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威瑟堡行动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威瑟堡行动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72 更新时间:2024/2/21 9:53:59

相关背景

自1939年春,英国皇家海军总部便将斯堪的那维亚视为将来与德国开战时的潜在战区,英国的伯伦政府不愿再次在欧洲大陆上开战,认为会重蹈一战覆彻,所以开始考虑使用封锁战术间接削弱德国,德国工业非依赖来自瑞典的铁矿,这些铁矿主要经由挪威纳尔维克港瑞典吕勒奥运输,其中纳尔维克港冬天不会结冰,因此可全年无休供应铁矿。

1939年10月,德国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上将,与希特勒讨论挪威若出现英国基地的危险,以及在英国之前夺取这些基地的可能,海军认为取得挪威除了可控制其附近海域,也可作为未来对英国作战的基地,不过因为当时陆空军对此不感兴趣,因此希特勒只表示作战重心将集中在低地国家。1940年1月底,英国战争内阁的新成员温斯顿·丘吉尔提议在挪威海域布雷,这可迫使运矿船更深入北海,英国皇家海军就可在此拦截,不过此提案被鸽派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否决,因为害怕来自中立国家如美国的负面反应。1939年11月~1940年1月,苏联和芬兰的冬季战争爆发,因外交环境改变,丘吉尔再次提出他的布雷计划,但再次遭到否决。

1940年2月,英国和法国开始计划援助芬兰,他们计划将部队登陆在挪威的纳尔维克,然后穿越瑞典进入芬兰,这也将使盟军得以占领瑞典的铁矿区,这个计划获得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的支持,他们希望获得挪威的合作,这样可以解决一些法律问题,但此二国发出的严厉通告只得回负面反应,远征计划仍然继续进行,但因芬兰在1940年3月求和导致理由消失。

计划阶段

1939年2月14日,在相信盟军可能威胁铁矿来源后,希特勒下令国防军最高统帅部草拟入侵挪威计划,此草拟计划只预计投入一个师的兵力。

在1940年1月14日-19日,德国海军研究出草拟计划的加强版,他们决定有两项关键要素,第一是偷袭,以减少挪威的抵抗和英国的干预,第二是用军舰,而非较慢的商船,运送部队,这使得同时占领所有目标成为可能,因为运输船受到航程限制。新计划将投入一个军的兵力,包括一个山地师,一个空降师,一个摩托化步兵旅,和两个步兵师,这些部队的任务目标是:

1、挪威首都奥斯陆及周边城市。

2、卑尔根

3、纳尔维克

4、特罗姆瑟

5、特隆赫姆

6、斯塔万格

此计划亦要求快速捕获丹麦和挪威的国,希望可以因此迫使对方投降。

1940年2月21日,行动指挥权交给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特将军(Nikolaus von

Falkenhorst),他在一战时曾在芬兰作战,因此熟悉极地作战,不过他只有地面部队的指挥权,虽然希特勒是希望统一指挥。

1940年1月27日,最终的计划被命名为威瑟堡(Weserübung),由德国第21军团领军,其内包含德军第三山地师和另外五个步兵师,后者全部未曾上过战场,此计划的第一梯队包含三个师,剩下的留待第二波,有三个伞兵连用于占领机场,德军第二山地师后来也被加入作战。

原计划是入侵挪威和以外交手段取得丹麦机场,但希特勒在1940年3月1日指示两者皆入侵,这是因为德国空军以防空预警为由坚决要求占领战斗机基地,为了入侵丹麦而编成的第16军,包含2个步兵师和第11摩托化步兵旅,整个行动将由空军第10军支援,由大约1000架各式飞机组成。

前奏

在1940年2月时,英国皇家海军的的哥萨克号驱逐舰(HMS

Cossack)违反挪威中立在北欧的挪威领海登上同样违反挪威中立的德国运输舰尔特马克号(Altmark),并释放约300名英国战浮,希特勒视此为英国有意违反挪威中立的明显讯号,因此更坚定了侵略的决心。

1940年3月12日,在苏芬战争已进入尾声时,英国终于决定派遣远征军前往挪威,远征军在1940年3月13日开始上船,但因冬季战争的结束而被叫回且行动取消,作为替代,英国内阁决定开始在挪威海域布雷,然后再登陆部队。

第一批德国侵略船团在1940年5月3日出发,一艘英国驱逐舰在1940年5月8日开始在挪威海域布设第一颗水雷,1940年5月9日德国的入侵开始。

标签: 威瑟堡行动德国

更多文章

  • 徐州会盟事件简介,越国北上会盟诸侯(春秋四大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州会盟,春秋四大会盟

