羊侃一世,建康城都没有被侯景攻占,最后侯景咋赢的呢,一是羊侃年纪太大,守城那会,已经53岁了,没等坚持到最后,就死了;二呢,有内应,早在侯景以清君侧的名义,程那会,远在建康的内应,就不断的给他情报,这才有了侯景的大迂回,最后非常神速的来到了天子脚下。

这个内应,也是个大人物,他是梁武帝萧衍的养子,临贺王萧正德,正德兄对侯景那真是够朋友,不仅送米送药送情报,而且侯景兵临建康城下,身为京城防备司令的萧正德,还偷开城门,放老猴进来。

萧正德难道吃错药了,勾结外人,谋害自己的干爹,把江山拱手让给别人?当然不是,萧正德想的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想自己做皇帝。

其实萧衍属于标准的晚婚晚育,第一个儿子叫萧统,是在老萧37岁的时候生的,这在古代属于大龄男青年了,所以之前,萧衍就从六弟那过继一个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么,而这个孩子就是萧正德。

正因为这层关系,在萧衍成为皇帝后,萧正德就觉得,论资历论辈分,自己应该是太子,可惜萧衍最后把继承人的位置,还是给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萧统。

侯景联合萧正德,攻进建康城,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四面八方赶来的勤王军都散了,侯景成了幕后老大,官拜大丞相,萧正德也是如愿以偿,成了皇帝,可惜好景不长,没一年,侯景就把萧正德给撤了,换成大司马,最后直接把人给杀了。

常年在人手下打工的侯景,终于好好的体验了一把当家做主的感觉,皇帝想换就换,大臣想杀就杀,想娶谁做老婆,就娶谁做老婆,日子过的相当潇洒,也就在这个时候,侯景给了自己一个相当霸气的封号:宇宙大将军。

在建康的日子,侯景过得相当糜烂,当初求婚王谢家族不是没成功么,现在直接娶了皇帝的女儿溧阳公主,正当侯景春风得意的时候,死神悄悄的来了。

标签: 侯景侯景之乱

更多文章

  • 揭秘梁武帝一心向佛结果导致侯景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梁武帝,侯景之乱

    齐明帝登基五年后便因病去世。随后,齐明帝的儿子萧宝卷登基,成为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成为统治者后,只知道玩乐消遣,根本没有心思治理国家朝政。除此之外,他对谏言的一些有功大臣也大肆杀害。梁武帝画像萧衍(也就是梁武帝)当时担任雍州刺史,他知道萧宝卷的暴行后,准备推翻萧宝卷的统治。萧衍在雍州。暗地里收买

  • 乙巳之变的最终结果:权倾朝野的苏我氏宗家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乙巳之变,日本

    乙巳之变指在日本飞鸟时代,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暗杀苏我入鹿,并消灭苏我氏宗家的一场宫廷政变。之后,中大兄皇子改革了日本政治体制,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一般通俗的说法也将暗杀苏我入鹿的事件称之为"大化改新",但是严谨的说法是将政变事件称之为"乙巳之变",之后一连串的政治改革被称之为"大化改新"。

  • 乙巳之变什么时候发生的?乙巳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乙巳之变,日本

    乙巳之变指在日本飞鸟时代,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暗杀苏我入鹿,并消灭苏我氏宗家的一场宫廷政变。之后,中大兄皇子改革了日本政治体制,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一般通俗的说法也将暗杀苏我入鹿的事件称之为"大化改新",但是严谨的说法是将政变事件称之为"乙巳之变",之后一连串的政治改革被称之为"大化改新"。

  • 日本飞鸟时代的豪族:苏我石川麻吕,他也是乙巳之变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我石川麻吕,日本,飞鸟时代,乙巳之变

    苏我石川麻吕,生年不详,卒于649年5月15日(大化5年3月25日),日本飞鸟时代的豪族,乙巳之变的功臣,官至右大臣。后因被弟弟苏我日向密告谋反,被迫自杀而死。乙巳之变前后在皇极朝,苏我入鹿权倾朝野,威胁到了皇室,引来了皇极天皇之子中大兄皇子及其心腹中臣镰足的极大不满。在中臣镰足的建议下,中大兄皇子

  • 关于和硕特汗国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硕特汗国,清朝

    归于大清1635年起进入宗主制版图、1646进入清朝的主权版图、1705年起进入清朝的具体事务管理版图,等等,和硕特汗国主动纳入清朝,为多民族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独尊黄教改变了西藏的诸教派地位关系,独尊格鲁派(黄教)。和硕特汗国进入西藏之前,是噶举派的藏巴汗当政,后来快速推翻了一般区域的噶举派政权,但

  • 和硕特汗国有着怎样的制度体系?和硕特汗国和蒙古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硕特汗国,清朝

    兵力的分布青海:固始汗将八个儿子留在青海,护卫汗国,史称八台吉。青海部分划分为 左翼、右翼。玉树等四十族出名。西藏:有很多和硕特部的旗,其中在阿里和藏北区域的达木八旗,是军事要地,后来在卫藏战争(1727-1728)时期支持颇罗鼐平乱而闻名。康区:待补充。另外:藏北霍尔三十九族 在西藏板块之外。达木

  • 和硕特汗国的疆域有多大?和硕特汗国是如何扩张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硕特汗国,清朝

    天山北麓的部落固始汗的祖父博贝密尔咱、父哈尼诺颜洪果尔世为厄鲁特汗(卫拉特汗,其实是盟主),有的说只是首领而非汗(真正的汗是集权领导,而盟主没有集权)。祖父博贝密尔咱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固始汗开始在天山北麓。迁移到天山南麓固始汗原游牧于天山北麓,后受到准噶尔部的排挤,转移至天山南麓发

  • 和硕特汗国:卫拉特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建立的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硕特汗国,清朝

    和硕特汗国:一般指卫拉特(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建立的汗国,臣属于后金和随后的清朝。前期是天山地带的部落级酋邦,后期是青藏高原巨大汗国。清朝的属国:1635年起进入清朝的藩属国。前期:固始汗(顾实汗)是蒙古成吉思汗之弟的后代,他年少时单骑去化解卫拉特与青海北部喀尔喀蒙古之冲突,被黄教活佛东科

  • 沙苑之役简介 沙苑之役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沙苑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欢,宇文泰,南北朝,沙苑之战

    沙苑之役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亲率二十万军队至蒲津攻打西魏,西魏帝派遣宇文泰前来迎击,当时宇文泰的军队不满万人,但他力排众议,率军轻骑急进,在沙苑一举击溃东魏军队,高欢狼狈而逃。沙苑之役指的是在南北朝时期的东、西魏第二场大战。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十

  • 东魏西魏间的沙苑之役 沙苑之役的结果分析(沙苑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沙苑之役 ,沙苑之战

    沙苑之役,发生于东魏天平四年,也即公元537年,当时处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沙苑之役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东魏丞相高欢亲率的二十万军队,西魏宇文泰领兵的不足万人的轻骑军队,双方在沙苑一带展开激战,西魏宇文泰一举得胜,大败东魏高欢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高欢公带随从数骑逃脱。沙苑之役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