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国是怎么吞灭“春秋小霸”郑国的?(韩灭郑之战)

韩国是怎么吞灭“春秋小霸”郑国的?(韩灭郑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48 更新时间:2023/12/29 0:42:02

韩国是战国时期最弱小的国家,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韩国之所以能够跻身战国七雄行列,是因为它灭了郑国。韩灭郑国之战是战国初期非常重大的一次灭国兼并战争,经过多次连番进攻,韩国终于消灭了历史悠久且实力强大的郑国,导致国力迅速飙升,才成为了七雄中的一员。

曾经辉煌的郑国

郑国乃是春秋初期就受封建国的诸侯,历史比较悠久,统治着中原一带的肥沃土地,商贸物流发达,经济实力强大,与韩国接邻。

在春秋前期,郑国刚刚建国不久,刚巧赶上了周平东迁洛阳建立东周,郑国由于紧邻东周朝廷,自然帮了势单力孤的周天子很多忙,天子也很倚重郑国,形成了较为稳固的郑周同盟关系。在得到朝廷信任和依赖后,郑国国君郑庄公不断越权,动用天子军队四处扩张,替自己的郑国扩张地盘,一时间郑国崛起,被后世称作“小霸”,逐渐,周天子不满,开始削减郑庄公权势,免去了庄公在朝廷的重要公职,两者关系交恶。

周桓王做了天子以后,对郑国的不满情绪越积越大,郑庄公也不甘示弱,先后两次派兵把周天子的小麦给强行收割了。于是,东周与郑国的矛盾公开化了,年轻气盛的周天子终于忍不住了,要动手了,况且当时的天子还是有些实力的,不像战国时期那么衰弱。

公元前八世纪初,年轻的周桓王动手了,亲自统领天子御林军及蔡国、陈国、卫国、虢国,组成五国联军讨伐郑国,联军与郑军在繻葛开战了。但是,想不到的是,天子统领的五国联军竟然惨败,连周天子本人都被郑国大将射中一箭,从此,天子是神的谎言被戳破了,周天子被拉下了神坛,成为了凡人,东周不可避免的继续衰落了,郑国也发展到了巅峰。

韩国灭郑费尽心机

韩国自从独立建国后,一直是三晋中实力最弱小的,四面都是强国,如果不能发愤图强、开拓疆土的话,迟早都要灭亡,正是考虑到这一点,韩国有着极为强烈的扩张欲望,而郑国是最合适的目标,因为郑国是当时周边诸侯中,韩国唯一有把握能够打赢的。

战国时期的郑国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但也还是一个中等水平的诸侯国家,关键是地处中原地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商贸非常发达,军事上也有十几万兵力,对外进攻不容易,防守外敌入侵还是可以的。韩国为了灭掉郑国,早早就把都城迁到新郑附近磨刀霍霍,等待突袭时机。

为了突袭成功,韩国几代国君都与郑国建立起了友好关系。每当韩国与魏、赵一起出兵攻打齐国、宋国,都曾借道郑国,战胜后的战利品,也都会分与郑国一部分,但是郑人对韩人的提防态度并没有多少改变,韩国灭亡郑国,也只是一个计划而已。

时机等不来就要自己去创造,公元前375年韩国号召赵侯、魏侯到山西上党一个叫屯留的小城会盟,出人意料的是,韩侯还叫上了郑康公。郑康公大喜,觉得三晋能看得起自己,自己面子很足,便不顾大臣劝谏,率领2万精兵离开老巢会盟去了。

屯留小城到处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热闹欢快的氛围,人人换上新衣,小孩则联群结队,大批车马进进出出,热闹非凡。在来年开春的结盟庆典开始前,各种小型活动层出不穷,欢乐的气氛一浪高过一浪。

会盟仍在进行,韩军精锐15万人集结完毕,邻国出发了,偷袭郑国首都新郑。当时新郑军队还有守军近10万人,而且城高池深,守个几年也没问题,所以一开始郑国并不惊慌。但是,韩国利用奸细,在新郑城内放起了大火,最终里应外合,在郑康公还没来得及回师救援的情况下,攻进了新郑,灭掉了郑国。

会场中的魏国、赵国、郑国,还被蒙在鼓里,等一切尘埃落定,这个消息就传到了这三位的耳朵里。其实,赵烈侯魏武侯如果联合是可以让韩国吐出已经吞下去的郑国的,但是,魏侯考虑到,当时的领土被韩国分成两半,一旦翻脸,魏国霸业受挫。而赵侯,从保持三晋同盟出发,也只能默认结果。

