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希拉克略的登基:开启了拜占庭帝国的伊拉克略王朝

小希拉克略的登基:开启了拜占庭帝国的伊拉克略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80 更新时间:2024/1/17 16:12:37

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在东欧一带基本还能算个主管领导,所以阿瓦尔人先找当时的查士丁尼一世,要求给片自留地立脚。罗马人嘛,最不能少的就是雇佣兵,不管培养了多少雇佣军后来让自己吃大亏,只要看到妆容奇特、形象彪悍的,他们就觉得可以控制他们,让他们为罗马帝国卖命。阿瓦尔人光头,留个大辫子,身上还有些干草或者马粪的味道,很符合罗马的征兵要求,查士丁尼一世就同意他们居住在罗马原来的潘诺尼亚行省,也就是现在匈牙利西部,奥地利东部这个位置。几年以后,阿瓦尔人收编了周围一片各种族的小弟,俨然成为实力雄厚的黑社会组织,而且时不常地找拜占庭麻烦,要求更大更好的居住地。前说到的斯拉夫人进攻巴尔干,幕后主使也是阿瓦尔人,因为这部分南斯拉夫人基本上都烧黄纸摆香案入了阿瓦尔人的社团。莫里斯上台后,阿瓦尔人和拜占庭已经混成了这样一个局面:拜占庭阿瓦尔人缴纳年贡,以换取他们不骚扰西线!花钱买平安嘛,东罗马人最喜欢的解决方式。前文不是说到拜占庭跟西突厥联手对付波斯吗,为啥后来西突厥食言呢?

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听说拜占庭送钱给阿瓦尔人换和平,还记得吧,突厥和阿瓦尔人,他们可是宿仇。(这么小一块地方,这么乱麻般的历史!)阿瓦尔人知道拜占庭看着彪悍其实肾虚,而且蛮族吗,做事从来不知道适可而止的。拜占庭越是卑躬屈膝,阿瓦尔人越是欺负他们没商量。阿瓦尔人的头目叫台吉,这个台吉闲着没事就拿罗马人开心了,每年收人家十几万金币是必需的,隔三岔五还点菜吃。比如,突然有一天,台吉说,他没见过大象,拜占庭当然知道什么意思,赶紧弄了一头,装饰华美给送过去了,台吉随便看了一眼就说:“这东西长得真‘杯具’啊!你说罗马人怎么想的,费这么大劲儿整这种怪兽玩?”过了一阵子,台吉又说:“俺这老腰不好,让罗马人给俺整个金床来睡睡!”拜占庭忙组织能工巧匠,糅合希腊和罗马两地的传统手工艺和艺术品位,给台吉造了一张金床。台吉睡了一下说:“这帮罗马人干啥都不行,这破床整的,还没土炕舒服呢!”这老哥也不是总不好伺候,比如拜占庭辛苦从印度搞来的胡椒、肉桂他就一直很喜欢,要求这东西绝对不能断,要是突然中断供应,阿瓦尔人就自己过去拿!

巴结阿瓦尔人不过是为了安心跟波斯人干仗,莫里斯跟波斯人现在是亲戚,不打了,还能由着这帮蛮夷蹬鼻子上脸吗?莫里斯本来就是战将出身,御驾亲征是必需的。战争过程就不描述了,基本上,罗马帝国这样的武林正宗,如果没有其他意外,专心打架,对蛮夷还是相当有优势的。尤其是莫里斯本人还是个学院派的打架专家,他写了一本叫做《战略学》的打架秘籍,内容涵盖了作战训练、战术实施、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基本是一部野战教科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本秘籍都被欧洲各国列为打架宝典。公元600年,拜占庭乘胜追击阿瓦尔人,直到多瑙河下游北岸。这个位置,罗马人可是有几百年没有来过了。阿瓦尔人被赶回最初的潘诺西亚地区,并老老实实签订了和平协定,承认罗马帝国在多瑙河地区的主权。仗打得越漂亮,国家越穷,征讨蛮夷地区,本来就没啥油水。都知道拜占庭穷,皇帝抠门点也情有可原,不过莫里斯皇帝抠门得就有点病态了。这伙计几乎是一上任就疯狂搞钱。苛捐杂税,压榨百姓也就算了,他居然对自己的军队下手!皇帝突然颁布诏书,说是要从军人们的报酬里扣一部分用于购买军装和兵器!这种抠钱的方法真是闻所未闻啊,尤其是对一个军人出身的皇帝。这事已经让军队哗然了;后来,12000名罗马士兵被阿瓦尔人俘虏,要求6000金币的赎金,莫里斯居然不干,任由阿瓦尔人杀光了这些罗马战士!

