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人结局如何(挟天子令诸侯)

谁建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人结局如何(挟天子令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154 更新时间:2024/1/6 6:28:31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使曹操事业成功的关键策略,其意义不下于诸葛亮在“隆中对”时为刘备提出的战略设想。那么,给曹操提出这个重要建议的人是谁呢?

按曹操谋士的智商与名气,许多《三国演义》读者可能会想到荀彧、郭嘉程昱荀攸等人。但他们都不是。出这主意的,是陈留人毛玠。不过,毛玠说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奉”是尊奉,不同于“挟持”的“挟”;它所针对的,恰是不尊重汉皇的“不臣”者。

这是《三国志》所载,《三国演义》对此并无交代。在《三国演义》里,毛玠给人留下印象的事迹,就是与大将于禁一起,接替被冤杀的蔡瑁张允,担任赤壁大战曹魏方面的水军都督;而《三国志》却未曾提及毛玠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小说读者眼中的毛玠,和史书读者眼中的毛玠,一武一文,大不相同。

据《三国志》,毛玠的最大贡献,是给曹公提出“宜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毛玠当初本想到荆州投刘表,途中听说刘表法令不明,判断此人难成大事,就改道去兖州投了曹操。曹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相当于秘书长或办公厅主任。毛玠得以接近曹操,就向曹操提出自己对局势的分析。

毛玠指出,要成就大事,首先要有理想抱负、有长远打算。现今袁绍、刘表虽然手下谋士多、兵将广、百姓众,但他们都无远大抱负,不是建立基业的人。要成就大业,还须师出有名、占据道义优势,所以您应尊奉天子,向那些不守臣道的人发号施令。而要保住地位,又必须依靠财力,您需要整顿农业耕作,储备军用物资。这样,霸业就可成功了!曹操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转调他为幕府功曹,让其专管选用人员之事。

毛玠最大的长处,是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曹操当了丞相后,让他担任东曹掾,与崔琰一起负责选拔官吏。在今天来说,主管组织人事,这可是个肥差啊!但毛玠选人不看虚名、不论社会关系。他所举荐任用的人,都清廉正直;有些人虽有名望,但行为不正派,他也不用。曹丕给他递条子,让他照顾自己的亲信,毛玠直言回绝:“您所推荐的人不够升迁的资格,我不能从命。”

毛玠这样做事,当然得罪人不少。当曹操要精简机构的时候,有人就建议将毛玠任职的东曹撤销。所幸曹操英明,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最圆的时候也在东边,人们谈到方位时,也先说东方,为什么要撤销东曹?”结果是把西曹撤销了。

毛玠的另一个长处,是俭朴廉洁。他身居显位,却常穿布衣,吃普通菜饭,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所得的赏赐也大多赈济施舍给贫困的人家,自己的家中没有什么剩余。曹操夸奖说:“自己以身作则,他又以清廉为标准选人,这让我就省了心了!”攻下柳城后,曹操赏赐战利品时,特意送给毛玠素屏风、素凭几,他知道毛玠不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曹操自己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将春宫图之类自己收藏了。曹操知道自己内心已经“不古”,却能理解另一种风格的老毛,说:“你有古人之风,所以赐给你古人风格的东西。”

毛玠做事出于公心,说话直率而很少顾忌其他。他看出曹操有意立曹植为继承人,就私下劝阻,指出废长立幼取乱之道。此时他实际是替曹丕说话,却并非为讨好曹丕,正如当初并非故意要得罪曹丕。后来群臣聚会讨论,毛玠起身去洗手间时,曹操看着他的背影说:“他就是古人所说的国家司直,我的周昌!”

但是,曹操再信任他,也架不住老有打小报告诬陷的人。谎言说得次数多了,就似乎成了真理。最后毛玠还是栽在小人谗言上。

以往曹操对这些小报告大多不信,最后为什么竟信了呢?话还得从曹操杀崔琰说起。崔琰与毛玠一同负责选拔推荐人才,有次崔琰说话时有句话产生了歧义,有人向曹操打小报告,曹操此时正多疑,就认为崔琰对自己不忠,赐死了崔琰。崔琰与毛玠关系好,崔琰死了毛玠当然不高兴,于是打小报告的又觉有隙可乘,对曹操谎称:“毛玠出门见到被黥面的反叛者,他们的妻子儿女被判为官家奴婢,他便说‘成天不下雨,就是因为朝廷的这种做法’。”曹操听后大怒,命将毛玠逮捕,并让钟繇审问。曹操大概以为,这话符合毛玠直率的性格,加之毛玠对杀崔琰不满,这小报告可信。

即使打小报告所转述毛玠的话毛玠确实说过,但语言总会有歧义,说话时具体语境不同,说话语气、神态不同,实际涵义会有很大差别。进谗者利用的就是被报告人言辞的随便及话语的多义性,扭曲原来语境,再添枝加叶予以阐释,如果被报告人与听谗人正有些嫌隙、恰和听谗人特定阶段的猜疑吻合,冤案便产生了。

