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朝政权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区别(厂卫制度)

大明朝政权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区别(厂卫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332 更新时间:2023/12/23 5:03:04

凡事关于大明朝的电视剧,几乎都会有东厂和西厂出现,东厂和西厂是纯粹的特务机构。只有他们的头目(提督)是太监,下面的番子也就是一般的衙役。锦衣卫是皇帝的护卫亲军(卫队),只有它的下属机构“镇抚司”可以侦查办案。他们并没有特定的隶属关系(相反可以互相牵制)。可是皇帝昏庸的时候,经常让东厂的提督太监权力膨胀,插手动用镇抚司去做事。

谈到明朝,可能大家记忆最深的就是它的恐怖政治了,而作为恐怖政治的代言人——锦衣卫与东西厂,则更是大大的有名。但长久以来,人们对这三个机构的历史、职能等都不太清楚,在很多小说、电视剧中常常把它们当作幕后黑手、特务组织等随便地搬来搬去。其实东厂和锦衣卫是有较大区别的,而西厂更是前后只存在了不到十年。

一、东厂

东厂的发明者是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侄子的皇位后,朱棣的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中,一方面,建文帝未死的流言不是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为了巩固政权,朱棣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但他觉得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在朱棣起兵的过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过很大力(如著名的郑和、道衍),所以在他心目中,还是觉得宦官比较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

就这样,在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建立了一个由宦官掌领的侦缉机构,由于其地址位于东安门北侧(今王府井大街北部东厂胡同),因此被命名为东厂。东厂的职能是“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明末,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主和厂督,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除此以外,东厂中设千户一名,百户一名,掌班、领班、司房若干,具体负责侦缉工作的是役长和番役,役长相当于小队长,也称档头,番役就是我们俗称的番子。

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朝廷会审大案、锦衣卫北镇抚司拷问重犯,东厂都要派人听审;朝廷的各个衙门都有东厂人员坐班,监视官员们的一举一动;一些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塘报,东厂都要派人查看;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东厂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相比锦衣卫必须采用奏章的形式进行汇报,要方便的多。

东厂府衙的布置比较搞笑,大厅旁边的小厅,供着岳飞的雕像,厅右的影壁上,刻着胰式芏案的故事。历届东厂厂主的牌位,供奉在大厅西侧的祠堂里,堂前还有一座“百世流芳”的牌坊。可惜东厂人员的所作所为与他们这些偶像实在相差太远,东厂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里面活动,并非完全为朝廷办事,更多的是为自己谋私利。他们常常罗织罪名,诬赖良民,之后就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到了明中后期,东厂的侦缉范围甚至扩大到了全国,连远州僻壤,也出现了“鲜衣怒马作京师语者”,搞的举国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则是后来居上。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在宦官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二、西厂与内行厂。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先是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一个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甚至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不轨。虽然李子龙和他的党徒最终被锦衣卫一网打尽,但宪宗由此深感侦刺力量的不足。于是他身边机灵的小太监汪直被选中,派往宫外打探消息。汪直抓住了这个机会,到处捕风捉影,搜罗了不少所谓的“秘密消息”报告给了宪宗。宪宗认为这些消息很有价值,对汪直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要他继续做下去。

几个月后,宪宗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首领便是汪直。西厂厂址设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的军官主要从禁卫军中选拔,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

西厂成立,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的构置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之后当然就是严刑逼供,争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在这种情况下,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学士商辂(就是那个连中三元的人才)为首的辅臣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

但没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觉得没有安全感,一个奸臣戴缙在得知皇帝心思后,主动上书,大肆吹捧汪直。宪宗大喜,立刻恢复西厂,废与开之间,只相隔一个月。汪直复出后,更加严酷地办案,戴缙也得以升职。

在此后的五年里,汪直领导西厂又办下了无数“大案”,将反对自己的朝臣如商辂、项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权势也达到了极点。但俗话说:“物极必反”,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东厂也随之解散。几年以后,汪直在失意中死去。

到了宪宗的孙子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由太监谷大用领导。好笑的是,西厂与东厂虽然都受刘瑾的指挥,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合作,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本人直接统领,其职能与东西厂一样,但侦缉范围更大,甚至包括东西厂和锦衣卫。一时间,锦衣卫、东西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平存,缇骑四处,天下骚动。直到五年后,刘瑾倒台,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和内行厂。

西厂作为一个临时产品,就这样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最后谈一个题外话:皇帝与宦官的关系。大家一定对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皇帝都要重用宦官感到不解。其实从广义上讲,宦官这个群体也可以算作官僚机构的一部分,而且他具有很多士大夫阶层所不具备的优点:

首先,宦官是皇帝的家奴,身处内宫,和皇帝沟通起来更加方便,也更揣摩皇帝的心事。

其次,宦官本身是阉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皇帝,所以他们在为皇帝办事的时候往往更忠心,更替皇帝着想,不象士大夫阶层,往往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有时不太买皇帝的帐。

