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具体过程: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最终结果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具体过程: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的最终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05 更新时间:2024/1/18 23:26:13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开始于公元1944年8月20日,结束于公元1944年8月3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与黑海舰队多瑙河区舰队协同,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的第七次打击。

战争过程

合围雅西-基什尼奥夫集团后,乌克兰第2方面军主力应福克沙尼总方向进攻,构成合围的对外正面,而以左翼构成合围的对内正面,会同乌克兰第3方面军歼灭被围集团。乌克兰第3方面军以第57、第37集团军和第46集团军右翼由基茨坎登陆场向胡希方向实施主要突击,以第46集团军一部与多瑙河区舰队协同,经德涅斯特湾向别尔哥罗德一德涅斯特罗夫斯基(克尔曼)方向实施辅助突击。多瑙河区舰队(司令为戈尔什科夫海军少将)应在阿克尔曼西北及其以南实施登陆,在乌克兰第3方面军进抵多瑙河时,协助其强渡该河,保障苏军舰船在河上通行无阻。合围敌军雅西-基什尼奥夫集团后,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任务是向列尼、伊兹梅尔总方向发展进攻,不使敌退到普鲁特河、多瑙河对岸。空军第5、第17集团军支援陆军的行动。黑海舰队(司令为菲利普·谢尔盖耶维奇·奥克佳布里斯基上将)的任务,是以火力支援乌克兰第3方面军滨海翼侧军队,破坏敌人近海海上交通线,对敌海军基地实施航空兵突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代表、苏联元帅铁木辛哥负责协调两个方面军的行动。

参加战役的有125万人、火炮和追击炮1.6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870辆、作战飞机(含舰队航空兵)2200架。苏军编成内包括以弗拉迪米雷斯库的名字命名的罗马尼亚志愿步兵第1师。在各主要突击方向集中了67%至72%的步兵,约61%的炮兵、85%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几乎全部航空兵。因此,各方面军在突破地段占有的对敌优势,人员为4∶1-8∶1,炮兵为6∶1-11∶1,坦克和自行火炮为6∶1。这就使它们能不断增强突击力和保持进攻的高速度。突破地段的炮兵密度为每公里正面240-280门火炮和迫击炮。总政治部1944年7月19日指示的要求,是党政工作的基础,该指示阐述了乌克兰第2方面军1944年春进入罗马尼亚时开展党政工作的经验。给军人和当地居民讲解了苏军解放使命的实质,在军队中培养了高度警惕性、进攻锐气和对居民的人道主义精神。

8月20日,两个方面军在猛烈的炮火准备后开始进攻,乌克兰第3方面军还进行了航空火力准备。乌克兰第2方面军在第一日即突破敌防御战术全纵深,推进16公里。坦克第6集团军中午就已在第27集团军地带进入突破口。日终前,其所属兵团进抵沿马雷岭构筑的敌军第三防御地带。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进攻也高速发展。第37、第46集团军一日内突破敌主要防御地带,并向纵深推进12公里,在一些地方楔入敌第二防御地带。

第二天,敌人向乌克兰第2方面军突破地域调来12个师,其中包括2个坦克师,企图以反冲击阻止进攻。但是,坦克第18军在第52集团军地带进入交战,近卫第7集团军和戈尔什科夫少将的骑兵机械化集群在辅助方向进入交战,打破了敌人的计划。第二日日终前,该方面军克服敌第三防御地带,摧破防御,向纵深推进约40公里,攻占了雅西、特尔古-弗鲁莫斯两市。乌克兰第3方面军亦于此日突破敌防御。进入交战的机械化第7军和近卫机械化第4军向纵深推进约30公里,实际上切断了德军第6集团军与罗军第3集团军的联系。两个方面军的航空兵给了陆军很大帮助:空军第5、第17集团军在两日内出动约6850架次。乌克兰第2方面军坦克第18军在合围的对内正面发展进攻,于8月23日进至胡希地域,乌克兰第3方面军机械化第7军和近卫机械化第4军则进至列乌舍内地域和列奥沃地域的普鲁特河各渡口。对敌军基什尼奥夫集团(德军18个师)的战役合围业已完成。同日,已于前一日与多瑙河区舰队协同强渡德涅斯特湾的第46集团军,在区舰队配合下合围罗军第3集团军,该集团军于次日停止抵抗。8月23日,罗马尼亚在共产党领导下爆发了反法西斯起义。8月24日,突击第5集团军收复摩尔达维亚首都基什尼奥夫。于是,此次战略性战役的第一阶段便如计划所规定在第五日即告完成,在这一阶段完成了对"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主力的合围。