毛玠据理力争,指出:有人造谣是因自己执法无私得罪了小人。他要求造谣者来当面对质。曹操联想到毛玠的一贯为人,也觉得错怪了老毛。但作为丞相他又不肯承认自己犯错,最终还是在免了毛玠死罪的同时,也免了他的官职。毛玠总算在自己老家得了个善终。

毛玠死后,曹操提拔他儿子毛机做官,这事本身就说明:其实曹操心里早已明白错怪了毛玠。

标签: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更多文章

  • 尼西亚帝国:成为了新文化的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尼西亚帝国的经济昌盛为其文化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拉斯卡里斯王朝发展文化事业的活动使尼西亚成为13世纪东欧和东地中海新的文化中心。拉斯卡里斯王朝统治者大多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饱学之士,他们在发展国家经济、进行军事与外交活动的同时,积极支持文化活动。狄奥多尔一世把发展文化作为稳固新政权的措施之一。他

  • 尼西亚帝国有着怎样的思想文化?尼西亚帝国的民族意识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一些学者认为,尼西亚帝国的统治标志着“希腊”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兴起;但是他们也指出,这种民族意识的兴起并没有对官方的“帝国”意识形态产生影响。传统的看法(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并未改变,这一点可以从尼西亚皇帝们的子民“Rhomaioi”的称呼中得以说明。尼西亚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是再征服运动和军

  • 尼西亚帝国是如何扩张的?疆域是怎么一步步扩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西欧骑士和威尼斯人联合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从君士坦丁堡出逃的拜占廷贵族建立了三个希腊人主导的拜占廷流亡政权,分别是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特拉布松帝国和尼西亚帝国。尼西亚帝国的核心区在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是原拜占廷帝国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扼守黑海海峡通道)

  • 尼西亚帝国是如何建立的?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1204年4月,十字军攻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阿列克修斯五世(浓眉-穆兹菲乌斯)出逃;拉斯卡利斯家族的君士坦丁被部分守军推举为皇帝,但君士坦丁无力组织抵抗,和他的兄弟塞奥多利(前皇帝阿列克修斯三世的女婿)分路出逃到了比塞尼亚的尼西亚城。按照分赃协议,十字军和威尼斯瓜分了拜占廷帝国,但建都于君士坦丁

  • 平将门——日本平安时代武将(平将门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将门.日本,武将,平将门之乱

    平将门(?-940年3月25日),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关东豪族、武将。桓武天皇的五代孙,镇守府将军平良持之子。又名相马小次郎。早年投于朝廷权臣藤原忠平门下。约在930年返回自己的领地下总国猿岛郡,经营私田,积聚武装。935年前后,因婚事叔侄结怨,发生冲突,杀死伯父平国香,击败叔父平良兼。939年起兵对

  • 平将门之乱发生于什么时候?平将门之乱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平将门之乱,日本

    日本自有历史以来一直到现在唯一的一次公然反叛在京都的天皇朝廷自立皇号者惟独一人,那就是平安中期之后在关东掀起战火的平将门。仇恨起因远在京都的平安朝廷,这时上有权臣把持朝政,下有各地大小不等的匪徒为乱,一切一切的异象都显示这一年决不是个平安的年份。将门的幼时就显现出他强硬的性格,凡是他想要的都会运用他

  • 平将门之乱的发生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平将门之乱

    平将门之乱的简介中介绍平将门之乱是公元940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叛乱。根据这场叛乱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次叛乱的主人公就是叫平将门的人,那么平将门是谁呢?他又为什么要发动叛乱呢?平将门石像平将门是日本平安中期的武将,也是恒武天皇的第五代孙子,其父亲就是镇守府的将军平良持。平将门也被称作是相马小次郎,早年的

  • 平将门之乱:日本唯一一次叛乱者自封天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平将门之乱

    平将门之乱的简介中介绍平将门之乱是公元940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叛乱。根据这场叛乱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次叛乱的主人公就是叫平将门的人,那么平将门是谁呢?他又为什么要发动叛乱呢?平将门是日本平安中期的武将,也是恒武天皇的第五代孙子,其父亲就是镇守府的将军平良持。平将门也被称作是相马小次郎,早年的他是在日本

  •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西缅一世的黄金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奥斯曼土耳其

    东方教会901 - 907年和912 - 925年的宗主教尼古拉斯·神秘科斯在写给西缅的一封信中写道:“……因为你是在和平时期从你的圣父那里出生的。“他指的是保加利亚和拜占庭之间的和平条约,这意味着西缅出生于863 / 864年。对他的童年知之甚少。他的父亲想让西缅成为保加利亚的高级神职人员,所以他

  •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奥斯曼土耳其

    9世纪马扎儿人到达现今匈牙利地区并促使保加人向南扩张。在好战之克鲁姆汗(802至14年在位)的领导下,索非亚和亚得里亚那堡(现今埃迪尔内市)分别在811年和813年被占领。克鲁姆在814年之君士坦丁堡围攻期间死去。宗教上,鲍里斯一世在865年接受东正教,普世牧首容许在Ochrida建立独立之保加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