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六王是哪几个人,最后下场怎么样?(明朝开国六公爵)

明朝开国六王是哪几个人,最后下场怎么样?(明朝开国六公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247 更新时间:2024/1/5 11:45:52

小编最近在整理史料的时候发现明朝开国六王有几人竟然在建国后并无太大封赏,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不过咱还是先来说说开国六王分别是哪几个人:

1、徐达

徐达 (1332~1385),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

徐达一生刚毅武勇,持重有谋,纪律严明,屡统大军,转战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一)。

徐达和朱元璋之间还有一段趣事,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对于一起打天下的人都抱有很强的戒心。某日,朱元璋再次召见徐达下棋,而且要求徐达拿出真本领来对弈,徐达只得硬着头皮与皇帝下棋。这盘棋从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胜负,正当朱元璋连吃徐达两子自鸣得意时,徐达却不再落子。

朱元璋得意地问道:“将军为何迟疑不前?”

徐达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答道:“请皇上细看全局。”

朱元璋仔细一看,才发现棋盘上的棋子已经被徐达摆成了“万岁”二字。朱元璋一高兴便把下棋的楼连同莫愁湖花园一起赐给了徐达,那座楼便是后来的胜棋楼。

最终下场:野史记载徐达对烧鹅过敏,朱元璋赏赐烧鹅不得不吃,过敏死。

正史记载徐达为病逝,为开国六公爵之一。

2、常遇春

常遇春,(1330~1369) 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名将。

常遇春沉鸷果敢,善抚士卒,摧锋陷阵,未尝败北。虽不习书史,用兵辄与古合。长于大将军达二岁,数从征伐,听约束惟谨,一时名将称徐、常。遇春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又称“常十万”云。

最终下场:方40岁,病死于柳河川。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故六泉口又有“开平寨”之称。开国六公爵之一。

3、李文忠

李文忠(1339~1384) 明代开国著名将领,字思本,汉族,江苏盱眙人。朱元璋外甥(母亲曹国长公主),十二岁丧母,由朱元璋抚养长大。

李文忠好学问,通韬略,交儒士,严治军,临阵奋勇,战功卓著。后因劝朱元璋少诛戮而受责。

最终下场: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是开国功臣中最受信任的,最终病逝,朱元璋还为此发怒,株连医生。开国六公爵之一

4、沐英

沐英(1345—1392),明初大将。 少孤、被朱元璋收为养子,从朱姓。

说起沐英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毕竟清朝有个沐王府,一直在与满清鞑虏做斗争。

最终下场:沐英因太子朱标的去世,遭受打击而患病,于太子死后的两个月,病逝于云南任所,年仅48岁。不过我好奇的是,什么打击?沐英在建国后并没有被册封公爵!

5、邓愈

邓愈( 1338年2月15日-1378年11月9日)初名友德,字伯颜

幼时聪慧好学,稍长即怀平定天下的大志。元末,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当时的黑暗统治。他的父亲是邓顺兴,重气节,讲信义,被乡人推为练总,率领人民,保境安民。后与元军作战,中箭身亡,友德之兄友隆接掌兵权。不久,友隆病故,16岁的友德继掌兵权,亲率人马与元军作战。友德足智多谋,身高体壮,武艺高强,每战均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奋力拼杀,元兵多不敢与之交锋。泗州、灵璧、盱眙等地人民闻风归附,求其保护。

元至正十五年(1355),友德率所部投奔朱元璋。元璋命其为管军总管,赐名愈,时年18岁。

最终下场:年41岁征战途中病逝,被封卫国公,开国六公爵之一。

6、汤和

汤和,字鼎臣,汉族,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

后来曾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5.8万余戍守,倭寇不敢轻犯。

最终下场:晚年益加恭慎,终年70岁,葬于今蚌埠东郊曹山,名汤和墓。同样未曾被封六公爵。

标签: 明朝明朝开国六公爵

更多文章

  • 明朝功臣邓愈英年早逝朱元璋竟然亲自祭奠(明朝开国六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明朝开国六公爵