在战役第二阶段,苏军统帅部拨出34个师到对内正面消灭被围集团,而将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基本兵力(50多个师),其中包括坦克第6集团军,用在对外正面向罗马尼亚腹地发展进攻。8月27日日终前,敌军被围集团在普鲁特河以东被歼,8月29日,一些渡过普鲁特河的部队则在胡希西南被歼。同时,乌克兰第2方面军向北特兰西瓦尼亚方面和福克沙尼方向扩战果,于8月27日占领福克沙尼,8月29日进抵普洛耶什蒂。乌克兰第3方面军沿多瑙河两岸向南进攻,切断溃敌退向布加勒斯特的道路。多瑙河区舰队和黑海舰队配合陆军进攻,对多瑙河各渡口进行保障,输送登陆兵上陆,以海军航空兵实施突击。至8丹30日前,图尔恰,加拉茨、康斯坦察(罗马尼亚主要海军基地)、苏利纳等市均已落入苏军手中。

相关人物

戈尔什科夫(1910年2月26日~ 1988年5月13日

)苏联海军元帅(1967),军事家。生于乌克兰。1942年加入联共(布)。1927年参加苏联海军。先后毕业于伏龙芝海军学校、驱逐舰舰长训练班和海军学院高级指挥员进修班。1931年在黑海舰队任驱逐舰航海长。1932~1939年在太平洋舰队历任护卫舰舰长、驱逐舰舰长、驱逐舰支队支队长。1940年6月调黑海舰队任巡洋舰支队支队长。苏德战争期间,历任亚速海区舰队司令、新罗西斯克防区副司令、多瑙河区舰队司令及黑海舰队所属分舰队司令等职。参加过敖德萨防御战役、刻赤-费奥多西亚登陆战、新罗西斯克保卫战、高加索会战、克里木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等,并率领多瑙河区舰队支援过东欧一些国家反击德国侵略者的解放斗争。战后,任黑海舰队参谋长、司令,海军第一副总司令。1956年1月起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兼海军总司令。任内大力发展战略导弹潜艇和远程航空兵,同时均衡发展其他海军兵种,把苏联海军从一支近海防御力量发展成为能遂行各种作战任务的"远洋导弹核海军",对苏联海军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70年代,曾两次指挥苏联海军在世界各大洋举行大规模演习。1985年12月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员。两次获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5枚。著有《海军学术的发展》、《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国家的海上威力》等。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1895-1970),1895年2月6日生于俄国乌克兰的富尔曼卡镇。1915年,20岁的铁木辛哥应征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西方面军当列兵.参加了战斗。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他随部队参加了平定科尔尼洛夫反革命叛乱和卡列金之乱的作战。1918年红军成立后,他加入红军。在1944年8月的雅两一基什尼奥夫战役中,铁木辛哥负责协调第2乌克兰方面军和第3乌克兰方面军的作战行动。苏军有125万人、1.6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87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200架飞机参战,在实施合围战役同时又在复杂山林战区条件下对敌防御正面实施迅猛进攻,完全击溃德国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消灭22个德国师,几乎击溃全部罗马尼亚师,导致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的崩溃和摩尔达维亚的解放,迫使罗马尼亚退出轴心国集团。

战后,铁木辛哥历任巴拉诺维奇军区司令、南乌拉尔军区司令、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国防部总监组总监、苏联老战士委员会主席等职。铁木辛哥曾长期担任苏共中央委员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铁木辛哥共获得两次"苏联英雄"称号和许多勋章或奖章。著有《伟大的功绩》和《由莫斯科向南挺进》。1970年3月31日,铁木辛哥在莫斯科逝世。

战争结果

此役,苏军消灭德军22个师,几乎击溃罗军全部,迫使罗马尼亚倒戈,致使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崩溃。苏军的作战特点是,集中优势兵力于主突方向,在合围的对内、对外正面同时发展进攻等。

