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丁戊奇荒有多悲惨?清朝二百三十年从没见过这么悲惨的天灾。

丁戊奇荒有多悲惨?清朝二百三十年从没见过这么悲惨的天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89 更新时间:2023/12/13 19:14:06

这场灾难还要从光绪元年说起,光绪元年的时候北方各省都开始出现了干旱迹象,京师和河北从开春就显示了灾情。到秋后的时候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都出现了灾情,因为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国库空虚,赈灾效果微乎其微。

光绪二年旱情加重,受灾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以直隶、山东、河南为主要灾区,北至辽宁、西至陕甘、南达苏皖,形成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袤旱区。由于1859年清政府宣布国内种植鸦片合法化,山西农民就开始种植鸦片,据说当时山西的状况是“数十万顷膏腴之田,几无树艺五谷之土。”饥荒来临的时候各省限制粮食外流,山西因为存粮少,所以提前进入重灾区。关于山西的饥荒有多惨可以参考《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提摩太日记所呈现出来山西,是一个真正的人间地狱:

同年直隶地区因为旱灾引发蝗灾,当时蝗虫遮天蔽日的把残存的庄家吞噬精光。到夏天的时候阴雨连绵,大清河、滹沱河、潴龙河、南运河、漳河、卫河同时泛滥,致使遭受了旱、蝗之灾的土地又被水淹。就这一年之内,直隶省遭受了水灾,蝗灾,旱灾。

同年山东全年皆旱,除了一小部分遭受直隶省水灾牵连,其他地方全部遭遇旱灾,全省收成不到三分。据《申报》载,、由于旱灾,山东各地灾民纷纷逃荒、闹荒或祈雨。但祈雨无济于事.各处“饥黎鬻妻卖子流离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状”。

同年山西巡抚曾国荃在奏议中说灾区“赤地千有里,饥民至五六百万之众,大奇灾,古所未见”而且当时的灾民为了苟延一息用小石子磨成粉和水吃,或掘观音土充饥,结果就是“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摧,同归于尽。

光绪三年悲剧发生了,当时重灾区山西开始了人吃人,吃死人,卖人肉父子母女相食,人骨当柴烧,以延残生。据夏县水头镇牛庄村《丁丑大荒》碑记所载,到光绪4年6月,“一家十余口,存命仅二三。一处十余家,绝嗣恒八九”。牛庄村共绝户172家,死男女1084人,总计人数,死者7成有余。

当时的曾国荃为了拯救山西,做了几项措施。1,让户部颁布了虚衔实职空缺执照各两千张,直接卖了换钱卖粮食,这是第一次卖官做好事。2,纠集湘军进入山西保持灾民秩序,3,利用个人名誉来为山西借钱,曾国荃为山西筹款,可谓使尽了手腕,以至摆出强硬态度,欺压朝廷再三拨款,为山西换来拯救银子。据不完全统计,曾国荃筹集赈灾银两一千二百多万两,食粮一百三十多万石,救援哀鸿三百四十余万人。

同年河南、甘肃东部、四川北部,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走投无路的饥民铤而走险,聚众枪粮,有的甚至“拦路纠抢,私立大纛,上书‘法难犯,饥饿难当’八字”。据记载:“丁丑岁,川之北亦旱,而巴(中)、南(江)、通(江)三州县尤甚……赤地数百里,禾苗焚稿,颗粒乏登,米价腾涌,日甚一日,而贫民遂有乏食之惨矣:蔬糠既竭,继以草木,面麻根、蕨根、棕梧、批把诸树皮掘剥殆尽……登高四望,比户萧条,炊烟断缕,鸡犬绝声。服鸠投环、堕岩赴涧轻视其身者日闻于野。父弃其子,兄弃其弟,夫弃其妻,号哭于路途……是冬及次年春,或举家悄毙.成人相残食,馑(死部)殍不下数万。”

光绪四年瘟疫爆发了,当时侥幸活下来的饥民大多奄奄一息,“既无可食之肉,又无割人之力”,一些气息犹存的灾民,倒地之后即为饿犬残食。但就是这一年春夏之交,一场大面积瘟疫灾区袭来。河南省几乎十人九病,陕西省“灾后继以疫疠,道馑(死

部)相望;山西省百姓因疫而死的达十之二三。旱灾还没有缓过来,瘟疫就已经来到。因为光绪三年和光绪四年是灾难最严重的时期,光绪三年为丁丑年,光绪四年为戊寅年,因此史称“丁戊奇荒”。

光绪五年地震爆发了,当时山西仍然大旱,但是直隶、山东都已经开始降下甘露,龟裂的土地开始滋润,终于大地有了一点绿色。当旱灾进入尾声,苦难的岁月终于到头的时候,人们正要开始重建家园的时候,甘肃武都发生了8级大地震,这次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2000公里外的新疆乌鲁木齐也有震感。此次地震仅县荒凉之地就有1万多人死亡。