    徐州会盟,指的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北上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地区会盟诸侯,确定霸主地位的历史事件。吴王阖闾在孙武、伍子胥的帮助下,看到了争霸的希望,但在会稽山下,功败垂成,被越国射死,其子夫差时刻不忘复仇,终于在夫椒大败勾践,使得飞扬一时的越王成为自己的马夫。正当夫差黄池纵横天下之时,国都姑

  • 黄池之会简介,历史上的黄池之会是什么样(春秋四大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黄池之会,春秋四大会盟

    吴国服越国后,成为东南无与匹敌的强国,遂北上中原与诸国争霸。夫差趁齐景公新死,伐齐,在艾陵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军沿水路北上,会晋定公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路南),欲争中原霸主之位。”。《东周列国志》记载晋提出吴先歃的明确条件:吴必须去王号,称公。于是夫差去王号改称“吴公”,主盟黄池大会。

  • 践土之盟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经过,践土之盟简介(春秋四大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践土之盟,春秋四大会盟

    周襄王命令王室大臣尹氏、王子虎和内使叔兴父策命晋文公为“侯伯”,还赏赐给晋文公许多东西,其中有“大辂”、“戎辂”两种车辆及车辆上的服装和配备、红色的漆弓一件和一百个红色箭镞、一千个黑色箭镞。此外,周襄王还赏赐称为“虎贲”的勇士三百人给晋文公。周襄王给晋文公的命辞是“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意

  • 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两次葵丘会盟登上人生顶峰(春秋四大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时期霸主齐桓公,春秋四大会盟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的第六年,诸侯们学着这次

  •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为什么要杀戮功臣(徐州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越王勾践,徐州会盟

    文种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谋略家,文种和当时的武将范蠡一起帮助越王打败了吴国成就了越王的霸业。可惜的是越王在打败吴国以后赐死了文种,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害死了文种呢?网络配图越王打败吴国以后大将范蠡便辞官不做了,据说是领着美女西施隐居到了别国。范蠡临走之前劝说文种和他一起辞官,因为范蠡认为越王勾践是一

  • 帝王越王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尝胆(徐州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帝王,徐州会盟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已经是尽人皆知了。这个历史故事说的是:传说在春秋时期的一场战争中,吴国打败了越国,吴军把越王勾践包围在会稽山上,致使越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忍辱求和。从那以后,越国成为吴国的臣国,并受控于吴国。越王勾践像奴隶一般在吴国宫中服役3年,后来吴王免去了勾践的罪,让他回国去了。为了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介绍 勾践尝粪的故事(徐州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徐州会盟

    司马迁史记里详细记录了勾践复国,灭吴的过程,以及越国后代到臣服楚国所发生的事,范蠡离去以后的生活。这篇文章为越王勾践世家。勾践所用的剑先交代了越国的由来,勾践的祖先,以及吴越先前的恩怨。接着详细讲述了越国怎么被吴国打败,越王败后如何重新谋划复仇的过程。文中勾践问范蠡,夫差杀了伍子胥,周围都是阿谀奉承

  • 胡志明战役简介 胡志明战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统一,抗美救国,越南战争,胡志明战役

    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军队和游击队解放西贡――嘉定市,获得了“胡志明战役”的完全胜利。“胡志明战役”,是越南南方军民在抗美救国战争中完全解放越南南方的一次历史性战役。战役背景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上任后,继续对越南北部实施了大规模轰炸,北越军民凭借坚韧

  • 1975年4月4日北越发动对南越总攻击——胡志明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胡志明战役,越南统一,西贡南越军队,日内瓦协议,美国

    1975年4月4日北越发动对南越总攻击的胡志明战役,当时北越第一军迅速自北越袭奔南越,使用压倒性力量,导致西贡南越军队失去战斗力并完全瓦解。 1975年4月2日北越军第一军团第299工程师旅使用渡轮过河南下西贡开始进行统一越南的胡志明战役。1975年4月7日,第一军团越过越南传统的南北分界海云关。1

  • 越南战争终结战——胡志明战役 而残忍程度让世人所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越南战争,美国,胡志明战役,尼克松

    众所周知,越南战争最终以美国的完全失败告终,最终南越也迅速被北越统一收复。胡志明战役则是越南战争终结战,而且残忍程度也为世人所忌惮。1975年4月30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即北越)军队和游击队解放西贡――嘉定市,获得了“胡志明战役”的完全胜利。“胡志明战役”,是越南南方军民在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