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察里津战役:斯大林的辉煌将其变成了斯大林格勒

察里津战役:斯大林的辉煌将其变成了斯大林格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24 更新时间:2024/1/22 12:13:43

1918年7月底至8月初,克拉斯诺夫将军的哥萨克白卫军(步兵骑兵近4.5万名、火炮150门、机枪610挺)首次进攻察里津,以便与叛乱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乌拉尔斯克和奥伦堡的哥萨克白卫军会合。察里津地段的苏维埃军队(步兵和骑兵约4.2万名、火炮120余门)由数支零散的部队组成。战斗力最强的是在德国占领军逼攻下自顿巴斯撤到察里津的乌克兰第3、第5集团军的几支部队。在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7月22日成立,斯大林任主席,伏罗希洛夫和米宁任委员)的领导下,为组织城市防御做了大量工作:新组建了几个师,建立了一些工人支队,采取了巩固后方的措施,7月24日,将察里津地段的军队分成三个地段(乌斯季梅德韦杰茨基、察里津和萨利斯克),建立了预备队,在该城近接近地构筑了野战工事:2—3道掩体,并在环城铁路支线(经古姆拉克、沃罗波诺沃和萨利普塔,长约40公里)外围架设了铁丝网,调来了伏尔加河区舰队以确保察里津的防御。

白卫军依仗骑兵优势,于7月底攻占了托尔戈瓦亚和大克尼亚热斯卡亚两镇,从而切断了察里津与北高加索的联系。8月初,菲茨赫拉乌罗夫将军的集群夺取了叶尔佐夫卡和皮丘任斯卡亚,在察里津以北逼近伏尔加河,破坏了察里津与莫斯科之间的交通。8月18—20日,马蒙托夫将军的骑兵集群在中央方前出到察里津近接近地。苏维埃军队依托筑垒阵地,运用炮兵,尤其是装甲列车的炮火,于8月20日以突然突击打破了敌合围正面,于8月22日解放了叶尔佐夫卡和皮丘任斯卡亚。8月26日—9月6日,苏维埃军队全线反击,哥萨克白卫军被赶到顿河右岸,死亡和被俘约1.2万人。

9—10月间,苏维埃军队指挥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察里津的防御。卡梅申方向和察里津方向的军队(步兵和骑兵约4万名、火炮152门、机枪200挺、装甲列车13列)合编为第10集团军(司令为伏罗希洛夫)。1918年9月22日,克拉斯诺夫的军队(步兵和骑兵6万余名、火炮约200门和机枪400挺、装甲列车8列)第二次进攻察里津。他们对第10集团军南翼实施主要突击,企图切断察里津同斯特拉罕和北高加索的联系,而对北翼则实施引诱突击。哥萨克白卫军于10月2日和8日先后夺取格尼洛阿克萨伊斯卡亚镇和京古塔镇,并渡到伏尔加河左岸,对苏维埃军队的后方造成威胁。到10月15日前,敌人接连占领了察里津近郊的萨列普塔、别克托夫卡、奥特拉德诺耶等地。为歼灭敌军,第10集团军指挥部在环城铁路沿线集中了数列装甲列车和由21个炮兵连(火炮共约100门)组成强大的炮兵群,以密集火力给敌人造成了重大损失,使战局发生了有利于苏维埃军队的转折。从北高加索开来的“铁师”(师长为日洛巴)和伏尔加河区舰队从南面发起的突击,以及苏维埃第8、第9集团军从北面(沿波沃里诺,巴拉绍夫方向)发起的突击均起了重要作用。10—11月间,第10集团军进行了反攻,克拉斯诺夫的部队被逐到顿河西岸。

1919年1月1日,克拉斯诺夫第三次进攻察里津。到1月月中前,白卫军攻破第10集团军(1918年12月26日起司令为叶戈罗夫)的顽强防御,再次对该城形成了半圆形包围。1月12日,他们在察里津以北发起突击,夺取了杜博夫卡。为消除这一威胁,苏维埃军队首长被迫从南部防御地段抽调骑兵混成师(师长为杜缅科)抗击突入之敌。克拉斯诺夫白匪乘南段防御空虚之机,于1月16日夺取了萨列普塔。但这是克拉斯诺夫的最后一次胜利。1月14日,杜缅科师将白卫军逐出杜博夫卡,并突破敌军正面。该师各部在布琼尼(接任患病的杜缅科为师长)指挥下对敌后方实施深远的袭击。从北部转入进攻的第8、第9集团军对哥萨克白卫军察里津集团的后方造成了威胁。2月中旬,克拉斯诺夫被迫退却。