战争意义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就其战略和军事政治意义而言,是苏联武装力量大规模的著名战役之一。苏军在短期内完全击溃"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消灭德军22个师,击溃罗军几乎全部在战场上的师。如此重创敌军,导致苏德战场南翼德军防御的崩溃,改变了巴尔干整个军事政治形势。罗马尼亚人民反法西斯武装起义取胜的有利条件已经形成。罗马尼亚退出与法西斯德国合伙的战争,于8月24日对德宣战。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是实施合围战役同时又在复杂的山林战区条件下在对外正面实施迅猛进攻的富有教益的范例。这一战役的特点,是陆军与海军、航空兵(出动了2万架次)进行了周密协同。战役证明了苏联军事学术和苏军战斗技能的进一步提高。陆、海军的126个兵团和部队由于战功而被授"基什尼奥夫"、"雅西"、"伊兹梅尔"、"福克沙尼"、"勒姆尼克"、"康斯坦察"等荣誉称号。

更多文章

  •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苏联,德国

    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开始于公元1944年8月20日,结束于公元1944年8月30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2、第3方面军与黑海舰队和多瑙河区舰队协同,实施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的第七次打击。战役背景1944年,苏军展开了气势恢宏的大反攻。从春天开始,苏军连续

  •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打了多久?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苏联,德国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为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在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解放乌克兰西部各州和波兰东南部而实施的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斯大林突击的第六次打击。战役过程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13-27日):突破德军俄罗斯拉瓦方向和利沃夫方向的防御,

  •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发生于什么时候?双方的兵力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苏联,德国

    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为1944年7月13日-8月29日,在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1方面军为解放乌克兰西部各州和波兰东南部而实施的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斯大林突击的第六次打击。苏军在白俄罗斯的胜利行动(参见白俄罗斯战役),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在7月月中前转入进攻创造了

  • 列柳申科是谁?苏联大将列柳申科的生平简介(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列柳申科,苏联,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

    列柳申科(1901.11.2,新库兹涅茨基庄,今属罗斯托夫州泽尔诺格勒区) 德米特里·丹尼洛维奇·列柳申科,苏联大将(1959)。两次苏联英雄(1940.4.7,1945.4.6)。1919年参加苏军。192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毕业于列宁格勒恩格斯政治学校(1925)、红色指挥员骑兵学校(192

  •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过程是怎样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结果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苏联,德国,二战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于1945年1月12日~2月3日在维斯瓦河-奥得河的作战行动。这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的胜利告终,为二战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战争过程各方面军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的行动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12-17日),苏军突破德军防御,粉碎当面集团基本兵力,

  •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苏联

    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军于1945年1月12日~2月3日在维斯瓦河-奥得河的作战行动。这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的胜利告终,为二战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战争背景苏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解放波兰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为粉碎波兰境内的德军集结了强大集团。战役开始前,仅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

  • 鞋匠领袖的鞋匠元帅;苏联军神朱可夫简介(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斯大林,苏联,二战,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

    朱可夫曾在莫斯科当学徒,并于1915年应召进入沙俄军队骑兵团。一战之中,朱可夫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获得圣乔治十字勋章,并被提升为军士。十月革命后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1918-1920年他参与俄国内战。1923年朱可夫成为团长。1930年升为旅长。他是新的装甲战争理论的热心支持者,并以作战部署及下属部队的

  • 巴勒斯坦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巴勒斯坦战役,以色列

    起初,政治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只是世界犹太人中的一个边缘运动,至多只是欧洲犹太人中的一种思潮,多数犹太人对此没有兴趣,甚至反对。犹太人不认同犹太复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犹太人包括一些著名人士和领袖,意识到在巴勒斯坦复国必然伤害当地人民的利益,于道义不合,他们建议去寻找一块“没有人民的土地”,用来建

  • 巴勒斯坦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巴勒斯坦战役,以色列

    由于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对巴勒斯坦不合理的分割,以及战争前犹太人武装对巴勒斯坦原住民的驱逐和对巴勒斯坦的占领,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1948年5月15日凌晨,为争夺巴勒斯坦,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问题的出现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当时,政治犹太复国主义兴起,

  • 以色列军队“护刃行动”:致巴勒斯坦逾千人死亡(巴勒斯坦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以色列,巴勒斯坦,军队,,巴勒斯坦战役

    巴勒斯坦卫生部门官员26日证实,以色列军队近20天的“护刃行动”已致103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6000多人受伤,死伤者中大多数为平民。巴卫生部门官员说,当地医护人员26日在以军炸毁的房屋瓦砾中发现130具遇难者遗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以色列方面早些时候接受联合国提出的人道主义停火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