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婆罗洲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婆罗洲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11 更新时间:2024/2/15 3:45:47

婆罗洲战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西南太平洋战区最后一场主要军事行动,在一系列由5月1日至7月21日期间的两栖登陆行动中,由莱斯里·莫希德陆军中将指挥的澳大利亚第1军攻击占领该岛的日本军队,盟国的海空军力量,主要是由托马斯·卡森·金凯德指挥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澳大利亚第1战术航空队及美国陆军航空军第13航空队亦在此战役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在战役中受到在婆罗洲东南部由铃木卓麻少将的日本陆军及日本海军及在西北部由马场正郎陆军中将指挥的日本第37军的抵抗。

虽然该战役当时在澳大利亚受到批评及在以后时间被认为是没有意义或浪费士兵的生命,它仍然达到一系列目的如增强对占领荷属东印度大部份地区的日军的孤立、攻占主要石油供应地区释放盟军战俘,当时这些战俘的处境已十分恶劣(参见山打根死亡行军及峇都令当集中营)。

盟军在婆罗洲一系列行动计划代号为双簧管及是属于蒙特克莱尔行动的第2阶段,该行动的目的是消灭当地的日军及收复荷属东印度、菲律宾南部及英属婆罗洲北部,蒙特克莱尔行动的第1阶段,代号为胜利,目的是在菲律宾的彭内岛、宿务岛及内格罗岛登陆及已在1945年中完成。

这些行动最终亦是澳大利亚军队对日本的最后一系列行动。

盟军的企图是夺取石油资源并为进攻爪哇取得前进基地。

婆罗洲是加里曼丹岛的旧名称,该岛是世界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分属于三个国家的岛屿。这三个国家分别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莱。其中,印尼的四个省占全岛总面积的2/3,为最大的一部分,马来西亚(有沙巴和沙捞越两州)次之,文莱只占一小部分。面积为743,330平方公里。婆罗洲岛位于东南亚,且处于岛屿东南亚的中心部分。婆罗洲岛四面环海,海岸线长达1440公里。东北部是苏禄海,东部有苏拉威西海及加锡海峡。南部是爪哇海及卡里马塔海峡。西部,北部是南中国海。山脉从内地四外伸展,东北部较高,有东南亚最高峰基纳巴卢山,海拔4102米。地形起伏和缓,雨量丰沛,多分头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经济开发限于河流下游及海滨地带,主要城镇多在河口内侧。地下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煤、金刚石、铜、金等。农产有稻米、橡胶、胡椒、西谷、椰子等。陆上交通以公路为主。大河多能通航。石油及铜矿开采和伐木业重要。

标签: 婆罗洲战役日本

更多文章

  • 菲律宾海海战双方兵力如何?双方投入了哪些武器(婆罗洲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菲律宾海海战,美国,婆罗洲战役

    美国第五舰队总司令: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海军中将 旗舰:印第安纳波利号重巡洋舰(CA-35) 下辖第51特遣舰队(TF-51)、第58特遣舰队(TF-58)第58特遣舰队总司令:马克·米契尔海军中将 旗舰: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USS Lexington,CV-16)第1支队:克拉克海军少将(Rear

  • 康布雷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康布雷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布雷战役,英国,德国

    康布雷战役(Battle of Cambrai) 1917年11月20日-12月6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和德军在康布雷(法国北方北部省一城市,位于斯海尔德河畔)地域进行的一次交战。背景英国第三集团军指挥官,朱利安·宾爵士将军于1917年9月中旬奉命组织一次攻势,以把德军的兵力从伊普雷防区引开

  • 德军总参谋长——埃里希·冯·法金汉的生平经历(康布雷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埃里希·冯·法金汉,德国,军事家,上将,康布雷战役

    埃里希·冯·法金汉(德语:Erich von Falkenhayn,1861年11月11日-1922年4月8日),又译为埃里希·冯·法尔肯海因或埃里希·冯·法尔根汉,德国军事家、步兵上将,1914年至1916年间任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于1896年至1903年在中国服役,参与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

  • 改变整个世界命运的暴君:一战发起者威廉二世(康布雷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普鲁士,俾斯麦,罗恩,康布雷战役

    德皇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 von Deutschland (1859年1月27日—1941年6月4日) ,德意志帝国皇帝(1888-1918),他继承了一个欧洲最强大的帝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聪明的头脑,当其盛时,一言一行都足以震动寰球,在声势显赫日丽中天的统治三十年后,却被总参

  • 马金环礁战役中两艘潜艇分别叫什么?规格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金环礁战役,美国

    “舡鱼”号“舡鱼”号(V-4,以后改称为“舡鱼”,SS-166)艇长381英尺,宽33英尺6英寸,水上排水量3128吨,水下排水量为4164吨。它是美国海军在核动力潜艇出现之前建造的最大吨位的潜艇,也是美国潜艇中唯一一艘特别设计的布雷潜艇。1925年5月开始铺设龙骨,1928年4月加入现役。艇首有4

  • 马金环礁战役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金环礁战役,美国

    1942年6月3至6日,日本进攻中途岛败北,损失四艘主力航母,太平洋战场形势逆转。渴求掌握战争主动权的美军也及时提出了在太平洋展开“防御性进攻”的战略方针,准备给日军以回击。当年3月初,日本在占据了新几内亚后,又于5月至7月间占领了南太平洋上的所罗门群岛,并准备在该群岛南端极具战略价值的瓜达尔卡纳尔

  • 关于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的评价如何?对美军有着怎样的影响(马金环礁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美国,马金环礁战役

    双方死伤整个战役中美军总计阵亡失踪1771人,负伤2243人。吉尔伯特群岛日军守备部队6400人,除251人被俘外,全部被歼。日军作战日军对美军的战略进攻方向完全判断错误,当美军对吉尔伯特群岛的作战开始后,既缺乏必要反击准备,又因为航母已返回本土而无法掩护水面舰艇出战,只能依靠航空兵和潜艇组织反击。

  • 德国一战失败的原因:小毛奇更改了“施利芬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小毛奇,一战,施利芬,,施利芬计划

    “日子一天天过去,对时间的消逝已经麻木,进攻、防御、反击交替,尸体在堑壕间如山丘般隆起。”这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名著《西线无战事》中的片段,它再现了吞噬无数生命的堑壕战景象。这种“绞肉机战斗”之所以会出现,与1914年德法马恩河会战的结局密切相关——谋求速胜的德军无力攻破法军在巴黎附近的马恩河防线

  • 施利芬计划:一个差点改变世界的临终遗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施利芬计划,一战,德法,

    1870年,路易·拿破仑皇帝的法国政府,在对普鲁士的战争中惨败。普鲁士人在法国共同边境的战斗中摧毁了法军,然后长驱直入,包围并攻陷了巴黎。为了消除任何未来的来自法国的军事威胁,新统一的德国吞并了阿尔萨斯,和包括要塞城市梅斯在内的洛林的一部分。法国军事工程师沿着240公里法德边界的四个城市为中心,构筑

  • “施利芬计划”:狭隘军事主义是如何毁灭世界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施利芬计划,一战,毛奇

    1913年1月4日,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伯爵在柏林家中去世。此时离大战爆发还有14个月。79岁的老元帅并未像他的伟大前任毛奇伯爵一样,在垂暮之年思考“高于世间理性的上帝的和平”,他睁开高度近视的眼睛,留下一句简短的遗言:“务必加强右翼!”清瘦、忧郁、沉默寡言,从未作为统帅指挥过一场真正的会战,施利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