公元602年底,莫里斯觉得长途行军太费钱,就让军团在多瑙河战区扎营过冬。莫里斯自己是个打仗专家,肯定知道扎营要找安全的地方,可多瑙河附近没有完全平定,几乎还是个敌占区,这不是让罗马军团去等死吗?所有这些事加在一起,拜占庭感觉,皇帝不会是敌方的卧底要亲手毁灭拜占庭的军队吧?在这个前提下,军团推举了一位百夫长,名叫福卡斯的,让他带几个人,到君士坦丁堡去跟皇帝理论。这种事有什么道理好讲呢,莫里斯肯定是做了他自己认为对的事啊。根据罗马的传统,军队一旦跟皇帝较劲了,大部分的结果肯定是皇帝被军队赶下台。福卡斯是个糙人,他心里一烦躁,将皇帝、皇后以及五男三女八个孩子全部杀掉。这是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朝的皇帝第一次有可以接班的子嗣,结果还都没机会登基。百夫长福卡斯大大咧咧进入了皇宫,披上了紫袍。福卡斯能登基,跟绿党的支持很有关系,蓝党自然成了反对党。福卡斯是个粗人,也没啥文化,既然做了皇帝,就听不得有人反对自己,反对得多了,他想,老子连皇室都敢杀光,还能让你们跟我唧唧歪歪吗?杀了几轮后,福卡斯顺利地赢得了暴君的头衔。一个百夫长成了皇帝,那些行省总督、封疆大吏怎么可能效忠呢?连百夫长都能造反,显然造反这件事是没有门槛了。福卡斯在首都杀人,行省的势力都在蠢蠢欲动,现在就看谁先出头主持这件事。先出头的居然是波斯皇帝,库鲁斯二世。

他出头天经地义啊,他是莫里斯的女婿,莫里斯是他恩公。库鲁斯二世记得自己是怎么拿回王位的,知道一个皇室正统出来做领袖更容易成功,所以他找了个莫里斯的“儿子”。不是杀光了吗?恐怕这是个谜。因为福卡斯叛乱,莫里斯感觉大事不好时,派出了自己的长子去波斯求救。根据比较可靠的资料,大王子在半路就被杀了,可是江湖传言,他并没死,成功地找到了库鲁斯二世并取得了他的支持,库鲁斯二世亲自带兵进攻拜占庭为老丈人讨还公道。波斯军队的攻击非常顺利,跟当年罗马军团帮他讨回公道一样,势如破竹,拜占庭大部分行省,亚美尼亚、两河流域、叙利亚等相继沦陷。此时的拜占庭的情况已经糟得不能再糟了,跟福卡斯叫板的人有的是,帮他御敌就一个都没有。这种无力感只能让他杀更多的人。乱世出英豪啊,拜占庭在福卡斯统治下乱了8年,终于有人站出来收拾河山了,他是阿非力加总督希拉克略。罗马的阿非力加行省也就是非洲北部那一带,现在的非洲的名字也来源于此。自从福卡斯上台,希拉克略就几乎是独立了,完全不搭理这个所谓皇帝,福卡斯也奈不了他。后来君士坦丁堡的议员贵族们一致看好他,都怂恿他赶紧到君士坦丁堡主持大局,这些人中还包括福卡斯的女婿。

希拉克略也踌躇满志,可想到自己已经一把年纪了,造反这事伤筋动骨的,还是交给年轻人去办,于是给儿子希拉克略(父子同名)预备了战船和军队,送他出海,到君士坦丁堡去赌一把前途。小希拉克略的航行是一帆风顺,进入君士坦丁堡也一样的顺利,这样一次王朝更迭,平淡得不像话。舰队一进入君士坦丁堡,就已经有军队和贵族过来入伙,还给希拉克略预备了全套皇帝的行头,正准备进皇宫动手,就有人把福卡斯从皇宫里抓出来了,丢在希拉克略面前!当着周围这么多人,小希拉克略要显得自己正义威严一点,于是滔滔不绝地历数了福卡斯种种罪状,一个行省总督的儿子,受的教育应该是在一个百夫长之上,所以对于拜占庭帝国的长篇控诉,他基本上就没有招架之力,只好很衰地回了一句:“你以为你能好到哪里去啊?!”说这话就找死了,人家现在是新皇帝,你怎么能犟嘴呢?希拉克略亲自动手,砍掉了他的脑袋,并丢到火里就地烧掉。第二天,小希拉克略就登基,开了拜占庭帝国的希拉克略王朝。