    我们唯一能够了解邓愈的途径,也只有从记录邓愈一生的文言文《明史邓愈传》中了解一二了。文言文阅读起来总是那么费劲,在这里小编就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吧。邓愈生长于乱世,他的父亲就是个重信讲义之人,那时候民间有很多自发形成的民兵队伍来保家卫国,邓愈的父亲当时就被推举为团长,带领队伍英勇对敌。后来,他的父亲战死

  • 宋国公冯胜为何会被明太祖赐死 冯胜后人有何作为(明朝开国六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冯胜,宋国公,朱元璋,明朝,明朝开国六公爵

    宋国公冯胜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开国将领,早年间名为国胜,冯国用的弟弟,定远人。冯胜与冯国用兄弟二人都十分喜爱读书,特别是兵书之类的,更是爱不释手。因此兄弟二人都十分精通兵法,在元朝末年的乱世之中,二人筑寨自保。明太祖打仗打倒冯胜与他哥哥的这座山头时,冯胜就与哥哥二人一起归附了明太祖,并且还受到了重用。冯

  • 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之死是正常病亡故还是毒杀?(明朝开国六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李文忠,开国名将,,明朝开国六公爵

    1384年12月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朱元璋于1385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第二天朱元璋亲自驾临曹国公府,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期间他们这对这对君臣、甥舅、父子相谈甚久。朱元璋离开后,李文忠召

  • 李善长简介 明朝开国功臣谋士丞相李善长生平(明朝开国六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善长,明朝,明朝丞相,明朝开国六公爵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洪武初任左丞相,封韩国公。四年致仕。十年复命与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二十三年,以胡惟庸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李善长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功

  • 徐达简介 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大将军中山王徐达生平(明朝开国六公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达,明朝,中山王,明朝开国六公爵

    徐达(1332~1385年),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初朱元璋为郭子兴部将,往归之。从南略定远,取和州。渡江攻城拔寨,皆为军锋之冠,后为大将,统兵征战。吴元年,为左相国,拜大将军。洪武初累官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追封中山王。徐达(1332~1385),明朝开国军

  • 气候导致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真相与小冰河期的关系(明朝小冰河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小冰河,明朝小冰河时期

    明朝亡于“天灾”“人祸”明朝的灭亡令许多人磋叹不已,悲哀的王朝,悲哀的时代,许多人都在探讨明朝为什么会灭亡?几乎每个人都想穿越时空做回崇祯,来挽救大明王朝。流行的观点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争议颇多,我们从各类宫廷剧中就可以归纳出“党争”、“

  • 中国最冷的时期,揭秘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明朝小冰河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小冰河期,明朝小冰河时期

    历史上,最冷的天气是什么时候?据查阅,历史上,明朝小冰河时期指的是明朝末年以后、清代康熙年间以前,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明末清初《阅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

  • 明清时期的小冰河究竟是什么样?中国死了多少人?(明朝小冰河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清小冰河,明朝小冰河时期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明清小冰期,明清小冰期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关于明清小冰期的形成,至今仍然是个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清小冰期还是一场神秘的天灾,下面我们来详细说一说这件事:自明朝嘉靖二十九年至清朝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550年至公元1770年),全球气温出现了一

  • 第聂伯河会战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对它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第聂伯河会战,二战,苏联

    此次会战,苏军在预有准备的情况下,从行进间连续克服数道江河障碍,同时在几个方向实施进攻,重创德南方集团军群主力和中央集团军群一部,完全收复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基辅,收复最重要的经济区,并在第聂伯河和普里皮亚季河右岸夺得25个登陆场,从而为全部收复白俄罗斯、右岸乌克兰和克里木并把德军逐出苏联国境创造了

  • 第聂伯河会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战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第聂伯河会战,二战,苏联

    1943年8月,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后实施退却并转入防御,利用中间地区的江河屏障顽强阻击,企图继续控制第聂伯河以东一些最重要的经济区;同时在纳尔瓦河、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莫洛奇纳亚河一线加紧构筑工事,建立一条称作“东方壁垒”的战略防线,并以第聂伯河一段作为防御重点。苏军参战兵力