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聂伯河会战的战争背景是怎样的?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

第聂伯河会战的战争背景是怎样的?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8 更新时间:2024/2/7 14:02:49

下第聂伯河攻势(也称为“下第聂伯河战役”)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一场最大的军事行动,涉及双方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全长1400千米长的战线。在4个月的军事行动期间,苏联5个方面军从德军手中解放第聂伯河东岸,包括进行了数次渡河攻击在西岸建立数个桥头堡。随后,基辅在独立攻势中被解放了。

作为苏德战争中其中一个代价最昂贵的军事行动,双方估计伤亡人数170万人到270万人。该攻势包括几个较小的军事行动段落:梅利托波尔战役、扎波罗热战役、顿巴斯战役、兹纳缅卡攻势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攻势。

1943年8月中旬,苏军为了收复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夺取第聂伯河右岸各登陆场,发起第聂伯河会战。

按照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沃罗涅日方面军从行进间渡过第聂伯河,夺取了基辅东南约140公里的大布克林登陆场。

此时,德军组织强大的力量发起反击。

经过两次大交战,苏军进攻受挫。

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和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决定把主要突击方转移到德军防御力量较弱的基辅北侧。

命令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等主力部队,再悄悄地调回到第聂伯河东岸,然后沿着战线往北隐蔽行军,在基辅以北约40公里处重新渡河,从柳捷日登陆场发起攻击。

为了掩盖这一行动,苏军编造了一个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的假命令,并有意让其落入敌手。

与此同时,还广泛制造全线转入固守,以及准备了从大布克林重新发起进攻的假象。

在这些假象掩盖下,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到目的地。

希特勒同以前一样,将基本军队集团部署在西南方向上。在这里,与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对峙的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编有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第8和第6集团军,以及从“中央”集团军群调来的德国第2集团军,总共62个师,其中14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8月15—30日,德军有8个师补充编入“南方”军队集群,其中有2个装甲师。)。“南方”军队集群共有124万名官兵,12,6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1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近2000架作战飞机。曼施坦因元帅指挥“南方”集团军群。

苏军共有263万人,51,200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850架飞机。因此,苏军为实施进攻战役而拥有的优势不大:人员为敌军的2.1倍,坦克为1.1倍,飞机为1.4倍,仅在火炮方面为敌军的4倍。

标签: 第聂伯河会战二战苏联

更多文章

  • 苏联卫国战争有多可怕?德国士兵只能喝水充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苏联卫国战争,苏联,德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种激烈的战斗无时无刻正在发生,对于德国军队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可以说是他们失败的开始。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后一个时刻是指1942年11月18日,然后是苏联的反攻,纳粹第六军于1942年2月2日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束。在战役初期,德军的第六军团几乎在半年内占领了这座成为废墟的

  • 苏联卫国战争结果如何?苏联卫国战争带来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苏联卫国战争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要战事告终。西方国家的援助苏德战争爆

  • 苏联卫国战争什么时候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联卫国战争,苏联,德国

    苏德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1945年5月8日夜间,德国举行了无条件投降仪式,投降书于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主要战事告终。战争背景苏联内部1917

  • 二次大战苏联卫国战争付出了多大代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二次大战,苏联,苏联卫国战争

    在苏德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几十年中,两国公开的数 据都隐讳己方损失,直至苏联解体前提倡“公开化”及随后俄罗斯公开历史档案。两德统一后的德国政府经过重新调查又于1999年公布了详细的战时损失,这场 人类战争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真相才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苏联卫国战争以最终战胜纳粹德国而告结束,不过这一辉煌也

  • 霍恩林登战役中奥地利的指挥官、陆军元帅——约翰大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约翰大公爵,奥地利,元帅,霍恩林登战役

    约翰大公爵(Erzherzog Johann von Österreich1782~1859)奥地利陆军元帅,号称阿尔卑斯山之王。哈布斯堡家族出身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二世之子,名将卡尔大公之弟。出生在在繁华的佛罗伦萨。他是一个有着自由主义思想的人,在奥地利诸邦中拥有很高的人望,以至出现了"约翰

  • 霍恩林登战役中的法军将领:让·维克多·莫罗,莫罗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霍恩林登战役,莫罗将军

    让·维克多·马里·莫罗(Jean Victor Marie Moreau ,1763年2月14日 – 1813年9月2日))法国大革命战争(1792~1799)中的主要将领,因为坚持共和而被拿破仑放逐到美国,后应贝尔纳多特之邀请重上战场,制定击败拿破仑的战术,但他没看见拿破仑退位就在德累斯顿战死沙场

  • 霍恩林登战役什么时候爆发的?霍恩林登战役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霍恩林登战役,法国

    霍恩林登战役 1800年12月3日,在拿破仑战争中,莫罗将军率领的法国莱茵集团军(5.6万人)与约翰大公率领的奥地利多瑙集团军(约6万人)在霍恩林登(巴伐利亚慕尼黑城东32公里处的村庄)附近进行过一场交战。 两军相向推进。法军的任务是将敌军赶过因河一线;奥军的任务则是在因河和伊萨尔河之间推进并占领蒂

  • 右岸乌克兰战役参战双方将领分别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成就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右岸乌克兰战役,二战,苏联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文: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公历1896年12月2日(儒略历同年11月19日)—1974年6月18日)苏联军事家,政治家,苏联元帅,因其在苏德战场上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

  • 右岸乌克兰战役的详细作战过程?这场战役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右岸乌克兰战役,二战,苏联

    进攻阶段苏军在右岸乌克兰的进攻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冬季攻势(1943年12月24日—1944年2月底),春季攻势(1944年3月4日—4月17日)。战役是从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大将)在日托米尔附近实施反攻(参见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开始的,这一反攻的结果,使合围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突

  • 右岸乌克兰战役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战前有着怎样的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右岸乌克兰战役,二战,苏联

    右岸乌克兰战役是1943年12月24日—1944年4月1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期间,苏军乌克兰第1、第2、第3、第4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苏军1944年对德军十次打击(十次斯大林突击)的第二次打击。目的是粉碎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战略战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