第三,宦官并非目不识丁的粗人,相当数量的宦官文化水平并不抵,他们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完全可以胜任,也不会向一般文人那样有那么多异议。

最后,宦官是后妃与外界沟通的主要途径,后妃如果想对朝政施加影响,就必须与宦官联合。

总之,出于专制政权的内部需要,皇帝需要一个独立于官僚机构之外的势力供自己使用,而最为方便的就是宦官。所以,只要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存在一天,宦官们就有他们的用武之地,虽然他们经常给朝政制造混乱,但任何一个聪明的皇帝都不会轻易舍弃这个有力的工具,这就是为什么宦官能够区别于外戚,在中国历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原因。

标签: 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厂卫制度

更多文章

  • 有限主权论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有限主权论的影响(勃列日涅夫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有限主权论,苏联,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主义

    有限主权论是60年代末苏联勃列日涅夫政府提出的一个说法,是有关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主张。这是一种霸权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已经过时,主张用"联合主权代替单一的国家主权"。这一政治主张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用。1968年8月,苏联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

  • 勃列日涅夫主义是什么?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内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勃列日涅夫主义,苏联,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主义(Brezhnev Doctrine)又称勃列日涅夫学说,指在1968年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前后,由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制定的一整套苏联对外扩张的理论。该理论采取进攻性战略,主要包括:军事上以美国为主要对手,战略重点在欧洲,将过去追求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改为力求取代美国,称霸世界,在苏联及华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是谁?他有哪些政绩(勃列日涅夫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苏联,勃列日涅夫主义

    勃列日涅夫时期,对苏联的经济历史遗留问题的改革从没有间断过。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个时期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和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对企业领导和工人的物质刺激作用。其实质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

  • 雷伊泰岛战役美军兵力如何?都有着什么装备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雷伊泰岛战役,美国

    雷伊泰岛战役是美军及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最大规模的登陆行动,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统领所有海陆空力量,由托马斯·金凯德海军中将的美国第7舰队提供海空支援,共有701艘船只,包括157艘战舰,金凯德的舰队将运送所有登陆部队上岸。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将协助美国海军,共有5艘战舰、

  • 雷伊泰岛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雷伊泰岛战役,美国

    对日本来说,能保持菲律宾群岛十分重要,它供应很多重要的天然资源特别是橡胶,同时它是控制了由日本到文莱及苏门答腊的海上石油供应线。对美国人来说,进攻菲律宾是孤立日本帝国在中国及太平洋军事力量的战略性步骤。而且,也关系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个人:2年前他离开菲律宾时承诺一定会回去及他坚持美国应有道德上

  • 菲律宾海海战战前发生了什么?双方有着哪些准备(雷伊泰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菲律宾海海战,美国,雷伊泰岛战役

    斯普鲁恩斯的第五舰队与特纳的联合远征军部队在进入该海域时即有效压制日军的航空兵力,6月13日斯普鲁恩斯虽然自潜艇部队收到获得日本舰队出动的情报,由于斯普鲁恩斯推断在17日前都不会与日本舰队接触,因此斯普鲁恩斯仍在14日指挥第五舰队主力第58特遣舰队其中的第1与第4支队前去攻击硫磺岛与小笠原群岛的父岛

  • 波兰波兹南事件持续了多久?波兰波兹南事件的具体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波兰波兹南事件,波兰,匈牙利

    波兹南事件(波兰文:Poznański Czerwiec(波兹南六月事件);英文:Poznań 1956 protests(波兹南1956年抗议运动)、Poznań 1956 uprising (波兹南1956年起义))是波兰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因发生在波兰

  • 波兰波兹南事件什么时候发生的?波兰波兹南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波兰波兹南事件,波兰

    波兹南事件(波兰文:Poznański Czerwiec(波兹南六月事件);英文:Poznań 1956 protests(波兹南1956年抗议运动)、Poznań 1956 uprising (波兹南1956年起义))是波兰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因发生在波兰

  • 波匈事件牵扯的是哪两个国家?波匈事件的起因(波兰波兹南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波匈事件,波兰,匈牙利,波兰波兹南事件

    波匈事件简介中提到波匈事件中的波是指波兰,匈指的是匈牙利。波匈事件发生在1956年这个多事之前,其导火线是波兰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大规模的骚乱。在苏联共产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召开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使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危害被揭露之后,不顾基本国情照搬苏联模式的

  • 波匈事件的最终结果:波匈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波匈事件,波兰,匈牙利,中国

    波匈事件简介中提到波匈事件中的波是指波兰,匈指的是匈牙利。波匈事件发生在1956年这个多事之前,其导火线是波兰西部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大规模的骚乱。在苏联共产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召开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使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及危害被揭露之后,不顾基本国情照搬苏联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