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史上一次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圣德太子改革最后化解国内社会矛盾了吗?

日本史上一次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圣德太子改革最后化解国内社会矛盾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16 更新时间:2024/1/26 12:57:30

说起日本社会的改革运动,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明治维新大化改新,然而在大化改新之前也又一次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那就是圣德太子改革。圣德太子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想通过改革来挽救社会危机。那么圣德太子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圣德太子改革的背景。

首先,当时国内矛盾重重,贵族地主兼并了大量的土地,底层人们得不到保障。贵族地主和普通百姓的矛盾已经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其次,皇权衰落,世袭贵族垄断了官场,政府无法选拔真正有用的人才,而且各大贵族之前为了争夺利益,战争不断。

第三,政权更替频繁,公元587年,用明天皇死后,为了争夺皇权的继承,苏我稻目的儿子苏我马子和物部尾舆的儿子物部守屋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同年7月,马子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物部氏从此灭亡。之后,马子操纵皇室,专权擅政,同时拥立泊渤部皇子为天皇,也就是日本历史上的崇峻天皇,实际上就是马子想通过操纵傀儡进一步独揽大权。崇峻天皇渐渐地不满马子的专权,但是在592年反被马子暗杀了。同年推古天皇继承皇位,之后天皇立用明天皇遗子厩户皇子为皇太子,并让他总揽政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亲身经历了这些变故,深知政权更替频繁的危害,决心实行改革,加强皇权。

以上就是圣德太子改革的背景,由于改革措施趋于道德层面,没有涉及社会根本问题,而且很不彻底,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

圣德太子改革是否成功

七世纪初期,日本社会爆发了著名的圣德太子改革,圣德太子想通过改革来挽救社会危机,达到加强天皇权威的目的,为此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那么圣德太子改革是否成功了呢?

圣德太子改革是否成功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因为圣德太子改革最终失败了。

公元603年,圣德太子实行改革,首先制定了冠位十二阶的政治制度,主要整顿贵族官僚对于官场的垄断,加强朝廷纲纪。同时也大力提倡信仰佛教,想通过人们对佛教的信仰来更好的控制人们的思想,为此在国内修建了很多寺庙。此外圣德太子还积极吸收中国化,向隋朝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希望可以学习到中国的先进文化和制度运用在自己国家。当然他还制定了17条宪法,一次来为改革提供法律的保护。虽然圣德太子实行的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暂时减轻了统治者的压力,对社会危机有微妙的缓和作用,但纵观圣德太子改革的所有措施,更多都是作用于道德观念层面上的,没有根据当时的社会根本问题对症下药。这对于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无疑是杯水车薪的,收效也是很小的,所以圣德太子改革最终只能宣告失败。

圣德太子改革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提高了当时日本的国际地位,同隋朝建立了友好邦交关系,派遣留学生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为随后的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借鉴。

圣德太子改革内容

七世纪初期,日本社会国内矛盾加剧,社会危机非严重,为了挽救危亡,圣德太子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企图来挽救危机,史称“圣德太子改革”。下面我们来看看圣德太子改革的内容。

圣德太子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划定冠位十二阶。冠位没有数量限制,也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只是授贵族的荣誉而已。冠位只按照才能和功绩授予,并且不能世袭的。冠位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袭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可以多渠道的选拔人才,并且推进了以天皇为首的官僚体制的形成。

第二,制定十七条宪法。明确颁布17条宪法条文,为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三,提倡兴佛教。圣德太子企图通过振兴佛教,使人民有高度的信仰一次来削弱贵族的势力,达到提高天皇权力的目的。

第四,恢复中日邦交。圣德太子认识到中国国力的强大以及文化的博大精深,积极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思想,派遣使者和隋朝交好,恢复了中断一百多年的中日邦交。

第五,编纂史书。圣德太子改革编纂的史书主要有:《天皇记》、《国记》及《臣、连、伴造、国造180部并公民等本记》等,希望通过这些历史书籍让皇室的威严加强,从而提升人们的国家观念。

以上就是圣德太子改革的主要内容,圣德太子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时的社会危机,但由于改革是非常不彻底的,而且不代表新兴势力的利益,所以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很大程度上,圣德太子改革只能算得上一次挽救社会危亡的尝试。

标签: 圣德太子改革日本

更多文章

  • 圣德太子改革措施有哪些?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圣德太子改革,日本

    圣德太子改革,指7世纪初日本的改革运动。圣德太子自593年担任摄政以来,即致力于提高王权的改革。圣德太子执政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隋朝;朝鲜半岛上新罗强大起来,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地域,这些国际形势引起圣德太子的极大注意。他接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

