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七次东征失败的复仇之战: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第七次东征失败的复仇之战: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70 更新时间:2024/1/20 14:12:22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年)由法国国路易九世为报1250年兵败之仇,不听法兰西贵族及近臣的劝阻,领导雇佣骑士,进军突尼斯穆斯林哈夫斯王朝。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不久,全军染上瘟疫,一路上有大批士兵死亡,路易九世亦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儿子兼继承人腓力三世马上下令撤退。十字军撤退而告失败收场,此后,教皇多次号召组织十字军,都未能实现。

起因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仍然由法王路易九世领导,可为是第七次东征失败的复仇之战。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始于1270年,终于1291年,前后经历了21年之久!

1270年,法王路易九世为报1250年兵败之仇,被俘之辱,发动了第八次东征。这时欧洲人对十字军已失去信心,更加无人响应了。路易九世不听从贵族及近臣的劝阻,带领雇佣骑士进攻北非的突尼斯

(Tunis) 。但全军染上疫症,大量死亡,路易九世也死于疫病,残部败退回国。

更多文章

  • 法国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路易九世是世界史上少见的亲民国王(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路易九世,法国,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路易九世(1214-1270年),被尊为"圣路易",法国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1226-1270年在位)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 人送绰号"完美怪物"。作为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路易九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并被后人尊称为"圣路易",曾经发起第七次、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 十字军东征的实质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十字军东征,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在1096年的时候西欧的封建阶级曾经对东方进行过一系列长达二百多年的军事行动,而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都是在罗马教皇的允许之下开始组建的,因此他们的身上都带有着十字标志,寓意则是响应他们的口号保卫基督教,这一系列的战争对地中海附近的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十字军东征的实质却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 曼丁尼亚战役:统军大将战死,战斗却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之后,雅典的霸权被毁灭,斯巴达成为古希腊的霸主,然而斯巴达一家独大,而同样参加了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科林斯,底比斯等城邦却没能获得一杯羹,导致了这些强邦的不满 尤其是底比斯,还曾经被斯巴达掀翻了民主政体,所以底比斯对斯巴达的恨意逐渐形成。而雅典帝国覆灭之后在杰出的海军主帅科农和陆军主帅

  • 关于曼丁尼亚战役的评价?这场战役对底比斯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曼丁尼亚战役----公元前362年,来自于希腊北部的底比斯击败了来自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斯巴达。该战役后,底比斯称霸古希腊世界。在公元前362年7月4日打响,交战双方分别是伊巴密浓达领导的底比斯人(阿卡迪亚联盟与维奥蒂亚联盟支持),阿格西莱二世国王领导下的斯巴达人(伊利斯人、雅典人与曼丁尼亚人支持)。

  • 曼丁尼亚战役:底比斯人最后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底比斯人明白他们没有选择,于是朝着等待着的军队前进。他们开始计划,伊巴密浓达调动他的军队,迫使左翼保持特有的斜形方阵。这完成之后,他突然移动他的部队一会儿到了西面,直至到达丘陵地带。一旦他们来到了丘陵,他就命令他的军队放下武器。斯巴达人确信伊巴密浓达当天不想战斗,他和他的随行人员在长距离行军后疲倦了

  • 曼丁尼亚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公元前363年,阿卡迪亚的二座城市曼丁尼亚和提基亚之间爆发了冲突,原因是奥林匹亚寺庙资金的滥用。当提基亚请求底比斯支持的时候,曼丁尼亚选择了斯巴达这边。这更造成另外的冲突,在寡头政治和民主的同情者之间,发生了一个意识形态的冲突。雅典选择了公然支持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显示给我们雅典人多么坚决的要再一次得

  • 关于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的评价如和?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

    学者Cawkwell认为这场战役是古代战史中最决定性的战役之一,此役后希腊城邦再也没有军队可以阻止腓力前进,很快便决定这场战争结果。在雅典和科林斯,记录显示当时人们有意修复城墙,来因应可能来到的攻城战。然而,腓力二世并没有有意围攻任何城市,也没有想要完全征服希腊城邦,他只是想要希腊人能在他远征波斯时

  • 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双方军力有多少?都有着怎样的战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

    根据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马其顿军队数量大约有30,000名步兵和2,000名骑兵,这数字也被今日的学者们所接受。腓力二世率领马其顿军右翼,并让他18岁的儿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之即位后征服了波斯帝国)率领左翼,腓力还派些有经验的将领陪伴亚历山大。希腊城邦联军主要由雅典和底比斯组成,另外还有亚该亚、科林

  • 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

    腓力二世在前359年当上马其顿国王,于接下十年内快速强化国力,以及往北爱琴海的哈尔基季基和色雷斯扩张疆土,而雅典和底比斯这两个最强大的城邦此时因其他事件忙得焦头烂额,无暇他顾,其中特别是雅典和昔日的盟友之间所爆发的同盟者战争(前357年–前355年),以及福基斯人和德尔斐近邻同盟的成员在希腊中部所爆

  • 关于留克特拉战役的评价如何?留克特拉战役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留克特拉战役,希腊

    利用对斯巴达暴虐统治的普遍不满,雅典于公元前378 年组织了新的城邦联盟。起初,它庄严保证入盟诸邦平等,不干涉他邦内政,不在他邦境内驻兵和安置雅典军事移民,一时博得广泛的支持。但是以雅典为首组织的第二个城邦联盟(史称“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好景不长。忒拜不满雅典接近斯巴达,带领一部分支持者分裂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