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结果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932 更新时间:2023/12/17 21:39:15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法兰西国香槟伯爵提奥波德三世率领。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北意大利城邦组成,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军按威尼斯共和国贵族将领的建议转去攻打扎拉城(现克罗地亚的扎达尔)。

当时,威尼斯的总督名为恩里科·丹多洛,为一名失明的人,根据史学家记载那时他已逾八十,但丹多洛精明的头脑和统帅的能力是十字军无法想像的,他带着威尼斯的商船队跟着十字军一起前进,他十字军保证可以帮忙解决钱粮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十字军占领匈牙利的扎拉,此时,一个转机彻底改变了这次十字军东征的命运,一位名为小阿列克修斯的东罗马王子要求丹多洛总督帮他夺回东罗马帝国王位,并换取帮忙付给十字军欠威尼斯商人的粮钱的承诺,于是,丹多洛利用这东罗马国内的纠纷转而进攻君士坦丁堡,最终在1204年4月13日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对城中居民抢劫和破坏后血腥屠杀三天。

大战过后,威尼斯共和国占去原东罗马帝国八分之三的领土(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沿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分别是雅典公国和亚该亚侯国。1261年,拉丁帝国被推翻,东罗马帝国复国。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很多,十字军东征给很多人带来了灾难,导致欧洲地区战乱不断,十字军东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之一是利益,当时欧洲贵族势力没有打通东方的商路,但是已经了解东方,接触到了东方的商品,利益驱使他们拿下新月沃地带,打通向东方的道路。宗教也是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埃及的国王禁止基督教徒进入圣地,还拆毁了教堂。

同时权利原因也是十字军东征的动机,当时基督教已经分为东西教会,罗马教皇和君士坦丁教皇相互开除对方。贵族和教皇为了防止教会进一步分裂,树立罗马教皇的权威,发动了对异教徒的战争,以加强君权神授的地位。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还包括民族原因。在欧洲教会和贵族发动第五次十字军东征之前,欧洲人刚刚把摩尔人赶出伊比利亚半岛的中部。在这同时,还占领了西西里在内的一系列地中海岛屿,统治阶级的欲望也得到了极大地膨胀。在民间,民族复兴的使命也使得民众对于夺回阿拉伯人占据的土地充满信心。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也导致了十字军的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宗教原因和利益原因,其他的原因都是在这两个原因的爆发下产生的。十字军东征不仅没有取得圆满的结果,而且使得许多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

结局

十字军进军途中,东罗马帝国发生皇位纠纷。十字军以平定内乱为名,攻陷并洗劫君士坦丁堡,灭东罗马帝国,建立拉丁帝国,十字军从此名誉扫地。

更多文章

  • 第七次东征失败的复仇之战: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法国,路易九世,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为报1250年兵败之仇,不听法兰西贵族及近臣的劝阻,领导雇佣骑士,进军突尼斯穆斯林哈夫斯王朝。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不久,全军染上瘟疫,一路上有大批士兵死亡,路易九世亦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儿子兼继承人腓力三世马上下令撤退。十字军撤退而告失败收场,此后,教皇

  • 法国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路易九世是世界史上少见的亲民国王(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路易九世,法国,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路易九世(1214-1270年),被尊为"圣路易",法国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1226-1270年在位)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 人送绰号"完美怪物"。作为卡佩王朝第九任国王,路易九世被奉为中世纪法国乃至全欧洲君主中的楷模,并被后人尊称为"圣路易",曾经发起第七次、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 十字军东征的实质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十字军东征,第八次十字军东征

    在1096年的时候西欧的封建阶级曾经对东方进行过一系列长达二百多年的军事行动,而参加这场战争的士兵都是在罗马教皇的允许之下开始组建的,因此他们的身上都带有着十字标志,寓意则是响应他们的口号保卫基督教,这一系列的战争对地中海附近的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十字军东征的实质却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样简单

  • 曼丁尼亚战役:统军大将战死,战斗却大获全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之后,雅典的霸权被毁灭,斯巴达成为古希腊的霸主,然而斯巴达一家独大,而同样参加了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科林斯,底比斯等城邦却没能获得一杯羹,导致了这些强邦的不满 尤其是底比斯,还曾经被斯巴达掀翻了民主政体,所以底比斯对斯巴达的恨意逐渐形成。而雅典帝国覆灭之后在杰出的海军主帅科农和陆军主帅

  • 关于曼丁尼亚战役的评价?这场战役对底比斯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曼丁尼亚战役----公元前362年,来自于希腊北部的底比斯击败了来自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斯巴达。该战役后,底比斯称霸古希腊世界。在公元前362年7月4日打响,交战双方分别是伊巴密浓达领导的底比斯人(阿卡迪亚联盟与维奥蒂亚联盟支持),阿格西莱二世国王领导下的斯巴达人(伊利斯人、雅典人与曼丁尼亚人支持)。

  • 曼丁尼亚战役:底比斯人最后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底比斯人明白他们没有选择,于是朝着等待着的军队前进。他们开始计划,伊巴密浓达调动他的军队,迫使左翼保持特有的斜形方阵。这完成之后,他突然移动他的部队一会儿到了西面,直至到达丘陵地带。一旦他们来到了丘陵,他就命令他的军队放下武器。斯巴达人确信伊巴密浓达当天不想战斗,他和他的随行人员在长距离行军后疲倦了

  • 曼丁尼亚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曼丁尼亚战役,斯巴达

    公元前363年,阿卡迪亚的二座城市曼丁尼亚和提基亚之间爆发了冲突,原因是奥林匹亚寺庙资金的滥用。当提基亚请求底比斯支持的时候,曼丁尼亚选择了斯巴达这边。这更造成另外的冲突,在寡头政治和民主的同情者之间,发生了一个意识形态的冲突。雅典选择了公然支持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显示给我们雅典人多么坚决的要再一次得

  • 关于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的评价如和?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

    学者Cawkwell认为这场战役是古代战史中最决定性的战役之一,此役后希腊城邦再也没有军队可以阻止腓力前进,很快便决定这场战争结果。在雅典和科林斯,记录显示当时人们有意修复城墙,来因应可能来到的攻城战。然而,腓力二世并没有有意围攻任何城市,也没有想要完全征服希腊城邦,他只是想要希腊人能在他远征波斯时

  • 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双方军力有多少?都有着怎样的战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

    根据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马其顿军队数量大约有30,000名步兵和2,000名骑兵,这数字也被今日的学者们所接受。腓力二世率领马其顿军右翼,并让他18岁的儿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之即位后征服了波斯帝国)率领左翼,腓力还派些有经验的将领陪伴亚历山大。希腊城邦联军主要由雅典和底比斯组成,另外还有亚该亚、科林

  • 第二次喀罗尼亚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喀罗尼亚战役,马其顿

    腓力二世在前359年当上马其顿国王,于接下十年内快速强化国力,以及往北爱琴海的哈尔基季基和色雷斯扩张疆土,而雅典和底比斯这两个最强大的城邦此时因其他事件忙得焦头烂额,无暇他顾,其中特别是雅典和昔日的盟友之间所爆发的同盟者战争(前357年–前355年),以及福基斯人和德尔斐近邻同盟的成员在希腊中部所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