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灭中山之战事件背景经过简介,发生在什么时候

赵灭中山之战事件背景经过简介,发生在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691 更新时间:2024/2/12 6:03:41

赵国方面,当时赵国除了有强秦的威胁外,中山国也是赵国的一个心腹之患。中山自魏文侯时期复国后,便雄据在河北中部一带,几乎将赵国一分为二。在赵武灵王即位以前,就依持齐、魏两国的支持,侵略赵国,成为赵国安全的最大威胁,所以当时的赵武灵王有感而言:“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东有胡,西有林胡、楼烦、秦、韩之边,而无强兵之救。”基于这种严峻的形势,赵武灵王除了有胡服骑射的改革计画外,还打算发动消灭中山的战争。

中山国方面,初期的中山国采行中立外交,在马陵之战後便改为与齐、魏结盟以对抗赵国。魏国犀首(即公孙衍)发起倡议“五国相王”,“千乘之国”中山国称王之事引起齐国的不悦。燕国因子之而发生内乱,齐国率军入侵,中山国也背弃了同盟,率军北略燕国。齐国入侵燕国的行动,引起了中原诸国强烈反对。中山国因侵燕与燕国结恶。在中原其他国家中也被孤立了,使得中山国外交处境日益坚困。

中原方面,此时的中原局势,齐国方面,孟尝君成为齐相后,便策划著联合其他国家共同攻秦。齐宣王写信给楚怀王要求合力组织攻秦,楚国就和齐国相合。但在公元前307年,秦昭王新立,因秦君的母亲是楚人,楚国于是和秦国联姻结盟。魏、韩两国因秦国的攻势与齐国联合,并于公元前301年及前298年向楚、秦发动合纵战争。楚国因楚怀王外交失当而陷入内外交困的情况。至公元前298年以后又形成了秦、赵、宋与齐、韩、魏的对峙局势,齐、秦双方都疲于战斗,无力干预赵灭中山的事。而北方燕国因公元前313年齐国入侵而国力大衰,在燕昭王的治理下,国力逐渐恢复。

初战失利

公元前308年(赵武灵王十八年),赵武灵王前往边境进行实地考察,到达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市西北),修筑野台,观察齐国与中山国的边境情况。并派遣李疵观察中山国国情。

李疵报告说:“中山可伐也,君不亟伐,将後於燕。”听了李疵的汇报後,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赵武灵王在信宫大会群臣,召见肥义共商天下大事,一直商量了五日后,向北攻取中山国的国土,一直打到房子(今河北省高邑县西南),燕国乘此时机挥军入侵。中山国全力打败了赵军对房子的进攻,并占领了赵国的鄗邑(今河北省柏乡县北)后,又挥师北上打败了入侵的燕军,杀死其大将。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在房子战败后,前往到达代国,向北行到达无穷(大约在今河北省张北县北),向西行到了黄河,登上黄华山(约山西省西北近黄河处),便说了:“胡地中山,吾必有之。”谋画胡服骑射的改革,即教导民众穿胡人服装,练习骑马射箭以富国强兵,得到了一些有力大臣如楼缓、肥义的支持,但赵氏贵族却持反对态度。经过赵武灵王耐心细致地说服,终于使他们转变观念,支持改革。

五伐中山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二十年),赵武灵王攻取中山之地,军锋抵达宁葭(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同年向西攻取林胡之地,军锋抵达榆中(今内蒙古东胜一带),林胡王献马求和。为了防止列国的干预,派遗使者楼缓至秦国,仇液至韩国,王贲至楚国,富丁至魏国,赵爵至齐国,进行外交活动。

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二十一年),赵武灵王大举进攻中山,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兵分二路。南路军队由赵武灵王总领,以赵袑统领右军,许钧统领左军,赵章统领中军,向中山国腹地出击。北路军队由牛翦统率骑兵组成的军团,赵希统率胡、代兵马。赵与率军前往陉县(今河北省无极县东北),骚扰中山国的大后方。北路军队在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城西)会合,攻取了丹丘(今河北省曲阳县西北)、华阳(今河北省曲阳、涞源西南)与鸱之塞(今河北省华阳县东北)。赵武灵王总领的南路军队,取得了鄗、石邑(今河北省鹿泉市南)、封龙(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东垣(今河北省正定县)。此次中山国失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迫于无奈,只好割让四邑求和,赵国因为一时无法控制占领的中山国腹地诸邑,答应求和的要求,在取得四邑之后,便暂时撤军而回。

中山国割四邑给赵,与赵国和平状态并未维持多久。公元前303年(赵武灵王二十三年),赵国再次进攻中山国。

公元前301年(赵武灵王二十五年),赵国再次进攻中山国,攻入中山国国都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中山王