更多文章

  • 拜占庭帝国的第四个王朝:伊拉克略王朝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伊拉克略王朝,拜占庭帝国

    伊拉克略王朝(610~717),东罗马帝国的第四个王朝。统治时期,帝国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包围和袭击。在亚洲,波斯帝国继续打击着拜占廷。611年,波斯占领了卡帕多细亚,接着占领了拜占廷东部最富庶的叙利亚行省,以及帝国第三大城市安提阿,并且入侵了埃及和巴勒斯坦,将最神圣的基督教文物“真十字架”残片掳掠而

  • 伊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希拉克略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希拉克略王朝,希拉克略,伊拉克略王朝

    弗拉维斯·希拉克略(拉丁语:Flavius Heraclius;古希腊语:Ηράκλειος,575年-641年2月11日),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希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610-641年在位)。出生于一个亚美尼亚家庭。传统上,希拉克略被认为是军事制度--塞马制度的缔造者,现代学者则认为皇帝君士坦

  • 抗清三公是指哪三个人?抗清三公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抗清三公,清朝,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抗清三公指明末率领江阴十万百姓抵抗清军的三位主要领导者: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清政府颁布剃发令后,江阴(在今江苏)人民举行了反清起义,共推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领袖,坚持"头可断,发决不可剃"的气节。抗清三公阎应元阎应元,字丽亨,直隶(河北)通州人(今北京通县),民族英雄。崇祯辛巳年,赴任江阴典

  • 江阴抗清三公之一:阎应元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阎应元,清朝,抗清三公

    阎应元 ,字丽亨,汉族,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江阴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

  • 江阴人民的噩梦:江阴八十一日中抗清名将阎应元英勇赴死(抗清三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江阴八十一日,清朝,阎应元,抗清三公

    冯厚敦随后率千余义军与清军巷战,负伤力竭之后,对身边的人说道:“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随即拔刀自刺其胸,又一头跳入湖中寻死,后被清军拖出。被俘之后,大英雄阎应元对清军劝降的回答只有三个字:“速杀我!”终被清军杀害。陈明遇关闭县衙放火,将不愿投降的男女大小共四十三人烧死,自己拿刀与清军奋战,最终

  • 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为何到了安息西海就返回(甘英使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汉著名外交家甘英,甘英使大秦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东汉外交家甘英止步波斯竟是因为他人的恐吓?(甘英使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甘英,甘英使大秦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出使大秦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

  • 外交家甘英为何出使大秦?甘英最远出使到哪(甘英使大秦)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甘英,大秦,东汉,外交家,甘英使大秦

    甘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是当时的汉朝大将西域都户班超的属吏,后来跟随班超转战西域。公元97年的时候,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罗马帝国。甘英领命之后就带着使团从鬼兹,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一带出发,一直往西走到了疏勒,大致就是今天的喀什一带。然后攀过了葱岭,葱岭就是今天的帕米尔高原,还

  • 沙丘宫变中为什么公子成等人只围不战 只围不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肥义,赵武灵王,赵惠文王,公子章,沙丘宫变

    在肥义的教导扶助下,天赋聪敏的赵惠文王很快就进入了王的角色。经过三年的听政,赵王何已经很懂得治国的道理了。但是,相貌秉性更像自己的公子章在朝见弟弟赵王何时的萎靡颓废让赵武灵王十分痛心。公子章比赵王何年长十岁,性格强悍,体魄健壮,大有赵武灵王之型,本来最为赵武灵王喜爱,公子章多次随从赵武灵王出征,屡立

  • 沙丘宫变赵国失去了多少人才 失去的人才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武灵王,沙丘宫变,胡服骑射

    战国之时,赵国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之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一度让赵国国力强盛,可一场沙丘宫变又大大削弱了赵国。尤其是人才方面,很多贤才怕被牵连清算,纷纷外逃。小编今天就来讲讲,这场宫变到底使得赵国失去了多少人才?NO 1:乐毅(军事家)乐毅先祖为魏文侯手下攻灭中山国的乐羊,至此乐氏一族在中山国度灵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