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德波战争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德波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德波战争的详细过程是怎样的?德波战争的结果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1/1 5:36:27

战争经过

1939年8月23日,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赶到克里姆林宫会见斯大林。当晚,双方便签署了一经签字立即生效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达成了共同瓜分波兰的秘密议定书。希特勒暂时免去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他要放手对付波兰了。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

正式开战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轰炸机群呼啸着波兰境内飞去,目标是波兰的部队、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波兰人尝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打击。波兰城市和港口遭到德国战机的轰炸,首都华沙也未能幸免。约1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空中和地面的紧密配合使波兰乃至整个世界第一次领教到了"闪电战"的利害。

波兰惨败

波兰军队猝不及防,不到48小时,波兰空军就被摧毁。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来不及撤退的重型装备当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很快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

英国方面

开战后,波兰驻英国大使迅速致电英国政府,报告波兰受到空袭。德国大使否认了轰炸的事实,但不久就被官方证实。英国国乘车前往唐宁街造访了首相张伯伦,在首相夫妇开车到达众议院之际,议会正在进行最后的讨论,决定对纳粹统治的头目开战,而不是对德国人民开战。

记得一年前,英国还认为只要满足希特勒的要求就能够避免战争,首相张伯伦一直认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欧洲战争。当时他对英国民众说:"在我看来,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顺利解决只是欧洲寻求和平举措的一个前奏。今天早上,我还同德国总理希特勒进行了谈话,这就是我们共同签名的件。"但是,一年后,张伯伦首相渴望在任期内维持和平的梦想就被打破了。

此刻,英国准备参战,英国国王脱掉了皇家盛装,穿上了空军制服。丘吉尔也加入了战时内阁,整个国家都为他能把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再次奉献给国家而感到高兴。军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儿童都撤离了伦敦。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保证,否则英国将向德国宣战。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了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但希特勒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国正式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突破波军防线后,以每天50至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波兰人进行了顽强抵抗,战马与坦克搏斗,步枪与火炮对抗,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挣扎中,上演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大屠杀。

而另一边,英、法两国虽然在西线陈兵百万,却始终在工事背后,按兵不动,宣而不战。这场所谓的战争后来被称为"奇怪的战争"或"静坐战"。丘吉尔事后讥讽道:"巴黎和伦敦以为坐着就能把那笔债躲过去。"

9月6日,波兰政府仓惶撤离华沙,迁往卢布林。9月8日,德国装甲师到达华沙外围。9月17日,大局已定,波兰彻底陷落。

9月18日,德苏两国军队在布列斯特至力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9月底之前拿下华沙。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华沙守军停止抵抗。9月28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国第8集团军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战役,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结束了。在波德战争中,波军阵亡约66000人,伤10万,被俘40多万人。德军阵亡约1006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人。

希特勒对波兰的入侵实际上是一场赌博。他疯狂地动了战争的机器,拉开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之巨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的帷幕。

战争结果

二战结束以后,古德里安在其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道:"到9月3日,我们对敌人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当前的敌军都被包围在希维兹以北和格劳顿兹以西的森林地区里面。波兰的骑兵,因为不懂得坦克的性能,结果遭到了极大损失。有一个波兰炮兵团正向维斯托拉方向行动,途中为我们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歼灭,只有两门炮有过发射的机会。波兰的步兵也死伤惨重。他们一部分工兵部队在撤退中被捕,其余全被歼灭。"至9月4日,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3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全部被歼灭,而古德里安指挥的4个师一共只死亡150人,伤700人。

波军死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波兰居民遭到了巨大的牺牲。仅华沙就死近25万人,数万无辜公民受伤。

德军的损失:死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人。

战争评论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在这场大进军中,德国装甲兵创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装甲兵作战以及闪电攻击理论,率领第十九装甲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第十九装甲军隶属北路集团军群第四集团军,辖有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步兵师。它既是第四集团军的中路,又是集团军的攻击前锋。开战后,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兰边境防线,9月1日晚渡过布拉希河,9月3日推进至维斯瓦河一线,完成了对"波兰走廊"地区波军"波莫瑞"集团军的合围。波兰无论是在战略准备上,战术思想上亦或是武器装备上都不及德军。然而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有几个见关于波兰九月行动的误解,往往因纳粹的宣传而造成误解。以下则是对一些常见误区的具体解释。

