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何北征乌桓 曹操北征乌桓时的将领军师(曹操攻乌桓之战)

曹操为何北征乌桓 曹操北征乌桓时的将领军师(曹操攻乌桓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50 更新时间:2023/12/10 0:35:43

曹操征乌桓时间

曹操征乌桓时间据历史记载是在建安十二年的夏天。曹操征乌桓这件战事是发生于在曹操于官渡打败袁绍之后。那时候的袁尚袁熙便投奔于北方的乌桓部落,在建安时间的夏季乌桓在獷平攻击鲜于辅,在秋天的时候曹操才赶来救援,并且将乌桓赶出塞外。

张辽雕像

在建安十一年的四月曹操攻破壶关,在八月的时候他东征海贼管承,彻底解除了关内的忧患。就在这时候曹操开始为北征乌桓做着准备,那时候的曹操征乌桓时间已经可以初步断定在建安十二年的五月份。在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了,于是他的儿子自知无法抵御曹操,便去投奔了当时的乌桓,企图借乌桓之力再次东山再起。但是曹操并没有给袁尚和袁熙机会。他为了消灭袁氏剩下的余孽,顺便肃清北方的残余势力,安定北方,便准备北征乌桓。

曹操为了北征乌桓做了许许多多的准备。他让董昭负责去开凿两条漕运:平虏渠和泉州渠。直到到了原本计划好的建安十二年五月,他才开始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关外的威胁,于是曹操率领了大军到达无终这个地方,着手准备出塞作战的事宜。但是由于无终当地夏秋季节多是阴雨天气的影响,导致前往辽西的滨海道路泥泞不堪无法通行。于是大军的行程被耽搁了,直到两个月后,在让田畴为向导后,避开了滨海道后,长途奔袭,曹操大破乌桓,占据了柳城。

曹操为什么北征乌桓

有人问曹操为什么要北征乌桓,其实很好理解,曹操是一个枭雄,而且还有大志向,一个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存在有岂会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所以他北征乌桓一是为了消灭袁绍剩下的残存势力,二是想彻底解决关外的威胁。这想必是能解释曹操为什么北征乌桓了。

曹操

乌桓亦有被称为乌丸,乌桓是鲜卑中的一支。有人说曹操北征乌桓这般的劳师动众其实是为了消灭宿敌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熙而来,不然凭借曹操的武力逐鹿中原不在话下,为什么非要去攻打北方,说什么要肃清北方,解除关外的忧患。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灭绝袁氏势力的借口。在当时曹操在官渡这个地方大败了袁绍,并在仓亭再次击败袁绍,于是在建安七年袁绍便病死了。袁谭是袁绍长子,但是在袁绍死后,却被袁尚夺去了继承人职位,于是他和曹操共同攻打袁尚,不想在建安十年的时候,被曹操斩于南皮,之后袁尚和袁熙畏惧曹操势力,便投奔于北方的乌桓部落。

曹操一心想消灭袁氏势力,便借口要说要彻底解除关外的威胁,因为当时的曹操已经平定关内了。所以在建安十二年的五月他就出兵征讨乌桓。曹操于乌桓单于蹋顿两军战于白狼山,因为乌桓军是仓促迎战,又被张辽率军急袭,导致全军奔溃。曹操乘胜追击占领了柳城后班师回朝。

曹操北征乌桓时的将领军师有谁

有人想知道“曹操北征乌桓是的将领军师有谁”,在仔细查阅曹操攻乌桓之战资料之后,可以确定,曹操北征乌桓的将军有张辽、张郃徐晃等人,军师则有有郭嘉,还有田畴被当做向导官的隐士也算是曹操的军师。

横野将军徐晃

张辽,字文远,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将领。他驻守合肥的时候曾多次打退过孙权吴国的进攻。在逍遥津之战更是差点活捉孙权,张辽有因此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在曹操征乌桓的时候,两军相遇,张辽力劝曹操接战,于是曹操便将自己的帅旗交给张辽暂用,任他为先锋出战,他便在白狼山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张郃,字儁乂,他是在官渡之战后投降曹操的,之后有更随曹操刚打乌桓。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他因为治军严谨还被曹操称赞说有“周亚夫之风”,他在同曹操北征乌桓的时候,在白狼山之战中,大败敌军。在曹操讨平乌桓后,徐晃被拜为横野将军。

郭嘉,字奉孝,郭奉孝此人帮曹操统一中国北方有立下很大的功劳,不过英年早逝,在曹操北征乌桓的时候病逝,被曹操追谥为贞侯。郭嘉在少年时候就已经有远见,他认为汉朝的天下会发生大乱,于是在二十岁的时候就隐居了,所以除了几个好友,并不为他人所知。当时曹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他让荀彧推荐一位名士给他,这时郭嘉才开始出现在众人眼中。史书上都有称赞郭嘉是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更认为他是自己的奇佐,不过可惜英年早逝。田畴,字子泰,东汉末年隐士,因为为曹操北征乌桓的时候指导方向,后为曹操所用,拜议郎。

