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中之战过后,王平为何归降弱小的蜀汉?原因是什么?

汉中之战过后,王平为何归降弱小的蜀汉?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67 更新时间:2023/12/24 8:58:04

在三国时代,许多将领都曾不仅效忠了一个主公。许多将领都有过降敌的经历。就像曹操的五子良将,其中很多都是降将。而东吴的甘宁,甚至连忠义无双的关羽赵云都曾有过降敌的经历。

一般来说,名将之所以会叛降,原因都是因为战败,或者放弃弱势的一方,去投奔强大的一方。

但也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王平。王平我们都知道,他是蜀汉后期的蜀国大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劝阻马谡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动。在马谡战败之后,还带着自己的部曲毫发无损的回蜀国。在汉中守卫的时候,痛击曹爽十万大军等等。王平本是曹操的人,却在汉中之战后,背叛了强大的曹魏,而去依附弱小的蜀汉,这又是为什么呢?

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故土难离

王平是蜀汉人,之后到了洛阳才投奔的曹操。而曹操在汉中大战中战败过后,由于四年故土,王平才投入了刘备的怀抱。

2.在曹操的手下的时候不受重用

都知道,曹操手下的能人很多。王平显然不是最出类拔萃的一个。王平虽然懂得军法,但文化程度不高。曹操手下人太多了,所以顾不上他。他投奔曹操知乎,只当了个小小的校尉。而王平却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于是便舍弃了曹操,投往更弱小的刘备。

3.被魏军抛弃

王平在当时魏军中,地位很低,以至于他掉队了都没人能发现。在这种情况下,投奔曹魏就显得毫无意义,自己的才华的得不到发展。于是他便开始转投刘备。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能得出结论,王平放弃曹操,投奔刘备,很多都是因为各种无奈和被轻视。其实他自己心里,也不一定是愿意的。但蜀汉给了他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所以说,这个主公没有投错!

标签: 汉中之战三国

更多文章

  • 汉武盛世有哪些国情变化汉武帝的汉武盛世持续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参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酎金夺爵、盐铁官营、汉武盛世、汉匈百年战争、丝绸之路、巫蛊之祸网络配图汉景帝死后,其子刘彻即位,即为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开疆拓土,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局面。在政治上,汉武帝加强皇权,首创年号,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

  • 汉武盛世文化具体表现 汉武盛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文化在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以其自身的雄才大略,创造了繁荣昌盛的汉武盛世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政权得到了巩固,汉朝文化的主流形态也有了雏形,自此便拉开了中国繁荣富强的帷幕,汉武盛世文化也从这里开始了。汉武帝刘彻剧照西汉的文化正是在汉武帝时代才出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转折的,比如兴太学,改

  • 性格分裂的汉武帝为什么会造就汉武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卫青,匈奴,,汉武盛世

    汉武帝一直以来都是一位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有人说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也有人说汉武帝在他当政之时犯下许多过错。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伟人、壮士、志士和圣者;他励精图治,苦铸大汉版图,他重用

  • 汉朝马邑之战 揭秘马邑之战的起因是什么(马邑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邑之战,马邑之围

    公元前133年汉朝马邑之战爆发。马邑之战又被称作马邑之围,也有人称马邑之谋。这场战役的目的是诱惑敌人进而歼灭敌军。是西汉汉武帝在位时,由王恢进言策划的准备消灭匈奴的大战。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载的那样:昔汉之王恢,欲徼一时之幸于匈奴,故为马邑之役,孝武许之,是恢欲奉诏以从事也。然后以谋出于恢,故

  • 喊破嗓子 “马邑之谋”的前身竟然是口水战(马邑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高祖,吕后,马邑之围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史记·平准书》汉朝自立国以来,最大的敌人便是北方的匈奴。初期,大汉还处于穷困潦倒、百废待新的阶段。面对匈奴不断来“打谷草”,汉高祖刘邦最开始采取的是以蛮制蛮的策略,想以武力解决边疆问题。但是

  • 马邑之谋: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第一次军事冒险(马邑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武帝,马邑之谋,汉景帝,马邑之围

    汉武帝在登基之初由于觉得时机不成熟,就同意了当时匈奴的和亲要求。然而根据《史记》记载,在这次和亲两年之后,汉武帝又突然在朝堂上宣布对匈作战,这个决定立刻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在朝堂上,以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以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围绕着战与不战的问题又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那么主和派和主战派将会展开怎样的唇枪舌

  • 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双方兵力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法国,奥地利

    穆尔所率英军自科鲁尼亚撤走之后,拿破仑便以为他已排除了英军再次干涉西班牙的一切可能性。诚然,葡萄牙仍有待征服,但此事可以放在彻底打败奥地利以后再说。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竭尽全力攻占奥地利首都。通往维也纳的捷径是经由多瑙河谷。1805年,乌尔姆大捷之后,他就是由此打到维也纳的。穆尔所率英军自科鲁尼亚撤走

  • 法兰西第一帝国简介:拿破仑所创造的强大帝国(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法国,,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

    法兰西第一帝国(法文:Premier Empire français,下文所配外文均为法文)是拿破仑建立的一个君主制度国家,又被称拿破仑帝国,在19世纪的欧洲影响甚大。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cais),结束法国执政府的

  • 英雄不死!拿破仑临终前的一句话让世人动容(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拿破仑,英雄,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

    生命如火,终将熄灭,再伟大的历史人物,也逃脱不了死亡的结局。但面对死亡,一些人的言行足以让世人们动容,那位曾经显赫一时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就是最好的例子!1815年8月,在英国军队的看押下,历经两个月的艰难航行,拿破仑抵达了他生命的终点、“大西洋上明珠”---圣赫勒拿岛。曾经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

  • 瓜岛争夺战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损失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瓜岛争夺战,美国

    在瓜岛的地面作战中,美军参战兵力最多时达到6万人,阵亡1592人,负伤4200余人,日军投入瓜岛的陆军兵力约3.6万,战斗中阵亡约1.4万人,因伤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余人,合计死亡近2.38万人,还有1000余人被俘。为争夺瓜岛制空权而进行的空战中,美军仅驻瓜岛的“仙人掌航空队”海军陆战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