神话:"波兰军队骑兵手持长矛和利剑与德国坦克作战" 。

波兰骑兵从未面对过德国坦克或侵犯的步兵和炮兵部队,但通常充当机动步兵(如龙骑兵)和侦察单位和只在极少数作为作战骑兵对徒步的步战作战。其他国家的军队(包括德国和苏联)当时也派出了精锐的骑兵部队广泛使用。波兰骑兵包括11个旅,如同军事理论强调,配备了"乌克兰式"反坦克步枪和轻型火炮,例如高效率的波佛斯37毫米反坦克炮。该神话源自于纳粹德国宣传描绘在克罗扬蒂战役中,其中1个波兰骑兵旅在被隐藏的装甲车辆伏击时开火,当时它已手持马刀对德军步兵作战。

神话:"波兰空军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就在地面上被摧毁"。

波兰空军,虽然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已经从空军基地转移到小型的伪装机场。只有一些训练和辅助飞机在地面上被摧毁。波兰空军,在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及其战斗机未能与较先进的德军战斗机匹敌,依然活跃到战争开始后的第2周,对"德国空军"造成重大损害。"德国空军"根据所有原因下,损失了285架飞机,有279架以上损坏,而波兰人损失了333架飞机。

神话:"波兰只进行了一点抵抗和投降迅速"。

德国付出了比较严重的损失,尤其是在车辆和飞机方面:波兰令德国损失的装备足够装备整个装甲师和百分之二十五的空中力量。在时间上,持续了大约一个星期的9月行动比在1940年法国战役的时期为短,尽管英法联军在兵力和装备上与德军更为接近。此外,波兰军队正在准备在罗马尼亚桥头堡的防务,这里将对延长波兰的抵抗,但这一计划因1939年9月17日苏联入侵波兰而被取消。波兰从来没有正式向德国投降。在德国占领下,波兰军队继续在地下进行战斗,如波兰地下军和森林游击队--森林之人。在德国占领下的波兰之抵抗运动是在所有被占领的欧洲国家中规模最大的抵抗运动。

神话:"闪电战在波兰首次被使用"。

人们常常认为德国在波兰首次使用闪击战战略。许多战后早期的历史书,如巴里皮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BPC在1966年出版),认为德国的胜利是由于发生在1918年至1940年"巨大的军事技术发展",理由是"德国,把(与英国之间的战争)理论实践……结果称谓"闪电战"。"这个想法已被一些作家否定。马修库珀写道:"在波兰战役中,把机械化部队部署的想法是,他们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辅助推进和支援步兵作战...。因此,任有关装甲部队的战略开发仍然在萌芽阶段。指挥上的瘫痪和崩溃的士气并不是德国的地面和空中力量最终的目标...,只是使用传统方法应付迅速包围附带的副产品和在德国空军在支援行动中充当飞行大炮,他们都有以歼灭破坏敌人的军队这个实际的目的。这就是波兰战役中的销毁思想。"

"销毁思想"战略可以追溯到腓特烈大帝,并跟1870年的法国战役或1914年变化不大地应用在波兰战役中,坦克的使用"预想之中更多...恐惧的敌人采取行动攻击进攻的侧面,对德军的恐惧造成于1940年在法国和1941年在苏联的灾难,而且在战争一开始就出现。"约翰·埃利斯,在野蛮部队中写道,"...马修·库珀的断言可被判断为正确的,装甲师没有得到的那种"战略"(原来重点)上的任务,就是要赋予真正装甲"闪电战"的特点,并几乎总是紧密地辅助大规模的步兵部队。"扎洛加和马德伊,在"1939年的波兰战役"中,也提出了闪电战神话般的解读这个话题和在该战役中其他武器的重要性。"虽然西方在9月行动中已强调了装甲部队和斯图卡式攻击的震惊程度,他们"往往低估波兰军单位对德国炮兵的攻击效果"。在充足的机动性和提供相当数量下,炮兵比其它兵种对其它的德意志国防军提供更多的掩护。"

标签: 德波战争二战德国波兰

更多文章

  • 德波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德波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德波战争,德国,波兰

    德波战争(1939年9月-1939年10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军发动大批飞机连续轰炸波兰重要军事目标;地面部队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发动全线进攻,数千门大炮向边境线猛烈轰击。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10月6日,波军全