旱灾、瘟疫、地震把“丁戊奇荒’推向惨绝人寰的境地!据不完全统计,从1876年到1878年,仅山东、山西、直隶、河南、陕西等北方五省遭受旱灾的州县分别为222、402和331个.共955个。而整个灾区受到旱灾及饥荒严重影响的居民人数,估计在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在一千万人左右;从重灾区逃亡在外的灾民不少于二千万人。当年清朝官员提起这场旱灾,称其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余年末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

标签: 丁戊奇荒清朝

更多文章

  • 晚清“丁戊奇荒”饿死千万人,为何没发生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丁戊奇荒,清朝

    这是一场被清廷官员称之为“此千古奇灾,是铁石心肠亦当泪下”的大饥荒:从1876年到1879午,整整持续四年;囊括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五省,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川北;上亿人受灾,至少1千万人饿死。尤以1877、1878年为最烈,因这两年的干支纪年分别为丁丑、戊寅,故而史称“丁戊奇荒”。这场饥

  • 什么是丁戊奇荒?丁戊奇荒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戊奇荒,清朝

    丁戊奇荒是一次旱灾饥荒,指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即 1877 — 1878 年发生在中国大地的特大灾荒,饥荒是人民的灾难,又是豪绅、贪官、奸商、高利贷者大发横财的良机,有所谓“一欠等三收”。简介丁戊奇荒,是中国华北地区发生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之间的一场罕见的特大旱灾饥荒

  • 让千万人受灾的“丁戊奇荒”,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丁戊奇荒,清朝

    清光绪初期,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旱荒,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等北方五省,以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等地区俱受波及,为害之烈,为患之深,史所罕见,1000多万人殒命,史称“丁戊奇荒”。灾荒之时,清廷没有完全从国内战争的糜烂之局中恢复元气,边疆危机又接踵而至。荒区内,成千上万的饥民、流民以及此灭彼起的

  • 川楚教乱是什么结果?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川楚教乱,清朝

    爆发初期乾隆六十年(1795年),湖北各地白莲教首,秘商在“辰年辰月辰日”(嘉庆元年三月初十)共同起事,让教徒制备刀把火药。白莲教的迅速发展和其反清内容,引起了清政府的严重不安,清廷遂下令大规模搜捕白莲教徒。大批教首、教徒被捕遇害,地方官则以查拿邪教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不论习教不习教,但论给钱不

  • 什么是川楚教乱?川楚教乱的原因跟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川楚教乱,清朝

    川楚白莲教乱(1796年—1804年),又称为川楚教乱、白莲教起义或川楚白莲教起事。指中国清朝嘉庆年间爆发于四川、陕西、河南和湖北边境地区的白莲教徒武装反抗清政府的事件。从嘉庆元年(1796年)到嘉庆九年(1804年),历时九载,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湖北枝江

  • 王聪儿怎么从江湖艺人转身成为白莲教起义领袖(川楚教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聪儿,川楚教乱

    白衣女侠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她出身于江湖艺人,曾参加白莲教起义。在此期间,她曾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八路义军的统帅,算得上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白衣女侠王聪儿在参加白莲教之前,跟随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武刀使棒,样样都行。她自幼丧父,母女俩凭借着一身技

  • 秦灭巴蜀取汉中,为什么楚国毫无动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秦灭巴蜀

    秦国和蜀国的交战为何屡屡败北?秦国是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战略机遇,先于楚国借势灭蜀的?楚国又是如何先与秦国灭巴的?为何秦国最终拿下了巴蜀?而楚国却放弃了先于秦国灭蜀吞巴的机会?欲知历史谜底?且听洒家慢慢详解。首先,巴蜀两国物产丰富实力较强不可小觑。巴蜀借助地利优势更是难以被秦楚任何一国所攻取。巴蜀在春

  • 揭秘:秦国是怎样消灭六国而一统天下的?(秦灭巴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秦灭巴蜀

    据史书记载,秦国一开始并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甚至是春秋末期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那么,秦国是怎样消灭六国的?秦国为实现一统天下做了哪些准备呢?下面带着这些问题,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秦国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所以秦统治者一直力图改变这种局面。前三六一年,秦孝公下令求贤,魏国人商鞅应暮入

  • 战国七雄排名,齐秦互帝,谁最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七雄,齐秦互帝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你方唱罢我登场。哪怕是相对较弱的韩赵魏也曾有过魏霸西河的荣光,胡服骑射的辉煌和吞并郑国的所向披靡。剩下齐国凭借着经济发达成为一霸,楚国依靠地缘广阔问鼎中原,最后秦国训练的虎狼之师一统六国。今天我们来拍一下战国七雄排行榜,看看和你心目中的有没有出入。(有出入的以你的为准)战国

  • 齐秦互帝:秦称西帝,齐称东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战国,秦国,齐国,齐秦互帝

    前288年十月,秦昭襄王自称西帝,派魏冉建议齐湣王自为东帝,约请共同进攻赵国。齐王问苏秦,苏秦请齐王先予接受,但暂不称帝。秦王称帝后,天下各国如果不反对,齐王再称帝。秦王称帝若被天下指责,齐王不称帝,就可以收买人心。他认为进攻赵国不如攻打桀宋(宋康王的宋国)有利。齐王同意,称帝两天就放弃。十二月,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