更多文章

  • 斯大林妻子突然开枪自杀之谜:斯大林老婆为何自杀(察里津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斯大林,察里津战役

    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死亡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所有人的头上,尤其是斯大林。他至死也不明白妻子为什么会自杀,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愤怒渐渐平息,渐渐有了怜悯之心,而且怀念使得他将二人幸福生活在一起时的照片放大并挂满了克里姆林宫的住宅和孔策沃别墅里。1932年11月8日夜里,斯大林的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自杀

  • 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第三阶段的详细情况是怎样?苏军进行了哪些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国

    (9月7日 – 10月2日)在9月7日至9月14日的一个星期,苏军再次得到增援,并正准备再次进攻。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下一个目标是主要城市斯摩棱斯克、维捷布斯克和奥尔沙。该行动于9月14日与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夫尔进攻行动(Смоленско - Рославль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

  • 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第二阶段发生了什么?双方攻势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国

    (8月21日 – 9月6日)8月中,东部战线的情况已经为之一变,原因是苏军展开了全面进攻,由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攻势行动(Белгородско-Харьков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奥泽洛夫·鲁缅采夫行动)(операция "Румянцев" - 03-23

  • 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第一阶段的战况怎样?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二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国

    (8月7日 – 8月20日)主要突破经过一天的侦察,其目的是确定德军是否选择撤回或不在第一组战壕上,进攻在1943年8月7日上午6点30分展开(最初的炮轰在早上4时30分开始)及向罗斯拉夫尔突破。三支参加该攻势的军队(大部分由西方面军指挥)是:在苏联第5集团军、第10近卫集团军和第33集团军。然而,

  • 博克施道夫战役:普鲁士的神奇逆转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博克施道夫战役,德国

    尽管在托尔高战役中击退了道恩率领的奥地利萨克森联军,但是腓特烈的精锐部队也丧失殆尽。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损失,在这场战役结束后双方都无力再战,各自退回营地修整,补充部队准备来年再战。整个1761年,腓特烈一直避免与奥地利正面冲突,只是利用小部队占领各处的领地,收集后勤和战略物资。他利用

  • 博克施道夫战役: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恩恩怨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博克施道夫战役,德国

    博克施道夫战役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这场战役双方各损失两千人左右,损失不大,但是迫使奥地利元帅退回奥地利境内,西里西亚被普鲁士收入囊中。1763年签订和平条约。1762年1月,俄国女沙皇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去世,其侄彼得三世上台。彼得三世对普鲁士皇帝十分友好,主动

  • 博克施道夫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博克施道夫战役,俄国

    博克施道夫战役(Battle of Burkersdorf)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普鲁士指挥官为腓特烈大帝,奥地利为道恩元帅。以普军胜利作结。此战规模不大,奥军损失两千多人,普军1,600人。但是在战略上,这场战役迫使道恩放弃了Schweidnitz要塞防务退回奥地

  • 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名将之一——腓特烈二世,腓特烈二世的历史事迹及成就(博克施道夫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腓特烈二世,博克施道夫战役

    腓特烈二世(德语:Friedrich II;1712年1月24日-1786年8月17日),又译弗里德里希二世,后世尊称其为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是普鲁士王国国王(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欧洲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还是一名作家、作曲家。腓特

  • 关于格拉沃利讷海战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格拉沃利讷海战,英国

    精疲力竭的西多尼亚公爵直接返回了他的庄园:李卡尔德的旗舰抵达了毕尔巴鄂港,但他却在几周后死去。很快,无敌舰队失败的消息传到了腓力二世的王宫。据说他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应该感谢上帝,使我具有这样大的权力,假使我愿意的话,我可以很容易地再建立一支舰队。只要源头不断,那么一道流水虽然有时会被

  • 格拉沃利讷海战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格拉沃利讷海战,英国

    波折的征途1588年5月9日早晨,停泊在里斯本港内的无敌舰队的所有船只,纷纷拔锚起航,一艘艘通过贝伦塔,沿特茹河而下。但是越来越强的西风正从海上向河口方向刮来,舰队不得不再次在河口附近的城堡跟前抛锚待机。强烈的西风不停地刮着,无敌舰队就那样停泊在特茹河口20余日,寸步未移。腓力二世把一份最新情报和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