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三大组织:东厂、六扇门、锦衣卫 谁的权力最大?(厂卫制度)

明朝三大组织:东厂、六扇门、锦衣卫 谁的权力最大?(厂卫制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305 更新时间:2023/12/23 0:01:35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族封建朝,中央集权达到了新的高度,由于创立者朱元璋来自于草根阶层,所以对国家的统摄力格外关注,不仅废除了实行两千年的丞相制度,而且还设立了诸多神秘组织。这些神秘组织里东厂、锦衣卫和六扇门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设置,既独特又神秘,在现今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今天就来理一理这三大神秘组织来龙去脉和顺序排名。

锦衣卫设立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最初作为皇帝的十二个禁卫军卫所之一,掌管京城的守卫,相当于御林军,长官为指挥使。后来,朱元璋为了监视百官的动赋予了锦衣卫监察职责,下设南北两个镇抚司,从事搜集情报、缉拿抓捕和秘密刑狱等事宜,也就说锦衣卫同时拥有护卫、特务、刑罚三大职能。锦衣卫官员都是皇帝安排的亲信,他们虽然官职品级不高,但是他们是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对上到皇亲国戚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都给予致命打击。锦衣卫形同皇帝的左膀右臂实力之强,在洪武年间可以拉下除皇帝以外的任人,不管你官有多大千万不要惹锦衣卫,否则下场很惨。

东厂是明成祖朱棣设立的特务机构,因办公地点位于京师东华门旁边而且从事缉拿事宜而得名东缉事厂简称东厂。东厂的职能作用主要是缉拿要犯,东厂的官员多半是宫内的太监,最高长官由司礼监排名第二的太监担任,通常称为厂公或督主。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了打击建文党而在宫内设立东厂,由于东厂的长官是皇帝身边的太监而不像锦衣卫长官是外面的亲信,而且也是直接听命于皇帝,因此东厂的实际权力比锦衣卫还要大。到了明朝后期,东厂也有了刑狱,可以提审犯人。东厂的设立为宦官专政奠定了基础。

六扇门是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个组织,在官方它是三法司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合称,这些衙门里每道门都有三个门,每个门有两扇,所以总共有六扇,通常用六扇门指代朝廷三法司衙门。在民间六扇门显得非常神秘,它里面有朝廷捕快也有江湖的能人异士,上达朝廷下到民间,可以说是通天达地。六扇门常常辅助国家处理一些大案要案,其影响力巨大,在民间留下了威严之名。实际上,这六扇门就是一个辅助办案的组织。

锦衣卫、东厂和六扇门这三大组织中,论权力东厂最大,锦衣卫其次,六扇门跟它们不可相提并论;论职能锦衣卫最厉害,它的职能最全,东厂只能排第二,六扇门只有司法办案这个职能为最末;论在民间的影响力,东厂和锦衣卫都不如六扇门,毕竟它是跟普通百姓接触最多,锦衣卫因为也会下到民间查案而排第二,而东厂更多的是在政治上有影响故而排在最后。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内行厂到底有多可怕?明朝厂卫中权力最大(厂卫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内行厂,厂卫制度

    明朝是一个很有趣的朝代,也诞生了许多个历史第一,当然有好有坏,比较出名的如明朝的厂卫制度,历来让后人叹服。明朝建国后,朱元璋为了政治需要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是朱元璋创建的皇家卫队,负有侦察京师官民活动的职责,由指挥使主持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到明成祖朱棣后感觉锦衣卫已经不能完全照顾自己的统

  • 明朝的东厂是个什么厂 它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厂卫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东厂,朱棣,厂卫制度

    提到东厂,大家会不会首先想到的是这样。没错,东厂是明朝宦官机构,主要职能是侦查缉拿不法分子,威胁皇权的异端分子,是个直属于皇帝的特勤机构,素来以跋扈闻名。东厂跋扈到什么程度呢?他们有不经任何手续抓人,乃至杀人的特许权。东厂最跋扈的时代是魏忠贤掌权那会儿,目不识丁的东厂提督魏忠贤,还兼任司礼监秉笔太监