标签: 赵灭中山之战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赵国灭亡了中山国,也大大加强了自己的实力(赵灭中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时期,赵灭中山之战

    赵灭中山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中期的战争。从前307年攻打中山国房子到前296年并吞中山国结束,共计12年的时间,赵国不仅除掉了心腹之疾,使得南北二地得以连成一体,领土的扩张也使国力强大起来。当时赵国除了有强秦的威胁外,中山国也是赵国的一个心腹之患。中山自魏文侯时期复国后,便雄据在河北中部一带,几乎将赵

  •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什么意思?(赵灭中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武灵王,赵雍,胡服骑射,赵灭中山之战

    武灵王 即 赵雍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约公元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赵雍,不叫嬴雍),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生于赵国首都邯郸。赵武灵王在位时,赵国军事力量不强,受中原大国欺侮。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邻境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赵武灵王

  • 赵武灵王赵雍怎么死的?赵国君主赵武灵王简介(赵灭中山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武灵王,赵国君主,战国时期,赵灭中山之战

    导读:赵武灵王(前340年-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中国战国中后期赵国的君主。在位时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赵国因而得以强盛,灭中山国,败林胡、楼烦二族,辟云中、雁门、代三郡,并修筑了“赵长城”。武灵王本人在前296年的沙丘之乱中被幽禁饿死,谥号为武灵王(“灵”为贬义谥号,表示“乱而不损”,

  • 泰缅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双方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泰缅战争,泰国,缅甸

    公元14世纪初,泰国阿瑜陀耶王朝(1349-1767)兴起,奉行对外扩张政策。缅甸的分裂时期(1287-1531)持续了两个半世纪,各个政权之间战争频仍。长期战乱使缅甸国力衰弱,没有能力发动对外战争。16世纪上半叶的泰国中心阿瑜陀耶王国是一块富庶宝地,动植物和矿产资源丰富,对外贸易发达,阿瑜陀耶城(

  • 缅甸和泰国是世仇吗?缅甸和泰国是怎么打起来的(泰缅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泰缅战争,泰国,缅甸

    缅甸的历史比泰国长。泰国在13世纪拜托真腊统治,而缅甸7世纪的骠国即为万家大国。11世纪,骠国的蒲甘王朝建立,空前强大。1287年被蒙古所灭。此时泰族的速古台王朝(暹罗)刚刚建立,并长期与元、明保持友好。16世纪中期缅甸东坞王朝(东吁王朝)建立,此时泰国为消灭速古台王朝的阿瑜陀椰王朝统治,二者有战争

  • 泰缅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一共有几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泰缅战争,泰国,缅甸

    缅甸蒲甘王朝末期,泰国大城王朝入侵缅甸南部的孟族王国,迫使孟族从马都八迁都勃固。东吁王时期,缅甸长年对泰国大城王朝进行用兵。曾分别于1565、1569两次攻占泰国大城王朝首都,此后十五年,泰国成为缅甸的附属国。这期间是缅甸军大获全胜时期,估计是缅甸军采用并学会了当年元朝的蒙古人偷袭他们时的那招:专射

  • 苏联元帅: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的简介(柳班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苏联,军事家,元帅,柳班战役

    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俄语:Кири́л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Мерецко́в,英语:Kirill Afanasievich Meretskov,1897年6月7日-1968年12月30日),苏联军事领导人,苏联元帅(1944年)。他于1918年加入红军,在俄国内战中曾多次负

  • 柳班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柳班战役的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柳班战役,苏联,德国

    柳班战役(Willow class battle),是苏德战争前期苏联红军发动的进攻战役,是苏联红军一九四二年冬季反攻的组成部分。主要战场在沃尔霍夫河西岸。战役结果,苏军惨败,阵亡6000人、失踪8000人,被俘32759人。1942年1月7日至4月30日,作战意图是由沃尔霍夫方面军以其战线中央的部

  • 柳班战役:德国防守反击,苏联损失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柳班战役,德国,苏联

    柳班战役(Willow class battle),是苏德战争前期苏联红军发动的进攻战役,是苏联红军一九四二年冬季反攻的组成部分。主要战场在沃尔霍夫河西岸。战役结果,苏军惨败,阵亡6000人、失踪8000人,被俘32759人作战意图1942年1月7日至4月30日,作战意图是由沃尔霍夫方面军以其战线中

  • 泰法战争:从日本帮凶反转为美国盟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泰法战争,泰国,法国

    二战时泰国是东南亚唯一的主权国家,东临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今天的老挝、柬埔寨和越南),西傍英国殖民地缅甸,南接英国殖民地马来亚(今天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具有绝佳的战略地位。觊觎东南亚的日本和试图保守本地区殖民利益的英国都试图争取泰国。然而,泰国最终与日本结成攻守同盟,允许日本借道攻打泰国的邻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