  • 圣德太子改革是指什么?圣德太子改革的时间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圣德太子改革,日本

    圣德太子改革,指7世纪初日本的改革运动。圣德太子自593年担任摄政以来,即致力于提高王权的改革。圣德太子执政时期,中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隋朝;朝鲜半岛上新罗强大起来,占据汉江、洛东江流地域,这些国际形势引起圣德太子的极大注意。他接受中国的尊王大一统思想,试图建立以天皇为中

  • 日本皇族圣德太子改革最后取得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圣德太子,圣德太子改革

    圣德太子是日本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在他所处的飞鸟时代写下了辉煌。圣德太子生于574年,死于622年,日本皇族,明用天皇的第二个儿子。在世的48年中都有做出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接下来就说一说圣德太子简介。圣德太子的母亲与苏我氏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在后来的日子,圣德太子和苏我氏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年

  • 侯景之乱简介 侯景之乱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北朝,侯景,梁武帝,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指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萧

  • 南北朝时期的“侯景之乱”持续了多久?最后被谁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北朝,晋朝,梁朝,侯景之乱

    南北朝时期进入到公元6世纪,逐渐由南北对峙转入三足鼎立的格局。523年以后,北魏陷入六镇起义的混乱局势中,528年发生河阴之变,契胡尔朱氏集团控制北魏政权。532年,高欢消灭尔朱氏。534年,宇文泰割据关陇,孝武帝元修西奔,后被宇文泰所害。随即高欢和宇文泰相继拥立元善见和元宝炬为傀儡皇帝,北魏遂分裂

  • 侯景之乱 乱世枭雄:宇宙大将军侯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侯景,侯景之乱

    东魏在高欢死后,他的几个儿子轮流坐庄,而其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是高欢的老婆,白富美娄昭君小姐,正是因为娄小姐的存在,东魏到北齐的权力过渡,很平稳,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过有一点说错了,娄小姐辅助了五个男人,但是皇太后只有三任,大儿子高澄那会,孝静帝元善见还没禅位,高澄就被人砍死了,当时娄小姐只

  • 揭秘梁武帝一心向佛结果导致侯景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梁武帝,侯景之乱

    齐明帝登基五年后便因病去世。随后,齐明帝的儿子萧宝卷登基,成为南朝齐第六位皇帝。萧宝卷成为统治者后,只知道玩乐消遣,根本没有心思治理国家朝政。除此之外,他对谏言的一些有功大臣也大肆杀害。梁武帝画像萧衍(也就是梁武帝)当时担任雍州刺史,他知道萧宝卷的暴行后,准备推翻萧宝卷的统治。萧衍在雍州。暗地里收买

  • 乙巳之变的最终结果:权倾朝野的苏我氏宗家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乙巳之变,日本

    乙巳之变指在日本飞鸟时代,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暗杀苏我入鹿,并消灭苏我氏宗家的一场宫廷政变。之后,中大兄皇子改革了日本政治体制,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一般通俗的说法也将暗杀苏我入鹿的事件称之为"大化改新",但是严谨的说法是将政变事件称之为"乙巳之变",之后一连串的政治改革被称之为"大化改新"。

  • 乙巳之变什么时候发生的?乙巳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乙巳之变,日本

    乙巳之变指在日本飞鸟时代,由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暗杀苏我入鹿,并消灭苏我氏宗家的一场宫廷政变。之后,中大兄皇子改革了日本政治体制,史称"大化改新"。日本一般通俗的说法也将暗杀苏我入鹿的事件称之为"大化改新",但是严谨的说法是将政变事件称之为"乙巳之变",之后一连串的政治改革被称之为"大化改新"。

  • 日本飞鸟时代的豪族:苏我石川麻吕,他也是乙巳之变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我石川麻吕,日本,飞鸟时代,乙巳之变

    苏我石川麻吕,生年不详,卒于649年5月15日(大化5年3月25日),日本飞鸟时代的豪族,乙巳之变的功臣,官至右大臣。后因被弟弟苏我日向密告谋反,被迫自杀而死。乙巳之变前后在皇极朝,苏我入鹿权倾朝野,威胁到了皇室,引来了皇极天皇之子中大兄皇子及其心腹中臣镰足的极大不满。在中臣镰足的建议下,中大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