最可悲的人是郑康公,自己还在开开心心的开会,才几天过去,自己的国家就没了,但是,三大国都没意见,自己又处在上党,上天无门,入地无缝。最后韩国国君,将郑康公囚禁起来,此后郑康公就跟在人间蒸发了一样,谁也不知道被韩国囚禁在哪。而且韩国为表韩郑一家,把都城直接迁移到新郑,并且对原来郑国的贵族大加安抚,很快郑国就被韩国完全消化,成为韩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标签: 韩灭郑韩灭郑之战

更多文章

  • 三家分晋后为什么韩国成为最弱小的国家?(韩灭郑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国,韩灭郑之战

    在整个东周历史上,三家分晋通常被认为是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分界线。这里的三家成为了魏国、韩国、赵国三个国家。但是,同样是来自于晋国的三个国家,韩国无疑成为了其中最弱小的一个。不仅在战国时期默默无闻,没有在重大战役上取得胜利,而且任由秦国宰割,一打仗就割地献城。那么,相对于魏国和赵国,韩国为什么最弱小

  • 开禧北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开禧北伐的战争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开禧北伐,宋朝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的诗道尽了对收复中原的渴望与对朝廷屈辱求和的愤懑之情。在诗人八十岁那年,宋王朝终于再次出兵,北伐中原,但由于朝中宰相非贤,将帅多庸,战事难如人意。一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奸臣韩侂胄专权,迫害贤臣,制造党禁,引用小人,虽无

  • 什么是开禧北伐?开禧北伐的背景,原因以及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开禧北伐,宋朝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

  • 开禧北伐过程:南宋仓促北伐 出兵无功失败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开禧北伐,南宋,宋宁宗

    宋宁宗时期,在与金朝的关系上,又逐渐趋于紧张。宋宁宗因为不满金朝蛮横要求按旧时的礼仪行事,对自己受屈辱的地位感到不满,因此他也支持韩侂胄对金朝采取强硬的措施。开禧元年(1205年)四月,宋宁宗采纳韩侂胄的建议,崇岳飞贬秦桧,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死后所封的申王,改谥“谬丑”,下诏追究秦桧误国之罪:

  • 英国空军上将:休·道丁曾在“海狮计划”中打败德国空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休·道丁,英国,空军上将,海狮计划

    休·道丁(1882-1970),英国空军上将。生于苏格兰,毕业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官学校和坎伯利参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任约旦、巴基斯坦地区英军空军司令、英国航空委员会委员。1936年任皇家空军歼击航空兵司令,任职期间致力于研制雷达和飓风式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列颠空战中,他指挥若定,粉

  • 二战中“天下无敌”的德国,希特勒遭遇的首次失败:海狮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海狮计划,德国,希特勒,英国

    二战初期,德国象闪电一样,攻势凌厉,无往不胜,27天内征服波兰,1个小时拿下丹麦,5天征服荷兰,18天攻克比利时,39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为尽快征服英国,希特勒亲自制定和命名了"海狮"行动计划。什么是海狮计划?海狮计划,又被称为大不列颠空战。希特勒最初制定这个计划是希望在空军的掩护和支

  • 海狮计划发生的背景是什么?海狮计划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海狮计划,德国,英国

    海狮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对英国作战的计划。二战开始不久,纳粹德国的目光就盯上了英伦三岛。为尽快征服英国,德国元首希特勒亲自拟定了名为"海狮"的行动计划。但是,充当"先锋官"的德军战机飞临英国上空的时候,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空中"游击战"。最终德军的海狮计划失利,使得英国得以保存军事上

  • 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对马海峡海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对马海峡海战,日本,俄罗斯

    对马海战是1905年日俄战争中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一场海战,由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联合舰队对阵俄国海军中将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战役以日方大获全胜而告终,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三分之二的舰只被摧毁,几乎全军覆没,而日方仅损失三艘鱼雷艇。这是海战史上损

  • 对马海峡海战什么时候发生的?对马海峡海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对马海峡海战,日本,俄罗斯

    对马海战是1905年日俄战争中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所进行的一场海战,由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联合舰队对阵俄国海军中将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战役以日方大获全胜而告终,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三分之二的舰只被摧毁,几乎全军覆没,而日方仅损失三艘鱼雷艇。这是海战史上损

  • 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元帅:日海军永远的骄傲(对马海峡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乡平八郎,儿玉源太郎,乃木希典,对马海峡海战

    东乡平八郎于1848年1月27日生于萨摩藩鹿儿岛加治屋町。名实良,幼名仲五郎,十五岁时改名平八郎,是其父母的第四子。平八郎的父亲东乡吉左卫门,精通文武,熟悉海外各国风情,热心于海军,这对东乡平八郎以后投身海军起了重要作用。东乡平八郎自幼学文习武,八岁起即学文,同时又学习现代流行剑法,1856年萨摩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