  • 德波战争:波军6万人丧生,60多万人被德军俘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德波战争,二战,德国,波兰

    1939年春,纳粹德国在相继侵占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希特勒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很快又把侵略的矛头转向波兰。德国为了寻机制造事端,先后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均遭拒绝。4月初,德军最高统帅部发出准备战争的训令,提出消灭波兰武装力量,要求德军务须做到能在9月1日以后的任何时间实施战役。代号为“白

  • 屋岛之战什么时候爆发的?屋岛之战的结果及影响(坛之浦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屋岛之战,日本,坛之浦之战

    1184年9月,源赖朝刻意冷落源义经,只派源范赖征讨平氏。源范赖为绕到平氏背后,取径山阳道,但为平氏识破,源范赖大军遭平行盛截断,关门海峡亦为平知盛封锁,陷入兵粮不继的困境。1185年1月,源赖朝迫不得已,命源义经领军前往救援。源义经(1159年-1189年6月15日)父亲源义朝在平治之乱中为平清盛

  • 坛之浦之战的具体过程,坛之浦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坛之浦之战,日本

    (坛ノ浦の战い),又称"坛之浦合战"。发生于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为源平合战的关键战役之一。由源义经发起,此战之后,西方诸势力再也无法与源义经所率领的源氏大军抗衡。屋岛之战失利后,自屋岛撤退的平氏大部在领袖平宗盛的率领下退到了长门的彦岛据守,而源氏一方的源范赖和源义经亦在对岸布阵对峙。双方均已有海战的觉

  • 坛之浦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坛之浦之战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坛之浦之战,日本

    (坛ノ浦の战い),又称"坛之浦合战"。发生于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为源平合战的关键战役之一。由源义经发起,此战之后,西方诸势力再也无法与源义经所率领的源氏大军抗衡。屋岛之战失利后,自屋岛撤退的平氏大部在领袖平宗盛的率领下退到了长门的彦岛据守,而源氏一方的源范赖和源义经亦在对岸布阵对峙。双方均已有海战的觉

  • 曹操唯才是举会导致怎么样的后果呢?且听详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唯才是举、三国

    读过《三国演义》,《三国志》的历史爱好者,或是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观众朋友们,应该都对曹操非常熟悉,他就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当然曹操还在的时候,确切地说,我们不能称其为三国,毕竟曹操还是汉朝的官,官至丞相,也就是汉朝的大管家,皇帝就是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虽然东汉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但

  • 魏晋人才选拔的开端: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人才,选拔,,唯才是举

    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思想纷呈、人才辈出的时代。儒释道三家各有时代的代表人物,互相辩论而不失其雅量。政治派分、权力攘夺固然使“名士少有全者”,但那个时代有残酷、有杀戮,也有热情、有声音。嵇康临刑,还抚奏了一曲《广陵散》。那个时代礼赞人才,尊重对手。南朝佛教鼎盛,反佛的声音也能表达。于是范缜出

  • 曹操的“唯才是举”为何被黑?汉朝的举孝廉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唯才是举,推恩令

    古时的政治理论家赵蕤曾经在《长短经》中说到“人才难得,欲成就一等事业,必得一等人才。有齐桓公见稷之诚,刘备三往隆中之志,人才可得,事业可成”。现今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但对于什么是人才,其标准应该如何勘定,儒法两家争论了上千年,迄今为止,亦无定论。笔者以浅薄的

  • 窝阔台汗国简介:窝阔台氏族诸汗的世袭领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窝阔台,窝阔台汗国,蒙古,

    窝阔台汗国,由窝阔台后王海都所建的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分封诸子,第三子窝阔台得到叶密立(中国新疆额敏县)与霍博(中国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区。窝阔台汗国是窝阔台氏族诸汗的世袭领地,疆域包括原蒙古乃蛮部落的广阔土地和西辽国的部分领土,即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城。窝阔台汗国是

  • 钦察汗国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宗教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钦察汗国,蒙古国

    13世纪至14世纪,钦察汗国的许多城市,如克里木的苏达克、刻赤、卡法,阿速夫海的阿咱黑(阿速夫),花剌子模的兀龙格赤以及保加尔、必里牙儿等城市有了很大发展。有的经过复建,超过了原来的规模,如兀龙格赤重建后,成为东方的最大城市之一。在金帐汗国统治时代又新建了一些城市,如克里木(今旧克里木城)、伏尔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