这就是对“曹操北征乌桓是的将领军师有谁”这个问题的回答了。

标签: 曹操曹操攻乌桓之战

更多文章

  • 为何曹操一定要亲自率兵攻打乌桓王蹋顿?(曹操攻乌桓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乌桓王蹋顿,曹操攻乌桓之战

    在东汉末年分三国,天下群雄崛起。然而在这个时期,早前被西汉兵马征服的匈奴乌桓部落也趁乱崛起。而曹操执意要亲自出兵讨伐的蹋顿就是此前一直代替汉朝力保北边匈奴各族平静的乌桓部落首领!蹋顿别名叫乌桓王,那么既然蹋顿是部落的首领为何不是被称为单于而是称为乌桓王呢?其实这与他早年统领乌桓部落的起因有关!根据历

  • 曹操“血洗乌桓”得失谈:失去长期的支柱郭嘉(曹操攻乌桓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嘉,乌桓,曹操,,曹操攻乌桓之战

    东汉末期,北方内战连连,外患并未停止。但自从一个人“问世”后,“胡人”纷纷避其锋芒,很少再犯中原,无论匈奴还是东胡,明显老实下来。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先为汉相、后为魏武帝的曹操。曹操在东汉末年立足北方、尤其是统一北方后,中原外患几乎处于停歇状态。北方各胡人部落,对曹操毕恭毕敬,岁岁来贡“魏王”。连统

  • 三国袁术称帝为何只有两年时间 最终为何会吐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术,吐血身亡,袁术称帝

    三国袁术 三国时期,袁术因为讨伐董卓出名,之后袁术与袁绍对立,但被袁绍曹操联军大败,之后袁术在建安二年的时候获得玉玺称帝,但是袁术无治国之方,让当时的江淮地区民不聊生,众叛亲离的袁术最终被吕布曹操所击迫,吐血身亡。三国演义袁术剧照袁术是名门子弟,是东汉世家的后人,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

  • 袁术失败的原因:注重虚名导致了其盲目的称帝(袁术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袁术,失败,称帝,,袁术称帝

    公元199年夏,袁术呕血斗升而死。估计他到死也不能相信,自己竟会是这个结局。袁术家四世五公,且袁术是嫡子。在那个拼爹的年代,如此牛逼的出身想必让袁术从小就有极强的优越感,并断定自己定会登上权力顶峰,而且这个内定的结果不会因他能力的大小、品德的好坏而改变,只要他姓袁、是袁家的嫡子,就足够了,其他一切荣

  • 袁术简介 三国汉灵帝时期虎贲中郎将袁术生平(袁术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袁术,三国,三国皇帝,袁术称帝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

  • 袁术称帝当了几年皇帝 袁术称帝后国号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袁术,皇帝,国号,袁术称帝

    后汉末期,想称帝的不少,敢称帝的不多,一是汉祚四百年,大汉江山刘姓子孙自己不爱惜可以,但外人篡夺却要为此承受舆论压力;第二,当时的情况宛若如此:光天化日之下,一群强盗看着一个小孩子手掷黄金,大家心里都痒,但是又都得忍着绷着,谁第一个动手,谁就会遭到群起而攻之,这也是一种恐怖平衡。曹操后来自夸,要不是

  • 源平合战的众多战役之一:富士川之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富士川之战,日本,源平合战

    富士川之战是于日本平安时代晚期治承四年十月二十日(1180年阳历11月9日)发生在骏河国(现为静冈县)富士川之战役。由平维盛所领军的平氏大军在富士川一地与源赖朝的军队遭遇,此役是后世泛称源平合战的众多战役之一。被流放到伊豆国的源赖朝为响应以仁王对平家的讨伐令,与北条氏一族共同举兵。虽然在石桥山之战一

  • 源平合战的详细过程介绍,源平合战的结果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源平合战,日本

    源平合战史称"治承·寿永之乱",指日本平安时代末期,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间,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集团一系列争夺权力的战争的总称。合战始末以仁王令旨讨平1179年,平重盛病故,后白河法皇收回平重盛领地越前国,引起平清盛不满。平清盛惟恐大祸不远,决定先发制人,乃将后白河法皇软禁在鸟羽殿。118

  • 源平合战什么时候发生的?源平合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源平合战,日本

    源平合战史称"治承·寿永之乱",指日本平安时代末期,1180年至1185年的6年间,源氏和平氏两大武士家族集团一系列争夺权力的战争的总称。平安时代末期,贵族间充满了权力的冲突与矛盾,最终诉诸武力解决。在1156年的保元之乱和1159年的平治之乱中,伊势平氏皆为胜方贡献良多,战功赫赫,尤其是平治之乱,

  • 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幕府时代的开始(源平合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源赖朝,日本,源平合战

    早期经历1147年四月八日,源赖朝出生于尾张国热田(今爱知县名古屋市热田区),是源义朝三男。幼名“鬼武者”,或者是“鬼武丸”。母亲是热田神宫大宫司藤原季范的女儿由良御前。1158年,源赖朝任皇后宫权少进。1159年,源赖朝十三岁。这年阴历十二月,日本发生了平治之乱。以后白河上皇为靠山的平氏,击溃了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