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仗五丈原之战打法如何?结局怎样?

诸葛亮生命中最后一仗五丈原之战打法如何?结局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67 更新时间:2024/1/25 2:13:23

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被刻画出来的完人,诸葛亮(181年-234年

)应该算是在民间最有人气的完美的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发明家,并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固发展,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一提起他,就会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诗句。而这个诗句的背景故事,就是他这一生最后一仗病逝五丈原之仗。

在这一仗里大部分人认为诸葛亮输在了健康上,如果他身体健康也许就能打败司马懿的。但真的是如此吗?根据历史和演义资料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诸葛亮规划的这场战争吧。

第一步:在打这场战争之前,诸葛亮为了准备物资粮草筹划了三年,并同时让士民休养了三年。这期间诸葛亮鼓励发展农业,训练军队,制作木牛、流马为运载工具,派李恢运量集存在斜谷口,并修整斜谷囤积军粮和物资的仓库。

第二步:自斜谷直至剑阁,一连又下十四个大寨,分屯军马,以为久计。每日令人巡哨。并派遣使节前往吴国相约同时大举出兵。

第三步:234年二月,诸葛亮倾十万大军从斜谷出兵,用流马作为运输工具,进军占据五丈原,在兰坑处屯田。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军屯扎谷口。魏延为先锋,他距诸葛亮营地十里扎寨。共下五个大寨。

第一次进攻方向

第四步:魏延、马岱引兵渡渭水攻北原;吴班、吴懿引木筏兵去烧浮桥;王平张嶷为前队,姜维、马忠为中队,廖化张翼为后队:兵分三路,去攻渭南。全部败回。

第五步:诸葛亮率大军西行。转而进攻阳遂。因为城中有防备,所以诸葛亮的谋算没有成功。

第六步:五月,吴国败于魏国。诸葛亮将部队分作两部分,一部分就地开荒耕种,作为长期驻扎的基础。耕垦的兵卒杂居在渭河附近的百姓中间,百姓生活安定,军卒所种不谋私。蜀、魏两军相持一百多天。

第七步:八月,“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批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是月,亮卒于军中。

标签: 五丈原之战三国

更多文章

  • 兖州之战的过程 如何评价兖州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兖州之战

    兖州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和吕布发起的一场著名战役。相关史书都有记载关于兖州之战简介,通过兖州之战简介,有助于全面地了解兖州之战的起因、发展和结果。兖州之战发生于194年,截止于195年,是曹操在兖州和吕布等人发生的交战,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是战争结果最终以曹操获得胜利而告终。兖州之战而通过这次兖州之战

  • 为什么说白马之战是袁绍葬送自己的开始?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马之战,汉朝

    黄河在古代的水量比现在大,所以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这黄河是好几条河流,在古代的地图中,姬水和黄河是一条河的两个支流,咱们现在已经没有姬水了,现在的黄河就是沿着以前姬水的河道入海的,现在的黄河水量小了。但是以前是黄河在北从沧州入海,姬水在黄河以南,从东营入海。他们是在郑州分开的,现在这个地方叫小浪底,

  • 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奠定张辽人生巅峰中的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合肥之战

    合肥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这一期间的战役。合肥居于要地,孙军和曹军为了争夺合肥而前后发起了五次战争。曹操画像在曹操忙于官渡之战之时,认为刘馥有才能,封为扬州刺史,让他去稳定东南地区。于是刘馥受曹操之命,将合肥空城建设成了一座地理位置重要且非常繁荣的合肥新城。那时合肥于曹军而言极为重要,是他们

  • 张辽威震逍遥津并不是因为合肥之战击溃孙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辽,孙权,甘宁,合肥之战

    《三国演义》向爱扩写添事儿,不存在的大破八门金锁阵,写得有声有色;偏是张辽合肥之战,俩事儿合一了。比如,史传上有名的“八百破十万”,被罗贯中生吞掉不提,只描了“威震逍遥津”。按这场战,该分两段。公元215年夏秋之交,孙权会集大军围合肥。当日曹操不在,张辽、李典、乐进在合肥前线,擅自解读了曹操留的兵书

  • 潼关之战中许褚救了曹操四次,避免了历史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潼关之战

    曹操可谓是三国历史上重要性排第一的人物,三国的霸主,每一个都是从万千战场杀出来的,遇到的危险可谓是数也数不清。一个潼关之战,曹操便四次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如果没有许褚,曹操估计早已命丧战场,所以说,许褚避免了三国历史被改写。那么,许褚究竟是如何将曹操安全带出潼关呢?东汉建安16年,也就是211年,曹

  • 三国潼关之战曹操是如何取胜的?潼关之战的发生地点及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潼关之战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有哪一段能特别展现马超英勇善战的,那一定要说到潼关之战,因为这一段是有历史实据的战争。尽管这一战马超败走凉州,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一战的精彩程度。那么三国潼关之战的具体详情是什么样的?三国潼关之战是曹操、马超、韩遂等西方豪强之间产生的一场大战。曹操于208年的赤壁之战大败后,对于

  • 潼关之战中裸衣上阵的许褚和张飞相比孰强孰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许褚,张飞,潼关之战

    许褚投靠曹操之后就对曹操忠心耿耿,而曹操对于许褚数次的救命之恩和忠心也都表示了嘉奖,屡次给许褚加官进爵。身为曹操贴身保镖的许褚在潼关之战中裸衣上阵,与马超一战,难分胜负,给曹操制造了逃跑的机会,那么潼关之战中,许褚裸衣大战曹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许褚和张飞相比孰强孰弱呢?网络配图许褚和张飞谁猛许褚是

  • 壬申之乱的主角之一:弘文天皇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弘文天皇,日本,壬申之乱

    弘文天皇是日本第39代天皇,天智天皇的长子,被称为大友皇子、伊贺皇子,母亲原为伊贺国出身的采女。弘文天皇博学多识,有文武才干,深得天智天皇宠爱。671年(天智天皇10年)12月天智天皇病故后,大友皇子控制近江京,掌握皇权。672年(弘文天皇元年)与叔父大海人皇子(天武天皇)争夺皇位,发生壬申之乱。7

  • 日本古代最大规模的内乱:壬申之乱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壬申之乱,日本

    壬申之乱是发生在672年(天武天皇元年)的日本古代最大规模的内乱。一方是天智天皇的太子大友皇子(1870年被追封为弘文天皇),另一方是得到地方豪族相助而揭起反旗的天智天皇之弟大海人皇子(日后的天武天皇)。结果大海人皇子获胜,是日本历史上少见的叛乱者胜利的例子。672年(天武天皇元年)的干支纪年为壬申

  • 壬申之乱发生于什么时候?壬申之乱爆发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壬申之乱,日本

    壬申之乱是发生在672年(天武天皇元年)的日本古代最大规模的内乱。一方是天智天皇的太子大友皇子(1870年被追封为弘文天皇),另一方是得到地方豪族相助而揭起反旗的天智天皇之弟大海人皇子(日后的天武天皇)。结果大海人皇子获胜,是日本历史上少见的叛乱者胜利的例子。672年(天武天皇元年)的干支纪年为壬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