  • 大明朝政权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区别(厂卫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厂卫制度

    凡事关于大明朝的电视剧,几乎都会有东厂和西厂出现,东厂和西厂是纯粹的特务机构。只有他们的头目(提督)是太监,下面的番子也就是一般的衙役。锦衣卫是皇帝的护卫亲军(卫队),只有它的下属机构“镇抚司”可以侦查办案。他们并没有特定的隶属关系(相反可以互相牵制)。可是皇帝昏庸的时候,经常让东厂的提督太监权力膨

  • 有限主权论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有限主权论的影响(勃列日涅夫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有限主权论,苏联,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主义

    有限主权论是60年代末苏联勃列日涅夫政府提出的一个说法,是有关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主张。这是一种霸权主义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主权已经过时,主张用"联合主权代替单一的国家主权"。这一政治主张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用。1968年8月,苏联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

  • 勃列日涅夫主义是什么?勃列日涅夫主义的内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勃列日涅夫主义,苏联,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主义(Brezhnev Doctrine)又称勃列日涅夫学说,指在1968年侵略捷克斯洛伐克前后,由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制定的一整套苏联对外扩张的理论。该理论采取进攻性战略,主要包括:军事上以美国为主要对手,战略重点在欧洲,将过去追求的苏美合作主宰世界改为力求取代美国,称霸世界,在苏联及华

  •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是谁?他有哪些政绩(勃列日涅夫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苏联,勃列日涅夫主义

    勃列日涅夫时期,对苏联的经济历史遗留问题的改革从没有间断过。改革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使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个时期的改革主要是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改革管理体制、改进管理方法和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对企业领导和工人的物质刺激作用。其实质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内,有限地利用市场机制;以行

  • 雷伊泰岛战役美军兵力如何?都有着什么装备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雷伊泰岛战役,美国

    雷伊泰岛战役是美军及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最大规模的登陆行动,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统领所有海陆空力量,由托马斯·金凯德海军中将的美国第7舰队提供海空支援,共有701艘船只,包括157艘战舰,金凯德的舰队将运送所有登陆部队上岸。皇家澳大利亚海军将协助美国海军,共有5艘战舰、

  • 雷伊泰岛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雷伊泰岛战役,美国

    对日本来说,能保持菲律宾群岛十分重要,它供应很多重要的天然资源特别是橡胶,同时它是控制了由日本到文莱及苏门答腊的海上石油供应线。对美国人来说,进攻菲律宾是孤立日本帝国在中国及太平洋军事力量的战略性步骤。而且,也关系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个人:2年前他离开菲律宾时承诺一定会回去及他坚持美国应有道德上

  • 菲律宾海海战战前发生了什么?双方有着哪些准备(雷伊泰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菲律宾海海战,美国,雷伊泰岛战役

    斯普鲁恩斯的第五舰队与特纳的联合远征军部队在进入该海域时即有效压制日军的航空兵力,6月13日斯普鲁恩斯虽然自潜艇部队收到获得日本舰队出动的情报,由于斯普鲁恩斯推断在17日前都不会与日本舰队接触,因此斯普鲁恩斯仍在14日指挥第五舰队主力第58特遣舰队其中的第1与第4支队前去攻击硫磺岛与小笠原群岛的父岛

  • 波兰波兹南事件持续了多久?波兰波兹南事件的具体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波兰波兹南事件,波兰,匈牙利

    波兹南事件(波兰文:Poznański Czerwiec(波兹南六月事件);英文:Poznań 1956 protests(波兹南1956年抗议运动)、Poznań 1956 uprising (波兹南1956年起义))是波兰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针对波兰统一工人党政府的大规模罢工事件,因发生在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